灾难当前,企业捐款还是不捐?
2013-04-21 01:46 芦山地震 企业捐款 不捐

 

导读:捐得多不一定就是好企业、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企业对社会最大的贡献是生产提供优质、价格合理的产品和服务,创造就业岗位。

来源?i黑马?作者?史翔宇

?

4月20日早上,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造成上百人死亡,数千人受伤。哀痛之余,各方发起捐款,,但企业捐款应量力而行,财力雄厚者多捐,薄弱者少捐。舆论可呼吁企业捐款,不应绑架企业捐款;可宣传企业捐款行为,绝不可因为少捐、不捐而大肆攻击。

捐得多不一定就是好企业、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企业对社会最大的贡献是生产提供优质、价格合理的产品和服务,创造就业岗位。因“毒奶粉”事件轰然倒塌的乳制品巨头三鹿集团在2008汶川地震期间的表现可谓“有责任感”:

三鹿于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向四川灾区捐赠价值100万元的乳制品。后来的几天内三鹿集团和各地的代理商加工厂共向灾区捐款500多万元。5月18日,三鹿集团再次向灾区捐赠价值880万元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摘自维基百科)

上述内容显示三鹿集团在汶川地震中累计捐出价值1480多万元的物资,但这是以数名婴儿死亡、上万名婴儿健康严重受损换来的!这样的企业,即使捐再多钱,配得上“社会责任感”五个字吗?!舆论应坚决揭露无良经营、借机洗白的黑心企业。

中国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生存不易、赚钱不易。部分不良机构利用灾难面前公众爱国的热情,大肆募捐敛财,用途不知所向,至今称“因技术原因无法公开账目”,为何要用辛苦赚来的钱养肥蛀虫?公众不应以一时的捐款数额对企业妄下评判,更不能滥用舆论绑架企业。

在众多企业热火朝天地给雅安地震捐款捐物之际,i黑马想给大家看一篇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回应网友质疑的博客,至今冷静读来,发人深省。以下为全文:

地震发生当天,万科集团总部捐款人民币200万。

一些网友对这个数字很不以为然,大呼和万科形象不相称。什么形象呢?不少帖子举出捐款超过1000万的企业名单,呼吁万科再多捐点,不要显得寒酸、抠门。

对捐出的款项超过1000万的企业,我当然表示敬佩。但做为董事长,我认为:万科捐出的200万是合适的。这不仅是董事会授权的最大单项捐款数额,即使授权大过这个金额,我仍认为200万是个适当的数额。中国是个灾害频发的国家,赈灾慈善活动是个常态,企业的捐赠活动应该可持续,而不成为负担。万科对集团内部慈善的募捐活动中,有条提示:每次募捐,普通员工的捐款以10元为限。其意就是不要慈善成为负担。

中国的沪深两地股市约2000家上市公司,如果一家捐20万,虽每家捐赠数额有限,加起来就是四个亿,很可观的一笔款项。但上市公司捐款的数量又是多少呢?所以号召更多的企业参与更有社会积极意义。

地震翌日,王石通过阿拉善生态保护协会,联络中城联盟、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欧美同学会、数字中国等六家企业家NGO组织开秘书长联席会议,形成了“拉住孩子的手”为主题的募捐行动,号召所在会员捐款,金额为5万、10万、20万三个数量级,捐赠的目标是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专项资金对倒塌学校的重建和受创学生的治疗和心理辅导。万科第一个捐出20万,得到积极响应。许多会员企业在已经捐出款项之后,又认捐一份,现已筹集款项800万元,其中中城联盟300万、阿拉善300万、企业家俱乐部100万,及其他。秘书长联席会形成统一意见:对学校的重建和学童的支持将持续,而不是一次过;各协会的企业家不仅出钱,还要出精力、时间参与学校的重建和恢复教学秩序的工作。

至于我本人,主要的关注点在地震波及严重的成都万科小区的住宅耐震情况。

目前,万科建筑研究中心的工程专家会同清华大学地震研究所的专家已抵达成都,在万科开发的住宅小区开展勘查工作。预计两个星期会出勘察结果。在完成万科小区的勘察之后,将协助有关部门对成都的建筑进行安全鉴定。对受地震波及的成都建筑进行安全鉴定是必要做的。其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如果汶川、都江堰等震区的救人抢险告一段落,万科的专家组将进入这些地区对建筑物进行勘察,总结抗震结构的损坏程度,改进今后住宅建筑的抗震能力,保障小区业主的生命安全。

毕竟,生命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