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三次并购与被并购,为何总能左右中国互联网的格局?
2013-05-02 08:52 阿里巴巴 新浪

阿里巴巴以5.86亿美元的代价拿到新浪微博18%的股权。这是新浪历史上第三次重大资本动作,有大佬评论,这将改变中国互联网的格局。

来源:i黑马

【导读】4月30日,新浪宣布,阿里巴巴以5.86亿美元的代价拿到新浪微博18%的股权。这是新浪历史上第三次重大资本动作,有大佬评论,这将改变中国互联网的格局。

其实,新浪每次资本动作都对中国互联网有重大的影响。

第一次,盛大收购新浪,最大门户+最大网游公司的超级想象力

2005年2月19日,不甘心只做游戏的盛大宣布盛大及其控股的地平线媒体有限公司,斥资2.3亿美元,通过公开股票市场交易收购了新浪网公司(Nasdaq:SINA)大约19.5%的已发行普通股。盛大成新浪第一大股东,此前新浪最大的股东四通公司的持股量也不过4.96%。此次并购的目的是为了将新闻资讯、网络游戏、休闲游戏等数字娱乐内容全部植入盛大的数字家庭,实施盛大公司的数字家庭娱乐战略。

当时整个中国互联网最赚钱的模式是广告、SP和游戏,新浪、盛大都又正当年,什么社交、电商、视频都还比较弱小,移动互联网更稚嫩。如果盛大收购新浪成功,那么将可能诞生中国互联网史上市值最高的企业(广告+游戏),一举改变中国互联网产业格局。

但当时还是中国第一门户,靠着无线和广告业务在中国互联网呼风唤雨的新浪,自然不把以游戏发家的盛大放在眼里,那会新浪管理层的心态可是有点“骄傲”。

于是,十几个小时之后,时任新浪网CEO的汪延给员工的一封信中一再强调:“虽然盛大已经成为新浪目前的第一大股东,但它并没有任何法律或实际意义上的控股权或控制权。盛大没有控制我们的董事会和管理层,我们的高层管理人员(包括曹国伟和我自己),也从未在盛大购买我们的股票前夕抛售过股票或期权......我们每一个员工都应该只有一个信息要传递:新浪没有变。”

2月22日,新浪正式宣布启动“股东购股权计划”(俗称“毒丸计划”)。按照该计划,盛大如果试图继续扩大新浪股份,将付出超过每股150美元的代价。基本上扼杀了盛大进一步增持新浪股票进而收购控制新浪的企图。

后来盛大花巨资打造的“盒子”在市场上遭冷遇,巨额研发费用打“水漂”,盛大的数字家庭娱乐战略宣告失败。之后,盛大对新浪股票的收购转变为纯粹的投资。

2006年11月,盛大向花旗环球金融转让370万股新浪股票,作价9910万美元,并使盛大所持新浪股份减至11.4%。2007年2月,盛大再度出售400万股新浪股票给花旗环球金融,作价1.296亿美元。该交易结束后,盛大仍持有新浪股票210万股。而今年5月,盛大把剩下的全部210万股新浪股票出售,作价7650万美元。至此,盛大公司不再拥有新浪股份。在三次抛售中,总价为3.05亿美元,减去当初收购共花费的2.3亿美元,盛大获益超过7000万美元。

第二次,无奈的新浪拟并购分众传媒户外广告业务,垄断新媒体广告,把媒体基因进行到底

2008年12月22日晚,新浪和分众传媒集团宣布双方达成协议,新浪将合并分众旗下的户外数字广告业务。新浪CEO曹国伟认为,两家公司的合并将形成中国最大的占主导市场的新媒体广告企业。新浪有许多网络用户,分众传媒、目标传媒(Target Media)和框架传媒也有许多用户。两家公司将能够共享用户资源。而且合并后,新公司将能不限时间、地点为用户提供内容,不管用户是在家里上网,还是在室外。因此能为广告主提供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新媒体广告解决方案。

并购分众户外广告业务,应该是新浪管理层“最痛苦时候”的一次无奈之举。因为2006年之后,门户行列里,人们不再言必称新浪、搜狐、网易三大门户了,腾讯通过门户+IM模式强势崛起,流量很快赶超新浪,成为第一门户(影响力上还不是)。

网易游戏本就排第二;搜狐后来也捣腾出一个超强的现金牛业务—畅游,2008年畅游游戏营收已占了搜狐半壁江山,在新浪宣布并购分众传媒的当时畅游已在冲刺上市了(2009年4月畅游上市)。这样,传统3大门户只有新浪这个老大变得最孱弱——只靠广告业务苦苦支撑,游戏、社交、视频等热门业务一无所获。要命的是,以网络广告为主业的新浪,在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下,营收压力极大。曹国伟只好横了心打造“中国最大的新媒体广告企业”,寄望通过线上线下广告协同效应来获取更多溢价。

最终因涉嫌垄断,商务部不批准,并购不了了之。2009年9月28日,新浪与分众传媒同时宣布,合并交易终止。但同时又宣布以曹国伟为代表的新浪管理层以约1.8亿美元的价格,购入新浪约560万普通股,成为新浪第一大股东,完成管理层持股。这时,新浪微博已内测近1个多月,新浪完成MBO为新浪微博的崛起提供了体制保证。

因祸得福,说的就是曹国伟。

第三次,不同意阿里全资并购或者控股新浪微博,新浪左右犹疑,不甘只做媒体

这次跟阿里谈收购,持有新浪微博的新浪和曹国伟是最有底气的,但也犹疑不定。站在阿里巴巴布局移动互联网和社会化电商的角度,阿里巴巴当然希望全资或者控股收购新浪微博,但可以想象,即便新浪一口气以33亿美元卖了新浪微博,剩下的新浪门户怎么办?(搜狐IT也采访证实阿里确实想全资并购或者控股新浪微博,曹国伟不同意,想让新浪微博独立上市)

现在无论是四大还是五大门户的PC门户,都因为用户大量转向移动端,流量和影响力受到巨大挑战。“传统门户已死”的呼声早在2012年下半年就比较明显。为了救自己的命,搜狐和网易都赌新闻客户端,搜狐新闻客户端号称用户量已过亿。

新浪因为有微博,所以押宝在“社会化阅读”上,推新浪视野;腾讯有微信和微博以及QQ浏览器,对新闻客户端需求没那么大。

如果新浪把微博完全卖给或被阿里控股,新浪就不剩下什么可想象的业务了。那对于2009年实现了MBO的新浪管理层来讲,不能接受,新浪微博将来上市会否让他们获利更多?毕竟这是一张移动互联网的重要门票。其实对新浪管理层来说,理想状态是,新浪形成一个类搜狐的架构:搜狐门户+畅游——新浪门户+新浪微博。

不过如果不跟阿里合作,新浪微博的变现能力又无法提高,眼看着微信一天天做大,新浪管理层有点上火。2012年长达一年的探索已证明,新浪尚没有除广告和无线业务外获取其他新型规模营收(虚拟物品、游戏和电商)的能力。

所以,谈出5.86亿美元占股18%,最后不高于30%的股权比例是比较完满的结果。它既合乎新浪管理层因新浪微博受微信挤压,而借阿里入股加强变现能力,提振业界和投资人信心的心理需求,又合乎新浪管理层对新浪微博未来还有“憧憬”的微妙心理——不卖,待价而沽嘛。

如果阿里全资合并新浪微博,阿里+新浪微博与腾讯竞争,未来会否在移动互联网市场形成两大寡头对决格局?难说。但目前这种对阿里来说不咸不淡的架构,对微信影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