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耶尔履新300天:美女CEO如何再造雅虎?
2013-05-23 08:39

这位美女CEO已经改变了该公司的发展势头,带领这家昔日的互联网先锋企业占据了更加有利的位置,至少已经获得了投资者的青睐。

 

导语:美国科技博客The Next Web上周日撰文,总结了雅虎CEO玛丽莎·梅耶尔履新300天以来的表现,认为她的确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雅虎的颓势,并成功提振了该公司的股价。不过,要真正带领这家互联网先锋企业复兴,还需要克服很多困难。

以下为文章全文:

近年来,高管的频繁更迭令雅虎元气大伤。在前几任CEO的短暂任期内,雅虎基本都在苦苦寻找出路,要么压缩成本,要么创新产品,但却都没能成功恢复该公司的业绩和声誉。最后,在硅谷颇具声望的玛丽莎·梅耶尔(Marissa Mayer)来了,这位美女CEO已经改变了该公司的发展势头,带领这家昔日的互联网先锋企业占据了更加有利的位置,至少已经获得了投资者的青睐。

300天前

过去几个月间,梅耶尔和她的公司一直都是舆论关注的焦点。如果你看看他们的季报,便不难发现复苏的迹象。虽然本文提到了雅虎的“复兴”,但并不意味着雅虎已经进入到繁荣期。不过,梅耶尔似乎的确已经在她的前任失败的地方取得了成功。

这位谷歌前高管300多天前空降到雅虎。她目前已经成为杨致远离职以来雅虎任职时间第二长的CEO。短短300天,梅耶尔就显著提振了雅虎的股价,使之恢复到多年未见的高度。

下图显示的是从2006年至2013年5月17日的雅虎股价。在“后杨致远”时代,投资者似乎都对雅虎的方向没有信心,从而对股价形成了重大影响。但该股近期却一路上扬,上周五报收于26.52美元。

 

 

过去6年间雅虎股价走势  我们将在下文中探讨雅虎当前的走向,以及梅耶尔上任300天内所采取的各种措施。

杨致远之后的雅虎前任CEO们

如前文所述,雅虎CEO近年来走马换将。4年来,只有卡罗尔·巴茨(Carol Bartz)的任职时间稍长,达到966天。公平地讲,其中有两人只是担任了临时CEO。但仍然可以肯定地说,该公司一直都迫切需要一个人来调整它的方位,避免进一步下沉。

罗斯·莱文索恩(Ross Levinsohn):2012年5月13日——2012年7月16日(64天)

斯科特·汤普森(Scott Thompson):2012年1月4日——2012年5月13日(130天)

蒂姆·莫斯(Tim Morse):2011年9月6日——2012年1月4日(120天)

卡罗尔·巴茨:2009年1月13日——2011年9月6日(966天)

曾经担任软件设计和服务公司Autodesk CEO的巴茨,于2009年1月13日宣布就任雅虎CEO。

然而,她傲慢的风格和为了简化流程所采取的种种措施,却导致她树敌无数。在巴茨的任期内,雅虎全球裁员4%,涉及600个岗位,这一举动被标榜为“持续促进雅虎营收增长战略的一部分”。

在一家深陷泥潭的公司中,不同的CEO会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应对庞大的运营成本,或是糟糕的财务业绩,这一点完全在情理之中。但在巴茨卸任时,此举所产生的影响似乎远没有她所预料的那么积极。

投资者对她的领导风格也反应不一,导致股价剧烈波动。值得注意的是,巴茨领导雅虎期间,该公司屡屡受困于糟糕的季报。另外,雅虎股价在2008年11月21日创下9.39美元的五年新低,这同样是在她的任期内。

巴茨最终于2011年9月被雅虎董事长通过一通电话炒了鱿鱼。以下是她当时发给员工的邮件:

“大家好,

我很遗憾地告知各位,雅虎董事长刚刚打了一个电话炒了我的鱿鱼。能与大家共事我很高兴,希望大家今后万事如意。

卡罗尔

发自我的iPad”

身为雅虎CFO,莫斯在巴茨被炒后临时接过了CEO的帅印,但他所采取的措施都影响不大。最终,PayPal前总裁斯科特·汤普森(Scott Thompson)当选了新CEO。

抛开简历造假不谈,雅虎的确对汤普森寄予厚望,希望它能带领公司走出困境。然而,汤普森并未扭转局势,而是进一步压缩成本。在他130天的任期内,雅虎裁员约2000人,约占该公司员工总数的14%——甚至超过了巴茨任内1400人的裁员总数。

汤普森未能提振雅虎股价,该股仍在14至16美元之间徘徊。

还记得我们之前提到过的简历造假问题吗?雅虎之所以炒掉汤普森,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下面轮到福克斯互动前总裁莱文索恩上场了,此人当年曾经负责以5亿美元收购MySpace。但在临时CEO的任期内,他也未能施加太大影响,主要是因为美国对冲基金公司Third Point创始人丹·勒布(Dan Loeb)发起的内斗。勒布显然已经对雅虎低迷的股价失去耐心,希望改组雅虎的管理层。

好日子终于回来了

梅耶尔的驾临令雅虎看到了一丝希望。梅耶尔出任CEO以来的股价就很能说明问题,该股已经涨到28美元的高点,这种价位已经多年未见。

雅虎的季报显示出一丝好转的迹象。在梅耶尔就任后的第一份季报中,雅虎实现营收10.9亿美元,实现non-GAAP(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每股收益0.35美元,超出华尔街预期。该公司在随后的2012财年第四财季内实现营收12.2亿美元。

2013财年第一财季不算好,也不算差。但至少,雅虎仍然能够实现靓丽的财报。投资者似乎也认可该公司的表现,他们对待雅虎股价的态度显然也发生了变化,过去11个月来,该公司并未进行过大规模裁员。

出任雅虎CEO后,梅耶尔立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出售了阿里巴巴股票。市场认为,她通过这笔交易为雅虎赚到了6亿美元,并有可能借助这笔资金收购签到服务Foursquare等规模较大的互联网公司。然而,梅耶尔却把目光瞄向了一些规模较小的公司,从Stamped、OntheAir、Snip.it、Alike、Jybe、Summly、Astrid、GoPollGo、Milewise和Loki Studios等公司网罗了22名创业者。

这些收购的目的都是加强雅虎的移动业务。梅耶尔曾经表示,雅虎在移动领域处于落后状态。这一系列举动似乎收到了成效:雅虎今年1月的活跃移动用户为2亿,4月达到3亿,整整增长了1亿。

为了进一步利用移动用户,雅虎希望将该公司的海量内容,通过对移动设备友好的方式移植到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中。“移动为先”的理念正式确立。

社交图片分享服务Flickr就是雅虎复兴的另外一个例子。在受到前几任CEO的冷落后,这款服务终于在梅耶尔的领导下展开了一些升级。摄影师一直在呼吁Flickr改善服务,有的甚至选择放弃,转投Google+、500px或其他社交功能更加齐全、更能理解他们需求的服务。在梅耶尔的领导下,Flickr对iOS应用进行了改版,使用量增长了25%。

这一系列进步获得了外界的关注,而且不仅限于用户。雅虎一直深受裁员的困扰,员工们因为种种原因纷纷离职。在梅耶尔出任CEO后,很多人又回到了雅虎。她上季度表示,雅虎的员工士气已经提振。

梅耶尔表示,雅虎第一季度收到的求职申请增加了两倍多,其中有14%新招的员工是之前辞职的老员工。她还出台了旨在提振员工士气的政策,并让员工有机会测试新产品。

然而,虽然有很多可以庆祝的理由,但梅耶尔还是警告称,要真正恢复雅虎的品牌形象,仍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她将近期的一系列进展称作是帮助雅虎恢复元气的“一系列冲刺”。她还告诉投资者,雅虎的未来将“继续企稳”。

并非完美无缺

虽然梅耶尔已经收购了多家小公司,并且努力改善了雅虎的移动战略,但搜索业务迟迟未见好转。关于雅虎如何在搜索业务上挑战谷歌,甚至微软,一直都没有重大新闻传出。不过,雅虎刚刚与微软续签了12个月的单位搜索营收保底协议。

雅虎上月还关闭了一系列服务,为的是“集中精力”。这些服务中有很多甚至根本不为人知:Upcoming、雅虎团购、雅虎短信提醒、Yahoo Kits、雅虎电邮和雅虎通的功能手机应用,以及旧版雅虎电邮。社交日程表应用Upcoming创始人安迪·巴伊奥(Andy Baio)对雅虎的抱怨也备受瞩目。

另外,一些并购也未能顺利完成。据《华尔街日报》报道,雅虎2013年3月与视频社交网站Dailymotion展开了价值3亿美元的收购谈判,。此举可以帮助雅虎加大视频市场的国际触角,而Dailymotion也可以借此拓展美国市场。但一个月后,法国政府叫停了这一交易,认为Dailymotion对该国至关重要,希望它能够继续由法国公司控制。

还有一些人仅仅把被雅虎收购视作一种退出渠道,导致被收购后的公司最终难逃关闭的命运。如果你看看梅耶尔任期内收购的企业,便不难发现,虽然他们的团队加盟了雅虎,但多数服务都已经关闭。尽管梅耶尔希望推广创业文化,但被雅虎瞄准的公司可能将不愿再被该公司收购,避免他们耗费多年心血开发的产品被人忽视。

梅耶尔的Instagram时刻

今天,雅虎即将迎来更多成就。梅耶尔和雅虎董事会已经同意斥资11亿美元收购轻博客平台Tumblr。

考虑到Tumblr的触角、用户构成以及发展势头,该服务将成为一项极有价值的资产。但从财务角度来看,该公司的状况并不乐观,他们两年烧了8500万美元,现在面临两种选择:要么继续融资,要么出售。

11亿美元的天价可以比肩Facebook对Instagram的收购,彼时正值这家社交网络巨头IPO(首次公开招股)前夕。据悉,雅虎此次收购完全用现金结算,不涉及股票交易。

倘若交易完成,必将成为梅耶尔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时刻,并有望帮助她带领雅虎成功复兴。但在此之前,她必须找到一种方式来确保这些并购能给雅虎带来真正的利益,而不仅仅是一次网罗人才的交易。

投资者和雅虎似乎都对梅耶尔上任以来的表现很满意,但她显然也冒了一些风险。这些措施能否收获回报?如果能,那就将对梅耶尔的首份CEO工作产生巨大影响,并将给这家早已死气沉沉的公司带来生机。(思远)

本文来源: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