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低估的“联合创始人”!
2013-05-26 12:00 创业者 联合创始人

 

文/@郭颖哲Miranda?(i黑马专栏作者)

最近,我的一些创业者朋友遇到了职业生涯的窘境,而他们担当着一种共同的角色——联合创始人。他们几乎跟创始人同时加入公司,或多或少都出了资,承担着差不多的风险,拿着别人几分之一的股份和很低的薪水,一连坚持了好几年,其中有几位甚至付出了比名义上的创始人还要多的时间跟精力,但直到有一天形势比人强,他们终于意识到自己已经憋屈至极或者忽然不得不面对拆伙的选择,估计有些还能买卖不成仁义在,还有些,说得不好听点,就是要反目了。

且让我从两个案例开八。

X同学出身不错,名校毕业以后就加入了一家现在很知名的互联网公司,作为非常早期的员工,她跟着公司一路成长直到公司在美国上市,后来又跟着原公司的自己的leader出来创业,负责无线产品,其项目也曾是某段时间的大热门,此时她不过24、5岁。但一年之后,由于跟创始人在产品方向和企业价值观上的严重分歧,她离开了公司。可没过多久她就遇到了某1.0时代的名企高管+知名创业者双重光环的“大佬” ,此君出身草莽,跟X同学豪迈的性格一拍即合,于是,仅拿着5个点股份的X小姐就开始帮着“大佬”鞍前马后地搭团队、做产品甚至是搞融资、开拓市场这些她很不熟悉的事情,而角色其实更接近天使投资人而不是创始人的那位“大佬”,除了为公司投入第一笔资金和引见投资人之外,对公司的贡献主要是帮倒忙。等到公司稍有起色,大佬才开始越来越深的介入,X同学才发现跟他无论是治理观念还是产品、市场方面的理念都无法对话。

L不是公司的二号人物,在CEO被董事会赶走以后,被董事长“铲除异己”。他在这家公司服务了7年,是核心业务的直接领导者,打下了不止半壁江山,头三年不拿薪水,后面每月拿着1万元都不到的工资,手里一直只有期权,没有股份。他说,现在他逼不得已出来单干了,才知道创业原来不是梦想,而是一份事业或者生活本身,他绝不会拿一个“十年八年“的梦想去忽悠别人,一定要让自己的联合创始人有个符合实际的盼头。

当然,各位看官在我的这两段流水账叙述中,一定能发现他们自身在上一段创业经历中各自都有明显的硬伤。比如说X同学遇到”大佬“的时候决定过于草率,没能就公司目标和个人价值观方面做充分的沟通,开始创业以后,没有认清其实自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始人,从一开始拿的股份就严重不足,使得遇到产品战略、团队扩张等重大决策的时候没有足够的底气去执行自己的思路;而L可能是理想化跟低估自己的因素参半,他以最终的财务自由为目标,常年忍受着对自己并不公平的利益分配,却不幸成了公司派系争斗的牺牲品,才一下子从现实中惊醒。而这两位朋友在公司都位高权重,他们陷入这种境地,往往还会波及一大帮人。

他们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为什么偏偏这么憋屈?米兰达觉得,在一个公司的创建之初,两种关系处理不好时最容易埋下祸根的,一种是创始人和天使投资人的关系,另一种就是创始人和联合创始人的关系。但是,在我们这个创业文化里,始终有着一种对联合创始人不够重视的氛围,久而久之,联合创始人们也多少有了些妄自菲薄的倾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投资人往往要求公司有个持股比例高于70%的核心创始人,这是因为它关乎投资人的安全感问题,体现在两个方面——创始人有着比投资人更大的动力去避免失败、取得成功,以及如果公司出了事,资方可以立刻找到一个必须负责的人,不至于陷入扯皮。所以,投资人往往是在赌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团队(不管他们嘴上怎么说)。投资人这么做情有可原,但客观上的确造成了很多的不公平,因为大部分人会有意无意地造成信息不对称,遇到分歧想的不是怎么去科学地划分权责、建立一个高效的决策机制和快速试错的方法,而是直接“一言堂”,舆论再一推波助澜,整个市场就弥漫着一股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气息,而联合创始人因为在公司的利益太少,渐渐开始把自己当作随时可以walk away的高级打工者。

反观硅谷这样成熟的创业环境里面,startup创始人股份划分的主要根据还是出资比例(假设几位创始人都全职加入公司的话),最简单也最有效,让人无话可说。一位圈中好友曾给我讲过他们组建核心团队的故事,核心团队4人,初始的两人按出资比例划分股份,而A轮才加入公司的另外两位联合创始人都往公司放了钱,而且还是跟本轮进入的投资人同一价格,现在他们团队稳定、干劲十足,发展得非常好,这个故事值得单写一篇,所以这里就不点名是哪家公司了。

其实,说了这么多,到底还是个“意识”的问题。有部近期很火的电影,对,就是那个叫《中国合伙人》,虽然各种矫情,但是这部影片至少有一点是我很喜欢的,那就是新梦想的两个重要的副驾驶被给予了足够多关注。影片理借王阳的口说出了“不要和最好的朋友一起创业”的话,其他常见的说法还有“不要和自己不熟悉的人一起创业”、“不要和自己太像的人一起创业”、“不要和想法特多的人一起创业“、不要??不要??不要??以米兰达同学孤陋浅薄的见识,这些说法的靠谱程度就跟“天蝎座不能和处女座在一起”差不多。和谁一起创业,本身应该是件主观的事儿,毕竟几个人能走到一起,就是彼此认可对方的能力,也认可大家要做的这件事的方向,这个时候其实只要做公司的目标和做人的基本价值观不冲突,其他的事情,从此路漫漫其修远兮,鬼知道会发生什么,万事都是概率,想太多也无益。而如果你是一位联合创始人或者即将成为一位联合创始人,现在能把握的就是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明确自己选择的成本??多罗嗦一句,米兰达同学觉得,其实所有的成本到最后都是机会成本。

君不见无论曾经的Peter Thiel、Elon Musk还是Ried Hoffman都是联合创始人吗?For your consideration.

——————————————————————————————————————————

本文发自由经纬创投分析师@郭颖哲Miranda 和媒体女民工@im丁丁共同维护的微信公众账号“TMT打酱油”,微信ID:tmtpassingby,推荐微信关注!本账号所发文章已授权@i黑马 独家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