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软硬结合,谁更有机会
2013-07-20 22:52 软件 硬件 辩论

软硬结合,谁更有机会?硬件出身?互联网出身?商业大佬?小创业者?先行者为何失败,为何成功,有什么好打法?中国制造能否借此摆脱“山寨”形象,完成集体救赎?

软硬结合,谁更有机会?

硬件出身?互联网出身?

商业大佬?小创业者?

先行者为何失败,为何成功,有什么好打法?

中国制造能否借此摆脱“山寨”形象,完成集体救赎?

《创业家》邀请海内外十几位知名创业者和投资者,

为你点评这一拨软硬结合潮流。

这是虚拟辩论赛。但他们的观点是真实的。全是干货。

辩题一:互联网基因VS硬件基因

天使投资人蔡文胜:软硬结合搏三年

未来最好的公司就是要在软件和硬件上做出最佳结合。软结合硬容易一些,硬结合软有挑战。

口述/天使投资人蔡文胜

所有硬件出身的手机厂商,在未来三年都有机会。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呢?明年年底。因为那时候智能手机在中国的规模能达到7~8个亿。很多企业之前就看到了机会,比如阿里。阿里为什么没做好?恰当的做法是有一个主轴。现在阿里切入金融和物流,势必要做信用卡,这时需要把软的东西往里面整合。

小米成功的重要原因就是软硬结合做得好。它最早是给人家做操作系统,但若只做一个MIUI,没有和自家硬件结合,就不会有今天的小米。不过手机上的软硬结合不一定非得是操作系统,比如美图秀秀做手机,就是把拍照、修图的软件优势与硬件整合,卖点同样够——很少有东西可以包打天下,在一个领域覆盖一群人就可以了。

我认为未来最好的公司就是要在软件和硬件上做出最佳的结合。大公司在这方面做得好的,是苹果和谷歌,微软还有些空间。联想PC做得好,但现在碰到挑战了。传统上从硬件角度做手机的企业,利润现在都很低,OPPO还不错,它从普通手机转向智能手机有一些突破,但如果软件提升不够,也难继续发展。

软去结合硬容易一些,硬结合软就会有挑战,因为彼此的供需思维不同,还有对互联网的理解,等等。做硬件的企业如果在这几个方面扭转不过来,就会被淘汰。中国在硬件加工上有优势,但只有和软的方面结合好,产品的品牌和价格才会上来。

(整理/本刊记者 邓超 和阳)

壹人壹本蒋宇飞:做硬件,40岁以上才容易成功

国内做手机比较成功的,包括小米、OPPO、步步高,都是成熟的企业或创业者。

口述/壹人壹本创始人蒋宇飞

你看做互联网,年轻人容易成功,一旦碰到硬件,尤其软硬件结合,40岁以上的人才容易成功(包括乔布斯)。现在国内做手机比较成功的,包括小米、OPPO、步步高,都是成熟的企业或创业者。如果雷军是个年轻的创业者,他也可能成功不了。

为什么硬件创业成功的年轻人少呢?做硬件比做软件复杂,研发周期长、供应链复杂,有工业设计、采购、品质控制、售后服务、库存、资金这些问题。这是在移动互联网的纯软件行业遇不到的。做移动互联网产品,软件代码一写,今天想干明天就能做出来。

手机这么大的产业,你看有多少人进来做,做死的很多。还有多少人想比拼硬件、比拼价格,但还没做好,就死了。

软件整体不在中国人手里。软件的底层是操作系统,在美国。现在三星有机会做软件。从芯片、存储器到屏到硬件,三星就差软件这一环,多了软件就是下一个苹果。2010年6月,苹果如日中天的时候,我在上海接受访问就说三星将是苹果的掘墓人。

日本已经衰落,韩国正在崛起。再过二十年中国也会出现伟大的电子消费企业,中国从制造中心变成研发中心,变成消费中心,变成产品中心的时候,这个机会就来了。

(整理/本刊记者 和阳)

IDG章苏阳:看产品更新换代有多快

电视这种产品更新换代比较慢,原来做硬件的优势多一点;手机更新比较快,做互联网的会好一点。

口述/IDG资本合伙人章苏阳

当一个设备或产品更新换代比较慢,原来做硬件的优势多一点;如果更新比较快,做互联网的基因可能更好一点。电视机要用三五年,手机估计一两年就换了。手机换得比较快,由原来做互联网的人转过来做,就比由原来纯粹做硬件的来做有利得多。像OPPO是做硬件出身,和魅族属于差不多类型的公司,他们在中国能有一席之地,已经不容易了。当然,OPPO的手机,还有蓝光DVD等其他产品做得也不错。

智能手机相当于什么?相当于你加很多应用在上面,在移动互联网上用户体验要做得更好。如果跟三星比、跟苹果比,另当别论;如果跟国内的几家比,目前似乎小米的趋势更好。至于硬件的用户体验,像三星自己研发触摸系统,做得非常薄,效果非常好。国内的几家都不具备这个东西。

做硬件首先要解决生产制造问题,这可以委托别人生产,然后有品牌问题。为什么雷军做能成?雷军有米聊,别人认识这个品牌,他一开始占了这个便宜。剩下来就是渠道问题。这三个问题,比较容易解决的是生产,品牌很难解决,而且解决起来比渠道难。

在这个领域,小的创业公司没有什么机会。第一点,做生产加工的东西,要先付钱,苹果可以让富士康垫资,凭什么你一个小公司让人家代工企业帮你冒风险?第二点,你什么品牌没有,谁愿意为你做渠道?当然,你如果不做手机,做小一点的东西,比如可穿戴设备,是可以的。但你能做到多大,赚小钱还是赚大钱,就不好说了。

国内很多创业者都跟着美国走。我们应该有自己创新的东西。不要像以前国内企业做电视那样,别人做18英寸,你就做32英寸。做得好的产品,要比较fashion(时尚),在外观上和功能上都要比较fashion,把握好趋势和用户需求。

海信高雄勇:没你想得那么简单

电视和盒子有着两个完全不同的游戏规则。

口述/海信智能电视负责人高雄勇

软硬这两派要比拼的话,谁第二条腿长得快谁就容易赢。

很多互联网企业觉得硬件交给富士康或者交给谁做就可以了。不是那么简单。当你真的做一台智能电视,你必须懂硬件、懂软件,整体设计、产品规划,是个整体。Android也不是基于电视做的,所以你操作系统、芯片、应用都要做。

现在主导舆论的,在互联网上大家看到的,做互联网的人更多,做硬件的人往往不出来。这样就造成大家认为硬件比起软件来,非常非常简单。但是,我做硬件做了五年,包括和第三方合作发现,硬件也非常非常难。举个简单例子,电视机屏幕模组技术怎么做得更漂亮?屏幕露光就是模组的问题。全国真正做模组的结构工程师不超过100个人。

现在好多小公司也做盒子,但我觉得没机会。做盒子我看好三个:一个是小米,客户体验做得让人感觉有亲切感、号召力;第二是电信运营商,真正做好会主导OTT;第三,电视机厂家,看怎么做。

做OTT盒子,互联网出身不占优势。电视机首先是设备,然后设备里面有内容。像乐视做这个,经常面临硬件方面的问题。一两年之内电视机这个屏的价值还是大于内容的价值。电视和盒子有着完全两个不同的游戏规则。

(整理/本刊记者 卢旭成)

辩题二:商业大佬VS小创业者

多看王川:谁能玩转“铁人三项”

你没有号召力,找不来一流人才,不可能建立一个真正融合硬件、软件和互联网的文化。

口述/多看创始人、小米联合创始人王川

小团队进入硬件领域创业,难度比较大。我的第一个公司雷石是五万元钱干起来的,但要拿这五万元钱做硬件,绝对不可能。首先硬件需要生产,但现实是没有一万台的量大厂都不愿意给你做,小厂的质量又不能保证。另外一个是渠道,如果做App,开发了放AppStore上卖就行。硬件渠道要传统得多、复杂得多。你可以像小米这样通过互联网销售,但要先建个电商,还有人说我可以在淘宝上卖,但你要有好的位置,要做推广,成本并不低。

话说回来,小创业者并非没有机会。当年乔布斯一开始也是小创业者。如果你一定要做,我觉得小创业者可以抓两个方向,省得白费力气:一是你抓住的那个机会得是个潜在的大机会,别人没有看到;二是这个机会别人瞧不上,尤其是巨头瞧不上。比如雷石做KTV点歌系统,对我个人来说很赚钱,但你让联想来做它就不愿意。因为整个市场就两个亿。我如果投这方面的项目,会考虑三点:第一是人,第二是方向,第三是时机。

我体会过软硬结合的艰难。其实还要结合互联网,雷军称之为“铁人三项”。最初成立多看,我们想做Kindle那类电子阅读器,组建硬件团队,但发现单纯做硬件可能很难卖,因为它是与内容相关联的——没有电视台买电视也没用。我们缺内容,国内没有多少电子书。所以我们与出版社一家一家地谈,非常辛苦,去年5月多看书城终于上线。但我还不能做硬的部分,因为多看现在只有几千本书。如果里面没有几十本是你想要的,有什么理由让你花小一千去买个设备?况且中国还有这么恶劣的版权环境。

做“盒子”的缘起是我们做了Apple TV的多看系统,很多人觉得不错,还有人通过我们买Apple TV。后来我就想自己做“盒子”,雷军也很支持,当时还没想到与小米手机的整合。

多看的一个优势是成立之初就有软硬件和互联网的基因。我本人就全都做过,有这方面经验。多看现在是小米的子公司。

硬件文化、软件文化和互联网文化是三种不同的文化,冲突很剧烈。在小米,一开始大家打,打完形成一种文化,既不是硬件文化,也不是软件文化,也不是互联网文化。如果你已经形成互联网文化,硬件人去那儿活不下去,软件的人也一样。一个硬件很成功的公司,你想把它转变成互联网公司,不是说做不了,但这里头有难度,而且原来越成功,越难转变。

这样的事情要做大,第一你必须是个初创公司,第二得有雷军这样的人愿意去做初创公司。雷军能找到林斌,找到周光平,找到这么多非常强的合伙人从零开始创业。没有足够强的号召力,怎么可能?你找一群弱者,不可能建立一个真正融合硬件、软件和互联网的文化。

(整理/本刊记者 邓超)

快播王欣:初创企业包袱小

人才的储备、氛围的熏陶很重要。

口述/快播创始人王欣

2005年我在盛大做“盒子”,那时的硬件创业还缺乏一些好的基础环境:消费电子的CPU性能不佳,也没有安卓这样智能的操作系统。

从盛大出来后我创办快播,当时做点播系统,但内部也有搞硬件的小团队——纯属个人爱好,开始就两个人。去年智能终端开始流行,我就想如何在终端和电视之间搭建连接,于是有了“快播大屏幕”。硬件研发比较顺畅,毕竟之前就有积累,但“软”的方面出了问题。比如交互设计,之前大家习惯用遥控器操作电视,而我们用手机,在荧屏上不会出现任何操作清单和界面——很多用户最初并不习惯,我们内部也有讨论,最后还是坚持简约设计。

软硬结合产品,软的方面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硬的部分紧跟潮流,做一些微创新就可以了,芯片、屏幕这样的关键器件不是我们能主导的。互联网公司做软硬结合有优势?不对。做软件和硬件需要不一样的思维习惯、不一样的积累,做硬件上下游供应链需要信任和了解,哪怕一个按钮都不是你说了算。为什么很多硬件要跳票、卖期货?反映出供应链掌控问题。

快播为什么与其他互联网公司不一样?我们之前虽然没做硬件,但一直有硬件团队、硬件基因。人才的储备、氛围的熏陶很重要,极客甚至会“败”很多东西,你允许他们把每款新鲜的终端都买回来吗?在我们这里,3D打印、甚至机器人都有,不是说快播要做机器人,是因为它能体现整合的理念。

快播大屏幕对公司总体销售贡献其实很少,在二三线城市几乎没有,但在国外销售不错,这与用户的条件和需求有关。它不需要网络就能把手机的文件传给电视,可问题是大多数用户不需要这个功能。

现在很多硬件产品都赶时髦、卖概念,追求极致的性能,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把握用户的核心需求。盛大盒子给我的经验是要专注,功能上不要求全。我们的硬件产品计划每年推出一两款,有专一的功能,同时都围绕视频和游戏,与娱乐相关。另一个主题是都要软硬结合,一定要与网络发生关系,同时要加上服务,这其实是盈利模式的转变。软硬结合领域创业成本高,但初创企业进入的优势是包袱小。软件企业做软硬结合,总想着把自己之前的东西都塞进去;硬件企业做,又觉得这个软件太复杂,不愿配合。硬塞的做法,看似“整合”,实际是一种惯性思维。

(整理/本刊记者邓超)

辩题三:什么打法最靠谱

360周鸿祎:未来硬件都将免费

智能硬件最重要、最伟大的改变有两个,其一是用户体验的改进,其二是商业模式的革命。

口述/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

无线互联网之后,将是一个智能硬件的时代。有了Android开放的智能操作系统,再加上MTK(联发科)这样的供应商提供越来越便宜的标准化芯片,眼镜、鞋子、手表、电视机、冰箱、摄影机……未来能够上网的终端会越来越多。它们本身是智能的,而且能够跟网络连接。

做智能硬件,我觉得最重要、最伟大的改变有两个:第一,用户体验的改进。很多设备会做得很酷,会带来前所未有的用户体验;第二,商业模式的革命。未来智能硬件会用成本价加物流费的方式销售,基本利润是零。换句话说,硬件都将免费,如果硬件成本很低,很可能真的就免费送了。所以,靠硬件去挣利润的模式,我认为将被更快地摧毁。取而代之的是,硬件都变成一个一个上网终端,用户通过各种各样的硬件来使用网络服务,你通过提供免费或者收费的增值业务赚钱。比如说,汽车里可能没有放CD的装置了,而是装一个智能的音乐播放器,每个月交钱听多少首歌,或者搜到免费的网络电台,但电台可能插播广告。

将来做软硬结合的产品,首先在用户体验上一定是互联网化的;第二,一定跟互联网服务结合在一起;第三,一定是通过互联网瞄准细分市场的用户需求,你很难做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硬件;第四,销售完全是互联网化的,没有渠道成本,最大限度地让利给用户。这就跟当年我们做免费杀毒一样,我想可能现在也是一场“免费”的硬件革命。

我们最近不是做了360随身Wi-Fi吗?定价19.9元,基本上就是成本价。如果销量够大,成本能降低,但根本不可能靠它挣钱。

这里有很多机会。360不会去做所有的硬件,我们会谋求跟很多传统硬件厂商合作,360用互联网的产品观、技术、商业模式,帮助它们改造它们的产业。对硬件厂商来说,势必面临转型,互联网进入某个行业后一定会改变这个行业的游戏规则。硬件厂商再试图按照传统做硬件的套路,竞争会很激烈,渠道、广告等营销成本很高,路很难走。

大家有不同的基因,最重要的是不同基因的公司之间的合作。我们会寻找硬件的合作伙伴,结合可以更紧密一些,比如我们要深度参与产品的用户体验设计。

软硬结合会给小公司带来很多机会。为什么?因为做硬件肯定比单纯推一个软件的速度慢。小公司做一个软件,也容易形成通吃,传播速度也很快,但即使一个大公司做硬件,也不可能一夜之间产生突变。此外,硬件本身是长尾市场,可能刚开始都是瞄准某一个特定市场。这样反而给了小公司机会,在软硬结合上做出一些有意思的硬件,结合一定的网络服务,容易找到一些潜在市场。

(整理/本刊记者 卢旭成)

360李涛:为什么很多互联网公司做手机不成功

如果你仅仅是为了攫取更大的用户群,不会花很多时间真正改善用户产品体验,当然不会成功。

口述/奇虎360副总裁李涛

有很多互联网公司出来做手机,但大部分不算成功。问题在于你的出发点到底是什么,是真正想满足用户需求,还是通过这种方法攫取更大的用户群。如果你仅仅是为了攫取更大的用户群,仅仅把自己的服务简单地往硬件上移植就完了,你不会花很多时间真正改善用户产品体验,当然是不会成功的。

在功能机时代,超薄、窄边框、屏幕更大、待机时间更长,基本套路无非就是这些。今天更重要的是怎样把互联网服务跟硬件结合起来,让用户有一个好的体验。互联网出身还是硬件出身更容易做好,我没有答案,关键在于他们怎么去看待给用户提供服务这件事情。

做手机本身有20年的历史,做互联网也有20年的历史,没有人证明做互联网的人比做手机的人更聪明。今天是传统通信产业跟互联网产业碰撞和融合的时代,大家都需要相互学习。

硬件产业的产业链非常成熟,非常体系化,我们想让一部手机的通话掉线率变得非常低,待机时间变得很长,都有明确量化的标准。一个互联网公司很容易找到提供芯片的、提供屏的、提供模具的,找到产业链里面每一个环节,把互联网集成在上边就OK了。但是,互联网服务更多依靠创意,依靠对用户体验的捕捉,没有一种标准流程或者系统。对硬件公司而言,去学习这个真的是非常辛苦,要付出很高的成本和代价。

(整理/本刊记者 和阳)

硅谷投资人Chris Dixon:2B比2C有优势

—给硬件创业者的四点建议

文/硅谷著名风投Andreessen Horowitz投资人Chris Dixon

现在全球最具价值的公司(苹果)和那些最令人兴奋的创业公司(如Nest、Jawbone、Leap Motion)都在生产硬件。如果你想投身硬件创业,下面几点你需要铭记在心:

1.适应复杂的制造过程 在从原型机转向大规模生产的过程中,很多硬件创业公司跌跌撞撞,乃至遭遇失败。为了让制造环节不出问题,创业者常常得到中国住上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就制造过程的复杂程度而言,原来做硬件的比原来做软件的经验丰富一些。

2.防御低成本竞争 硬件公司通常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硬件产品却没有网络效应。这意味着只要你验证了市场,你将面临低成本生产者的竞争。最优秀的创业公司会借助具有网络或平台效应的软件和服务来弥补这种不足。想想吧,用硬件来创造营收,用软件和服务来创造利润。

3.做好规划 开发—测试—重复的模式在软件创业公司很常见,却不适合硬件创业。合理的规划至关重要,因为有些错误无法修复。例如,倘若几年后你将产品推向市场时,才发现设计不符合环境要求(看看你手机后面那些认证标志吧),那就悲剧了。

4. B2C还是B2B 消费硬件往往更受关注,但是B2B硬件也有很多优势。首先,你在创业领域内的竞争对手会比较少,因为熟悉硬件和B2B业务的创业者少之又少。其次,你会遇到比较少的国际竞争者,因为B2B硬件通常要求配备本地化的销售和服务团队,外国竞争者很难复制你的模式。最后,生产环节可在本地进行,因为产品可以卖出更高的价格,你不用太担心劳动力成本。

辩题四:这是不是中国制造的新机会

专家高焕堂:内地硬件翻身?还比较难

软硬双方的问题不是难以整合,而是利益冲突。

口述/中国台湾Android论坛主席高焕堂

这一轮软硬结合潮流让大家很兴奋,认为我们可以有机会比肩美国。不过,还是先来看看内地的硬件创新为什么差吧。之前我有一个说法:美国做小硬件(如CPU)、台湾做中硬件(如芯片组)、内地做大硬件(如PC、彩电)。只做大硬件其实是很不利的,因为它处在末端,容易被山寨,山寨屏蔽的就是差异化和创新。

为什么造成这样的局面?因为现在最大的获利方是互联网和运营商,它们很强势,让硬件产业变成一个“小弟”。互联网厂商、电信运营商、广电往往不喜欢差异化的硬件。造价低,雷同性就强,有差异化的高档机价格一定会高。中移动研究院曾经主张推千元手机,希望所有硬件厂商都帮他们生产低价手机。还有机顶盒,广电招标要的都是空机,然后由他们来加内容,这种做法并不是鼓励软硬结合。硬件厂商基本上没有话语权。

没有话语权,创业一定被打压。不像三星,硬件供应链掌握得很完整,他们愿意为硬件特殊的差异化去修改软件。比如说三星会修改应用来结合Wi-Fi,他们的创业就走得比内地这边快很多。

互联网方面也有一定问题。Facebook找了HTC做定制。像腾讯,他们是把所有的服务涵盖所有的手机,所以他们基本上是希望跨平台,并不会很愿意去凸显硬件的差异化。

所以,内地这边软硬结合的推进不如韩国的三星。互联网厂商、电信运营商、广电和相关内容的提供商都要屏蔽差异化。除了360和小米这些厂商会比较凸显硬件的特性之外,广电的六大运营商、内容商基本都是屏蔽差异化的,这对硬件创业是非常不利的。

这样一个格局短期内不会改变,内地要想扭转自己的不利局面还比较难。

至于对细分行业的影响,我觉得物联网上面影响会比较大,包括家庭物联网、工业物联网;感知端和中间的处理端,比如家庭的路由器、播放器都是软硬结合的产品;未来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公交车都会有产品不断呈现。家电一些领域内地还有掌握,所以继续发生一些转变的可能性比手机大,比如智能家居;在手机上,内地基本没有主导权,操作系统、芯片、芯片组都不在自己手里。

是什么从根本上推动了这轮软硬结合的趋势?我认为是Android带来的开放,带给了海峡两岸硬件厂商一个机会,让两岸都可以直接去修改操作系统,来发挥硬件的创业和差异化。之前像微软的操作系统都没有这个机会。美国对我们两岸开源的就是Android,两岸硬件厂的驱动可以不开源,所以创造了Android和海峡两岸硬件的绝佳“紧密”结合。有人说,论开放的话Linux早就有了啊!的确,但Android有一个特别机制叫硬件抽象层,可以让硬件开发者的创意不会曝光,Linux一般做不到。所以Android诞生后硬件厂商就变得积极,产生了巨大的“蝴蝶效应”,让多机整合、多屏互动成为可能,很多硬件从此有了智能的概念。

软硬结合不是只有软和硬,还要加通信,还要加内容,这才叫真正的软硬结合。硬件相当于控水龙头,可以控制它的水库,保护云端上面的服务。软硬结合的好处是可以通过短期卖硬件来取得短期的收入,短期卖硬件、送服务,长期收服务的钱。

硬件产业是软硬结合的推动者。厂家很积极,但也有些现实的困难,特别是创业者,他们最弱的一环是营销。我正跟工信部一起推动客厅的配件市场,就是希望政府搭建交易会这样的平台,协助创业者与家电大厂谈合作,让智能配件与彩电等设备捆绑销售。工信部下面的数字家庭推进中心已经把客厅配件市场交易会列入明年的主要推动项目。

借力很重要。这个领域的创业者现在拿投资很难,对方担心市场到底会不会成规模。我说你们可以跟微信谈对接啊,它有3亿手机用户,投资人看到这一点就有兴趣了。要懂整合,既然软硬结合就一定要跟互联网结合,不只是软和硬,还要加通信,还要加内容。

新兴行业不免让从业者产生顾虑。一些单纯做软件或硬件的企业要转型,发现引进来的工程师很难整合,觉得软硬双方思维方式不一样。我认为这不是难以整合的问题,而是利益冲突的问题,他们还是从各自的利益本位出发。还有人问软硬其中一方的设计能不能外包?他们担心质量。这还是利益问题,如果外包的这部分是卖点,而不仅仅是成本,你肯定会重视,你重视的事情怎么可能允许对方做不好?三星和HTC很多设计也是外包的啊。

(整理/本刊记者 邓超)

启明创投童士豪:没看到多少打法特别新鲜的公司

在固有模式上加入新的基因都不容易。韩国三星在软件上没有太多创新,但硬件上做到了垂直整合。

口述/启明创投合伙人童士豪

当初投小米时,我跟雷军聊了差不多两个小时,就准备说这个事情可以干,当然后来又把他们团队请过来跟大家聊,聊完后就同意了,前后没有一个月时间——其实很简单,就是4个人、1个疯狂的想法。

现在谁的想法有特色,我们觉得用户会买单,我还是愿意投。但我还没有看到多少打法特别新鲜的公司。

需要指出的是,不要把小米局限在软硬结合,它实际是用互联网的打法来创立新的品牌,你觉得雷军做小米,跟当初陈年做凡客的思路差别大吗?一个打广告,一个没打广告而已。所以,当有人在纠结做软硬结合是软出身的人有优势,还是硬出身的人有优势时,我说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互联网思维,懂得怎么跟用户打交道。

回过头来,虽说出身不重要,但在固有模式上加入新的基因都不容易。一个人网球在红土上打惯了,让他去草地上打——速度快一倍,他行吗?难归难,但如果完全按照硬件的方法去卖的话,这个公司肯定做不大。

也有例外,典型的是三星。他们在软件上没有太多创新,但硬件上做到了垂直整合:芯片比其他人便宜、面板比其他人便宜,这就是他们能做好的原因。当然,他们抓住了这个产业链也跟韩国政府的扶持有关,借了很多钱,而且能以很低的价格开工厂。

提到软件上的创新,现在Rom都是以安卓为基础,方向似乎差不多,那怎么竞争?我觉得不是问题,从来没有什么方案只有一家在做,但最后的点要落在能不能把事情干成。互联网圈里就是一个模式很多企业在做、在抄,但最后总有一家杀出来统一天下,为什么?

国内厂商争第一的话还是得硬件、软件同时做,你必须给用户提供不同的体验,大家才会认同你。美图秀秀最近挖了一帮人做设计,然后交给外面大厂商去生产,卖点就是这款手机用它的“美图”功能更快更方便。这就是竞争策略。

(整理/本刊记者 邓超 和阳)

PreAngel王利杰:投资人很纠结

大部分项目还是在学美国的模式。很多A轮投资人还在观望,他们对这个趋势比较认可,但是大多没有出过手,业内也没有特别让人兴奋的成功案例。

口述/PreAngel创始合伙人王利杰

为什么人们对硬件、特别是软硬件结合领域的关注持续升温?我觉得有几点原因:一是纯粹“软”的商业模式逐渐遇到瓶颈和质疑,大家觉得硬件的盈利模式更清晰;二是硬件的研发、加工能力在中国越来越成熟,给很多小公司带来机会。此外,众筹网站的诞生也推动了很多创业者做硬件的决心,可以通过在上面预售的方式预先做市场、销售,收到的费用可以用来做研发、生产,降低了一定风险。还有消费者的因素,iPhone问世后,围绕智能手机周边的配件逐渐增多,用户需求被挖掘出来,他们对产品的期待也越来越高,早期的手机壳、耳机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而一些可穿戴的设备开始吸引他们的眼球,很多创业者都看到了这一机会。

其实不仅仅是可穿戴设备,软硬件结合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我通过“极客营”在孵化的就有智能家居的项目,而智能家居又包括很多,比如智能门锁、智能窗帘、智能家电,不胜枚举。农业领域甚至也可以有软硬件结合,已经有人尝试做智能农庄。像汽车、医疗、教育领域,机会就更多了。对于创业者而言,2C会相对容易抓住机会,2B的门槛要高些。

任何创业都要慎重,而软硬件结合领域的创业要比单纯的互联网创业多付出硬件成本。在这个领域创业尽量不要拍脑袋决定做什么,要把用户的需求落实清楚。硬件项目可迭代的空间比较窄,而且成本很高,出错了风险就很大,所以从团队角度来讲需要合理的软硬件成员搭配,在硬件领域甚至可以请专家做导师或顾问,避免那些致命的错误。也可以通过众筹网站筹集一部分资金。你放一个项目上去能有1000多人提前付费买单,意味着至少有一万人看到了,同时也说明你的项目有需求。

在团队主导性上,我觉得让“软”的人来做比较好,他们的思路和逻辑更接近互联网的方式——软硬件结合的商业模式从根本上说是将硬件作为载体。团队里肯定需要做硬件强的人,但若是以他们为主的话,项目很可能被做得过于传统。技术上要让自己的人掌握核心,但对于资金、能力有限的初创企业,可以把次重要的部分外包出去。

我投了康诺云,做移动医疗,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不在前端的硬件,而在云端的数据分析算法能力。前端的硬件我们找硬件强的团队按照我们思路来设计合作。

国内企业在这一轮趋势中能把握先机吗?我们离生产比较近,能把成本控制得好一些,这是有一点点优势,但我们的创造力首先就不如美国,大部分项目还是在学美国的模式,原创的少。开源硬件上,那边跨界人才多,做的时间也长,所以突破性的技术还是美国多。

从工业设计的角度看,国内很多所谓创新的消费电子,设计还是很山寨的,让人看了没有购买欲,工程师主导的产品在美观度、人性化方面确实不足。所以我跟一些团队讲:做一个东西,要首先保证在我不知道它是什么的情况下,想把它买回来摆在家里;其次是它能解决什么问题。可穿戴设备、家居、车,大家对它们的工业设计、美观都有很强烈的需求,你稍微差一点点可能就没人买单。

最后谈谈投资。对于软硬件结合领域,很多A轮投资人还是持观望态度,他们对这个趋势比较认可,在积极看项目,但是很多人都没出过手,业内也没有特别让人兴奋的成功案例。大家在出手的时候,还是希望能看到实实在在的运营数据、实实在在的用户。我们也还没有掌握软硬件结合这个领域的投资模式,都还在摸索。是按照互联网公司标准还是按照传统硬件公司的标准?彼此的做法都不一样,都有不同的参考点。我们知道做传统硬件生意没戏,要按互联网方式去做,还要允许犯错,要快速迭代,而快速迭代成本又比别的项目高很多,所以投资人很纠结。这个行业需要一些优秀的案例。

(整理/本刊记者 邓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