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点评需要重拾青春激情
2013-08-15 13:17 大众点评网

去上市吧,大众点评网

作者:黄渊普(品途网合伙人,研究总监,微信号:普及社 puji-she}

普哥在不同的场合多次表达过这样的观点:大众点评能挡住压力不被三大巨头收购,大众点评有希望自己成为巨头。从心里层面讲,普哥确实不希望大众点评被收购;中国互联网行业有三座大山,也要有些中等的山头才好,霸权容易产生邪恶,多样性会使行业更健康、更好玩。

昨日,行业爆出百度收购大众点评不成转而要买糯米网的消息,更多的人关注其中收购价;普哥在写了《为补线下能力,百度或收购糯米网》一文后,一直也在思考为什么大众点评频频传出被收购的消息?当然,巨头对大众点评感兴趣是因为大众点评确实有很大的收购价值。但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大众点评自己多少有求收购的心态。

从实力上讲,大众点评完全满足独立上市的条件,问题在于独立上市和被巨头收购哪种方式会是更好的出路。这个问题搁年轻的创业者(比如当年的徐小平老师,现在聚美优品的CEO陈欧)都会较容易做出决定,对于创业多年的大众点评的管理层则不那么好回答。普哥认为,对于超过十年的大众点评,需要重拾青春梦想,找到纳斯达克或纽交所钟声里面的激动。

普哥在4月底发表了题为《十岁大众点评,十个未解决的问题》的文章,提到了“大众点评目前依然是创业公司的体量,但十年下来多少养成了一些大公司病”。站在企业外看企业难免偏颇,但普哥在看2005-2008年有关大众点评的新闻报道时,个人明显感觉当时的大众点评更加青春向上意气风发,有理想有目标,涛哥(大众点评CEO张涛)也经常出来发声。而现在的大众点评依然有理想,但冲劲已经不似当年那么强;每一个决策的做出很可能不像当年那么果断,每一个问题的解决也不如当年那么迅速。

普哥很难理解,面向C端用户的大众点评,在社交化时代并没有发出与自己地位相符的声音,涛哥甚至不用微博,不像当年那样为自己的企业呐喊;大众点评自己当年构建的社区社交氛围也越来越淡。2011年,大众点评接受了巨额融资,低调逐渐成为了自己的风格;相较而言,融资额更少的美团网同时更好地利用了社交网络和传统媒体,实际效果很明显;在这一方面,大众点评主动选择落败。

不是说大众点评没做好,而是大众点评做得不够好。作为O2O领域的龙头企业,大众点评一直想开放但又没决心去开放;一直在想加快城市扩张的步伐,却总用“慢公司”的理由去解释;想淡化自己餐饮O2O的标签,却对外总是只传播有关吃喝的信息;想彻底解决信息质量问题,但又难以果断地去痛下杀手。

大众点评有很多矛盾之处需要解决,需要忘掉自己十岁的年纪,去唤醒年轻的激情。大众点评本就缺少狼性,不要指望背靠巨头还能独立生活,要警惕做不成狼最后只能做绵羊;普哥听一个业内人士说,三大巨头很多时候收购某家公司的目的就是让它死去,而事实表明很多时候确实如此。有理想的企业最好别接受巨头的战略投资,普哥深以为然。

相比百度呼唤狼性,普哥认为大众点评更需要狼性!百度已经上市,并且是巨头,而大众点评还远远没到成为巨头的那一天,缺乏狼性的结局会更令人遗憾,届时或只能入选林军老师的《十亿美金的教训》。站在局外的角度,普哥建议涛哥和大众点评尽快接受和用好社会化媒体;大众点评网千年不变的样子是时候换个与时俱进的了;大众点评需加速开疆扩土,主动推动而不是等待市场的成熟;需要更果断地摆脱固化的餐饮点评标签,在其它生活服务领域加大力度。(注:普哥今晚刚被大众点评请去喝茶,了解到大众点评9月份将在开放方面做出较大动作,敬请期待)。

被收购很难有好下场,大众点评知道这个理;上市后不一定会一帆风顺,但至少是一条更加值得追求的路。如果工作不忙,大众点评的几个管理层可以多一起喝喝酒,回忆一下年轻时的梦想,找到当年的那种冲动和激情。虽然《中国合伙人》那电影不算真实,但里面的青春冲动值得现阶段的大众点评去学习;普哥出个欠揍的建议,大众点评的高层带所有员工都看一遍(看过的再看一遍)《中国合伙人》,然后鼓励员工提交体会感受,那些有冲动有激情的员工非常值得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