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要跳出政策优惠的传统模式
2013-09-06 17:18 上海自贸区 优惠

作为一种全新的制度试验,自贸区更重要的应该是一种制度创新,而不是政策优惠。如果未来的自贸区内仍然是以财税方面的各种优惠政策来吸引投资企业,那么建立自贸区的意义就会打折扣。

作者:周俊生

【导读】作为一种全新的制度试验,自贸区更重要的应该是一种制度创新,而不是政策优惠。如果未来的自贸区内仍然是以财税方面的各种优惠政策来吸引投资企业,那么建立自贸区的意义就会打折扣。

利用政策优惠来吸引资本投资的传统道路越走越窄了。建立在新的起点之上的上海自贸区,需要做的是一种制度创新,而不是政策优惠。

上海自贸区开始从蓝图转化为现实。据悉,上海自贸区将于本月中旬拿出方案,并力争于本月底挂牌成立。作为我国新时期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行动,上海自贸区已经被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上海自贸区,是将上海原有的4个保税区整合在一起,因此保税区内原有的一些功能也会自然地延伸到自贸区内。日前,上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相关人士向媒体透露,自贸区成立后原有的财税扶持政策将得到延续。

可以预期的是,自贸区既然是在原有保税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区内的相关政策应该比原保税区内的政策更具吸引力。因此,保税区内原有的优惠政策得到延续似乎可以理解。但是,作为一种全新的制度试验,自贸区更重要的应该是一种制度创新,而不是政策优惠。如果未来的自贸区内仍然是以财税方面的各种优惠政策来吸引投资企业,那么建立自贸区的意义就会打折扣。

向企业提供财税、信贷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这是各地政府在推进经济增长,吸引资本投资方面屡试不爽的一个“法宝”,特别是在吸收外资方面。但是,这种政策优惠虽然确实起到了吸引资本投资的效果,却对市场的公平竞争机制产生了损害作用,使一些企业惯于躺在优惠政策上享受政策红利,甚至在政策期限结束,中外企业必须一视同仁地按照法规经营时,一些外资企业以撤离投资来要挟地方政府。

实际上,正在推进的经济转型已经使这种利用政策优惠来吸引资本投资的传统道路越走越窄了。建立在新的起点之上的上海自贸区,更需要的是一种制度创新。此次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暂免执行某些涉及外企投资等方面的审批法律,按照国际通行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来吸引投资,这对外资企业来说,无疑是比优惠政策更具吸引力的一种制度创新。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是将区域内企业不能做的事一一公示,法无禁止即可为,企业可以自行对照进行资源整合,这将使企业的效率有效提高。而政府则通过这一模式,限制了自己调控和干预市场的权力,让企业和市场有更大的自由度。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挑战。用这种国际通行的管理模式来管理自贸区,不仅需要放弃行政审批,还需要放弃在法律以外的特殊优惠政策,让企业在市场博弈中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起来。这需要地方政府沉得住气,引导企业适应新的机制。

上海自贸区已经起步,它应该跳出政策优惠的传统模式,为全国树立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管理模式。具体来说,目前上海有关方面应该认真清理原有4个保税区的政策,在废弃其中不符合“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内容的同时,也有必要对原有的财税优惠政策进行重新评估,一些不符合市场公平竞争原则的优惠政策应该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