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视频做移动教育?不靠谱
2013-09-17 13:35 移动互联网 在线教育 移动互联网教育

移动教育只能作为在线教育的一种补充,适合的场景有限,尤其不看好视频形式的移动教育。

作者:盗雪

【i黑马导读】移动视频做移动互联网教育一直是不少在线教育探索者的方向,本文作者认为这种方式不靠谱。

如今这年头,说啥不扯上移动互联网都感觉不好意思。但说到移动教育我却不太感冒,不少从业者开口闭口移动互联网,我承认移动互联网的浪潮极大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互联网的格局。但,移动互联网不是万能的,并不是所有领域都适合的。教育领域尤其如此,移动互联网适合教育的场景只是一小部分。

嗯,在行文前先把我观点阐述清楚:移动教育只能作为在线教育的一种补充,适合的场景有限,尤其不看好视频形式的移动教育。下面据此抛砖引玉谈谈对移动教育的一些思考:

我为什么不看好视频形式的移动教育?

移动互联网之所以大有攻无不克之势,笔者觉的说白了在于其便携性,因为智能手机方便随身携带,而如今的生活移动场景是常事,我们的时间更是被分割的支离破碎。于是原来主要在PC端的信息消费便逐渐迁移至移动端了。

这就不难解释有些人会觉的移动教育也是大有可为的,觉的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很伟大。嗯,听起来的确很伟大,但却不现实,没有考虑现实场景,更没有考虑到人的因素。

首先这些移动场景下的碎片时间是质量极低的时间,学习效果无法保证。因为学习效果的保证最简单的两个要素肯定是少不了的:时间、注意力。

时间上必须有一定保证!移动场景既然称之移动,那么就不能保证静的时间有多长,随时需要由静切换到动的状态,不能还没看两下,“铛!”,时间到了,这刚进状态呢!!想想你车上打瞌睡的情景,迷迷糊糊的刚要睡着,“铛!”到站了。能睡的好吗?

再说注意力。移动场景下分散注意力的东西太多了,这个大家应该深有体会。如果你在移动场景下还能保持高度注意力,我只能说你是学霸了,而学霸永远是少之又少的。我还想说,唉,哥们,注意安全。说到安全,我想提下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安全需求。移动场景下,安全需求会有些突出。比起你在家里、学校、办公室这些相对安稳的环境,你在移动场景下会更没安全感。不管你神经多大条,潜意识总会分些精力关注周围的环境,防范一些突发事件。这应该是本能吧?这样,学习需要的注意力如何保证?地铁上拿着手机专心学习呢,却还得担心别坐过了,还得担心有没色狼,还得担心有没小偷,还得悠着点别摔倒了。嗯,其实,高峰时地铁上有个站的空位或许都挺难的。

然后,说了移动场景下学习时间和学习需要的注意力难以保证后,你就不难理解我为什么不看好视频形式的移动教育?虽然,如今在线教育已经有微视频这一说法了,但你再怎么微,也短不了多少,起码得把一个知识点说清楚。而如何把握这些知识点被分割到位?如何保证分割后的连贯性?这对讲师的要求大大提高了,在现阶段在线教育盈利还是个问题的今天,如此高质量的视频批量生产的成本还是不小的。而且,我不看好视频形式的移动教育背后还有一层意思,比起视频形式的移动教育,更看好其他形式的移动教育,因为这些形式的移动教育在体验上会更好。那么,我认为哪些形式的移动教育会是比较合适的切入点呢?

适合移动教育的几个切入点(形式)

1. 教育游戏

游戏就不用说了,天然适合移动互联网。而教育游戏会是切入移动教育很好的一个点,最不至也是一个卖点。当然,如果真的将教育和游戏完美融合,也的确是有可能帮学习者在游戏的同时有所学。还记得初学打字时的金山打字通吧?大明湖畔的几只老鼠拍的可爽?相信以后在移动领域会有不少精彩的教育类应用出现,这在早教类应用中已经很常见了。

2. 音频类

如今听书类app不少,其实这些音频类的应用是比较适合移动教育领域的,它解放了我们的眼睛和双手,在移动场景下很方便。当然,随着将来可穿戴设备的流行、普及,给移动教育带来的想象更是不少,不过那一天怎么也得等上个两三年吧?回到我们的听书类应用,现在只是一些书籍的音频,一些讲座的音频,但拓展到教育更广的范围完全也是可以的。在这方面被用烂的英语就不说了,其他一些偏知识普及类的学科用音频形式传达知识也是完全可以的。比如百科类知识,听着也很省事。即便是我们在PC上看视频教程的时候,你也会发现在听讲师讲解知识点的时候,很多时候你不看屏幕,光听讲师讲课也够了。所以,音频也可以是未来移动教育的一个方向,虽然目前好像没多少人去注意它。

3. 题库

这个不多说了,想想猿题库吧,在移动教育领域还是很合适的一个切入点。(扯个别的,胡思乱想的时候觉的或许可以在微信上整个题库类的公众号,纯属YY,没有深入思考、验证可行性)

4. 数字阅读类

这一点,其实一样不容小觑。现在看来百度文库移动app可以当做一个典型来研究,可以随时查看文库下载的电子资料,同时也有不少图书,当然教育类图书如果多些就更适合移动教育了。其实在线教育也好,移动教育也好,只是一个形式,学生消费内容的形式。学生真正学到些什么,还是要看他有没合适的内容来消费,消费的体验好不好。因此,虽然说视频形式的内容可能会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形式,但电子书类型的数字阅读同样是移动教育的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数字阅读类的内容对移动碎片时间有更顽强的生命力,如水,无缝不入。视频、音频好像总有那么一个时间单位在那里,即便你把这个单位压到尽可能微小。这节视频、这段音频没看完、没听完总是有些不顺畅的感觉,这对对一些强迫症用户来说尤其如此。但很多时候移动场景甚至连这么微小的时间单位也不敢绝对的保证。而数字阅读类则不同,相对来说内容更易碎片分割、更容易随看随停。操作上会更少压力。而且,看不少行业报告也能发现,阅读始终是用户移动领域的一大消费,这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

5. 浅知识类

最后还想到一类就是一些不用太过思考,太专注的一些知识,比如讲座、演讲一类的,我称之浅知识类。这些内容的消费不用用户一直保持高度注意力,可以分些神。将效率比较低的移动碎片时间用来获取这类知识会是个不错的安排。

然后,再说说移动教育可以融入哪些元素(机制)?

1.游戏机制

这个前面也说过了,移动教育游戏机制的融入是一个方向,其实已经开始了。最近植物大战僵尸很火,如果一个教育应用也能做成这样,你碉堡了~说到游戏机制,这个在教育界早有探讨,说到底还是玩的心理,玩的人。体验过Codecademy,是个教育融入游戏机制的典型,合理划分关卡,一步步激励、引导完成任务。如果你同时玩了植物大战僵尸和Codecademy会体会到这点。植物大战僵尸非常不错的游戏,里面的一些设计在Codecademy里能看到一些影子。

2.个性化

这个不多讲了,大家估计听腻歪了。

3.记忆元素

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在单词类应用中都用烂了,貌似成标配了吧?记忆曲线是否科学我们先别管,也许,用户就喜欢这个。其实,如果这些记忆规律确实有效,完全可以不局限在单词类应用的,教育海纳百川,可以用的领域多的是。然后说到艾宾浩斯记忆曲线不得不提下面这个定时提醒。

4. 定时提醒

高中时背单词整天拿本星火英语,一本融入记忆元素的小册子。巴掌大小,便携,适合随时随地背诵单词。更为难得的是融入了记忆曲线,对于视单词为头号大敌的我能不喜欢吗?于是选择了它,现在回想下,这不就是一个融入记忆元素的移动app的原型吗?不过在这个“原型”产品的使用过程中,作为用户的我也有不少不爽的地方:好吧,我表示选择相信你,相信什么宾斯曲线,貌似很高端、很厉害的样子,我也想遵循它来学习啊,问题是我有时记不住我什么时候该复习了,我该第几次复习了。每次被单词前,我还得:“嗯,我想想,按照记忆曲线至上原则,我下面该看xx单元xx节,看完这节后我得回到xx单元xx节复习...”基本这么下来,有时候就晕了。在这个时候我特别希望能有个人提醒我下一步该干嘛,“喂,你现在该复习了...”“喂,你现在有5分钟时间学习第xx节”。

嗯,说完上面的场景大家可以想象定时提醒有多么省事。这能极大降低学习门槛。另外,移动场景下我们面临的各种情况太多了,怎么能让用户无聊的时候想到找你而不是“植物大战僵尸”,这些更好玩的应用呢?——提醒用户呗~一般来说,如果学生下了一个教育类应用,那么起码他是需要(想)学习的,你提醒下他总不至于对你太反感,反而有很大可能把你当做一个督促他学习的良师益友。(当然,那些乱七八糟的应用就好好给我呆着吧,别烦我!)

5. 其他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教育理论

感觉在线教育一个要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将教育学理论融入产品。面对如今逐渐数字化的一代,需要有新的适合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方法、理论。然后用这些与时俱进的方法理论指导产品,或许就能创造出许多优秀的产品。

好了,作为一名关注在线教育的旁观者,我觉的移动教育可以作为在线教育的一种补充形式,但不是去取代PC端的在线教育。而,作为一名热爱网络学习的学生,我觉的我是幸运的,因此也希望能看到更多优秀教育产品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