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互联网化路上的东施效颦
2013-09-27 10:18 媒体 互联网化

如果危机并未影响到收入的百分之几,那就不算危机;如果机遇没有影响收入的百分之几,那也不算机遇。多少年来,传统媒体就是用这个标注来评判新媒体所带来的危机的。连喊了10年狼来了,似乎狼并没有来。直到2010年起,传统媒体的业务收入加速下滑,2012年多家报社的同期业务收入下降比例高达20—30%!——在麻木中,狼真的来了!

回顾10余年传统媒体对互联网的探索,虽然也不乏成功案例,但是与数以万计的分母相比,可谓寥若星辰。而那些朝令夕改、浅尝辄止的尝试项目,多数都可以用一个词来描述——效颦。

效颦现象一:地方社区

19楼的巨大成功,对都市报的新媒体业务而言,是好事也是坏事。从好的方面说,19楼树立了都市报新媒体的标杆,开创了地方社区的新纪元;从不好的方面说,19楼的成功让墨守成规的传统媒体人将新媒体等同于做社区,19楼之后,未见第二。

此前许许多多传统媒体人在试错之后都将原因归结为体制问题,然而面对青岛新闻网、华商网、浙江在线这一类看似“模式陈旧”的成功者,做何感想呢?是否想过:这类模式是不是更适合传统媒体的新媒体业务呢?

效颦现象二:客户端

新浪新闻客户端,网易新闻客户端——各大门户的新闻客户端就像几大门户一样光鲜。于是,传统媒体再一次鱼贯而入!

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用户为什么要选用新浪或者网易的新闻客户端,而不选择都市报或者地方电视台的客户端?

一位实践过类似业务的资深媒体人士这么说:我们做不过新浪,从表面看我们的原创内容很多,但是新浪汇聚了百倍于我们的内容,让我们显得捉襟见肘。

——在多数情况下,传统媒体是封闭的内容体系,可是互联网正在消灭新闻的疆域。在这样的情况下,读者越来越自主,越来越挑剔,内容的竞争越来越强!都市报已经到了需要重新定义内容的定位和生产方式的时候了!

效颦现象三:广电做门户

目前,传统媒体的互联网危机中,首当其冲的是都市报,其次才是地方电视台。因此,地方电视台一直也没有放弃新媒体探索。

面对广电系的门户,曾经有人刻薄地问过:你的文字新闻专业度能比得上都市报吗?都市报的门户都没有做好,你做门户的成功几率有多少呢?

纸媒与网络更容易联动,电视与手机更容易联动——传统媒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

效颦现象四:网络电视台

孤岛状态下的地方电视台,高昂的资费状态下的网络电视台客户端,这一切是否只是传统媒体的心理安慰呢?

不仅如此,本地电视新闻收到的冲击更加巨大!本来就无法与CCTV抗衡的本地电视新闻,面对用户习惯的迁徙,面对土豆、优酷、腾讯、搜狐这类网络视频的冲击,这能用雪上加霜来形容。

效颦现象五:本地电商

电商是新媒体的衍生品,但是电商需要以真实用户资源做支撑。笔者曾经指出:媒体产生流量,电商消耗流量。对于没有解决互联网用户资源的传统媒体,电商仍然是一个遥远的梦。

新媒体在最近几年必将逐步主导媒体领域,传统媒体转型势在必然。一家都市报或者一家地方电视台,要想完成新媒体的涅槃,切忌盲目跟风东施效颦;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优势劣势,做好定位,开放心态,重新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