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投者说:偏爱“小而美”公司
2013-09-29 21:54 创投者

创投者说:偏爱“小而美”公司

作者:卢丽涛

查立走上舞台,对着台下一两百家创业企业者讲了一个关于“勇气”的笑话,他的演讲就这么开场了。查立是乾龙创投合伙基金的创始人和合伙人,尤其擅长TMT领域的投资,他也是以”喜马拉雅熊“命名的博主,谈创业、创新和创投,深受草根创业者追捧。

“最近一直在跑深圳,也在看项目,正在跟深圳的一些园区谈合作。”9月26日在第三届黑马大赛深圳赛的现场查立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由他创办的起点创业营在上海成立,已经孵化了300多个项目,走出上海之后第一落地的城市是重庆,接下来将在深圳落地。

查立说,深圳的制造业特性让其有硬件的背景,同时腾讯总部设立在深圳,自然影响到软件行业,所以一些软硬件结合的创业项目是深圳的优势。

同时,软硬件结合的趋势会朝着小而美的方向发展。查立说,未来,互联网大公司会受到冲击,20世纪的工业发展是标准化规模化的发展,要到一定的规模才能上市,每个季度每年如果不保持大幅度的增长,股票就会跌。但是到了21世纪,互联网时代,公司的好坏不是以大为标准,而是以粉丝对你的喜爱程度来决定。互联网也带来很多融资渠道,所以,21世纪的游戏规则是什么样?一定是小而美的。

基于这些原因,查立说,他在看项目时并不太看重公司是否越做越大,而是看重将来如何能让客户最喜爱,能做到最好。

哪些公司是符合“小而美”的标准的公司?查立举了一个例子。他说,在起点创业营里有一个团队是买香水的,他们在淘宝上香水分装的销量是第一位的。它的创始人是一个女生,喜欢香水,在大学省吃俭用收集了300瓶香水,对香水的故事了如指掌。本科毕业后出国深造,依然在收集香水,回国时有3000瓶,她就是一个活的香水百科全书。回国以后,就在淘宝店上开店卖香水,卖成第一位。“85后”和“90后”的创业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从解决自身需求出发来创业。

查立认为,从“50后”、“60后”到“90后”,每个时代的创业者都有着不同的风格。“50后”、“60后”的一些创业者不动手,喜欢动嘴,出来谈创业融资,会大谈这个项目有多好,可能在一个项目上花费了十几年,也找了很多专家来论证,但是到现在还是做不出来。因为那时候的教育环境全是说大话,导致那代人责任感太强、太沉重。

“70后”、“80后”的创业者是改革开放后成长的一代,教育体系改变了,开始崇尚学理工科,向务实的风格转变,但是山寨的思维多,缺乏想象力。

查立称,“80后”中后期和“90后”的创业者中有望出现真正的创新,他们不关心“拯救人类”,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尽管目前“90后”创业的人不多,但他们的出发点是“小而美”,为自己做,而不是为别人做,反而更容易把创业做好。

说到创业团队有几种类型,查立说,一种是技术类型的,喜欢做研发,这类人通常会比较自我;另外一种是总想搞钱,找投资人。还有一种创业者是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的,这种创业者我最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