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BAY:一个生物医药园的成长样本
2013-10-23 16:05 BioBAY 医药行业孵化器

我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苏州工业园怎么和张江竞争?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如果把上海、苏州、南京等地的产业资源画一张图,形态是不是和旧金山湾区有点相像?

我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苏州工业园怎么和张江竞争?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如果把上海、苏州、南京等地的产业资源画一张图,形态是不是和旧金山湾区有点相像?

今年,苏州,酷夏。从还在试运营的BioCAFE里望出去,窗外郁郁葱葱,绿植生长得已如当年的图纸设计。室内天花板上隐隐约约闪着一片满天星,空气中漂浮着12元一杯美式咖啡的浓香。

BioCAFE是BioBAY(苏州生物纳米园)最新启用的一个子品牌。不出差的日子里,我几乎每天中午都去BioCAFE吃简餐或喝咖啡。那里经常有人问我,BioBAY还想做些什么?BioBAY在五年、十年后到底想做成什么样子?一个生物园区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些问题让我回想起创建BioBAY的那些日子。

画好“蜘蛛图”

BioBAY于2006年3月开始动工,当打桩机“嗵、嗵”地嵌入地下时,很多连接远处村落的电线还从地块上纵横穿越。2007年9万平方米的A2、A3两栋生物孵化楼首先投入使用,15家创业公司签约进场,其中包括吉玛基因,新海生物,西山生物等。

那些来自欧美的海归们,只看了我们的规划图就决定入驻。那时,配套服务很差,外卖盒饭送到公司时往往已经过了下午1点,几乎所有企业都配了微波炉。2008年1月,某个照常加班的日子,我开车驶出地下停车场时突然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原来是路灯亮了!我立刻激动地群发短信告诉了大家。在这以后,园区慢慢地开始有了班车以及后来的各路公交;有了食堂,又引入了各色餐厅;有了化学分析平台和抗体平台,又建了创新生物医药中心(科贝)。就这样,BioBAY一步一步地树立起来,铺展开来。2007年我们签约了30家企业。从2008年开始,几乎每年约有五六十家企业签约进驻,形成了今天的BioBAY科学生态园区。

我们刚开始招商路演时,第一页是一张规划图,最后一页是客户企业的LOGO拼图。当时虽然没有一个知名的LOGO,但是我们一直很豪迈地说,“十年,给我们十年,这张图上一定会有大家都熟悉的LOGO的。”我们的信心来自那些忽略了艰苦的生活条件而投身于创新创业的企业家们,而他们为什么愿意来到这里呢?

礼来的张彦涛博士在担任百华协会主席时曾介绍了一张著名的Michael Porter(迈克尔·波特,哈佛商学院教授)的创新能力示意图,给了我们非常大的启发。这张图提出:Company Orientation Innovation(企业方向性创新)、Common Innovation Infrastructure(通用创新结构)、Cluster-specific Conditions(集聚特异条件)是三个最重要的创新元素,而形成“创新集聚区”的关键是这三个要素之间的Quality of Linkages(链接质量)。

在企业进驻园区的头两年内,我们做园区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晰。那时候,我们开始用一张“蜘蛛图”来描述我们的服务思路。“蜘蛛图”中间的圆圈是BioBAY,“腿”便是功能服务平台。这些“腿”分别是园区投资了上亿元的生物医药和纳米技术平台;入驻服务和人力资源服务,包括企业注册、实验室装修、资质申报、保安保洁、生活配套、会议室报告厅等入驻服务,以及人才安家、技术法规运营培训、实习基地和博士后流动站、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和招聘等;还有产业促进和政策申报,包括产业联盟和投融资对接、知识产权和市场开发支持、国家省市区政策和法规的辅导等。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给企业提供一个宽松、舒适的生存环境,以及企业发展所需的各类要素,把Linkage的质量做好。

这些理论很容易理解,但园区服务者得有和创业者一样的“在路上”的心态和坚持的态度,通过在细节上的日积月累,才能最终画好这张图。

把冷泉港搬到苏州

苏州曾经是教育名城,但本地的学术力量还无法承担起创新集群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科研资源溢出的急迫需求。正在此时,我们因缘际会,通过华大基因的杨焕明和汪建老师认识了祖籍苏州、在冷泉港实验室(美国著名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曾诞生了7位诺贝尔奖得主)工作的季茂业博士,并通过季博士结识了James Watson(沃森,冷泉港实验室负责人)老先生。沃森老先生亲自带队到苏州考察,亲身体会到了姑苏历史文化和水乡小城的传统美与整洁大气的苏州工业园区的现代美,感受到了当地政府十多年来建设中国最国际化的工业园区的视野和执行力,从而坚信苏州是最适合做冷泉港亚洲会议中心的所在地。

2008年,冷泉港实验室决定把亚洲会议中心落户在BioBAY园区,这是我们在实施“创新集群要素”上的一个重大举措。2010年4月,第一届冷泉港亚洲会议开幕时,正值沃森老先生82岁生日,一时间生物界国际知名教授云集苏州,来往皆名士,谈笑尽鸿儒。如今,冷泉港亚洲会议中心每年举办近二十场学术会议,BioBAY本地的创业企业和苏州本地的教授、学生都受益匪浅。吉玛基因是一家给大学院所和药企提供科研用试剂和技术服务的公司,总经理张佩琢开玩笑说,他都不用查冷泉港会议的日程就知道什么时候又开会了,因为参会的客户都会同时来上门进行交流。

2010年时,BioBAY已经聚集51家药物研发、42家诊断和器械,以及20家CRO公司,其中五个团队参与承担了九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那年5月初,我到波士顿参加哈佛中国论坛,有幸和施一公、鲁白等大家同台。当时在辉瑞负责亚太区研发的杨青博士也在论坛上演讲,他说我是唯一一个会被当成中国政府发言人的听众代表。在杨博士的启发下,我在发言的开场白中这样说,“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创新创业环境有很多方面不尽如人意,我们的生命和头脑有限,不要把精力用在批评上,而去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不完美的世界向完美稍稍进步一点点吧”。在分享了我们建设BioBAY的规划和进度后,现场观众反响很热烈。这场活动还让我们交了几个朋友,这些朋友后来在我们的招商活动中帮了很多忙。

孵化器+加速器

BioBAY里的企业在飞速发展,而除了创业企业永恒不变的缺人、缺钱的特点之外,战略和合作也非常关键。为此,我们搭建了几个交流平台,除了每两年协办一次ChinaBio Partnering Forum这个医药界的合作平台外,为医疗器械创新提供投资和法规服务的交流平台Device China也应运而生,今年9月即将举办第三届会议。

刚刚运行的BioCAFE从8月起开始举办每月一次的园内企业沙龙,这次的主题是IVD。我们请来了华大基因年轻的COO交流个性化医疗和大数据,科技局长解读新出台的生物医药产业政策,元禾控股常务副总裁费建江交流债券和股权融资的组合运用及操作实务,《华尔街日报》中文版专栏作家董洁林教授交流从历史看中国的创新能力等。各种主题和思路在这里碰撞,而创业者们也从不认识到认识,从认识到合作。

随着企业客户需求的变化,BioBAY的服务内容也在不断地调整。在保障基本入驻服务的基础上,我们把越来越多的资源放在人力资源、产业促进和商业发展上,其中包括与QIAGEN合资成立转化医学中心,聘请退休的跨国药企高管做独立董事,为大药企和创业企业开发生物标记物和未来合作开发伴随诊断解决方案等。BioBAY的公共技术平台BioTOP也逐渐从租赁仪器提升到委托测试,再提升到项目开发。做三产招商的服务人员在装修餐厅时,考虑到BioCAFE同时作为举办企业家沙龙和产品发布会等活动的功能,设计了既可以晚上看球赛又可以白天做发布的电视屏。

BioBAY服务团队的思路和能力也在这些层出不穷的新任务的挑战中成长,逐渐向“孵化器+加速器”的理念靠近。作为苏州工业园区的一个科技载体,园区政府正在同步打造最适合创新的综合环境。离BioBAY车程20分钟的范围内,公立学校和国际学校各取所需,文化艺术中心时代广场的山姆会员店和李公堤的星月坊能满足所有高品质的生活需求。

从2006年做招商路演开始,我就经常会被问到一个问题:苏州工业园区怎么和张江竞争?其实,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如果把上海、苏州、南京等区域的产业资源画一张图,形态是不是和旧金山湾区有点相像?整个地区由南到北两个半小时的行程,目前医药从业人员数量已经超过硅谷和新泽西,而我们所缺的就是张彦涛博士强调的Quality of Linkages。那么,一个小小的BioBAY,江南生物产业群里一个独特的小园,只要认准定位,画好一张“蜘蛛图”,把这些要素的连接做精、做细、做实,就能跟着一群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地创着业、拼着命的企业家一起,爆发出一批社会需要的健康产品,呈现出一群让人记得住的LOGO。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刘毓文@LiuYuwen 是苏州生物纳米园(BioBAY)首席执行官,曾担任苏州生物纳米园副总裁、总经理及苏州创投副总裁。百华协会会员。


编者后言

为满足读者对医疗健康产业的关注,i黑马与百华协会携手推出“百华焦点”专栏。

百华协会(The BayHelix Group) 成立于2001年,是一个生物医药和健康产业界高层管理者的协会,目前在世界各地有五百多名会员,多为企业高管和行业领军人物。

“百华焦点”专栏同步发表于《创业家》杂志,文章由百华协会的资深会员执笔,旨在分享关于创业和投资方面的经验和观点。如果您对本专栏有任何建议或意见,请发邮件至yejing@chuangyej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