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58同城能比赶集网先上市?
2013-11-01 14:44 上市 赶集网 58

58同城和赶集网都在2005年成立,为什么58先上市?

58同城和赶集网都在2005年成立,58为什么先上市?

赶集网最后的机会出现在2011年。赶集网和58同城都确立了“会员+竞价”的商业模式,58行业排名第一,赶集网紧随其后。

杨浩涌发动了广告战。姚劲波用更多的钱反击,然后赶集网的投资商选择了撤退。赶集网先发制人结果反受其害,58同城高级副总裁陈小华认为原因是赶集网的造血能力不足。“我一打广告,各分公司的收入都会涨,但是竞争对手打了广告只能涨流量,收入涨得慢。”58同城2010年营收1070万美元,2011年上涨至4150万美元,那场广告战对它具有输血的意义。赶集网很大程度上只是在放血。

赶集网的直销和分销渠道当年呈现麻木的状态,本质是对地推的理解不足。陈小华对《创业家》说:“为什么深圳、广州的广告主信我?我的分公司五六年前就在那儿,你说他信谁?我的产品跟客服、销售三者是结合在一起去打市场。”。2010年,赶集网的销售团队为100人,58同城数倍于此。赶集网的渠道还过于依赖代理商。赶集网至今只有不超过5家分公司,而58有27家。

渠道上的差距,也许来自两位创始人的不同经历。在《创业家》看来,姚劲波是个土豪创业家。他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但是却做着跟他的站长同行们一样的生意——给中小企业建网站、做营销,注册、买卖域名。姚在2000年创办的易域网的起家武器就是渠道,卖给中国万网后姚又在那儿待了快5年。杨浩涌在国内是个代理过新东方英语资料的学生,出国读了耶鲁大学的计算机硕士后又待在硅谷。他目睹了亚马逊、Google、Craigslist的由小变大,但却不了解中国底层的生意人。他是个工程师气息较浓的海归。

杨浩涌和姚劲波都知道Craigslist不适合中国市场,必须接上地气、做好人气。两人都觉得阿里巴巴和自己有些像,但得出的结论不同。杨浩涌说:“如果马云一直停留在阿里巴巴里,他就没有后来的淘宝,没有支付宝??在你专注业务的基础上,总有一些新兴的机会你要抓住的,你需要不断地去尝试。”姚劲波看到的是:“马云做的事情,跟我要做的事情很像。淘宝不在交易环节挣钱,它挣的是帮商户推广的钱。”

由于对本地化的理解有所不同,两家公司最终在2008年左右出现了分野。那时分类信息行业的市场份额已经逐渐向58同城和赶集网集中。姚意识到了脏活就是创业者的壁垒,他开始努力教育用户和商户,并准确地找到了有经验和能力的陈小华(来自赶集网)、庄建东(58高级副总裁)。2008年金融危机时,58同城发不出工资,姚从家里拿钱出来。他声称:“我们知道过完春节一定会好。很多分类网站在那个阶段决定放弃,但58同城就是过完那个阶段就开始好起来。”那时候赶集网也发不出工资,杨浩涌也从家里拿钱出来。他鼓励当时的团队:“赶集网一定能活下去,离钱越远离成功越近。离钱远的事情,别人不会干,我们才有机会,才能体现价值。”结果58同城率先实现现金流转正和规模级营收。

在58同城看来,一个团队必须要稳定。“有没有可靠的人,对一个公司还是很重要的。”姚劲波被下属称赞为善于放权,58同城的团队因此保持稳定。

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至2012年间,赶集网的副总裁级高管的离职者超过6个。一位赶集网离职高管说:“杨浩涌最早那个团队跟他关系并不好。我刚去的时候,三四个运营总监级的人问我,他现在出去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我就觉得杨浩涌对我的信任可能只是暂时的。”

(文《创业家》杂志记者和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