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性不强的来往如何替代微信
2013-11-03 23:23 替代 不强 来往

互联网产品能否成功有一些简单的道理,比如相似的两款产品如果在产品上各个方面都是一样的,甚至用户都是一样的,相对于前者来讲后者是很难能够成功的,我想最近在用自己的声誉推广来往的马云应该最清楚不过(暂

 

互联网产品能否成功有一些简单的道理,比如相似的两款产品如果在产品上各个方面都是一样的,甚至用户都是一样的,相对于前者来讲后者是很难能够成功的,我想最近在用自己的声誉推广来往的马云应该最清楚不过(暂且不谈这是不是阿里的公关行为,但是一个公司的领导者应该是这家公司最大的公关经理,如果这步没法做到很难能成为一家成功的公司),不然不会有淘宝干掉eBay这样在全球来看都是经典的企业竞争案例。即使是以尾灯模式著称的腾讯在微信上也进行了较大差异化的竞争,不仅仅与Kik不一样,也与手机QQ有很大不同,因为腾讯在微信上注入了不同的基因,这很大程度来源于张小龙对移动互联网有着不同的思考,对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有着不同的思考。

前段时间在网络上流传着马云在阿里内网的一篇文章,对于马云如此的表态,马云自己解释这是阿里巴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争取自己生存的权力,不禁地感叹马云支持来往的决心,同时也从另一方面担忧来往的未来。这则内网消息间接推动了来往注册用户在那几天增加了500多万,但是对于来往的现在以及未来来讲,更加关键的不是来往要新增多少用户,而是新增的用户中有多少能够留得下来,这才是来往团队更应该去关注的问题。

来往在挑战微信争取自己在移动互联网生存权力的同时也有着一位同行者:易信,易信的背景不同于来往,但是同样承载了网易与中国电信在移动互联网争取自己生存的权力,易信对于用户来讲最大的亮点应该在于跨网短信以及语音留言,但是对于今天微信普及的时代,这些功能早就已经在微信上实现了,而且几乎是无缝的,又为什么要再安装一个易信,并且需要那么多繁琐的步骤来实现这两个功能。而易信则把这两个功能做为重点来宣传,而绝大部分用户安装体验之后纷纷拿这两个功能来吐槽,短信收不到等等。易信虽然凭着自己的两个爸爸注册用户达到了千万级,但是想要成为一个能挑战微信的产品确实还有些距离。今天不是来谈易信的,而是谈阿里的来往。

先来说说阿里巴巴为什么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去争取自己生存的权力?马云说过希望看到无线淘宝在未来有一天能干掉淘宝,但是手机淘宝做了这么久依然只是做为网页淘宝的一个补充,正如手机QQ永远只能是QQ在手机上的一种补充一样,也许再过五年马云在无线淘宝上也看不到它能颠覆淘宝。反而微信出来了,马云看到了微信是一个能够颠覆淘宝的产品,这就是为什么淘宝要屏蔽微信二维码和链接的原因,如果放任微信这么发展迟早有一天微信上能够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对淘宝最具威胁性的产品。之后阿里推出了自己的手机IM产品:来往,与其说来往想狙击微信,不如说来往想遏制住微信在未来颠覆淘宝。与其让别人颠覆自己,不如自己革自己的命。苹果的iPad在一定程度上抢夺了Mac的市场份额,但是Tim Cook说与其让别人来做不如自己去做。

任何事物想要取代另一事物必须具备替代性,互联网时代的产品同样适用这一原则,替代即满足不同的需求,在微信中满足的更多的是人与人沟通的需求,同时也有着阅读的需求,而来往要想替代微信就必须有着不同的需求,否则就无法留住客户,即使阿里的公关团队能力再强能够吸引再多用户成为来往的新用户,但是来往留不住用户,吸引再多来又有什么意义呢?

淘宝越来越成为中国电子商务的中心,但是走向顶峰必然会走下坡路,而这信号越来越明显,淘宝太大了要找到想要寻找的产品太困难了,这可能不是技术能完成的,因为可能淘宝上没有我想要的产品,也有可能淘宝上没有办法给我优质的体验。因为各种各样的产品眼花缭乱,我不知道应该如何选择,最终的结果就是不选择。这是淘宝必须要去解决的问题,几年前马云提出小而美,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减缓淘宝衰落的步伐,但是以后呢,谁也说不好。

况且电子商务必定会走向移动电子商务,这绝对不是手机淘宝能够承载的,虽然微淘最近的测试期效果不错,前几天正式开放注册,但是这仅仅是手机淘宝的一个延伸,不足以产生颠覆性的结果。而社会化电商,移动社会化电商才是电子商务下一个重要的进程,我想这才是来往真正的使命。

既然淘宝上的店铺质量产品质量蹭吃不弃,为什么不能把小而美的品牌电商聚集起来,既然移动互联网最终会取代互联网,为什么不聚集在移动互联网上,既然社会化电商是电子商务未来的方向,为什么不把这些小而美的品牌电商聚集到来往上,这才是来往真正的使命,取代淘宝替代微信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模仿和抄袭是没有出路的,正如乔布斯所说:好的艺术家是抄,伟大的艺术家是偸。来往就应该好好偸一把!

【关于作者】一名原创设计品牌产品电商的创业者,欢迎交流,微信公众号:seamaple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