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迎:成长企业必过的关口!
2013-11-19 17:18 张维迎 成长企业 黑马大赛 创业家年会

11月19日,《创业家》5周年庆典暨2013克莱斯勒杯黑马大赛总决赛在北京香格里拉酒店举行。在19号上午举行的黑马课堂导师分享环节,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黑马导师张维迎现场做了名为《成长企业必过的关口》的主题演讲。演讲中,张维迎分析介绍了未来五年中国的经济形势,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家的几种套利经营模式,他深刻地指出,唯有创新,深度发掘中国市场的深度,才是黑马企业创始人未来持续增长的机会。小标题为i黑马网编辑所加。

11月19日,《创业家》5周年庆典暨2013克莱斯勒杯黑马大赛总决赛在北京香格里拉酒店举行。在19号上午举行的黑马课堂导师分享环节,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黑马导师张维迎现场做了名为《成长企业必过的关口》的主题演讲。演讲中,张维迎分析介绍了未来五年中国的经济形势,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家的几种套利经营模式,他深刻地指出,唯有创新,深度发掘中国市场的深度,才是黑马企业创始人未来持续增长的机会。小标题为i黑马网编辑所加。

以下为张维迎教授演讲全文:

在这么多创业家面前讲企业家可能挑战比较大,我从来没有做过企业,但是我很自豪,在三十年前我写过一本书《论企业家》,而我认为这本书仍然适合你们去读。今年会有第三版推出,基本内容没有变,唯一变化的是将1989年出版的时候删掉的那一部分内容,全部加进去。

对我来讲每个企业的生生死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整个人类的进步,而且正因为不断有企业生生死死,所以才带来人类的进步,其实每个行业都是这样。一代代新的企业打败原来的企业,这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标志。所以我们看一个国家发展速度也可以从这个角度看,也就是他们这个国家最好的企业是不是几十年、几百年之后还是最好的企业,如果那样说明这个国家没有发展。这也意味着在座各位年轻一代拥有好多机会。

对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测

首先我对未来增长做一个简单的判断,第一个是,中国经过35年高速增长之后,未来中国经济的趋势会有一个向下的调整;第二个,是国家经过过去五年的经济强刺激之后,未来会存在很大的困难甚至可能危机。

我稍微说一点,为什么中国GDP会往下降?从改革开放开始到现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主要靠模仿,这就是后发优势,很少有一项技术是我们自己做出来,任何西方产生技术只要拿过来就可以开拓中国市场,就可以赚钱。过去我们三十年走了西方200年走的道路,为什么?唯一理由是,人家在前边你在后边,人家在修路你在走路,所以我们的经济可以说是寄生性的经济,寄生在西方市场经济所发展起来的技术、管理基础之上,随着我们后发优势越来越小,现在差距变着越来越小了,意味着你的进步越来越会慢。

2009年之后,中国实行强刺激政策,给我们惹来一身病,特别是由政府主导、国有企业主导的投资,靠大量的贷款支持经济增长是没有办法持续的。我们应该做企业,企业家应该认识这一点。我们生产任何一个东西,最后都是由最终消费者付款的,也许你生产只是一根螺丝钉,但是安上螺丝钉的那个商品如果没有人付款,最后螺丝钉也不会卖出去。2009年刺激(经济)的东西都是大部分为了当年的GDP而投资,而不是为了消费者、为了未来价值增长、财富增长投资,这个模式是没有办法持续的。今天处于这样一个状态,几十年前哈耶克就打了一个比喻,我们在抓住老虎的尾巴,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把老虎尾巴放开,这时候老虎返过来把我们吃掉,第二种我们紧紧抓住,直到最后被累死。

今年6月份,我理解政府稍微放开老虎的尾巴,不能刺激经济持续增长,结果闹“钱荒”。这个老虎尾巴能抓多久?我觉得时间非常有限。

当然,无论趋势问题还是周期问题,就是事在人为。中国增长还是有巨大的潜力,没有一个国家在经济工业化、城市化具有这么大的市场,100年前美国人口只占世界人口5.8%,我们的人口占世界20%,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过去我们利用这个市场,但是利用不充分。未来如何挖掘中国经济市场,是未来发展的关键点。如果利用好仍然是比较高的经济增长?核心问题是,市场靠什么?市场不是靠政府政策。靠政府刺激内需,我觉得完全是误导,甚至是错误的,我们需要开发市场。开发市场靠谁?是靠企业家(创业家),包括在座的各位,只有你们才能使中国国内市场潜力得到真正的开发。

企业家的几种套利方式

下面我讲一下我们企业家究竟在做什么?这也是三十年前,25年前那本书总结的东西。企业家简单就是两个事:第一要发现不均衡,这有点学术概念,所谓均衡就是说所有资源都得到极大的利用,已经没有赚钱的机会,每一个企业得到收入全部要支付成本,土地成本、资金成本、人力成本,没有经济利润。当然,你可以有会计利润,可以给自己不付工资,自己的工资变成会计利润,但是没有经济利润。所谓发现不均衡,你能发现,还能够赚经济利润,然后通过盈利机会的发现和利用,纠正市场不均衡使资源得到更好的配置,随着你的利润和个人盈利机会慢慢消失,以后又发现新的不均衡。第二是,创造不均衡。这个市场已经很饱和,但是你能不能创造一个不均衡?或者打破原来的均衡,找到新的市场,找到新的客户。当然这两个功能经常混在一块,不是截然分开的。这两个方面代表我们过去做了什么,未来应该做什么。

首先我们讲一下发现部分。不均衡意味着有盈利的机会,所有不均衡大致归结为三类:第一类跨市场的不均衡;第二类跨时间的不均衡;第三类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之间的不均衡。我下边稍微给大家详细讲一下。

1、所谓跨市场的不均衡,也就是同样的产品在不同的地方价格不一样,如果一个橘子四川卖两毛,北京卖两块,你找到这样的机会就可以赚钱。利用跨市场不均衡套利赚钱就是商人。企业家本身可以是商人,但是商人不是企业家。

要想发现这种市场的不均衡,需要好多知识,过去很多不均衡的发现是因为旅游产生的。比如《货殖列传》里边的子贡,利用卖贵买贱的方法在曹国和鲁国之间经商赚大钱。还有红色资本家阿曼德,当时苏联处于饥荒状态,发现苏联有这么多宝贵的动物稀有皮毛,但苏联人没有粮食吃,而美国人有大量粮食要倒掉,所以他给哥哥发一个电报,你给我们多少万吨粮食,我给你多少吨的皮毛。

我们改革开放最早的企业家基本就是这样的企业家,我们叫“投机倒把”。这些企业家发现市场在地域之间的不均衡。我想联想的创办,柳传志先生一开始也是发现一个不均衡,计算机在国外那么便宜,到中国怎么那么贵?所以他做了这个生意。还有国际导爷,这种套利的行为仍然非常重要的。重要在哪?因为他在市场当中传递信息,使资源得到更好的配置,纠正市场的不均衡,但是我们注意到,当你发现市场不均衡,赚的钱越多,就越有人眼红,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赚钱变着越来越难,最后到无钱可赚。

2、跨时套利,当你预测未来一个东西,它会出现稀缺的情况的时候。现在这个东西便宜,你可以囤积起来,到未来卖它。这叫跨时套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对未来的判断,如果你判断失误不仅不能赚钱而且会亏死。过去的商人预计明年遭灾今年多储备粮食,历史上有好多例子。比如《货殖列传》里边的计然告诉越王勾践怎么经营这个国家,有十个计,越王用这十个计策经营好国家。范蠡用这个计赚钱,所以他成为当时最富有的人,他用的就是未来套利策略。还有过去宣曲任氏的祖先,本来是督道仓的守吏,在秦朝败亡的时候,所有人都储存珠宝,只有他储藏粮食,最后楚汉两国争战,人们没有办法耕地,所有储备珠宝的人的财富都全部到了储备粮食的宣曲任氏的手里边,这就是企业家对未来的判断。还有好多例子我这里不讲。今天最主要的套利活动是在金融市场。

3、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之间的套利。你发现市场上好多人没事情干,好多资金没有用处,另外市场好多东西得不到满足,只要把这些要素组织起来生产出来,就能赚钱。这个就是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套利。这种套利模式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出现得最多。很多企业家将国外的二三手设备买过来,雇了一帮没事干的农民生产出来就可以赚钱。今天更大的套利就是PE套利,国际市场之间的要素套利,比如中国有好多伟大的想法,这些项目没有钱,所以美国人可以把他的钱拿来给我们套利。我们所处的就是这样的时代。

接下来讲企业家做的第二事情就是打破创新。我先举英国工业企业家的例子,当时手工制造市场从纺到织是平衡的,全是手工业,后来突然出现飞梭,大大加快了织布速度,使纺纱速度严重不均衡,最后大家适应了这个变化——出现了机纺。机纺和飞梭结合起来,最终达到新的均衡。熊彼特在102年前出了一本书,叫《经济发展理论》,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他的理论就是在企业家创新做出五个定义,这五个定义的核心是出现新的组合,包括引入新的产品、引入新的技术、开辟的新市场、发现新的原材料、实现新的组织形式,这五种创新模式也可以包括现在的新的商业模式。

无论哪方面的创新,我想最重要的就是一个问题,人家为什么要你而不需要别人?这个可以分解两个:一个是你怎么提高你给消费者创造的价值,消费者不是傻子,不需要那个东西是不会买的,只有你创造的东西超过他所拥有的时候才会接受你的产品;第二降低价格,他也会买。为什么类似的东西我的他会更喜欢?一定有这两个方面的原因。

张维迎眼中的三类企业家

第一类企业家能够看到消费者自己都不明白的需求,这是最伟大的企业家。他们不仅创造产品,其实也在创造产业,我们可以说所有人类历史上,特别是过去200年里,对商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最大贡献的就是这类企业家。他们一定是在创造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消费者没有想到东西,近代包括微软比尔盖茨、苹果乔布斯,100年前包括爱迪生、福特等,都是这样的人。

第二类企业家满足现在市场的需求,人们喜欢吃可口的东西,喜欢高档的车。

第三类企业家按订单生产,技术规格都有了,保质保量生产。

全世界第一类企业家都是极少数的,第二类企业家、第三类居多。未来我想可能很不一样,在座的其实已经出现了第一类的企业家,就是创造出别人没有想到,而拿到以后高兴得不得了的东西,只有这样我们才是有希望的。而要做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对人性的理解,其实伟大的企业家都是对人性有深刻理解的人,包括最近时兴的微信,如果没有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不会做出这样的产品。

企业家要对人性有深刻的理解,市场调研是需要的,但这是对一般企业家而言。但你要知道,最伟大的企业家做的事,这个市场根本没有,你根本没有办法做市场调研。

创新也包括模仿,创新是连续的过程,而不是完全跳出来,中国过去讲的创新基本是模仿的创新。创新路子是这样的,跟刚才讲的发现不均衡不一样,创新一开始利润是亏的,所有新产品开始都是亏的,听说京东商场都没有赚钱,随着市场扩大,就开始赚钱了,但是到一定程度,模仿你的人越来越多,你的赚钱能力就越来越小。所以,会创新的企业在自己赚钱的时候,就开始投入下一个赚钱的机会,不断创新。有一些企业在自己高点的时候欣赏自己的利润,最后过一段时间就可能消失了,可能有好多原因。还是用马化腾例子,QQ仍然高涨的时候就推出微信,微信就是打败QQ,甚至一定程度替代QQ,我们有这种意识的话就可以有持续的创新能力。

所有的创新最初只是一个想法而已,但是这个想法一定是与众不同,也就是大部分人不会想到;第二你说出来大部分人不会认同,认为完全不可能,这是创新的第一步。问题是说你有这样与众不同的想法,有没有可能变成最后消费者愿意买单的产品。有些人有这种想法,但是他没有变成消费者愿意买单的东西,这不是创新只是发明,发明申请专利放在那里,企业家创新就是一定最后有人买单。200年前所有人消费都是十到三次方,今天是十的八次方。有些例子大家可能觉得都过时,但是从研究角度,理论没有过时,只有实践有过时,所以在座的黑马,我觉得仍然有必要看看200年前英国工业革命出现什么、看看30年前企业家怎么做,对我们同样有启发。

比如婴儿尿布,带孩子都是不断洗来洗去的尿布,消费者算成本的,你生产的东西他愿意付钱,所以宝洁公司为一次性尿布投入市场花了十年时间,技术很快解决了,唯一需要解决的就是降低成本,如果成本降低不到五美分以下,这个没有市场。宝洁花了十年时间降低到3美分,市场价格卖到5.5美分,所以就有这个市场,现在这个市场普及了。

我们想一下,100年前,想生产胶片的时候只是一个想法而已,使普通消费者都可以使用它,而且不需要很多技术可以使用,他生产照相机,你照完他给你洗好,它广告里边说“你只要按下快门,其他事情都是我们替你做”,由此普及照相机。我们知道数码相机出现以后,柯达就被替代了。

还比如家庭录像机。索尼公司一开始生产家庭录像机,一个要55000美元,只有专业公司才能使用它。索尼想把它变成普通人都能用的东西。怎么实现呢?成本必须降低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就是说必须用500美元生产出来,最后家庭录像机就普及开来。

所有创新就是一个想法,这个想法大部分人不能认同,大部分人认同的想法是不赚钱的想法。像吉利刮胡刀,刮胡刀很早就有了,菜刀都可以刮一刮,100年前吉利这个人想怎么做一个东西,既刮起来舒服,又成本很低,走在哪里都可以扔掉。他努力十几年做到了,所以现在它仍然是刮胡刀市场主要的供应商。

100年前,没有人想到汽车应该大部分人都使用,福特有一个想法,一定让汽车变成大部分人使用的东西,所以他引入汽车生产线,不仅改造汽车业而且改造整个工艺。联邦快递想法是,任何一个东西能不能今天交给你,明天送到对方手里边,当时需要一个礼拜的时间,从技术上不太可能的,所以他的那篇耶鲁读书时候的论文,老师只给他打了C,就是刚及格分数,然而就是这个论文里的思想,后来变成联邦快递公司。

40年前,没有人想到每家都有计算机,只有比尔盖茨想到,他才做出软件产业。还有国内很多优秀的公司,我要说的核心点,创新就是一个想法而已,问题你有没有办法把这个想法变成消费者愿意买单的东西?

企业家一定要赚钱,不赚钱就不是企业家,但企业家做的是具有很大使命感的事情,而不仅仅是为了赚钱。创新型的企业家比商业性的企业家快乐的多,因为他改变这个世界所做的事情更多。你要做到这一点,你要有敏锐的嗅觉,企业家比新闻记者敏感高,你对未来预测判断很重要,凡是成功的企业家都是看未来看的比较远。现在市场成长起来的产品,是三十年前想都不敢想的东西,同样可以说今天根本不敢想东西,恰恰变成二十年以后市场主流的产品。

跟开始讲的对照起来,过去三十年中国企业家做的就是套利和模仿西方创新,未来偶尔套利模式不太可能实现,因为套利空间越来越少,投机倒把的空间越来越少,模仿空间也越来越少。未来只能靠创新,创造新的市场。中国企业家主要关注市场的广度,我认为市场深度更重要,人口大国市场广度很大,也可能有人不注意开发市场的深度,也就是每一个产品的附加值究竟多大。

政府制定很多产业政策,靠这些产业政策来引领未来的技术,这都是错的。因为这种假设的前提是,假定政府官员或者科学家比我们企业家更有能力判断未来,这个对不对?如果这种观点是对的,就不会存在企业家。判断未来最好的仍然是企业家,任何时候不要跟着政府产业政策投资,产业政策投资可以拿到政策补贴就以为你赚钱了,最后可能死在这里。真正企业家,尤其你想变成伟大的企业家,一定是要别人跟着你,而不是你跟着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