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贴】IPO定价?不是脚趾头想出来的,也不是公式算出来的
2014-01-10 15:47 IPO定价 知乎

停了1年多的IPO重新开闸,投资者热情高涨,市场火爆。但是小伙伴们你们知道公司在申请IPO时,是怎样给自己设定每股发行价区间吗?定价过程都有哪些?i黑马整理了知乎上的网友回答,希望能有所帮助。

停了1年多的IPO重新开闸,投资者热情高涨,市场火爆。但是小伙伴们你们知道公司在申请IPO时,是怎样给自己设定每股发行价区间吗?定价过程都有哪些?i黑马整理了知乎上的网友回答,希望能有所帮助。

知乎网友Luo Patrick(证券公司、投资银行业务)

国内的定价其实都挺简单的,主要就是PE估值。P=PE倍数*利润

利润是固定数据啦,PE倍数涉及到当前的市场环境和公司未来成长性,一般会参考已经上市的可比公司PE值适当打个折,然后就算出来估值。

DCF估值也是会用到的,但是(我猜)主要还是根据PE来估算,DCF作为佐证。因为DCF的估值太多主观因素了,很容易操控,不可靠。

以上是投行估值部分(不是公司自己给自己估值),这是IPO定价的第一步。

第二步是,投行会把估值报告发给一些投资机构,同时组织路演,主要目的在于告诉投资人“我觉得这家公司是非常好的,我估值到XX,你们赶紧来看看吧。”

第三步是,投行邀请投资机构来报价,相当于投资人还价:“你觉得值那么多,但是我们只愿意出到这么多,如果是这个价位的话,我们愿意买多少多少。”大多数情况下,投资者报价应该是比投行自己的估值要低一些,有点折扣。如果投资者特别不看好的话,会有非常大的折扣。

最后一步是,投行统计一下投资者的报价,算算定在什么价位能够把股票全都卖掉,这基本上就是最后的价格。

知乎网友FantasticCathy(投资银行)

在成熟市场上,向市场询价的过程是一个多轮的科学的过程,IPO的定价既不是发行人或者投行用脚趾头想出来的,也不是用一个或者两个简单的公式算出来的。

没做过A股市场,以我最熟悉的港股为例,IPO的市场推介大概是这样的:

香港市场有个“基石投资者”或者叫“基础投资者”(cornerstone investor)制度,就是某个投资者在项目正式做簿记之前就签订基石认购协议,无论最后定价在定价区间的什么位置,该投资者都以最后的IPO定价认购事先约定好的一定量股票,或者以股数计,或者以总价值计;同时,该项投资以及投资者简短背景介绍会在招股书中披露。如果在红鲱鱼(Reds)定稿前基石认购协议已经签署,那么就进Reds;如果红鲱鱼赶不上,就进给散户的香港公开发售招股书。在市场火爆的时候,基石投资者可以用early commitment换来确定的分货量;在市场不景气的时候,好的基石投资者是IPO发行的定海神针 ——这里要补充一句,海外市场IPO最后分股票是可以随意分的,不是按比例的,举个栗子,长线基金可能拿到下单量的80%,同样项目上的对冲基金可能不到50%,私人银行客户可能是10%

由于有这个制度,通常IPO前期的市场推介都是围绕这找基石来的。基石投资者签订的认购协议使得该投资者必须要认购协议规定的股票数量或金额,无论定价在哪个位置。但是大家都不傻啊,凭什么呀,太贵了怎么办,而且能做基石的也都不是路边的阿公阿婆,都是大机构或者大富豪,即使正式的定价区间还没有出来,签协议前总得给人家一个概念吧,人家掏的是真金白银哦。所以通常会有一个一两个月的基石投资者沟通过程,先签个保密协议(现在新的上市流程以后A1就是公开递交的了,以后就不需要保密协议了),第一次见面互相有个了解,然后投资者回去做做功课,需要的话去公司看看,有兴趣再来第二次见面,这次就聊得更深入一些。若是双方言谈甚欢,就都把老板拉出来见见,你觉得多少价钱可以买,我觉得多少价钱可以卖?聊着聊着,大概位置就出来的。主要考量因素:市场大行情如何,同业的都交易在什么位置,今后几年的增长速度,未来3-5年的可预见性怎么样,行业周期性如何,企业过往有没有不良记录,等等,加加减减,在国内、香港、新加坡、伦敦、纽约、波士顿见30-50个机构,深入聊10-20个,投资者和投资者的观点其实都是差不多的,走完一轮,其实大家心里就都有谱了。就算见过的投资者后来各种原因不做基石了,这些反馈对后面确定价格区间也非常有指导意义。

之后,联交所聆讯结束,投行分析师就该出门做个环球旅行了,这个叫“预路演”,或者叫投资者教育,基本上就是在管理层正式路演之前提前走一圈。分析师会拿着他们的一个"pre-deal research report" 见投资者,在这个研究报告里面,分析师给出一个公允的估值,但是IPO估值通常需要有一个折价,毕竟你和别的上市公司比没有公开市场的track record吗。在这期间,分析师和销售会拿回来很多投资者的反馈,有关于基本面的,关于行业的,但是更重要的,关于估值的。

基于以上的投资者沟通和反馈,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定价格区间了。基本上我们已经知道什么人大概会在什么价位下单。定完价格区间,红鲱鱼出街,管理层就上路路演啦,投资者也就可以正式下单。一般来讲,整个项目执行最惊心动魄的几天上演了。

最终定价在价格区间的什么地方,取决于订单情况,市场情况,发行人的意愿。最理想的是比市场一致意见稍低一点点,这样后市表现的信心就会大一点,所谓的leave some money on the table。现实中最后的定价会常常会比较戏剧化,什么样的都见过,哎,有时候真想冲上去大吼一声:“姑奶奶两天两夜没睡觉了,你们利索一点定个价会死啊!” 可是我不能。。。

如果是美国市场,还可以高于或者低于原本的价格区间定价,发行规模也可以在最后做调整,而不需要重新做filing

至于模型神马的,模型是投行和投资者用来检验公司给出的承诺/预测的真实程度和可实现程度的重要工具,但是在实践中,尤其在亚洲市场,还是PE,PB最方便沟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