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是谁的野蛮人?
2014-01-10 22:13 自媒体

他们从来都不是媒体产业的野蛮人,而是在大众传播链条中自然产生的介入者,在一定维度上,反而是自媒体在帮助传统媒体有效地进化。

记得初入“妓者”门的时候,有着一种奇怪的现象,那就是鄙视链条丛生。大的维度上,网络媒体看不起平面媒体的,说他们受众少,平面媒体看不起网络媒体,说那里没深度。更细节一些,网络媒体里更分为大门户、垂直行业大网站、小门户、垂直行业小网站,这又是一条新的鄙视链。而平面媒体也不甘示弱,都市报,日报,周刊,半月刊,月刊间也在为了一些从来都没有过的“江湖地位”互相唾弃着。


终于有一天,楼上这帮兄弟统一了,因为行业里来了一批新人,更甚一些,在他们眼里这群人根本就不能算是“业内”的,无非是一些野蛮人莫名其妙的进入了一场盛装派对,但无论如何他们来了——自媒体,在持续的野蛮生长着直到今天。


“门口的野蛮人”曾被华尔街用来形容那些不怀好意的收购者,而自媒体则是在渠道端,并无恶意的进入者。其实他们也从来都不是媒体产业的野蛮人,而是在大众传播链条中自然产生的介入者,如果说是微信和微博造就了自媒体,不如说信息流通方式的变革自然衍生出了这群人。随着时代的前进,传统媒体也会自然而然的自媒体化,因为过往的生产方式已不再有效,从这个维度,反而是自媒体有效的帮助传统媒体进化。


这群人,起初也并不明白自己的未来在哪里,面对大型机构,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存在感去刷行业的上限或者下限。


幸运的是,无论是铜臭还是金香,金钱是有气味的,而掘金者的嗅觉又是如此的敏感。就这样,一个叫做朱晓鸣的人来了,说起这个名字恐怕即便是与他较为亲近的人,也忘记了原来此人还有这个称呼,为了符合大众口味,我们还是叫他青龙老贼或者老贼好了,他和的故事已经被人们讲的太多。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就有了第二个,直到世界上再也没有螃蟹可吃。到了这时,自然而然的优胜劣汰不在话下。


作为横跨在传统与非传统,主流与非主流的从业者,笔者也在步步惊心中生存。站在非自媒体的那一面,不再敢重复历史,再去用鄙视的眼光看着这些新面孔,因为我知道这一个个账号,未来成就的可能会是一个个媒体主编,甚至是CEO。而作为自媒体的那一面,则显得小心翼翼,因为作为一个职业人士,没有资格去调高自媒体这一端的优先级。


这些是过去的故事,未来会如何前行呢?


大胆做一些预测:


1、类别端,自媒体会分为三类:垂直类,专攻行业,包括旅游、股票、通信甚至读书电影,其细分程度要比过往的科技、金融更甚,以专业性和垂直型聚集了行业内的粉丝,是专家;娱乐类,这一类没有行业限制和嘈点规划,走到哪算哪,更多的是以个人魅力为核心的粉丝集群,是明星;平台类,更像是过往门户、周刊杂志的替代品,是对更公众人群,或者说对自身没有定位的人群更加有吸引力的产品。


2、运营端,更加专业化,不在局限于写作-收集-发表-交流,这四个环节,当活跃用户超过1万后,将会成体系的进行用户运营,除了媒体,还要解决用户其他的需求,这时自媒体将不再是媒体,而更像是一种“自商业”,这也是微信乐意看到的。


3、跨平台规划用户,虽然自媒体始于微信,但微信并不乐意增强自己的媒体属性,或者说相比电商和游戏,媒体属性产品的现金流不够性感,而且卸磨杀驴一直是产品家们的专长,因此当有一天自媒体被折叠再折叠的时候,如何把用户从微信端再有效迁移,进而形成新的商业机会——这也曾经在微博上发生过。


4、专业媒体自媒体化、扁平化,过往专业媒体更像是政府机构由首脑,高层、中层和执行层这一严密组成,每升一级难度极大。未来会更像一只足球队,由主教练、队长和队员们组成,除了资深的教练外,均以运动员的身份参加,以实力见高下。其中有些人会成为球星,也成为媒体的闪光灯,受众会跟随球星的转会而转移注意力,因此优秀球星的身价甚至会高于教练。优秀的教练则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球星,身价同样不菲,而那些既没有优秀教练也没有球星的球队,自然而然会死去。


成为一名好教练,还是一名好球星?这是一个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