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BAT之上:健康饮食行业如何实现创业创新?
2014-02-24 17:45 健康饮食 创业 创新

最近大家谈得最多的恐怕就是腾讯入股大众点评和京东,;微信和高德都对接大众点评资讯,瞬间重创去年还热火朝天的饮食O2O创业领域,相信很多在健康饮食领域涉水的创业者们都心存胆颤,步履薄冰。

最近大家谈得最多的恐怕就是腾讯入股大众点评和京东,纷纷转述着小马哥的野心: "就像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水和电的依赖一样,企鹅要做互联网上的水和电,打造中国最大的O2O圈,将用户的生活圈搬到网上"。腾讯点评联手,点评团微信支付暴增;微信和高德都对接大众点评资讯,瞬间重创去年还热火朝天的饮食O2O创业领域,相信很多在健康饮食领域涉水的创业者们都心存胆颤,步履薄冰。

1. TA做了“水电煤”又如何?

即使如平台战略里号称的“赢家通吃”理论,腾讯通过对食、住、行、购物、投资、社交等方方面面的覆盖,实际上将生活都内嵌在了企鹅所提供的一个虚拟生活平台上面,做了互联网3.0时代的“水电煤“,其他创业者就没有超越他的可能了吗?不是,BAT只是做了我们已经看到的肯定会发生的互联网对生活的改变,还有更多的“未知改变”在等待每一个正走在创业创新之路上的探路人和践行者。

我们知道,一个社会在经济基础之外,还有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做好了水电煤的供应只是完成了未来互联网社会的生活基础建设。看上去一家独大,衣食住行通吃,但如同生活和生存的区别,能让大家更方便的就餐,不等于卖得了“吃”背后的知识和文化。O2O只是完成了连接,而没有能力真正升级生活品质。体验型的消费需要创建的是不分虚拟与现实的“迪斯尼乐园”,不是一张门票,更是艺术,创造力,梦想与欲望,所整合的体验,这才是与生活艺术相匹配的生意。

“体验”是一门生意,更大点说是每个人全部的人生;互联网1.0的时代我们提升了快速和广泛的资讯阅读体验,我们发现世界是平的,伴随和推进了全球化的进一步扩张。互联网2.0时代我们发现了社交的乐趣和社媒带来的多彩多维,我们发现世界可以更加民主,网民可以快捷的融入和参与到社会各类各层面的运维,触发了社会化商业的崛起,也同时推进了文化艺术创意领域的新生;互联网3.0时代同样会给社会生活带来更巨大的改变,我们更多为“体验”和“个性表达“付费,为“私人订制”埋单。在地球资源日益紧张的认知下,人类自我意识和种属忧患意识将更加强烈,社会将更多交换“能表达自我存在感的商品”和“能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标的物”。 也许这些听起来太抽象,简单一点从业务模式去看,我们生活中的“星巴克”,“宜家”,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活得仍算滋润,至少没有“诺基亚”,“柯达”等那样快速倒下,为啥?他们卖符合即时社会发展需求的“体验和生活方式”,这和卖“产品,工具,与手段”不同;要让一个生意不落伍,就得睬准宏观经济与技术发展推动下的人们“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转变的节奏。

谈到健康饮食领域,和一般的产品服务创新还更不同,更不用惧怕BAT,为啥? 健康与人体本身直接相关,牵涉人类生存生活的最根本利益,饮食体验是人类最直接最频繁的体验。尤其在中国,“吃”这个字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和内涵,中国人对美食和健康的追求源自于对生活的热爱,我们把“吃”和“爱”直接关联,再加上延传千载的中医膳食药理,传统养生理论,可以说是一个“意识形态”“文化特色“最为浓厚的领域。在这样的领域创业是一种幸福,因为太多生意“在水电煤之上“。或许就因为这个,过去20年来,中国健康饮食领域成为步入”社会化商业时代“相对最慢的领域,今天在路边摊喝啤酒吃炸鸡和几十年前一样,似乎没有必要和互联网社媒体去扯上关系。也或许这又是为啥当我们突然看到雕爷牛腩,黄太极煎饼,褚橙等案例,就惊呼”互联网思维“来了,然后又突然觉得“互联网思维”的解释是如此单薄的原因吧。

然而,要做好健康饮食领域的创业创新,创业者自身需要有与当下生活方式俱进的“现代感“。走入伦敦的泰特艺术馆,你是单纯的不明觉厉呢?还是更多了一份拥抱时代感的热诚?我自己也在不断体会和触摸“生活意识形态”转变的温度和速度:嘴角办“嘴角遇见爱活动”时,每个主题都挖空心思去想如何让参与者感受到饮食背后彼此爱的温情;“嘴角商店”开张不是为了卖美食和健康产品,而是想要通过每一件优品的设计,宣传,销售与消费的整个过程,让消费者获得完整的知识和文化养份的体验与吸收。一盒”挂耳包“咖啡的营销过程,凝聚了咖啡文化历史,Fairtrade Coffee的起源,品质生活的表达;也传递了爱人之间对彼此的关爱,让每一个打开包装设计的人立刻想到在另一个办公室和出差中的TA。“营造美食文化体验,分享传承健康知识,推动饮食背后包涵的人与人之的彼此关爱”,说来简单的愿景,要凝聚的智慧,热诚与长久的专注,实在不比“打砸抢”的互联网3.0时代基础建设主控权之争来得容易。一个拼体力和势力,一个比耐力和素养。

在BAT之上,体验类垂直领域,尤其健康饮食行业未来空间巨大(正在写专门针对这个行业的第一份“触网”白皮书,估计今年4月初发布)。在“吃”的领域, 看到别人收水电煤的钱不要眼红,还有一堆高毛利或说消费者支付意愿高的生意在等待着新的创业者,也等待着各类想转型的传统食品饮料加工企业。今天我们谈创业创新,谈商业模式,应该不再是去借助互联网做一款新的产品和提供新的服务,而是要考虑如何面对生活方式不断转变的未来需求,提供可持续的能与互联网技术发展并行,不断优化调整的解决方案;然后让用户在”体验“该”解决方案“的过程中积累品牌忠诚度,树立竞争优势。

未来在健康饮食领域的互联网时代,肯定会出现很多如“迪斯尼”一般的商业艺术品。然而,走在BAT之上,我们结合“艺术与人文”做生意,对创业者是更大的机遇也是更大的挑战,因为这点和创业者自身的“三观”紧密联系。当我们最近热烈讨论着唯品会,聚美优品,乐峰的婚恋故事时,更多评论的其实是创业者本人决定的企业底蕴和潜能。

2. 要创业创新,你的”格局“准备好了吗?

上周和几位投资界老前辈一起走访一家上市公司,也是健康饮食行业的,正在重启创新转型之路。我们和董事长聊的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格局“。一个企业家的格局决定了这个企业的创新之路和潜能。很多传统企业在积极谋求转型和突破,内部培训着“互联网思维”,外部走访参观BAT,小米等互联网代表性企业,经常讨论着传统企业该向互联网学习什么,如何转变思维模式。而我想说,这一切转型创新的“破冰”得从企业领导人的“格局”开始,从改造“历史观”开始。

我们经常看到企业家回炉EMBA,读了书以后开始更多洋文夹带,或者开始之乎者也,抽象名字引用明显增加,然后看不懂这些企业家学习的道道;其实,企业家读书的现象,和提升“格局”的需求确是密不可分的,虽然读书效果无从判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读书会让你多一层“历史观”。商学院也好,回顾国学文化也罢,经典之中沉淀的更多是”社会历史观“,即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是其“格局”形成的基础,成年历练后“三观”都会相对稳定,唯有“历史观”的提升会有助于“三观”的突破升级,这也是为啥企业家在求新求变时候反而更多读书读史的根本原因。有了更多纵向的视野,才会多了一份鸟瞰未来的可能。

说到“历史观”,就提一下本月28日将正式发布的新书。序言里的八个字“重梳历史,启迪未来”,简单诠释了写书目的。《社会化商业变革在中国》算是一本“社媒体与商业的20年中国婚恋史“ 。CIC创建的十年里,正是中国社媒体和商业的热恋期,我和同学们无法割舍曾经目睹和亲历的“爱情故事”,于是决定把这部婚恋史写下来,最终成就这本关于记忆和转型的书。从1994年算起,中国社会化媒体发展已经走到第20个年头。而关于社媒体,很少有写历史写全局演变的书。我们每天看着各类预测和前瞻,缺忽略了梳理曾经走过的历史变迁和往昔风云。我相信借助一本“可读”且“有趣”的 “青春与热恋的回忆录”,来全局性的分析过去20年商业沟通和企业运营管理已经因为社会化媒体而发生的演变,包括消费者行为,企业营销沟通,数据分析技术,商业洞察研究,和企业组织管理方面的变化趋势,可以为社会化商业的未来从业者展现一个立体化的全局和视野。回眸历史,多一点站在“BAT之上”的思考,多一份新"格局“。

从第一个创业公司CIC实现相对圆满的“转身”之后,我创办了“嘴角”。半年多来,很多人(当然包括投资人)问我:“嘴角是干啥的?(当然包括经典的要求,用一句话说清楚你的事业)”。我发现很难回答,乃至变得不愿回答。一方面如同练武修行,每个月我都在原有的模式中演化新的拳路,每个时期要我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只能去说今天别人眼中的“阵型图”。另一方面,面对历史观不同人,我也不想每次为了去匹配对方的“格局”而变化我的说法;其实,“懂得入”,对人对己都不必强求。去年底i黑马转载了我的博文《”致“创业》,我讲到创业如同“钻井取水”,在于“行走本身的力量”,创业就是不断钻研直到找到这个事业的真理,与一堆的漂亮的“创业计划书”其实没有半毛钱关系。今天做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组织集体变革的能力,无他!”所以,你问我: “Daisy,嘴角这是要做啥生意呀?”,那么用我自己对健康饮食产业未来发展的认知“格局”来回答,可能更加有意义。

这里,想对和我一样继续走在创业创新之路上的同行者说,机会很多,但每一步的转型与突破首先是对我们自身“格局”的挑战。创业本是孤独的旅程,别人没有预见的未来和没有造就的现实才是“创见”。

3. “创见“未来,你缺“人才”嘛?

有了千载难逢的互联网发展历史机遇,有了与之匹配的“格局”视野,未来世纪我们还缺啥?还是“人才”,或者说“人才观”。

我一直相信,中国互联网相关行业汇聚了中国最有智慧和创新力的人才,这片土壤让很多年轻人的青春抱负得以践行,并生根发芽。十年后我们景仰的一定不再是目前的巨头“大马哥”们,而是今天正在发芽成长的千里马。年前接受一个采访,主编和我聊了一个多小时,她最后在稿子里概括我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发展企业的同时培育人才”。 正如她杂志稿撰文所说,我确实将自己定位为企业家,一个企业要真正做到为用户和社会提供最好的服务和价值,引领社会创新,就一定要有自身培育人才的诚心和远见,人心不在一起,做什么都没用。如果你发现一家企业里的人才都发展得很好,觉得工作生活特别有意义有乐趣,能不断成长和突破,那说明企业一定发展得很好,企业对用户和社会的服务肯定也非常好,业绩自然优秀!”

或许读博士的主攻课题涉及“可持续发展“,”社会企业精神与社会创新“的原因;也或者因为个人理想,“人才”,”教育“,“社会价值”这些关键字在我的文章里出现比较多,而现在更多的两个字是--"创见" ,真正make sense的东西是make things happen的能力 (“见” 通“现”,出现)。我把“创见”的英文翻译定为 C-sight, 这不是营销圈里最爱说的insight, 而是在A,B对持之外的第三方创新视野;更是Creating foresight, 洞察未知,创见未来。一直最尊敬有远见又实干肩负社会使命感的企业家,中国需要更多这样的企业家和创业者来参与创见我们共同的未来。因为中国一点不缺聪明人,不缺策划人好点子,而是缺少实干家,能真正脚踏实地把美好蓝图落实到现实中,真正造福社会的人;中国的教育系统至今没有能力为创业者提供大量有“创见”能力的人才,让企业本身承担了绝大部分的中国青年成长教育工作。来到公司的大学生,从身心成熟,健全人格,专业素养到工作实践技能,大多全都得企业自己去培养,而这些对于创业创新型公司将会是更大的挑战。如果你想创业,想创新,光指望“买”人才是不现实的,更何况你的竞争对手们永远可以比你出价更高。“人才观”不光在“选材”,更在“育才”。个人而言,我将一直致力于中国年轻一代“创见”精神的鼓励与引导,4月开始,更会组织“创见”沙龙,一个共享共建的“同学慧”,一起解读各行各业“践行能力和技巧”中的奥秘,让年青人和创业者多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在这个“社会的大学”里遇见更好的自己,共同创见未来。

今天我们谈”创业创新“,机会中蕴含着“人文”,格局里要洞察“历史”,而去打造一家创业型公司,或说实现企业“转型创新”,归根结底还是在人,在我们创业者本身的素养,也在我们的“人才观”。 把企业做大做强后去捐钱捐物奉献社会,不如在企业生活的每一天,就把人才培养和传承当成一个企业的社会和历史使命。正所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文/张伟: 前CIC首席执行官,现嘴角创始人,社会化商业研究领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