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波全复盘:汪伟和土曼犯下的那些错
2014-03-06 21:19 硬件 观点 反思

& 8203;无论成还是败,土曼科技都必将在中国科技的历史里,留下一个值得细思的案例。从2013年9月以黑马姿态杀出,在短短一天内,成为微信朋友圈营销的最经典案例;到2014年2月遭知名自媒体人吐槽痛批,陷入狼狈局面,土曼过去半年的故事起承转折,让人颇多感慨。

无论成还是败,土曼科技都必将在中国科技的历史里,留下一个值得细思的案例。从2013年9月以黑马姿态杀出,在短短一天内,成为微信朋友圈营销的最经典案例;到2014年2月遭知名自媒体人吐槽痛批,陷入狼狈局面,土曼过去半年的故事起承转折,让人颇多感慨。

现在,土曼的故事仍在继续,但昨日之事,已到可堪复盘之时。就此,2014年3月2日,我与土曼创始人汪伟有了一段详聊。

在我看来,汪伟与土曼,有其可敬可赞之处,但亦多可悲可叹之误:

即使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土曼依然选择坚持产品质量,这在当下浮躁的可穿戴市场环境下,确实难能可贵。

但从一开始,土曼就犯下了巨大错误:在只有设计图,尚未明确产品的工艺可行性与成本控制的情况下,就为了抓住微信圈爆发传播的时间窗口,贸然开始预订,并提前数月预收货款,导致后续的设计、生产全部陷入赶工的被动节奏。

公司不能只把产品做好就完,从设计、生产、销售、到客户体验和服务,本来就是一个缺一不可的完整系统。

而土曼没有建立自己的支付平台,只依托淘宝来进行收款,导致与淘宝规则冲突,令用户的信任感受损。同时,对生产既缺乏掌控力,也没有做好出问题后的备份方案,导致不断“跳票”。

此外,土曼也也没有自己的客服体系,对于专业用户与普通用户也没有进行细分(其模式应该首先了解用户情况,再先向质量容忍度高、善于配合提升产品质量专业用户发货,但实际上的情况却是随机发放,而且这些用户全部都置于同一个讨论群组),导致客户关系出现混乱。

以上种种,都可为其他有志于互联网创业,尤其是软硬件结合的公司为鉴。而就土曼而言,在发展之初就遭遇以上挫折,也未必就是坏事。至少就目前而言,前期的挫折仍只是令土曼受伤,而并非彻底摔倒,如果能吸取教训,对未来的发展或许反而有益。

毕竟,顶着一个极为耀眼的入场礼,在万众瞩目中拿下销售的开门红,对于一家连产品都还没有的创业公司来说,带来的轻浮心态,将是极为致命的。

且观且看,留待时间来验。为方便大家了解故事,也便于复盘,且以时间为线,时事与对话摘要交杂记录如下(所述未必真实全面,只为汪伟一家之言,为免广告嫌疑,虽然亦有不少亮处,但关于土曼产品的性能评价,文中均不提及)。

2013年9月5日,5分钟写了个预售通道。

“没有广告,没有软文,也没有自媒体账号推送。没有功能介绍,没有配置参数,只有3张设计图。10条微信,近100个微信群讨论,3千多人转发,11小时预订售出18698只土曼T-Watch智能手表,订单金额933.0302万元。”2013年9月,有媒体对土曼智能手表的朋友圈营销描述。

9月4日,三星智能手表GalaxyGear发布。次日上午9点零9分,蓝港在线CEO王峰在朋友圈中吐槽称Gear“还不够酷”,随后晒出土曼的T-Watch设计图,当日下午14点41分,公布了提交预订信息的预售地址,最终在14个小时内“预售18698只”。

汪伟:9月的时候,我们其实还什么都没有,只是有纯概念图,在那之前不久,王峰找到我说“老汪设计一个漂亮的手表吧”,我说,给我两个星期的时间,我就把图拿来。

后来,图拿了出来,大家一看,非常惊艳,正好这时候赶上Gear发布,于是我们商量说,要不漏两张图吧。

没有想到,微信圈的影响力很大,转的很可怕,很多人在评论里要求预定,于是临时决定开始预定,用了5分钟时间,写了一个小的预定通道。

最后,那天我的手机刷爆了两块电池,预定了将近1.9万人,加上一些渠道打电话来,这个说要定2万块,那个说要定2万块,加起来差不多定出去7、8万块。

2013年9月18日。开始收款。9月18日,土曼对外公布了淘宝和银行两个详细的付款方式,并表示,将于2011年11月11日发布工程机,“预计最晚您将在12月24日前拿到第一代T-Watch限量版产品。”不久,土曼在淘宝的店铺关闭,开始有人担心,土曼收入到钱后,是否能按期供货。

汪伟:9月5号预定的时候,我们没有收钱。两个星期以后,合伙人和我商量说,老汪我们收钱吧。

当时,我们没有收款通道,所以临时在淘宝开了收款,结果几天的时间就收了6000只的钱,淘宝也因为交易量突然爆涨被关掉了。(有声音称,由于预售时间过早,手表还未发货,系统就不得不自动确认收货,这违反淘宝交易规则,因此被关)。

11月8日,合作富士康。

王峰与汪伟均在朋友圈表示,土曼手表已经由台湾富士康代工,11月11日,土曼宣布12月22日首批订单开始发货。

汪伟:过了“十一”,才开始真正设计手表。我们心里的造型和当时发布的图差异很大。原来最早的想法,是想把电池做到表带里面,我有一个朋友在台湾做柔性电池,用陶瓷基底,用印刷的方式把高分子的锂浆印到上面,本来已经与土曼确定了合作,后来研究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比如,纸是软的,怎么折都不会断,但刷上胶,一折以后马上断,这是因为有应力。因为同样的原因,我们发现柔性电池放不进表带里,有30%的不良率,会让电池接触不良,最后临时改成在手表底部放电池,这样曲度小一些,佩戴的舒适度也会略差。

这个只是小问题,当时最大的两个技术难题才真的难以解决。

一个是弯曲的玻璃,怎么实现,一种是热弯,只有康宁有这个技术,一种是研磨,但2D的还可以,3D几乎不可能,我蒙了。最后,是富士康的技术,做玻璃注塑,相当于双色注塑,先把有机玻璃注进去,表面再注玻璃,这样既保证了弯曲度,表面的硬度也非常强,非常耐磨,透光率也有玻璃的93%。

12月6日,汪伟的“错误”。

12月6日,汪伟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列举了自己设计手表的4条“错误”,比如:1、如果做彩屏早交货了,柔性弯曲E-Ink是为了酷但成本增加7倍;2、加2D Touch是为了客户操控习惯,其他家都是按键,但加工成为大问题……

汪伟:最早设计的操控方式是按键,不是触屏,但第三方的软件都是触屏逻辑,要转按键的逻辑对系统影响太大,所以改成了触屏,但传统的导电玻璃没有办法弯曲,一弯线会断掉,本来找好的工厂跟我说没有问题,我已经开始做电路,结果两个星期后告诉我,说这个东西不良率太低,基本没有办法做。最后我们想尽办法,用纳米碳管的技术解决掉。

但在生产的时候,还是遇到了问题,开始的贴合是做手工贴合,测试都很好,但是到了大规模生产的时候,不良率特别高,第一次贴了2000片,就只有4片是好的,我们就拿这4片测,找各种原因,后来改了工艺,最后是先用平的玻璃先贴出来,再把玻璃掰弯,目前大约提高到了80%的良率。

这个技术搞定了以后,已经到11月底了,我们的电路设计也差不多了。我们富士康的人一起办公,12月1日投模具,12月20日第一副模具出来,下线第一只手表,所有的流程全部跑绿灯,富士康用了20天的时间就做了出来。

2013年12月22日,土曼手表发货。

第一批手表只发了500台。土曼官方称,最早发出的500台将被当作测试工程机,其用户可以随时更换正式版产品,但尽管如此,频繁出现的错误随后仍让土曼的粉丝群变成了“吐槽群”,而在此之前3天,汪伟在朋友圈中透露,“土曼客服团队刚刚建立”。

汪伟:过去,我们是模拟器上烧的软件,用手机模拟手表,但到把软件灌进去之后,大吃了一惊,E-Ink划屏没法划动,划两次就死了。

当时,合伙人和工程师曾经动摇,怀疑E-Ink到底能不能实现我们的想法。我干了一件事,写了一封信给美国的E-Ink。我说,如果不帮我解决这个问题,你们将会丧失全世界最大的一块可穿戴市场。美国人很重视这个事情,本来是不开放核心技术的,但他们仔细了解了我们的想法与设计后,美国人破例用了只正常的1/4时间,根据我们的系统,在15天内把新驱动做了出来,软件升级之后,屏幕划动流畅了。

另外还有一些小问题,比如表带,我们当时天马行空的认为,双色表带,里面软,外面硬,手感会很好,选了顶级的材料供应商,但两种材料结合到一块以后发现,表带变硬了,拆了以后才知道,里面机构设计因为咬合增加了应力。

2014年2月5日,用户指责降临。

知名自媒体人宗宁在微博及微信上发表文章《我去年买了块土曼表的被坑经历》,称已付款但一直未收到手表,在群中看到大量的质量吐槽后,发邮件和在群中留言要求退款,随后发现,自己已被土曼踢出群,却既没有回邮件,也没有收到退款。

该文章引起巨大反响,其后也有许多人向媒体表示,自己也遭遇到相同经历。

汪伟:这个月5日,我们会给预定的客户发2000部,前面已经发了4000部,但还欠很多,4月下旬应该可以大批量供货了。

过去,确实是一个工程师的思维方式,我认为只要把产品做好,所有的问题都能解决,甚至到现在为止,我还是坚持产品为王,要做就好做好的产品。我们刚开始做这个产品的时候,只有20多个人,现在60人,是做出来产品以后才增到这个人数的。

互联网确实跟我以前2B的生意不同,对消费者千千万万,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售后,客服,系统的运营,包括一系列市场的动作,要用互联网的方式来做,到现在为止才慢慢有一点感觉,包括粉丝俱乐部都在做,前面确实处理得不理想。

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很多次都是供货方给我们交期,我们加上一个缓冲时间公布了,但到了时间,供货方却交不出来,结果导致供货的时间总在变,不得不违背承诺“跳票”。

问:你们当时没有提前做好PLAN B?

汪伟:没有,当时总认为别人答应我的时间,只要发出去,负面的东西就没有了,但事情并不是那样的。当然,以后我们不会再犯这些错误,宁可时间再长一点,一定是把产品做到我们认为可以发出去的时候,再对外公布。

问:那现在你还有信心吗?

汪伟:有一时时间我也很担心,但现在看了很多的同类产品,越看越有信心,很多公司都是做一个方案,然后丢给工厂去做,到最后什么也没留下,我们虽然辛苦,虽然有很多挫折,但产品质量非常高,而且一直在积累。现在别的东西都不抓,供应链和生产有专人抓,我就专注用户体验,我包里有10多块手表,我天天在试,不停地看所有细节,未来软件还会有大幅改观。

我们这样的创业公司,完全是创业者决定公司的命运。在产品层面的坚持和理念,我比较自信,我坚持这样的东西,大部分人都坚持不下去,我已经做了三年,前面两年都是自己的钱,本来是几个人合伙,烧了八个月发现没有钱的时候,没有人敢投钱,我自己拿一两千万的钱投进来,我感觉必须要赌。

问:在你看来,智能手表最核心的杀手应用是什么?

汪伟:我的定义是手腕上的通知中心,就是消息的,因为手机不能一直戴着,总是抓的,通知中心,有人对消息有不安全感,担心漏掉信息,解决这个问题具有很大的价值,这个信息是泛信息,比如股票信息,航班信息,健康的信息,所有需要即时提醒到你的信息,都会有价值。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账号“科技杂谈”(keji_zatan),欢迎关注作者个人微信账号:wangyunhui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