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招聘,过去错哪了?
2014-04-02 10:30 在线招聘

你在工作?当然。你用招聘网站求职成功?好像有。用的哪家?忘记了……这就是目前所有招聘网站所面临的一致性问题。

你在工作?当然。你用招聘网站求职成功?好像有。用的哪家?忘记了……这就是目前所有招聘网站所面临的一致性问题。

正因为此,在招聘这个每年45亿(艾瑞统计),且年复合增长持续维持在28%的行业中,一直在城头变化大王旗。昨天还是51JOB、智联招聘、中华英才三分天下。过几天,猎聘,赶集,58又迎头赶上,甚至连赶集网CEO杨浩涌都敢在年初公然发话:“赶集网下一阶段的目标是两年内将在线招聘的营收做到15亿,超越前程无忧,彻底改变中国在线招聘行业的市场格局。”

没过几天,为众包带盐的人人猎头,从3W咖啡衍生出的拉勾网先后宣布融资数百万和和500万美元,在各自的领域打出一片天空,似乎完全不顾及上市已久的老人家的感受。

这一切似乎都在打破互联网所谓的7-2-1定律,即行业Top2据70%和20%的市场,其余10%被剩余公司瓜分。

它们错哪了

大公司未能形成防火墙,新入局者势如破竹,为何如此?

首先,把招聘做成了广告,而非服务。从一些在线招聘的上市公司中可以看到,通常其营收结构中,Banner广告占40-50%比例,下载简历占30%比例,RPO即人力资源外包占据了剩余20%左右的空间。由此本应是让招聘者和应聘者,双方享受服务的过程,变成了单纯了位置买卖,这种用户体验上的违和,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切身感受到的。

其次,产品粘性差,用户重复访问度低。招聘在用户端是一种低频需求,因此很难形成用户粘性。在招聘端,是高频需求,但目前批量卖简历和广告模式,很难将招聘端垄断,反而是一些降低招聘端成本的产品在大行其道。这一方面Linkedin模式则非常好的完成用户粘性,这一招聘网站(或类招聘网站)的历史性任务,将职业社交加入其中,形成了用户的历史行为积淀,这一点上,国内做得很苦,这个我们下段再谈。

最后,对平台没有认同感。所谓物以类聚,但招聘却未人以群分,对于用户,无论是赶集还是58,51JOB还是拉勾,抓到耗子才是好猫。这一点上,58和赶集在社会服务阶层有所突破,什么保安、前台、销售、助理等等,但就这点据赶集网称已帮助其获得了每月8000万的收入。拉勾,则在科技细分上有所作为,一些社交媒体上的营销宣传,无论所谓的“极速入职”对于大多用户是否有用,至少给可以领域人士,留下了TMT工作这里找似乎还不错的印象。

走出“招聘”二字方为上策

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董事总经理,拉勾网此轮投资人龙宇对笔者谈到:“以往的在线招聘公司思路比较旧,招聘就只是招聘,在这个思路的限制下,很难做出新的花样,很难从在产品的诉求上产生服务的心态。“

“一个真正成功的招聘产品需要的是形成一种亚文化的氛围。”当然她也不忘为自己投资的产品发声,她表示投资拉勾就是因为,“发现拉勾在每次招聘活动中用的语言非常吸引人,用自己的方式、产品和新的年轻人对话,是平台型产品,未来拉勾呈现的形态不是单纯的招聘,而是做社区,这里信息是透明的,干货、互动的、好玩,年轻人职业规划的成长助力平台,不单纯的是招聘。”

人人猎头创始人王雨豪,则表示一切Joblisting的招聘模式其实就是广告行业,在此之上可以在招聘上加一些新鲜血液,譬如“熟人之间相互推荐工作的成功率会更高”,而且用人单位和应聘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弥补。

“按效果付费!”这是王雨豪,和拉勾网创始人马德龙共同给出的答案,在互联网界,更像是一种从CPM到CPA进化的过程。另一个共同点,则是二人都在微信上大做文章,拉勾自称是继招行后第二家拿到微信公众平台开放接口的公司,而人人猎头也通过“人才通缉令”的微信服务号大做文章。

创新之外,自有苦衷,譬如有报道称,人人猎头平台上的个人猎头用户获得的最高月收入高达4.2万元,这不是一个很高的数字,如可黏住公众成了招聘之外,人人猎头的另一个问题。

至于拉勾,马德龙则承认,流量是所有招聘网站的痛点,如何拿用户,还没有我安全想清楚“需要再想想,先把口碑竖起来再说”。“品牌广告绝对不做”,马德龙补充道,“也许未来在你看京东报道的同时,会发现周边出现了京东也在招人的信息?”

由此可见,在线招聘,依然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