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的终结:CCTV老台长杨伟光去世
2014-09-21 20:56 CCTV 杨伟光

昨天(2014年9月20日)上午9点34,央视老台长杨伟光先生在北京协和医院去世,享年79岁。作为中国电视事业的开创者,杨先生在任职央视期间锐意改革,开创了央视乃至中国电视事业的最高峰。

i黑马:昨天(2014年9月20日)上午9点34,央视老台长杨伟光先生在北京协和医院去世,享年79岁。作为中国电视事业的开创者,杨先生在任职央视期间锐意改革,开创了央视乃至中国电视事业的最高峰。

 
杨伟光的“新闻岁月”
 
1935年出生的杨伟光是广东梅州客家人。杨伟光是穷人家长大的孩子,靠政府助学金读到高中,毕业后考上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那一年北大新闻专业在全国只招收28名学生,杨伟光就是其中之一。1958年,北大新闻专业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61年,杨伟光人大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从此投身新闻行业。
 
1982年,杨伟光出任央广副台长,提出“全台共同办好新闻部”。1985年7月,正当杨伟光专心致力广播新闻改革时,突然接到一纸调令,要其调任央视副台长,主管电视新闻。当年,电台的境况好过电视台,处在辉煌期的央广可以说是中国新闻传播界第一大媒介。
 
此后,杨伟光和同事们在新闻节目中做了一系列新的尝试,包括期间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知名栏目的推出和改革。1991年12月,杨伟光被任命为中央电视台台长。之后,他最重要的理念便是“新闻立台”。1999年2月,64岁的杨伟光从中央电视台台长的位置上退了下来。
 
(下面这篇《<新闻联播>的前世今生》,其中第3节“杨伟光改革”,即在部分追述这位央视史上最受尊敬也最令人怀念的老台长。)
 
杨伟光改革
 
对《新闻联播》的开创性贡献,无法绕过一个人。这个叫杨伟光的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在1985年调任央视副台长时,还完全是一个电视外行。但到1999年杨卸任央视台长一职时,其才华和贡献几乎获得台内外一致公认,央视新闻中心一位资深制片人回忆,身为台长的杨伟光,能为一个选题一个策划到上级宣传主管部门据理力争,在那里“说话也很有分量”。
 
1986年1月29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发生爆炸,《新闻联播》将其列为头条,并播放了足足6分钟。将国际新闻置放在国内新闻之前播出,这是一向以刻板形象示人的《新闻联播》最为出位的一次。在刚刚出版的《杨伟光的央视岁月》一书中,现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的杨伟光透露,这是他亲自拍板决定的。
 
1993年,孙玉胜率领从联播出来的一批人招兵买马,推动创办《东方时空》,第一次在中国电视界引入早间新闻的概念。《东方时空》的童宁、张海潮、陈虻、梁建增等制片人,后来陆续成为央视新闻中心的骨干领导。次年4月1日,孙玉胜又在联播之后的13分钟时段开办《焦点访谈》(《焦点访谈》的前身即《东方时空》的子栏目《焦点时刻》),用杨伟光的话来说,是“让评论性节目进入以联播为核心的晚间黄金时段”。以此为基础,央视发展成立了新闻中心新闻评论部——这一中国电视媒体圈内赫赫有名的先锋团队。
 
央视新闻中心一位主编回忆,《东方时空》刚刚创办时,几乎成就了中国电视业的一个神话,时空的记者出差时甚至会碰到激动万分的列车员亲自端来洗脚水。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痛并快乐着”的白岩松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偷偷过来评论部干私活,一边还在感叹“一条狗牵进中央电视台叫几天就会成为一条名狗”;而离开湖南卫视来到新闻评论部的王志,正在地下室里过着后来被他称为“打了8年临时工”的北漂生活。
 
“时间紧,任务重,能不能绕过真理部?”2008年元旦,在央视附近一个茶楼里,凤凰新媒体总编辑吴征回忆起该片经典台词时仍然激动,“是走理性的平安大街还是走激情的三环路?”他当初辞掉在安徽卫视的正式工作投奔新闻评论部,仅仅因为那部冲击力极强的《分家在十月》的片子。很难想象,这种延安圣地般的电视新闻高地,居然最初脱胎于《新闻联播》。而彼时的《新闻联播》,给观众留下最深印象也最关心的一句话,往往是主持人的最后一句——预报当天《焦点访谈》即将播出的内容。
 
如果说前述改革是遵循新闻规律打破陈规,杨伟光对《新闻联播》的另一个革命性创举,是对其经济价值的开发。
 
1993年底,在《新闻联播》之后天气预报之前,杨伟光拍板加了一则30秒的广告。这一在当时被视为离经叛道的创举,甚至让时任广电部长的艾知生都觉得不安,不得不操起电话亲自向杨伟光询问详情。
 
但也就是从这则广告开始,央视开始依托《新闻联播》前后黄金时段进行点石成金般的广告招标。而今,央视一套和新闻频道两个频道中,并机播出的《新闻联播》开播前后短短数分钟黄金时段的广告招标金额,占据了CCTV16个频道全部广告收入的绝大部分。2007年度,黄金时段招标总额甚至突破80个亿。有人因此评价说,某种意义上,杨伟光让《新闻联播》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印钞机。
 
央视新闻评论部的一些老人们认为,杨伟光时代是央视的一个巅峰,自然也是《新闻联播》影响力的一个巅峰。他们喜欢回忆2000年以前的央视岁月,觉得那是央视曾经的“最好的时光”。
 
孙玉胜在新闻评论部的搭档,现央视副总编袁正明认为,无论是杨伟光还是孙玉胜,无论是就《新闻联播》本身还是外围进行的任何一个改革,都离不开彼时思想解放的大环境。他回忆,创办《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一方面是响应邓小平南巡讲话,另一方面肇始于1993年初的电视宣传工作会议,时任中宣部部长丁关根指示,“要创办一批新的栏目”。
 
联播背后的新闻频道“二次革命”
 
作为最核心的垄断部分,《新闻联播》是中央电视台安身立命的根基,某种程度上,央视其他新闻栏目都只是对《新闻联播》的补充,包括开播已近5年的新闻频道。
 
开办专门的新闻频道,一向被视为现任台长赵化勇接替杨伟光上台后最为重要的一项改革。但自2003年5月1日开播已来,无论是圈内评价还是圈外影响上,新闻频道都乏善可陈,和开播时的预期相距甚远。央视索福瑞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央视16个频道中,新闻频道收视率长期徘徊在第九和第十名之后。
 
一个笑话是,根据央视新闻中心的统计资料,新闻频道是所有国家新闻频道中栏目数量最多的一个。大大小小29个栏目中,光新闻评论部就占据了16个栏目,陷入专题和消息分离,栏目和栏目隔绝,部门和部门各自为政的状态。
 
传媒学教授展江曾对新闻频道的开播寄予期望,认为新闻频道的成立与国家新闻政策的开放和新闻改革的深入密不可分,但5年的观察使他发觉,意识形态负担太重的新闻频道,过于回避最具生命力的重大突发事件的直播,而常常代以类似媒介事件的设置性直播,比如大江截流、水下考古等。
 
更有业内人士指出,长期以来,央视新闻频道陷入了一种“靠天吃饭”的怪圈,一方面是在香港回归十周年、嫦娥发射、十七大等大事频频的时候,新闻频道收视率明显占优;另一方面,一旦没大事,收视率立即低迷。新闻频道打出“有大事看新闻频道”的口号,马上碰到了“没大事新闻频道怎么办”的问题。
 
即便是遇到大事,也会时常遭遇到包括CCTV4和凤凰卫视在内的竞争对手的强有力狙击,当此之时,新闻频道往往会陷入对报道技术和传播效果的强烈不自信中。
 
最苛刻的评价来自网路。有网友甚至认为,新闻频道其实就是一个“巨型《新闻联播》”。
 
现任新闻中心主任梁晓涛2005年从经济广告信息中心主任(经济频道总监)位上调任过来。上任伊始,梁就开始着手实施对新闻频道的手术。第一次改革在2006年6月1日展开,这次被坊间戏称为“换了一件黄马甲”的新闻频道全面改版,并未取得太多实质性的改观。
 
2007年5月,梁晓涛又从各部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中心策划组,名义上属频道编辑部,实际上直属中心主任调遣,成为为新闻频道改革做调研准备的“军机处”。消息称,此番二次改革的计划是延展《新闻联播》的资源,使联播和新闻频道的其他新闻形式形成良性互动,反过来稳步促进联播的推陈出新,最后达到梁所预设的目标:“在坚守喉舌角色和公信力的前提下,打造一个与这个国家和央视相匹配的新闻频道”。
 
在央视索福瑞副总郑维东看来,一个栏目正常的周期率,大约5到10年就需更新换代。已经播出30年的《新闻联播》,这次被列入新闻频道“二次革命”的范围,也很符合逻辑。据称,刚刚宣布的方案是,以《新闻联播》为主体,成立一个专门的联播编辑部,作为改革重头戏,以起到放大和消化《新闻联播》所占据的央视独一无二的政策资源、部委资源和品牌资源的作用。
 
在这次改革中,央视人员最多声名最盛力量也最强的新闻评论部,也被一分为二,再整合进其他部的资源,变成为社会专题部和新闻专题部(另设国际新闻部和采编部),一些名牌栏目如《时空连线》、《社会记录》等,也将被整合进其他栏目中。没有人知道,春节以后的《新闻联播》乃至新闻频道,在“喉舌与责任”之间,究竟会以一种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在观众面前。
 
国家税务总局南侧一条不起眼的小胡同里,北京市羊坊店路115号的原新闻评论部南院工作区,现在已经略显冷清,值班的保安感叹,这似乎是自半年前大规模清理黑工以来,院里指挥停车最轻松的一段时光。
 
6年前以北漂一族身份投奔新闻评论部的吴征,两年前已经离开央视加盟凤凰卫视,从总编室主任一路做到凤凰新媒体总编辑。在他看来,如果媒体离管制太近,离市场太远,无论如何改革,总是难有起色。喻三龙也准备在春节后辞职,专心开一家自己的小公司。这个冬天,在央视东门附近的一家肯德基里,这个在CCTV干了10余年的老电视记者笑称,自己实在干不动了,老了。
 
一直在密切观察CCTV的传媒学者展江,认为无论是《新闻联播》还是整个新闻频道,倘若宏观环境没有显著改善,任何单独改革取得成效的可能性都不大。他认为,引入竞争是当下唯一有可能的出路,“与其搞二次革命,不如在新华社或者其他什么地方建立第二中央台。”
 
(来源:石扉客,文章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