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青桐汇:打造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2015-05-20 13:45 光谷青铜汇 创业

两年时间,“青桐三部曲”谱写完成,武汉市创业生态系统雏形初显。

创业、投融资、互联网金融、创业服务业异常火爆的当下,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正如火如荼地布局。在创新全球化的今天,营造一个良性循环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对城市未来发展尤为重要。

高校资源丰富、科技成果众多的“大武汉”不乏各行各业的优秀创业者,在中国IT创业界,有三个著名的“湖北佬”:陈一舟、雷军和周鸿祎,但遗憾的是他们最终都没能留在湖北发展。如何应势而行,在改善投融资环境和打造全新创业生态系统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武汉需要拿出实际行动。

2013年12月28日,由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武汉市科技局和《创业家》传媒联合打造的“光谷青桐汇”应时而生。12个月,11场线下沙龙,55个路演项目,100个推介项目,200多位投资人、4000多名大学生创业者参与,22个项目突围,融资总额超1.22亿!这是“光谷青桐汇”晒出的最新成绩单。

“好的创业项目如同‘金子’,‘光谷青桐汇’就是试金平台,是真金我们要帮助它找到对的伯乐,让它发光,实现应有的商业价值。”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党委书记胡立山介绍,“光谷青桐汇”是一个汇聚项目、资金、信息、人才、导师“五位一体”,搭建青年创业者与创投资本对接、与创业导师对话、分享创新创业经验的创业服务平台,超亿元融资交易的背后是光谷乃至武汉创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改善与提升。

武汉,“青桐”之城

青桐汇与青桐计划、青桐学院并称为“青桐三部曲”。这项由武汉市政府主推的大学生创业刺激计划始于2013年8月,最先启动的青桐计划目标明确:即聚创业之智、造创业之势。

“政府出台青桐政策,说明决策层感受到了危机,也看到了机会。”深创投武汉公司负责人刘敏活跃在华中创投圈十多年,对武汉的创业生态颇为了解。他介绍,武汉高校多科研成果丰富,在校大学生数量居全球城市之首,拥有得天独厚的创新创业基础。但在青桐系列政策实施之前,武汉的创业市场尚未被激活,科技成果难以转化,大学生放不开手脚,创业还只是一些不安份者的小众行为。

缺乏市场思维、缺少创业交流平台,天使资本力量薄弱……这让那些拥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们显得力不从心。刘敏说,每年成千上万的武汉高校毕业生中,不少人为追寻创业梦想无奈离开武汉,去往资源聚集、信息流通的北上广等地。

如何留住创业人才成为当务之急,一系列“青桐”新政快速出台:2013年8月,支持大学生创业的“青桐计划”问世;2013年12月28日,指导大学生创业,搭建投融资交易平台的光谷青桐汇应运而生,并形成常态;2014年6月8日,青桐学院在武汉理工大学正式揭牌,《创业家》传媒创始人牛文文受邀担当首任院长,武汉7所高校校长担当名誉院长。

两年时间,“青桐三部曲”谱写完成,武汉市创业生态系统雏形初显。

助力创业,以“青桐”之名,大武汉因此成为一座“青桐之城”。青桐即梧桐,青有青年之意,喻指武汉120万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桐有栖地之意,喻指大学生创业的场所“孵化器”。凤凰非梧桐不栖,实施青桐计划,就是要筑好巢,引好凤,让凤凰栖地梧桐。

光谷青桐汇,找到“金子”助其发光

梧桐引凤,更要留凤。唯打造崭新的创新创业环境,建设良好的投融资生态才好留得住凤凰。但创业生态系统建设非一日之功,需要政府有形之手的牵引,更需要引入具有市场化运营机制的先进创业服务机构的助力完善。

很快,由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武汉市科技局、《创业家》传媒三方共同打造的创业交流及投融资交易平台“光谷青桐汇”问世,“有梦、追梦、圆梦”的主题基调定格。

“‘光谷青桐汇’目标明确,就是找到‘金子’,帮助它发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一位官员如此比喻“光谷青桐汇”在构建武汉创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他解释说“金子”是优质创业项目,而让“金子”发光,则需要创业导师辅佐、天使资金帮忙。

第一期光谷青桐汇,《创业家》传媒创始人牛文文、北京壹人壹本创始人蒋宇飞担当创业导师,为创业者带来精神食粮和创业实战分享。值得一提的是,投融资环节,光谷创业者王佳琦的“我的课堂”项目现场获蒋宇飞30万天使投资,这是青桐汇的第一笔,也是最快完成的投融资交易。

第二期光谷青桐汇,国内著名天使投资人、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赛伯乐投资董事长朱敏等投资大佬现身分享,吸引来湖北省省委书记李鸿忠、武汉市市委书记阮成发、武汉市市长唐良智等省市领导列席旁听,以及千余名创业者的热情围观。

自此之后,光谷青桐汇逐渐常态化,固定于每月最后一周的周六举办。“金子”不断被发现,融资交易额不断被刷新,受益者不断增多,“光谷青桐汇”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品牌效应初显。

近半路演项目获融资,光谷创业生态圈渐入佳境

没有冗长的领导讲话,没有虚假的汇报表演,倡导干货分享和真实路演的光谷青桐汇得到创业者的追捧。

300人、600人、1000人,“光谷青桐汇”吸引的创业者投资人越来越多;30万、100万,1250万,“光谷青桐汇”的投融资成交额越来越高。光谷创业生态圈建设渐入佳境。

“春江水暖鸭先知”,创业生态环境改变,身处光谷的创业者和投资人最早感知。

“前几天去上海出差,有创业的朋友问我参加‘光谷青桐汇’怎么报名”,姜开调侃“最初被问到时还有些不适应”。一两年前,武汉大学毕业的姜开想要为自己的“微电影”项目融资,只能往北上广深等天使投资人聚集的城市走。他坦言,在“光谷青桐汇”推出前,武汉的天使投资人不是很活跃,创业融资比较困难。

辗转北京、上海,最终落脚武汉创业的施松新感同身受。施松新是湖北人,两年前,为了照顾父母,将北京公司部分业务迁回武汉。彼时,武汉还未实施“青桐计划”、“青桐汇”,创业者之间交流较少,圈子相对封闭。

“今年变化太大了,‘光谷青桐汇’我参加过几期,氛围特别好。”施松新感慨像是找到了当年在中关村创业的感觉。2006年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后,施松新考入浙江大学计算机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入学没多久,在北京中关村工作的老同学鼓动他休学创业,一年内他们创办的两家小型科技企业均以失败收场,但每当提起那段时光,施松新满是怀念和向往:“中关村的创业氛围非常浓厚,经常举办各种创业论坛,20出头的大学生常有机会聚在一起,谈的都是如何实现创业梦想,怎么样互帮互助。”2008年,取得博士学位后,施松新再度北上,创办北京闪图科技有限公司,从事创意策划服务及技术开发。

在施松新看来,当前武汉的创业氛围不逊于成都、杭州等地,在“光谷青桐汇”的影响下,他还做起了天使投资人,投了一两个学生团队。

第六期“光谷青年桐”汇上,分享嘉宾悦然心动合伙人陈国兴鼓动现场投资人将更多资本投向武汉的创业项目。他说,500万元在武汉可以投资至少10个项目,成一个,投资人就有得赚,而在北上广等创业项目扎堆的城市,500万可能只够投资一个项目,稳赚的机会要小很多。

德迅投资武汉地区负责人李玮是“光谷青桐汇”的常客,他十分认同陈国兴的观点。他说,青桐汇的到来让投资竞争变得激烈起来,好项目只要在青桐汇上一亮相,很快就会被各家投资机构盯上。

尽管竞争激烈,李玮仍在青桐汇上有所斩获,在第九期“光谷青桐汇”上,他相中猎隼科技的无人机项目,三周内谈妥1250万投资。截至目前,“光谷青桐汇”已成功举办11期,55个项目参与正式路演,其中近半数项目通过该平台获得融资,总成交额为1.22亿元。

“只要政府坚持推动,武汉的创业生态肯定会越来越好,今后会有更多湖北人回到武汉创业安家。”从深圳回汉创业的程序员陈翔如是说。

《创业家》传媒的筑巢“,光谷青桐汇”的诞生,让过往投融资环境平淡,创业生态不明朗的武汉慢慢有了自己的创业生态系统,在武汉着力构建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中,渐成气候的“光谷青桐汇”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完善创业生态体系,“光谷模式”待复制

“武汉,每天不一样”——走在武汉的大街小巷,最新出炉的城市形象新口号随处可见。

不一样,意味着改变,意味着创新。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3年9月30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切实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好。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要在960万平方公里上土地上掀起一个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1年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如是嘱咐。

“中国创业的春天到来了!”湖北省省委书记李鸿忠参加第二期光谷青桐汇深有感触地说,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当下是让创新创造的活力充分迸发、创业创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最好时期,年轻的大学生和创业者们应充满激情地拥抱、投入到创新创业的时代大潮中。

“只要时间允许,我一定会来参加‘光谷青桐汇’”武汉市市长唐良智是“青桐三部曲”的坚定支持者、助力者。他表示,“青桐三部曲”,是贯彻落实中央和湖北省委省政府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重要精神的武汉行动,必将为武汉的创业生态和投融资环境带来活力。

如今的光谷早已实现了“天天有咖啡、周周有路演、月月青桐汇”,经过11期的精心打磨,“光谷青桐汇”也已形成可被复制的“光谷模式”,在武汉三镇普及开来,影响辐射的人群从最初的创业者延伸到公司的产品经理,营销总监,市场销售,工程师,研究员,大学老师,公务员,大学生等。

“2015年‘,光谷青桐汇’要全面更新升级!”新年将至,湖北省、武汉市对光谷青桐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随着青桐汇2.0时代的到来,不断完善的创业生态系统将有力推动这座创新之城的快速发展。

由此展望,可复制的光谷创新模式,势必成为今后各地区创业生态体系建立和完善的有利借鉴,成为地区创新与创业生态发展的标准驱动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