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社区有法可依
2015-06-02 15:04 移动 社区 有法可依

运营商需高度重视知识产权、隐私保护、社区规则等问题。

和PC 端社区产品一样,知识产权是移动互联网社区(下称移动社区)亟需面对的核心法律问题,其中主要涉及著作权、商标和专利。和PC 端不同的是,移动端产生的内容往往更为碎片化,数量更大,侵权现象也更普遍。

著作权侵权和不正当竞争是社区类产品创业者经常遇到的问题。社区内用户生产出高质量内容后,一些人在并未获得作者或社区授权的情况下予以转载,不仅不支付报酬,有时甚至故意删除作者信息和原文链接,并用于商业目的。更为恶劣的是竞争对手的恶意仿冒行为,即“山寨”。 

社区需在用户协议中清晰约定著作权归属,以便将来代表用户维权时能够师出有名。对于各类侵权行为,可根据不同性质,分别采取发函警告、媒体曝光、诉讼等不同手段进行维权。

社区内部也存在用户产生的内容被侵权的现象。通常情况下,该类行为适用“避风港原则”,即接到权利人通知后,侵权人及时删除相关内容,可免除法律责任。这就要求社区务必设立通畅的用户投诉渠道。

移动社区另涉及APP 商标的申请。在实践中,经常碰到创业者把一个互联网产品做得风生水起而其商标却被抢注的情况,当事人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去打商标官司,甚至被迫需为产品改名。因此,我强烈建议创业者在产品推出早期及时注册商标。

对于大多数移动社区产品来说,专利并非首要考虑的问题,但仍需提示的是,根据修改后的《专利审查指南》,自2014 年5 月1 日起,APP 图形用户界面已可申请外观设计专利。

移动社区隐私权和用户信息保护也很重要。

国内法学家把隐私大致分为三类:1、个人信息,包括个人身高、体重、病历、经历、婚恋情况、学习成绩、爱好、肖像、姓名、政治倾向等广泛的个人情况;2、个人私事,包括一切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活动;3、个人领域,包括身体隐私、个人住宅、行李包、书包、口袋等。

从本质上讲,隐私是不愿让公众知晓的私人信息。互联网深化了隐私定义,也扩大了其界限。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信息种类陆续出现,比如聊天记录、网购记录、搜索记录等。社区产品的主要价值是用户和关系链,因此隐私保护不能装样子,必须落到实处。

我发现,很多移动社区出于各种考虑,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利用APP 大量收集用户个人信息,这在法律上是有明显问题的。

和线下相比,线上网民百无禁忌,开起玩笑来尺度很大,有时不易分清是否已对他人造成了伤害。这就需要社区运营商首先把底线划出来,对于明显违法的内容,比如色情、赌博、教唆犯罪等内容,应快速果断处理,不留任何情面。

对于有争议的内容,可设定如下几条处理原则:1、允许争论,但不允许人身攻击、辱骂;2、不允许侵犯他人隐私,包括各类“人肉”行为,因为网上伤害一旦形成,很难弥补;3、对不同错误分级处理,尽量保证标准的前后一致,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容易造成用户反感甚至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