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江湖里淘金
2015-06-08 17:57 微信 淘金 生态圈

微信正在向生态圈演进,大大小小的开发者涌入其中,它们之中能否诞生一家伟大的公司?

微信这把火终于使得大量传统企业不淡定了。它们意识到:该往移动互联网上转了—至少可以多捞点用户、多赚点钱。于是,二维码变得随处可见,附着在街头巷尾的广告里、档次不一的商品上。

对于微信而言,用户规模早已不是问题,它要在这个平台上做生态。于是,无论是公众平台的开放、服务号和微信支付的推出,还是开放服务号高级接口,每一步,微信都走得谨小慎微。

微信本质上是一个IM(即时通讯)工具,天然具有强大的抓用户能力。而微信公众号相当于一个轻App,省时、省力、省钱,企业只需要关注自己的商业逻辑即可。微信支付的崛起,给这个商业链条扣上了最后的闭环。

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开始转战微信。他们之中有一群人,在微信和传统企业之间做着连接的工作,把传统企业拉到微信平台上来,实现双方的价值。

招商银行的服务号,是传统企业与微信对接的最典型案例,当然,这个故事仍未完结。招行很早就意识到了即时通讯工具是企业与客户交流的一个新的重要载体,它曾想尝试用企业QQ来实现这点,但随着微信的出现和微信公众平台的立项,招商银行决定使用微信来做客户端服务,因为它更适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使用习惯。

在微信放出底部菜单接口之后,招商银行的第三方定制开发商—深圳云软立刻给招行公众号做了更多的定制功能。从2012年9月到12月,深圳云软用了3个月的时间做成整套系统。这套系统包括3个层级的服务方式:自助+自动+人工。用户可以通过点击、输入等方法得到自助服务;更多的需求可与招行后台知识库进行智能交互,系统自动作答;如仍不能解决问题,便会自动转到人工服务。2013年10月的数据是,每天有30万~40万次服务需求,过滤后转到人工服务的只剩三五千次。

招行随后又用了5个月,在内部大量优化了客户体验后,在2013年4月才正式推出公众号。招行的微信公众号带来的是客户对品牌和服务能力的认同,而不是直接赚了多少钱。这自然是腾讯希望看到的,招行公众号在微信生态里竖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使得这个生态更加健康繁荣。

大量传统企业在2013年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其中有看到微信价值的,也有跟风随大的。无论如何,有需求便有服务,那些号称能打通传统企业与微信平台的第三方开发公司,便粉墨登场了。

据微信官方数字,截至2013年11月,微信公众号总数已经超过200万家,也有业内人士称目前已经达到300万家。传统企业不断涌入微信平台,使得第三方开发公司的数量也呈几何级增长—短短一年,到2013年底,第三方开发公司已从几家增长到了1000多家。

这些大小不一的“开发商”可划分为两大类:技术派与市场派。技术派的风格是将主要精力投放在产品上,更多地挖掘微信公众平台的可开发空间;市场派的打法则集中在先抓住大量用户,发展各地代理商,到各地巡讲,扩大自身的品牌影响力。

目前市场上做得成规模的第三方开发公司有十来家,平均每家的客户(真实使用产品的注册企业)大概在5万家左右。这些公司的创始人大多具有互联网产品开发经验,同时精通技术、市场嗅觉敏锐。

2013年上半年是这些第三方公司的“黄金时代”,即便是通用型产品也卖到数千元甚至上万元。微信生意宝的创始人之一方坤告诉《创业家》记者,当时市场还是蓝海,“我们的通用产品定价8800元,当时确实是暴利。”

而随着大量微信产品开发者涌入,竞争开始激烈。一些小公司趁着微信火爆浑水摸鱼,买一些盗版源代码,迅速做出粗制滥造的产品,忽悠一些尚不知微信为何物的传统企业。

可毕竟“傻子”越来越少,并且一些微信第三方开发公司的产品已经过硬,商业模式也已初具雏形,看似混乱的微信江湖也在逐步地走向明朗—对第三方公司也好,对微信也罢,大家都感觉快探出一条路了。

微信团队和开发者之间亦是一个相互试的过程。比特海创始人“和菜头”给陈坤做微信会员收费,在试明星娱乐产业这种模式是否可行;白鸦的口袋通则在尝试电商;深圳云软通过服务招商银行,验证了大企业对微信的需求。很多小而美的商业模式正在微信的生态圈里茁壮生长。

金种子创投投资人董江勇长期关注互联网产品,他看好这个行业里的两种公司:一是打通一个垂直领域的;二是在后期服务,尤其在用户大数据管理上有突出能力的。董江勇目前已经投了一些专注于家政服务市场的微信第三方开发公司。

而一些大型投资机构仍在观望。在一些投资人看来,目前还看不到这个行业将要爆发的迹象,但他们不否认IM平台上轻App化会是移动互联网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2013年底,两派微信第三方开发公司已经走入新阶段。技术派已经从纯卖产品和大客户定制开发走向了平台化,并开始专注某些行业深挖下去;市场派也从做通用产品、大面积发展代理商,到建立代运营体系和后期服务能力的阶段。

然而,不论是技术派还是市场派,本质都是殊途同归,从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和手段出发,向某个垂直领域发展,做好代运营等后期服务。如此这般,才能在微信江湖里占有一席之地。而找准自己的定位与核心价值,也是大量微信第三方开发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再靠以前那种开发通用产品、做定制,或者扫市场吃长尾的办法都很难再有出路。

中国微信用户数已达6亿,如此庞大的数量谁也不可能通吃,无论是第三方开发公司,还是腾讯本身。

资深互联网人士、WeMedia创始人“青龙老贼”评价道:“地推哪有那么好做。”他认为,腾讯需要第三方来一同构建微信生态,对于第三方公司也是同样的道理,需要下面的代理商来将微信的触角探到中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其实做微信第三方开发就像钓鱼,你正儿八经地弄根很专业、很长的杆儿在这片大湖里钓鱼,不远处也坐着一些钓鱼的人,要知道,靠得太近是钓不到鱼的。”白鸦(支付宝产品原首席设计师)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