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家极致的可穿戴创业公司拼命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2015-07-09 09:31 Vinci 智能 头机

格拉维尔在《异类》一书中说:“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个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4个小时,一周工作5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10年。” David和他的团队正以每周6天,每天12个小时的速度,快速前进。

这可能是一篇用细碎的情节纪录创业初期,从无到有的故事,也是一篇用朴实的叙述方式呈现一支硬件创始团队从发现100个未知、克服100种苦难到解决100个问题的探索过程。它包含6个人的自述,创始人如何从“门外汉”的身份起步寻找合伙人,供应链合伙人在深圳这个业界公认的深水池里如何“淌水”,海归设计白富美如何降低身段,独立完成装修工人的工作,哈佛实习生如何接受“不高级”的任务,潜心研究如何组建微信群,等等。

他们可能和很多人一样,在从零开始闯荡江湖时被冷眼嘲笑,被不信任,被看作“疯子”,或者“小孩儿”。但很多先来者的事例告诉我们,恰恰是禁得住嘲笑和鄙视的人,才能被时代青睐,才有机会成长为了不起的创业家。

这支团队即将登陆京东股权众筹,产品和团队都将接受考验,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在京东股权众筹查看头机的页面,他们正在期待着自己的梦想投资人。

当今的互联网乱象丛生,一面人人鼓吹“这里风好大”,一面人人唱衰“ABC轮死”,无数欲望和盲目随着热钱涌入创投圈。总有这么一群人,和大环境形成反差,用实实在在的勤奋和努力,稳扎稳打的态度,去制衡浮躁的风气,去化解和缓和着人们对这个圈子的误解,并让大家的关注点多多少少地从“垄断者”转向“发明者”,从“1到100的红海”转向到“从0到1的蓝海”,去发现正能量和初生般的勇气。

他们可能是千万创业者的缩影,像“德国战车”一样强行推进,从不放弃,他们的亲身经历折射了这个“最好的时代”里掘金的故事,也折射了创业者们寻求尊重和价值认同的故事。

相信每个人读完,都有所得。

一、朱大卫:团队的从零到一

前两年,我一直在思考下一个社交创业方向。去年夏天,我在查尔斯河旁边跟Yanfeng同学跑步的时候有了一个灵感,想做一个基于声音的可穿戴。

这是一个没有被人提出来过的问题,用软件和硬件结合的方案去解决一个垂直场景下社交化沟通的问题。这也是一个全新的可穿戴,完全没有参考系,完全需要从本质开始思考和执行的问题。我社交网络创业10年,非常知道挑战一个完全“Think different”的产品起步面临的团队、融资和执行的困难。当然,也因为此,我居然着了迷,很快就休了学飞了回来。

回来的第一周,我就约了以前创业认识的小米的KK。我们俩绕着五彩城外面的马路走了一下午,只记得当时小米墙上挂的“Always believe that good things will happen” 和KK说的,正是因为雷军在小米最开始时就找到他,他才会为了小米all in。我不能同意更多。是的,我要从一开始就搭建一个顶尖的团队。

尽管我自己的中美人脉网络并不弱,但初期找人还是挺让人抓狂的。首先,我并没有任何硬件方面的人脉,根本都不知道如何下手;其次,我自己也没有硬件经验,如何跟牛人探讨问题都不知道;更重要的是,当时我孤身一人,带着个疯狂的乍一听觉得“这孩子傻了”的想法,怎么能让人觉得靠谱呢?抓狂。抓狂。抓狂。

开始快速试试吧,大概就是那几种方法。我先挑了4000多微信好友里面几百个稍微有点可能有硬件人脉的人群发了一下下,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移动互联网从业者和创业的朋友。50%左右的回复率,10%的人认识硬件圈的人。但因为人数太少,约起来效率也非常低下。

我开始尝试新的方法,譬如参加一些线下活动,然后进入一些行业的微信群。我用了一周时间,去传说中的各个咖啡走了一圈,也加入了几十个硬创微信群,认识了一丢丢的人。麻烦还是在于Pool太小,效率太低,也非常难以知道对面这个人的水平。

我是做社交出身,冷静下来仔细分析了一下。之前的方法一:靠朋友来推荐估计是不怎么靠谱了,二度人脉太过于集中在同一个行业。 方法二:微信群人才质量不符合,线下活动的效率非常低,招聘网站和猎头公司也更走不通。 我需要一个更有效的方法,可以精准定位,迅速扩大Pool,然后完成邀约。考察了一圈,试过了大大小小十几个职业社交网站。也就只有Linkedin最符合,效率应该会最高。靠自己了。

首先,我把自己Linkedin页面上的每句话都好好斟酌着写清楚。

其次,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靠谱,我给比较熟悉的朋友们发了邀请,让他们帮我endorse。差不多一天就有几百个人给我点了赞,我的个人页面终于看起来比较棒棒的了。

然后就是整理筛选词组,根据不同的词组组合去找人。首先我根据硬件公司,个人背景,相关职位词,和地点整理了相当多的关键词列表。当然,为了增加效率,我研究了Linkedin手机版和PC版的交互的不同,发现手机版可以更快的加人,因为它不会跳转到新的页面。这样在坐车的时候,吃饭的时候,我都可以用手机版更好的加人。后来发现,那短短一两周,我居然加了4704个好友,这其中应该涵盖了联想,华为,索尼,诺基亚,摩托的大部分中高层。

这封信的回复率高的超出我的想象。80%以上的人居然都回复了我这封信件,我这个新的微信号的联系人列表上面从几十个人在短短两、三周涨到了上千个人。我大概给每个人都加上了标签,项目,产品,技术的各种分类联系人都在上百人左右。当时感觉真的棒棒的。

以学习的心态邀约,是邀约过程中最好的总结了。加上微信之后,我一般直接开始约,每天安排四-五场,早上一场,中午一场,下午晚上三场,把自己的Calender排的满满的。

更重要的,我把这个过程看成学习的过程,我很看重也很享受跟每个人的每次聊天。我会提前准备自己要问的问题Notes,事后我又会准备这次会议的总结。

这个夏天,我在一个月内聊了接近100个硬件中高层,这中间有相当多包括诺基亚,摩托,华为,联想在内的非常资深的伙伴。我不单单选定了我们最初的豪华硬件班底,更重要的是,他们中的很多人肯定了我的想法和方向的可行性,很多人也成了我们的长期顾问和伙伴。最重要的是,最开始的那一个月,我从每个见面的人身上学习到很多很多,也是我自己硬件和供应链生产知识突飞猛进的一个月。我们的从零到一终于也迈出了第一步。现在,我们正在京东做股权众筹,如果你感兴趣,不妨来看看,为我们点赞。

二、马克斯:海龟技术博士到深圳供应链“跑男”

在美国学习工作了10多年后,我毅然决定回国硬件创业。

我以前一直做技术相关,硬件方案和研发很快就走上正轨。我要面对的问题是,硬件的供应链怎么搞?我虽然在Intel也管理过供应链,但是没有了Intel的品牌,没有了可能的大的生产量的许诺,供应商们会鸟我们么?

另外,作为典型的技术男,在美国工作这么久之后,对于跟深圳本地的供应商的沟通和配合方式能不能适应也是有挑战的。

更重要的是,我们期待年底前完成第一版工程样机,当时是10月份。大部分看过我们的产品定义的“专家”,看法不一,只有一点是一致的——三个月时间出样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何况还要保证质量。

全球的制造中心在中国,而中国的制造中心在深圳。十一假期,我和David飞到了深圳。我们此前咨询了手头上所有可能的网络关系,列出了将近60家供应商,这中间包括深圳主要的手机代工厂和耳机代工厂,以及主要原器件的供应商。我们计划花两周的时间,跑遍这些工厂。

在去之前,我把每一家供应商的规模,负责人,以前的产品质量,还有沟通要则做成了Execl表格,然后挨家打电话约好见面的时间。

我们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排满了会议和工厂参观,以平均3小时见一个供应商的速度,从东莞到宝安,南山到福田,从龙岗到惠州,晚上还要召集深圳的小伙伴们坐谈。短短一周,我们在深圳见了至少30家供应商。

很明显,会议开始并不那么愉悦。在Intel的时候,我们报的量几乎都是以M(百万)级开始,而现在,当我们小心翼翼的说出我们的预估量在100K(千)级的时候,竟然有供应商当场笑出来,场面极其冰冷,也有供应商非常客气和我们聊完,就再也没有然后。

我们当然不信这个邪。

我们迅速总结整个一周的会谈,详细分析了供应商的各种诉求。我们终于想通一个问题——匹配度决定效率,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理解我们的长远伙伴,而不应该死磕更看重短期生意客户的大供应商,应该由长远伙伴来推动其他的供应商。只有有强烈进取心的供应商,才愿意跟我们风雨无阻。

我们开始重点攻克“略懂”我们并且技术导向的供应商。每天都安排两次技术会议,并且还要跟小伙伴吃饭开会,你懂的。终于在软磨硬泡之后签好了意向合同。当然,不容易的事情才刚开始。

第一个手板在一个月内就出来了。一阵激动之后我们发现第一版手板问题太多了。“头梁太硬”,“耳套不舒服”,“头梁硅胶不够软”,“屏看着不舒服”,“颜色不对啊”。我立即意识到,这其中所有的细节,从图纸到产品到调试,我们都必须亲自参与,从零到一的路上,细节决定一切!

时间不多了,我当天就飞到了深圳。为了确保年底前拿到样机,我迅速从一级供应商拓展到二级供应商建立直接联系。为了拓展供应商,我把阿里巴巴上面几乎大部分的供应商都直接打了cold call。我又用两三周跑遍了几十个屏厂,喇叭厂,耳套厂,硅胶厂,油漆厂,手板厂,五金加工厂,包装盒厂。我们硬件团队卯足了劲儿,几乎所有人都扎在了深圳,与供应商,方案商,紧密沟通,协同作业,修改原理图,画PCB layout。

为了尽快拿到最终的PCB,我们找了三家PCB垒板厂。在Intel,8层板的交期通常在2个月,即便在深圳,通常的交期也在3周。我成功的说服了一家答应12内天完成8层板的制作,3天完成FPC的制作,这也算是深圳速度,不对,应该是地球速度的极致了吧。

PCB拿到之后,赶到贴片厂,赶紧上物料,谁知贴片厂却把我们刷锡膏用的钢板搞错了,无奈只好重做钢板。第二次贴片厂还是弄错了。直到第三次,钢板终于对了,已经是晚上9点半,没办法,连夜贴片吧。

只有在深圳,才能体会到深圳的特点。

10年不在国内工作的我开始体会海龟落地的转变,具有ALDH2(酒精代谢的关键酶)缺陷的我,几乎从不沾酒,沾酒必脸红。为了能让供应商权利配合,和对方老板首先来一杯总不能拒绝吧,一杯下去,对方的项目经理PM来敬酒了,PM配合也是很关键的,好的,来一杯。这下好了,对方结构工程师也来敬酒了,总不能搞歧视吧,况且工程师才是干活儿的诶,还有电子工程师,品质工程师……不一会儿,乙醛在体内的积累终于爆发,还没走出饭店,电梯里我就完全吐出来了。

中国特色,我懂的。

终于,所有物料齐了,开始装第一台测试样机(中间省略10万字,David说中间的辛酸等成功了再写, T___T)。装机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仅仅用了四个月时间,三次迭代,我们成功交出了功能样机!

无畏,高效,敏捷开发和快速迭代,这是我在这个过程中总结的。当然也从深圳的务实中学习到很多,我们合作的供应商们,哪一个不是当初都是扛着几杆抢到深圳开始的呢?

虽然我们今天已经在深圳有了完整的供应链队伍,但我依然在深圳“跑男”的路上激情向前。

三、陈鑫日志-频响曲线的从零到一

0. Intro

Day0,投资人会议前夕,CEO同学的出现令我的这个周末变的如此充实

- “最近的样机声音怎么怪怪的?”

- “有么?上次我听的时候还可以的呀?”

- “你听听”

- “哦”

- $%^*&@#*

- “我们的声音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你就拿这样的声音去展示的?”

- “是啊!赶紧去深圳,声音问题没解决就不要回来了!”

- “就不要回来了?”

- “就不要回来了!!!”

......

于是,急行军打包,2个小时后,我已身在机场,奔赴硬件调试主战场-深圳 -.-!!!

1. 脑补

简单来说,Vinci的音频通路分为数字部分,模拟部分和声学部分。这次遇到的问题很明显低频是缺失的。鼓点和贝斯柔弱无力,宛如快断了气的呻吟!关键是这个问题从来没有出现过,也不像我们预期的一样。

Day1 到深圳之后背着包冲到工厂,用专业仪器一测,结果是不仅低频掉的厉害,高频也完全木有了。出现在我们眼前的频响曲线是一个标准的麦当劳M型!可我牢牢记得,音频版刚调通的那天,那个夜里,声音是极好的!高中低频来说都是完整的,怎么时隔三秋甄嬛就成容嬷嬷了呢?

2. 可恶的小电容!

Day1 下午果断开始排查问题。模拟部分前段DSP补偿,中段DAC还原,后段信号放大。因为DSP之前也闹过小毛病,这样先排除中后段吧。我立刻就抓起电话联系了DAC芯片ESS9018的FAE,也没顾忌对方反馈就在当天直接登门拜访借用他们的仪器测试,结果他们的DEMO板出来的频响从20到20K的几乎就没变。这已经不能称为频响曲线了,叫频响水平线还差不多!9018果然是神器!再换上我们音频板的测量中后段器件性能:低频虽有衰减,不过总体上曲线也是平直的。

经过10几个小时的不停奋战,终于在深夜的时候找到了低频衰减的原因:音频板声音放大之后的通路上接了两个小电容,这俩货起到了的分频作用,导致低频完全缺失。摘掉这两个小电容之后,我们音频版的中后段也能输出一条差不多平直的曲线了。把整个耳机组装起来再听一下。嗯,声音只能说有改善,总体的问题仍旧存在!什么情况?!Day1,失败,在凌晨拖着包睡去。

3. 无辜的DSP

Day 2 一起来,再抓起电话把DSP的FAE约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骂个狗血淋头。人家脾气倒也很好,先道歉,然后拿出他们的DEMO板,连上仪器一看,不也是水平线一条么?

好吧,今天主要发挥我hacker的本事。为了从侧面证明DSP有问题,我们想了另外一个方法:连上主板,把音频板hack一下,让信号绕过DSP,经过DAC和放大电路后接到测试仪上。咦?还是个大M!

折腾到晚上八点,看着DSP FAE无辜的眼神,我赶紧找个理由心虚地把他打发走了。既然问题不是DSP造成的,DAC和放大部分也没问题,那么问题只能是出在主板了...范围缩小了,但是我却犯了愁,主板的音频通路之前一直没有研究过,这方面的经验几乎为零。两天过去了,居然还没有进展,心里一点底也没有。

4. 峰回路转

Day 3,起床后我整理了一下,依然坚信最初的声音方案没有问题。我将此作为baseline,列举了之后相关硬件的所有更改,一级一级地回退,一次一次地测量。十几个小时过去了,终于我发现了两个关键点: 麦克风和耳机。在操作系统判断插入耳机,且麦克风通路处于数字麦克风模式的时候输出的声音数字信号是正常的!好的,至少Workaround有了!

接下来的五个日夜可谓分秒必争,白天每一分钟都在和各个合作厂的工程师一起找问题;晚上他们下班了,我们挑灯夜战改主板,飞线,调试,到凌晨四五点的时候装样机给北京。终于没有耽误北京的展示,三天居然装了几个可用的样机,好像离问题解决也很近了。困啊困啊困。

5. 拨云见日

Day 9, 终于经过了110多个小时的查啊查,在Gloomy中彻底解决问题了。我从Workaround出发,再开始一个一个排除无关因素:麦克风部分找到了两个错误,给数字麦克风用的TVS管影响到了模拟麦克风。又火急火燎地去弄数字麦克风,找数字麦克风样品,改主板,编ROM,传ROM,烧ROM...数字麦克风不Work...抓狂!

当天下午到凌晨,又开始看了几十页MTK文档,找各式各样的人问MTK的耳机模式和扬声器模式的区别...给MTK的FAE发Ticket...就在MTK的FAE说是不是bes-loudless的问题的时候,我们自己也找到了这个东东。

原来,原来在最后的时候发现,这是MTK内建的软DSP,会针对不同的后端输出补偿,而且默认是打开的!我们这么好的音质全被这个软DSP补偿毁了啊!关了试一下吧,改主板,编ROM,传ROM,烧ROM...成功了?成功了!就在那条平直的频响曲线出现在眼前的时候,我真的觉得Give Me Five之类的行为已经无法满足内心的激动了。

Day 10 早上了,满足。

于是想着:海鲜粥+海鲜粥+海鲜粥+海鲜粥+海鲜粥 实际上:凌晨两点能吃到的只有全家桶 Anyway, 十天艰苦奋战,带着漂亮的频响曲线,挥挥衣袖,骄傲地回北京去:)

四、粥粥:文艺癌的小宇宙--认真的极致

去年9月,我从美国回来,和David、Max联合创办了Vinci,并担任公司的首席设计师。

身为一个文艺癌,过惯了国外云淡风轻的生活,除了弹琴、读书、画画,几乎没参与过创业公司的管理,更没试过在人手有限的时期,“一肩挑”地完成一项涉及多个工种的任务。

第一次逛建材城,第一次给墙打钻,第一次扛着一袋几十斤重的铁器上楼,第一次跟别人“撕逼”……汗水和泪水交杂着,见证了我在Vinci从零开始的一切。

在进新办公室的第一个月,为了做好产品,公司购买了很多不同款式、品牌的耳机作为参考和研究,它们被放在一张小小的会议桌上,混乱不堪。

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归纳和陈列这些五花八门的耳机成了我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除了起到合理归纳的作用,怎样才能将耳机展示做得规整、整体又独立、和谐又有节奏感也是一个难点。

根据耳机的形状,我发现最合理的摆放方式不应该是躺著或者倚靠著的摆放,而是用掛鉤、点掛以一整面墙的方式来陈列。这样耳机本身可以成為装饰,也便於拿取。

第一步,决定背景板尺寸。设定有25个耳机要陈列,算间距。而后估算背景板大小,用胶带在墙上贴出范围,审视是否夸张、是否合理。

当背景板的材料、做工在脑海里尚未成形,这个时候逛建材就是最佳灵感来源了。

在网上订购各种搜索、历经筛选、比对、砍价等等步骤以后,我选择了非常工业化也有艺术感的的哑光黑处理的铁艺铆钉点掛。

逛建材时家家户户挨个看,没有一种材料说得出名字,也不知道要找什么。

反复几次乱问了一堆,又跑回公司对著空墻冥想n久,建材城逛了三场,招了三身灰以后,终於决定材料——铁皮。

材料确定后,我开始明确具体的构造以及做工。

考虑到铁皮无法靠自己后期钻孔来固定25个点掛,就要预先算好点掛的摆放,底部固定在墻体上,延伸的部分穿过铁皮,支出来的部分用来悬掛耳机。

然后开始精确这个装置的尺寸。

{长、宽、间距} 考虑到悬掛耳机是固定它的头梁的位置,为了让整个画面视觉上居中,点掛方阵就要上移8cm.

{厚度}太薄很容易变形也没有质感,厚的重量相当可观。反复思考敲定1.5mm的铁皮。

{拼接}

设想的是1.8x1.8m,大块只有拼接。又仔细考虑在什麼地方拼接省材料又不显眼,一一问过切割、焊接等工艺后,确定了拼接处尺寸。

{穿孔}

问过点掛的直径以后,认為16mm常规尺寸的孔就足够大了。超过20mm的钻孔是没有模具的,价格会完全不可控。

{悬空,折边}

想让背景板有些立体感,决定悬离墙面5cm。折边1.5cm美化边缘又有一点盒子的感觉。

{灯光}

只是铁板未免沉闷,木有灯光不够酷炫。射灯日光灯工序麻烦造价也高。最后决定自己装灯带。

真正开始之前特别紧张。因为没有做过这样的装置,自己多少也有些不确定。基於之前对国内质量的失望和工艺不可控种种,我并没有把握成品能如意。

於是我能做的只有一遍又一遍在脑海里面想尺寸、想工艺、想施工,反复问自己是不是确定,反复思考每一个细节,一遍又一遍。睡觉的时候都是。生怕有一点没有考虑到,会影响最后的效果。只有当我把设想做到百分之一千地好,成品才不会离百分之百相差太远。

亮点来了。

明确材料工艺以后,报价是1600,当时软磨硬泡给了1200。 其实好怕不成功,也怕就算成功⼤家会嫌贵。可是⾃己超级想做这个,也都花了这麽多⼼思了。 ⼼裡想的是,成品不好的话,或者大家觉得贵的话,这个钱就算是⾃己出了。

第二天给⼯厂阿伯打电话,企图把价格压到1000,说了半天都毫⽆无松动。

不知道是这段时间给⾃己的压⼒太大,还是其他的personal matters ,总之,说着说着我就对著电话嚎啕⼤哭起来了。

然后⼯厂阿伯彻底慌了神。 说,⼩姑娘啊,是不是刚⼯作啊?

我:sniff sniff 嗯... 然后哭得停不下来。

阿伯:啊呀,我⼥儿也是刚毕业工作,⼩女孩不容易。

我继续哭得满脸眼泪。

后来阿伯被我哭懵了,说算帮我⼀次,1000成交!

铁板要来安装那天,点掛迟迟不到货。 给快递打了无数个电话,发现地址还写错了。 等配送的话,时间要到铁板安装好以后了。

於是我又小宇宙爆发,直接联系快递员拦截快递车。

快递员去派单了,我就自个儿从车顶上扛下这个全是铁的包裹,感觉壮壮哒。


拿到点掛时傻眼了。直径的尺寸差了三倍。钻的孔无法使用,要另外想办法来安装。铁皮扛来也傻眼了,不是銹黑的,而是银色的。

吐血三升。

但问题就是用来解决的。

如图,铁皮装好的样子,这个时候心裡有数多了。并不突兀又有看头。钻的孔很漂亮,可惜用不上。

至於铁板上色应该用什麼材料,顏料油漆似乎都不对。我灵光一闪想到从没用过的易拉罐喷漆或许对路,于是迅速跑去美术用品市场采购。

——————————

如何在铁皮上固定有一定重量的点掛又是一个问题。 钉钉子,不可能; 焊接,自己做不了; 黏贴,不牢固,支撑不了点掛自身的重量; 只有用一截直径和孔一样大的长条,一端固定在墙体,中间穿过孔,另一端穿进点掛。

长条的材料考虑过木条,但要据木头,单个製作时间成本太高,也考虑过其他圆柱体的小物件,要麼是单价高,要麼是费时。 最后决定用A4纸叠加,再紧紧的卷起来。

如图所示。

将点掛套入纸卷,万能胶粘一圈,胶枪再粘一圈。

——————————

如图,25个点掛全部固定好的样子。

保护好周围的墙体,準备喷漆。

喷得时候真的是薰得眼泪都出来了...

最后装灯带,胶枪固定。

做出来还是达到了预期效果的。

这麼大一个东西,并不突兀,和办公室整体也非常协调。来来往往的人都会把重点放在各式耳机上,而不是这个装置。

同时定睛看这个耳机墙又很有看头,有力量,有质感,有节奏。

缺憾是如果钻孔能用上,还能有灯光从每一个孔中透出,应该会更酷炫一些。

从无到有。

五、Wen: If not now - when?

我来Vinci就是想疯狂地执行,每天一个,把一个个不知道是什么鬼的脑洞,高速率地执行出来,去验证。所以我就有了个角色- innovator.

“If not now - when?”

“If not now - Wen.”

跪跪的活儿,比如视频。

时间

Vinci在一礼拜的时间内,必须有一个传播用的、很有质量的片子。这个事由我- 负责完成。手机里半个号码都没,产品十二三个功能我都还说不清。王尼玛,你说嘛!!!这怎么可能!!!!!

专业

我是谁呢,我本科学了生物医学工程,毕业做帕金森症脑控核磁图像分析,之后去了哈佛肯尼迪学院,然后做医疗产品的创业。想说…拯救世界的专业度都高于制作视频。

支持

环顾四周 - 有把我们公号文章写的浏览量爆表的大学生、有画的几何图形设计感特极客的平面设计、有产品sense棒棒的前端工程狮、有前微软渠道的高级经理,就是没在空气大分子里,闻到一丝视频的气味。

预算

Vinci也不是杜蕾斯,创意预算基本上是,没有。

第一天+夜

看了、总结比较了两百多个大品牌的视频。要get hands dirty了。必须我in-house启动也必须拼命往前。创意stage时,吃饭、洗澡、坐车都在创作,所有实习生也被加进我的“脑洞直播”群被鸡血,我要做4A广告公司本人。终于构思好视觉的创意和故事线路。跟设计师定了四种主题颜色pantone色卡。

求来了我美国时最好的大牛摄像师朋友。打车去西五环一家能订制这些颜色背景纸的喷漆厂。两个人最后却站在喷漆厂车间里大吵一架。出车间的中午,烈日炎的跪了。我当时想,靠,不爽。就为点儿价值观,一起看过各种际遇站在一起拼过命的最好的朋友都撕了,要是还真做不出个声响的话真他妈的不值。

我写下“三套打光板、两台摄影灯、一个摄像用三脚架、和几种背景质感实现”的采购目标,自己抬脚奔去了不知是什么鬼的地带。喷漆、打印解决背景色的问题,都不靠谱。开始一家一家找对的上的颜色绒布质感的背景。最后,所有的钱买掉了摄影灯、打光板、三脚架、道具,开个大车搬回公司。在公司坐下微信所有朋友,campaign了一晚上,凌晨借好了摄影设备。第二天,开机了。

第二天

本导就在公司里面,一天,带着一伙儿人,布景、架机位、脚本、打光、拍摄、剪辑,书上网上教程大开,咖啡铺的一路泼墨,这么试录了所有写完的台本。

晚上我从国贸赶到奥体一个篮球赛赛场边,截住一位我很崇拜的导演老师。我拿着三个刚写完整的脚本故事给他鸡血碎一地说了一番,然后自戳双目地卖惨拍不出来。G导第一次见我 ——一个学医疗做核磁共振的图像出道的野蛮生长君,不觉说起了对述说一个影像的故事,自己心里很深一处的情感,也从这个赛场边随时被球砸中的时刻,开始了对我长时间的inspire,我懂了要实现那三个当中我们都非常爱的那一个创意,得grind tmd 多少stones。

和我两天前对着AE啊Pr啊,当软件学,啃啃教程啃啃桌子时不一样,跟高导请教后力争在元素上,裁少;在细节上,增多。再看又一大批视频作品时,也不是单纯地去看某一个视觉效果、色彩效果,而是去理解一段艺术感觉、甚至感情、帧与帧之间、object 与object 之间,有逻辑,有细节。不仅是先后,更有俱细 timing、景别、径深、角度、部分、朝向、真实点,挂一漏万。

所以想清楚了重要的把控片子品质的几个点,开启找人模式,开始继续往前走。预算有点难上我会瞄准在的30万。创意这东西烧起钱来,不是一家创业公司软硬件公司能理解的,我不想创意还没被验证就浪费大钱、为以后几万个创意放了roadblocks,于是,预设了一个10万的ceiling、6万的目标 但视频是传播极重要形式的今天,debut片事关重大、必须tmd做到电影级品质。

做到这,有四个必要条件:一、沟通的时效和有效性特别重要,定方案得取好重点,每个大方向、小方面里边都主次分明,而且两边都清楚二十个维度里的各个侧重vs不要。二、我们必须走量,接触非常多家才有可能找到我们要的。 三、我们得对最后作品有很大的在input和process砸进去的hours 比如创意、脚本(1.0到6.0)、设计、特效等。四、对方真得喜欢我们,当铁哥们一毛不挣、一起出杰出作品的心,才拿的下来。虽然那个大牛摄像朋友,他仍挺不理解的。我一直不理解 视频圈内人觉得我们公司方没必要懂太多制作抉择点而是给出预算就完事的基本论调。想要认真去执行几十、甚至百种方法,一个方法一个方法去细节俱在很solid地做一遍,即使不是最好的那种,也更有执行端、细节级的经验,在百种方法里的无数细节积累中,只要底层逻辑想清楚what work, what doesn’t work,就很可能找到谁也没用过的、从零到一的proprietary的创设性方法。

我、还有David开始微信找人。找到人,我一家家对方公司 -一个个电话、吐尽古今中外的吐沫星子 单曲循环播放。聊的时候感到不太可能有急活必须的时间commitment我都0沟通成本地婉拒了。

还有不少是真的良莠不齐的,艺术感觉不行。另外就是不符合我们要的那种调性。比较极客的。

第三天 & 第四天

其他的三十家,一个一个看拍过的片子,看不完的时候,全看光。不看故事。决定用我们自己的创意和出所有脚本内容,最可执行。看完达到期望的二十家一个不差的全约见了,两天半背靠背地见完了将近二十家,用办公室、会议室、咖啡厅来避免同行面基的感觉太萌。

有一家和我和David开会谈的不特别好的,出门下电梯时我不太肯这么礼节性地就送掉,就跟他们下去,站在路边,在四个彪形大汉中间嘚吧嘚嘚吧嘚了又很久,这几个人又回上楼重把David从会上叫出来,给了抹掉利润的最低报价,特别认真、专业提很多拍摄和制作的提案。面谈时间特别紧,但去keep grilling 不轻易dismiss掉,结果是真不一样的。

那两天之中对至少30个人的疯狂的、磨叽的、细枝末节、锱铢必较、信息过载的沟通,到嗓子完全哑掉,最后情绪累到哭了一场。也是在这烤牛肉一样grilling grilling grilling过程中,看着我的视频各项指标表,我意识到一个最好的动画师可能会是整个视频campaign创造最大价值的角色了。我动用了自己所有任何能用的渠道找这个人,还真找到一位一个比前三次的努力都更给力的动画大牛,跟他聊的那晚我比第一次给病人做核磁还小心翼翼。他最后答应来长期负责VINCI的特效渲染视频。每一个细节分分完美,景别、帧数、清晰度、角度、朝向、部分、零与总,考虑与执行,后半夜进网吧,开双机、双渲染,换机与重装软件,这些非凡努力created value - 我们in house自己的牛逼,使跟那些公司方报价的事立刻简化许多。

我最后给每一家都发了一段很长的最终回复,感谢所take的他的时间,很多家公司,被我roundafter round逼出了Plan A、PlanB、Plan C甚至到E的报价方案,就是为了双方精确定位出摄影设备、摄像、灯光、调光、motion graphic 等各个维度怎么划重点、怎么互相分工做到最后品质最optimized.

承认自己有点optimization强迫症逼死了不少正常人。

拍摄团队,我很犹豫,选另一个还是这一个,忍痛回绝掉我非常欣赏、并真心实意地去说服了他们的那一家时,真走心了。我把整个他们团队拉进群说:

第五天

各种效率完爆富士康的前期所有事无巨细之后,第五天就真的进棚拍摄了。那天,大家都特别紧绷。现场,总有红牛从各个器材边、设备旁骄傲地探出头、bottom up、丢进桶。。之中我发现David被拍特写的那半边脸没另外半边好看,让费了几个小时调的灯光换了个个儿重调,跟化妆师关于给男生的润唇膏涂多了少了的那个拧巴也快把她吓哭了,intense >.< …我一直坐在monitor前确定每一个镜头是真的OK的,因为今天拍了,过了,可是没的一丢丢后悔可以补。每一个微小微妙的景别区分和小细节设计,从monitor、机位一、机位二、到台本字句、灯光与收音反复沟通、尝试、验证、权衡。仅400多个字的(对镜头说话的)本子,在热惨了的大棚里强光下,拍了15个小时杀青。

第六天 & 第七天

中间休息了一天等他们travel和粗剪,到粗剪出来了。

原来才是,本核磁共振成像scientist的 像素眼、强迫症、细节癌 如磁悬浮列车般冲的开始。第六和第七两天通了两夜的宵。后期人也都通。对片子每一个音节、每一寸光感、David脸上的皮肤坑、每一个字、每一个画面剪辑、每一个中景远……

在7天的时间里,用很少的预算,真的完成了Vinci传播视频。这就是所说的,startup 试一百种方法、执行每一个可能性中的全部细节,要向所挑战的行规,去证明的东西。

六、实习少女人肉Social Hub的从零到一

其实公司开始说要建各种Vinci的微信群时,我是并没有拒绝的。因为你让我进群,我就去拉人进来,都不用试一下。加了群以后还可以群里发各种表情逗比逗比,连特技都不需要了。“Duang”一下,各种群友就粗来活跃了。所以后来公司决定把建群扩群的任务交给我时,我很爽快地答应了,因为感觉这是一件没什么难度的事情。

用“试验”去回答“不能

只是,在真正开始以自己的资源和能力而不依赖公司的人脉基础建群时,各种问题一一蹦出,打乱了我生活和工作的节奏。

首先我发现,我根本无法建立新的群或拓展原有的群,因为我根本不社交。最初在CEO和上司姐姐的帮助下,我们建了“V星人|大学群”、“爆颜值群”、“媒体群”、“智能硬件群”、“红人群”等等。作为实习生的我也只需要也拉一些人进群,在群里活跃气氛,发发表情,不让群的气氛很冷就算OK了。

其次,我的朋友圈里只有四百多个contact,而这些人也已经被拉进去先前建的各种群里。熟人资源已经没有了,于是我开始琢磨去开辟“陌生人”这块领域,微信公众号和微博是我能想到的两个source。我试着先建好了群,然后把群的二维码往微信公号的后台一抛,让感兴趣的人自行扫码进来。后来我发现,这个方法是work的,陌生人是愿意去跟陌生人交流的。

但很快,随之而来的一个挑战是Vinci当时的公号粉丝数还不多,扫码进来的人也仅是四五十人而已。方法论没有错,那么就需要换个形式吧。所以我需要找到一个更多人的平台,我首先瞄准了自己的微博来继续我的试验,因为自己的微博的粉丝数还是有一些的。

同样的,我中午的时候把二维码往微博一放,然后下午6点的时候就删掉。这个方法确实被证实了可行,按照这个方式建立的两个群“伪学霸的读书会”、“一群假装有逼格的人”在建群不久很快就有上百的人扫码进群了。并且在此过程中因为制造共同的兴趣、话题等等,群里的对话交流一直不停,气氛很活跃。

这时的又一个问题是,群在人满100后别人就无法再扫码进来。

这个时候,我开始思考:我无能再像以前那样固守和坚持原来的pure的微信朋友圈了。最开始随着进不同的群且在群里活跃而来的各种陌生人给你发送的好友请求,有的是公司的合作伙伴,有的是上司哥哥姐姐认识的朋友,但对我来说,这些人都只有一个面貌:那就是陌生人。那个时候,我的应对机制很简单:对这些请求一概忽略。因为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那时候,总觉得微信还是一块只属于自己生活的小小领地。而现在,我必须逼着自己去做自己很讨厌的做的一件事情——去通过陌生人的好友请求,然后转化,进而服务群的发展。

Find the Value Adding

开始加陌生人后,我的微信好友人数蹭蹭地往上涨,从开始的400多,到500多,到800多,到1000+。每天会收到各种陌生人给你发的微信,朋友圈也充满了不认识的陌生人的生活状态。我因而特地申请了另一个微信号,把自己亲密的人重新又加一遍,然后开始了一段时间在两个不同微信号之间如人格分裂般的跳转。

直到有一天,我实在受不了了。我跟上司姐姐Wen抱怨吐槽,我实在不想再做微信群了,我从来不喜欢这样的社交,本来也不喜欢跟人线上的麻木的无目的无意义的交流,而且更重要的是我的personal life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做一件事情就要找到一件事情的“Value Adding”,而不是为了做而做。我开始去思考,如何让建微信群这个东西能够给自己带来Value Adding,同时也给别人带来Value Adding,让别人真正在群里找到自己的需求。

同样的,我做了两个群来进行试验,因为自己对创业创新感兴趣,所以我想从这个兴趣需求出发,建立两个与创业相关的群,一个是“北上广小伙伴百人群”,把广东北京上海对创业创新感兴趣的有志青年聚在一起;另一个是“科技创业bang bang”,把对科技和创业相关的人聚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因为有共同的需求和兴趣,所以这些群建立起来后,自己并不需要像以前一样说服、鼓励别人拉人进群,大家便会主动地积极地把身边与此相关的人拉进群,因为他们看到了这些群的Value Adding。“北上广”如今有117人了,“科技创业”群有187人。

延续这个思路,我紧接着着手建立了不同的群:

女神们的事业群

事业需求

131人

最in最潮少男少女群

时尚需求

83人

广东潮男靓女多多群

交友需求

101人

磨颜的小妖精

护肤需求

78人

剁手级网购瘾者团团群

网购需求

92人

当TPR浪在米帝

留学需求

384人

袋鼠国男神女神群

交友需求

67人

大加州爆颜值群

交友需求

50人

唱葩

音乐需求

105人

萌妹纸帅正太群

交友需求

109人

上海高校男神女神群

交友需求

52人

清北切糕级单身Puppy

交友需求

124人

米国群

海外需求

129人

欧洲群

海外需求

104人

 为了活跃核心群。我开始筹办线下BreakListening讲座,吸引一批又一批对不同讲座话题感兴趣的群体,将感兴趣的听众以微信群的形式聚合。我们举办了三期了,每一期Break Listening的讲座微信群都能吸引100+的新鲜人加入。

我采取了招募校园大使的方法来拓展大学群。而在招募校园大使上,也抛弃了传统的看简历的招募方式,而是直接加这些对坐校园大使感兴趣的小朋友的微信,跟他们聊天,看看他们social的能力和潜力。我们在短短两周建了“山东群”、“南京群”等10几个群,我自己拓展的优质群的总数也超过40几个。

You are the one who Choose“YOU”

我始终很介怀:那就是微信群社交模糊了我生活与工作的界限。但随着这些的群的发展和自己对社交理解的变化,我渐渐明白,Social并不会模糊你生活和工作的界限,相反,让其界限更加清晰,因为,You are the one who choose “YOU”. 是你在选择,在网络或者真实的世界里,你想做怎样的自己。

 想明白了这一点,我开始由原来的“不喜欢”到“渐渐接纳”,由“接纳”到现在的“热爱”,我给自己树立了新的目标是:从找到其中的Value Adding 到成为人肉Social Hub。在每次点开微信的时刻,我不再感到困惑与厌烦,因为我看到了“需求”,看到了“value adding”,看到了“social真正的力量。”

所以,Hi,加个微信吧?

6月24日,Vinci智能头机即将登陆京东股权众筹,如果你看完了故事,不妨点击此处或者扫描京东管理员二维码申请进入路演群),你可以看到我们的众筹页面。感谢您关注我们这群执着于创造和提供社会价值的人,来成为我们的梦想投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