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垂直细分被神话的时代,竟有人信奉规模至上
2015-08-14 20:37 蘑菇街 杨浩涌 O2O

8月14日,以太资本首届bit大会上,赶集网创始人杨浩涌和蘑菇街CEO陈琪同台。前者做本地生活服务,后者做C2C电商,业务上并没有太多相似,然而在公司发展的观点上,两人不约而同的信奉规模的力量。

8月14日,以太资本首届bit大会上,赶集网创始人杨浩涌和蘑菇街CEO陈琪同台。前者做本地生活服务,后者做C2C电商,业务上并没有太多相似,然而在公司发展的观点上,两人不约而同的信奉规模的力量。

杨浩涌直言,O2O唯一的壁垒是规模。陈琪则认为,当你的规模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有加成效应,规模小了就非常困难。

以下为两人在以太Bit大会上做的分享,经删编。

杨浩涌:O2O唯一的壁垒是规模

我们是一家传统的互联网公司,发展了很多年,之前以提供信息为主。我们跑得很快,不管是流量,还是销售额,也是非常高速的增长。到去年,我们开始意识到互联网的创业大潮,很多创业公司都在找机会,包括拼车、打车、代驾,现在都成为了非常有价值的公司。

我们从去年开始思考以信息为主的公司,积累了很大的流量,有很多创业公司比我们拼得更厉害,他们的融资能力比我们还要强,A轮、B轮只差3、4个月。这样的大环境,赶集作为比较老的公司,我们应该怎么颠覆自己。我们认为互联网信息的终极进化是从信息向服务转变。整个O2O大潮是把线下的某项具体服务进行重新改造和优化,带来效率的提升。效率提升是对线下垂直行业的颠覆,它产生的价值跟之前提供信息是非常不一样的。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像赶集一样是发展信息,包括美甲、代驾、保洁、装修等O2O风生水起的领域。

1999年的携程,那个时候已经是O2O了,大家把它叫做鼠标加水泥。从2010年到2015年,单点的团购开始,一直到最近几年O2O进入每一个行业,家政、美业、社区等等。它的巨大变化来自于移动互联网的推动,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下单,查找周边的信息,寻找服务,支付也变得比以前容易得多。整个线下服务发展起来,这一波大潮是从2014年开始。进入成熟期以后,市场竞争优势会十分明显,每个行业都会出现前一、二名,第三名相对难一些。现在不管是上门按摩,还是美甲,还是洗车,如果现在进入这个行业,还没有排到行业的第一、第二名,相对来说会难一些。

O2O唯一的壁垒是规模。在规模面前,线下的效率都是围绕规模在做的。如果有家公司已经是你的3、4倍,它在资本市场、人才梯队上会吸引更多的资源,帮助它跑得更快。

以赶集好车为例,赶集好车对用户做了补贴,好车有一卡通,包括加油卡、洗车服务等等。很多创业者不理解,这些买车的人可能是4、5年以后再到平台上买第二辆车,为何需要花钱进行补贴?因为O2O最大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规模,买家为什么来好车平台?是因为这个平台上有足够多的车在出售。当你的平台上有1万辆车,而你的对手平台只有3千辆车,你已经赢了。用户对周围人的影响也是有价值的。你在一个平台上积累的车源数比对手高很多,最终的胜出会使平台获得更大规模的用户。赶集好车的业务三个月的累计交易额就过亿,覆盖全国30个城市,预计到今年年底进入60个城市。赶集好车今年投资2亿,下半年还有更大的动作。

蘑菇街陈琪:宁愿大胆向前,不愿抱残守缺

现在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主要表现不是像以前一样在自己的行业里竞争,现在是所有人之间的竞争。最初有这个想法是我们研究自己的客户多长时间换一个新手机。我们的客群主要是年轻女生,研究下来是每16个月,她们就要换一部新的手机。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就会思考16个月以后,会有多少用户把APP安装回来。

我们做过一些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对于小的创业者来说,这是非常不容乐观的。我们发现大的APP,或者传统上比较强的公司,他们的包容性、产品的丰富性正在迅速变化,支付宝都可以聊天了,百度地图也可以订外卖了。垄断性的APP正在覆盖小的功能。我们对很多用户做定性的调查,当你换手机的时候,你还会把你现在装的这些非常垂直的APP装回来吗?绝大多数的人都跟我们说不会的。因为他发现只要装了一个大的APP,很多功能都可以覆盖。这是非常严峻的竞争问题。我们内部也会有一个判断,接下来的竞争是所有的APP之间的竞争,而不是简单的同行业的竞争。

规模变得非常重要。当你的规模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有加成效应,规模小了就非常困难。

现在手机APP的竞争,我印象中可能从1995年到2000年PC软件的竞争非常相似。在1996年的时候,如果要用电脑,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找到好玩的软件把它装上。过了2000年以后,当时好多下载网站上都出现新的分类叫做装机必备。也就是你换了一台电脑以后,只要下载那个分类,安装里面的软件就行了,不用再安装别的软件。因为移动上的速度更快,这个情况发生的速度会比PC时代快好多倍。

我自己有一个判断,我觉得接下来18个月会有非常多DAU(日活跃用户)在20万、30万,甚至到50万的APP会感受到巨大的竞争压力,特别是在客户换手机的时候。

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刚刚主持人调侃我说专注转型六七年。没有这么多年,其实只有四五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四次转型,可能很快就要来一波大的转型。为什么要这么干呢?主要还是为了规模。只要我发现新的方法可以迅速扩张规模,我就会大胆地冲上去,而不是抱残守缺的守着以前的一点成绩。我觉得我的成长路径是很多创业者可以复刻的过程,你愿意用当时的形态支撑自己的成长,一旦到了一定阶段,你在战略上要非常清晰下一步应该怎么增长,应该非常大胆地往下一步走,把你以前所有的客户都当做下一阶段的种子用户,不能到了瓶颈才开始做下一步。

说起种子用户,大家可能觉得千、万级别的才是种子用户。我现在会把手上上亿的注册用户全部作为种子用户。过去几年一直是这样做事情。在过去四年,完全白手起家。最早的用户是我自己一个一个在网上聊天才留下来的客户,一直留到今天。非常大胆地往下面去找下一波的成长空间。一旦有了这样的计划,不要担心以前的东西没有了,与其慢慢的死,还不如大胆地往前冲。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张路平,文章为原创,i黑马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号zzyyanan获得授权,未经授权,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