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315打出的“假”,能让时间去抹平一切?
2016-03-15 23:43 315 造假 央视

“315”又到了?好嘞,左手危机公关,右手紧急声明,一套降龙十八掌,打完收工,回家吃饭。而今年,你在期望什么?

天下无贼,终究只能是个传说?

你知道“315”之前最火的生意的是什么吗?是网上删帖。据说少的一两百,多的上万,涉及较大门户的还要验单。各路公关小伙伴们也到了接受考验的历史性时刻。当今晚晚会开始前5分钟进广告时,估计谁家的BGM响起,谁家PR就可以松口气去喝茶了。

而这,就是“315”的全部意义所在吗?

在各路打假和投诉小分队都非常活跃的今天,我们的创业圈儿自然也不是可以置身事外的净土。创业“造假”也不是阳光下的新鲜事,“造假”的方式和内容呢,也是花式更新,每年都能解锁一些新的姿势。

比如,刷单和刷榜硬是被做成了一条龙产业链。比如,刷粉买转发已经不是秘密……

在这个人人为媒体的时代,以朝阳群众为代表的热心网友们显示出了无穷的力量。扒皮、打假,也成为了贯穿了2015年创投圈的关键词。从融资到学历,从数据到产品,造假的花样不断在产生,也不断在被曝光。

但曝光之后呢?第一天,转发;第二天,辟谣;第三天,转发……事件完。

对,就是这样。在这个媒体过载、信息爆炸的时代,即使是爆炸性的大新闻,也不过只能在大家视线内停留个一两周而已,更何况是其他呢?

而这些被曝光过的企业会如何?大概率的能是,在年底的媒体盘点或者危机公关讨论时露个一两面,然后继续销声匿迹。“用时间来抹平一切”,仿佛成为了一切事件的解决良方。

不然怎样呢?你告我啊?

Case 1:你还记得“PPT造汽车”吗?

还想得起去年在知乎上被扒皮得不亦乐乎的游侠汽车吗?

纯中国版电动车,性能媲美特斯拉,50人团队482天造出概念车,三里屯亮相,地点优衣库(对,你知道的那个优衣库)往西。

当天媒体就爆炸了。第二天知乎就爆炸了。这款概念车车型一亮相就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质疑:样车的侧视图和特斯拉那么像,就是在特斯拉比例上改的吧?整车车载系统怎么用安卓?几百万元怎么做出一个自己设计的底盘来?续航能力和百米加速数据没有经过测试是怎么得出的?

更有网友直接质疑,这样车就是拆了一辆特斯拉直接改装的。游侠汽车被冠以“PPT造汽车”之称。更有甚者,年仅28岁、创业五次的创始人黄修源之前的经历也被翻出来质疑。

而针对种种发难,黄修源在知乎上发布了一篇愤怒的“游侠官方关于所有质疑的回应”。内容包括对山寨特斯拉质疑的回应,包括强调底盘的设计和开发是自己完成的等等。

但是这仍然无法消除最基本的怀疑:2000万元,50个从没从事过汽车行业的人成立的团队,怎么在482天里造出一辆汽车来的?与之相比,李书福可以去面壁了。

游侠团队并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但这并不意味着游侠汽车的终结。2015年12月,新的合伙人、西拓能源董事长卫俊加入,黄修源成为产品负责人,主要负责车机、操作系统的产品设计。游侠X电动车也仍然存在,继续在量产路上进发。

当然,我们不是要打击国产电动车创业领域的热情。不过,其实我们也挺想知道,上一款样车到底是怎么回事。

Case 2:999.999吨毛桃你知道是谁买的了吗?

成立于2011年的一亩田,是当年一个农业B2B平台的样板。创办后4年里,根据公司公开资料,它实现了2000%的增长。而如果不是去年的那场风波,它还有一个豪言要实现,那就是2016年实现5000亿元的交易规模。

言犹在耳,风向已变。去年8月,突然爆出一亩田投资方撤资,裁员1500人。随即裁员的事被媒体证实,也有据称是被辞员工致信媒体,表示一亩田刷单造假。顿时舆论哗然,之前外界对一亩田业绩的一些怀疑,仿佛瞬间找到了坐实的论据。

那是因为,在此之前,就有眼尖的人发现,一亩田公开的动态成交数据中,活动着一些奇葩,诸如“6小时前刘老板采购了999.999吨毛桃”、“9小时前老板采购了1073741.8235吨的洋葱”之类。

对此,一亩田的回应是,这些诡异的数据是产品bug,它们是版本更新期间的测试数据。但真实数据和测试数据一起在公开平台上出现,一亩田后台月均流水99亿元的数据,自然真实度也就大打折扣。

此后,尽管一亩田发表声明竭力表示撤资系谣传,裁员是因为员工违规操作,但潘多拉匣子已然打开,就不会合上。从当初风头正劲到跌落尘埃,一亩田只用了一个月时间。

但一如其他事件,很快风声过去,对一亩田的质疑也不再有人提起。时至如今,一亩田仍然在运营中。危机过去了,似乎就和它从没发生过一样,一切仍然照常。

在农业经济亟需发展的背景下,农业电商的空间仍然巨大,一亩田仍然作为新农业创业典型,是被鼓励的对象。在2015年底,一亩田创始人获得了某评选机构的“2015中国互联网+农业最具创新力年度人物”称号。但是,一家企业的做法,和它代表的商业模式如何评价,仍然是值得我们去思考,而不是轻轻地,就让它成为过去。

Case 3:当报出企业真实融资额,居然是个壮举时……

去年创投圈抵制创业公司“融资造假”,声势浩大。2015年2月,真格基金创始人、天使投资人徐小平发出倡议,抵制创业公司虚报融资额。夸大融资额,是创投圈公开的潜规则,人民币变美元,金额再乘上个三五倍,实属家常便饭。即使来上个十倍,也并没有什么稀奇的。在去年的315,i黑马也戳了一部分虚报融资的公司的牛皮,并且发起了一场73名创业者响应的“集体宣布真实融资”的活动。之后整整一年,鼓励创业者报出真实融资的行动都在进行中。

然而,坍塌的只是冰山一角。隐藏在水面下的部分,还是我们想象不到的巨大。直到现在,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样的事件在重复上演。比如,我们仍然可以在部分申请上市或挂牌新三板公司的公开转让说明中,找到某笔融资额缩水的证据。再比如,i黑马也注意到,在近期仍然有某些公司宣称获得亿元以上融资,却甚至连投资方都没有公布。

不过也不能赖这些公司不把“造假”放在心上。毕竟,纵观历年,别说民间打假,连被央视直接在“315”晚会上点名的对象,大多都还活得挺好的……

2015年,央视曝光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它们我们就不说了,开挂的。

2014年,大唐高鸿被点名大唐神器植入木马吸费,大唐高鸿连发两次声明否认。

2013年,央视点名用户邮箱数据会被网易“出卖”,通过获取用户信息来精准投放广告,网易当夜回应:网易不会容忍该行为,以后将规范销售部门,避免夸大宣传。网易邮箱数据泄露事件不止一次曝光,但网易邮箱市场份额的下滑,却是移动互联网通讯工具崛起带来的。

同年,高德也被点名泄露用户信息,高德的回应理直气壮:那是旧版本的问题。如今,高德已被阿里全资收购。

…………

但现实能够考验一切。批评虽然不痛不痒,可在死亡面前,任何谎言都无能为力。

当融资的冬天来临,那一长串死亡名单,就是最好的注解。

那些全都是泡沫,只一刹的花火。

天下有贼,捕之不尽。正如光明与黑暗,同时并生,本就是时代的必然。

但是,“天下无贼”必然是人心所向。

当泡沫被挤出,死亡的考验,不仅是真正具备创新能力公司的试金石,也是创业和创新领域的拐点来临。踏上2016年征程的创业者们,大约也都心里有数,风浪之中,能够立足的基础,仍然是企业真正的实力,再加上机遇。

也但愿“315”,不再只是个企业危机公关能力的考验器。

本文八点二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