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高新区:与数字共舞 让产业腾飞
2019-12-06 14:06 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是世界经济的未来,正步入快速发展、变革创新、融合渗透的快车道。数字与经济深度融合,无疑将催生强大变局。

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主战场,福州高新区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积极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

“我们将在‘高’‘新’两个字上做好数字文章。”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高”是技术的先进性,“新”是创新的系统性,高新区要打造“技术+人才+市场”融合的发展驱动模式,赋能实体经济,形成产业数字化特色鲜明的现代创新体系,书写数字经济与高新经济碰撞的新篇章。

吴世耀/绘图

微软云的孵化项目——VR助产。

博思软件公司的各种场景应用展示。

高新热土,去年数字经济投资总额超300亿

自诞生之日起,聚焦高新技术产业的高新区便自带“数字”因子。

多年耕耘,“数字”在这片创新创业创造的热土上开花结果,成为撬动全区高质量发展的主导力量。2018年,全区数字经济总投资额达312.49亿元,在全年招商的156个项目中,数字经济相关项目占比超过半数。

在去年举办的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来自高新区的“数字”企业大放异彩。

福州发布全国首创的公共支付二维码“福码”,这枚“福码”就诞生在高新区,由福建博思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一手打造。据介绍,“福码”实现了“数字福州、一码通行”的建设预期,解决了公共服务领域市民办事和交通出行缴费不便的痛点,形成了福州的公共服务电子支付二维码技术规范。

除了博思软件,2011年就落户高新区的福建摩尔软件有限公司,去年携自主研发的“摩尔工业互联网平台(v1.0)版本”受邀参与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中国数字领域最佳实践项目的成果发布会,受到多方关注。

作为中国“工业4.0”智能制造的领军企业,摩尔立足互联网+、智能制造,引领制造业产业升级和智能制造业发展。据介绍,由摩尔打造的“摩尔云”就像建在云端的软件“工厂”。如今,摩尔云的客户涵盖了国内近百家工业软件开发商、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商、智能工厂集成商,他们又间接带动了电子、铸造等领域的7000多家制造业企业上云,构筑起一个工业软件开发和应用的大生态。

活力不断,今年峰会拟有6个项目签约

与时代同行,在新技术的加持下,高新区的数字经济不断升级和焕发新的活力。

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熔城半导体第三代半导体IDM基地先进SIP模组制造中心项目现场签约,落地高新区。“项目分为三期建设,一期投资30亿元,占地面积217亩。”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推进项目顺利实施,高新区突破性地采用了“政府代建、企业使用”的项目推进模式,由区下属新南公司进行厂房建设,待建设完成后交付企业使用。

时光荏苒,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今日开幕。今年,高新区再发力,拟有合力泰、中海创、源磊、海王集团、蓝网科技、中电海康等6个项目签约,总投资额可望达109.3亿元。

其中,海王集团计划投资建设全药网项目,基于互联网的第三方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供应平台,致力于打造基于“互联网+医药”的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供应新模式,预计达产后年产值达260亿元。

作为高新技术产业高地,在“数字”建设引领下,高新区不断孕育发展新动能,集聚了一批数字领军企业,这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的企业,正成为带动福州乃至福建数字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摩尔公司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构筑起一个工业软件开发和应用的大生态。

政策红利,开启数字经济发展新空间

产业集群建设考量着一个区域的产业聚集情况,更体现着管理者的思路。高新区在体制机制上拥有特殊之处,骨子里就流淌着“高”和“新”的血液,在打造产业集群方面拥有天然优势。

“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数字经济中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半导体产业集群建设。”福州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到2020年,全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项目有16个,电子信息产业项目有21个,半导体企业项目有11个,规模以上半导体企业项目有7个。下一步,将发挥中科院海西研究院、中科院数据应用技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的研发实力,通过强链补链的方式,形成“引来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聚集效应。

这不,为持续完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构建创业创新创造高度集聚的生态体系,以及提供高效优质的政府服务,高新区的又一张“新名片”——8+1数字经济产业园规划建设工作加快进行。

高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位于上街镇新洲村和马排村,包含8宗工业用地与1宗居住用地块,总投资约20亿元。其中,8宗工业地块拟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1宗居住用地拟建设为公寓楼并配套星级商务酒店。

在政策扶持上,高新区同样给出“真金白银”。去年,高新区出台支持企业发展、创新创业和扶持集成电路、LED、地球空间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的高新区“7+8”系列政策,这些政策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旨在为企业打造最优发展环境,提高企业研发和创新发展能力。

同时,高新区还大力推动“互联网+创新创业”发展,将设立“互联网+”创新创业投资种子基金,搭建基于“互联网+”的孵化数据平台。

省电子信息集团产业园内,已有多家生物科技企业落户。

智慧大脑,数字化管理高新区

城市治理如何更高效?这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高新区的做法是建立“智慧大脑”,为科学决策提供实时有效的数据支撑,打造福州数字经济发展的示范应用场景。

“智慧大脑”即福州高新区综合指挥中心。在高新区管委会3层,一走进综合指挥中心,超级大屏幕便出现在眼前。屏幕上,实时滚动着园区各项发展指标状态、楼宇经济、政府服务企业动态、招商信息、营商环境、道路交通、项目建设、环境监测等各类信息,一项项数据、表格、曲线有序严谨地展示着高新区的“数字”内涵。

“通过‘软件+硬件+机制’联动,将数字政务、数字社会、数字生态、数字文化、数字经济五位一体融合进数字园区,并将层级共享、全端覆盖、开放融合、智能分析四态融合,确保‘大脑’对高新区所有事项看得见、摸得着、管得住。”高新区智慧大脑项目负责人尹俊介绍。

智慧大脑具体如何运作呢?记者了解到,智慧大脑运行空间目前分为四个工作空间,分别是“三创高地、产业新城”“党建引领、政策保障”“数字经济、产业园区”“数字感知、综合指挥”。

以“数字感知、综合指挥”举例来说,系统已接入高新区各相关单位、乡镇(南屿镇、村镇办)、社区的业务系统和运行数据,包括三防、城管、交通、公安、气象、12345便民服务平台等。“通过部门数据联动,中心建立全区事件监测体系,监控事件发展,监督事件处置,实现全区事件综合态势一张图。”尹俊说。

与以往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相比,智慧大脑实现城市管理从“被动反馈型”向“主动出击型”转变,让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变得真正“智慧”起来。

迎着数字风口,高新区正营造更加适宜的“气候”,提供更加肥沃的“土壤”,集聚更多更优的“种子”,增创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瞧,在旗山脚下、乌龙江畔的这片土地上,高新区正与数字共舞,让产业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