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飞科技张朝磊: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进化趋势
2017-12-16 15:55 企飞科技

中国没有成功的人,只有时代的企业。

12月16日消息,由创业黑马主办的第十届创业家年会在京成功举行。企飞科技获得“2017年创业黑马年度TOP100最具潜力公司”。

张朝磊在现场表示,“中国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只有当你链接到更好的价值洼地、正确理解政府的政策意图,才能更好地助推企业往更高的维度发展。”

以下为经创业家&i黑马编辑过的演讲实录:

我今天分享一下我所处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进化的趋势,创业里最难的事情是什么?我认为是人事。北京一个10000块钱的合同工,公司要承担的成本是14280元,所以人力成本在过去的7年时间里面,连续成为企业最大的难题,同时在企业里面找到并且留住靠谱的人才变得非常的困难。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新政策与新经济特征指引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我们从最新的十九大报告里面可以看到当今社会矛盾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从最早的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到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民日渐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矛盾,到今年的“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意愿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些内容都透露出对物质消费升级、精神文化消费升级、社会协作与分工精细化等各方面趋势的印证。

针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十九大报告首次强调了两个全新的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人力资本的概念。

我们从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和人力资源问题可以看到:人力成本持续上升,以及后工业化的到来,导致了人力资本新经济周期的到来。单向雇佣的管理在快速的向双向对赌的薪酬机制转变,最早的时候,我们发给员工的叫工资(生活费),但是到现在,我们看到很多创业企业只有两个岗位:除了老板,剩下的都是合伙人,因为不合伙、不分佣,不进行薪酬的对赌,你就没有一支强有力的创业团队助推你的事业突破更高的天花板。

从20世纪的80年代杰克·韦尔奇提出无边界组织的概念,自此,所有大企业的管理都在快速向这种理念和管理模式演进。无边界组织从纵向来讲,打破了组织内层级的关系,变得更加综合和高效;从横向上,所有的部门变得更加容易去融合、去沟通;从对外合作上,我们现在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要更多的合作伙伴,不要竞争对手,也就是说从最早的竞争,快速的变成你共享、共赢的合作伙伴。这是一个新的趋势,比如中国的海尔、腾讯、美国的Gusto、日本的Recruit等等。而商业模式也因为有这样的一个基础,从简单的平面交易,变成了更加多维的、二维化的跨界的交易模式,像最新的C2C、C2F等商业模式形式,都是在这样一个趋势的引导下建立起来。

组织形态在未来的新发展,将推动人力资源从成本中心快速的转变为利润中心,而组织的分散化和精细化分工,将导致专业化的外包服务在未来持续的高速的成长。

我们发现在企业级服务里面,外包服务的年复合增长率几乎都保持在25%以上,而人力资本将与未来更多的用工场景产生多维度多场景的连接,比如我们这样的大会,可能未来在家里戴上VR眼镜就能如临现场般感受到黑马的激情与创业者的气息。

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给重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这件事带来了新的机会,这也是为什么我愿意投身到这一激动人心的事业中来的原因。德鲁克讲过一句话,“未来企业内一切不能够产生增量价值的人和部门都应该被外包出去”。专业化、精细化会成为未来独角兽企业的最佳形态,而政府的政策助推和科技赋能也会加速这种进化趋势。

在企飞科技看来,未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进化趋势可以总结出下几个特点:

第一,商业模式更注重“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如果只盯住GDP的发展,而不关注环境、人的感受和职期的体验,其实这个发展将是短期的。

第二,人力资本服务已经成为中国高速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所以我们现在能够非常顺利地与很多国家级高新区建立合作,能够为组织和企业提供新的用工服务关系的服务模式。新的用工关系从以前的标准化用工开始快速演变成一些非标准化用工,甚至是一些非劳动关系的用工形式,而这些形式会使得企业的成本结构、经营模式发生巨大变化。

我们发现在腾讯、网易、BAT的巨头里,每一个做手机游戏的团队,都会在内部进行一个非常良性的竞争,如果你的游戏团队在PK中落败了,整个项目组就会被解散,非常残酷。

去年,我去海尔大学访问,海尔的人单模式创造出非常多的成功的小微创客企业。这再次证明了大企业有机会通过阿米巴和新的组织模式产生新的内生发展动力,这样的企业还有很多,比如Gusto,Recruit都是这种模式的实践者和受益者。

从企飞发展的经验上来看,这两年让我更深刻懂得一句话:中国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只有当你链接到更好的价值洼地、正确理解政府的政策意图,才能更好地助推企业往更高的维度发展。

我分享一个企飞的案例。一个地方性制造业集团下属的区域性公司有5000名员工,有17个工厂,每月每个工厂都需要花费6个人去做复杂的绩效统计、考勤统计、补发补扣统计等薪酬核算工作。自用上了企飞的Payroll Engines智能算薪软件,50%的人耗就会被消化掉,用工被调升到更高级的用工岗位,提高了生产力。用上了企飞的HCM SaaS产品以后,集团、区域公司与工厂管理架构间所有数据同步、汇总、审批流转。用上了企飞的eHR+智能硬件系统后,所有的数据采集变得更加高效,成为连接起来的可以被用来分析和大数据挖掘的基础系统。最后,我们将“人力资本云+智能薪酬服务”延伸服务到这家集团性公司,成功服务了2.8万名雇员。

我再分享一个企飞的案例。企飞科技向政府产业园区提供HROP(共享人事部)服务,连接园区入驻企业与政府人社服务,帮助产业园形成人力资源服务的集中标准化供给,降低企业入驻落地难度,并连通人才与社会保障体系之间的信息孤岛。

在人力资源智能硬件方面,企飞也有自己独特的创新。我们深刻体会到,其实中国非常多的产业升级,需要的不仅仅是工具和软件,而是服务创新,软件仅仅是产业升级赋能的工具。

最后,我分享几点企业级服务的创业感悟:

第一,软件和互联网只是工具,一些线上新的模式可能在非常多的产业类型是走不通的。

第二,线下的流量成本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要低于线上成本。

第三,商业模式不可以有利益的受损方,商业模式要在行业终局处布局。

未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终局是什么?我愿意相信企飞的使命和产业使命一样:我们希望能够改变陈旧的用工方式与工作体验,让雇佣与打工这两件事情在企业的平台上像打开水龙头接水一样随时、随地、随需的供给——Anyway,无论我们供给的是人、还是机器人、还是一套AI软件,最终都能将使人力资源变成一种能源。能够使这个产业能源化,这就是我们所期待看到的未来和行业的终局。企飞科技,一直在这条道路上不停地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