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6分神片告诉你:思维,才是拉开人与人差距的关键
2018-08-21 16:20 任志强 思维方式

单拿商业上的成功来定义任志强,是远远不够的。

“有些鸟儿是关不住的,   因为他们的每一片羽毛都沾着自由的光辉”。

这句话出自经典电影《肖生克的救赎》。

电影讲述了原本是银行家的男主角安迪,因为被冤枉“谋杀”而判终身监禁,但他却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越狱的故事。

在影片中的肖生克监狱里,囚禁着一大批无法获得自由的罪犯。

老囚犯布鲁克,是狱中老实本分,遵章守纪的“模范囚犯”。相比于其他做苦力的人而言,被派去管理图书室的他,工作清闲,为人本分。

也正是因为种种良好的表现,在布鲁克68岁那年,他被批准假释,重获自由。不仅如此,政府还为他安排了一份工作。

然而在肖申克监狱里呆了50年的布鲁克在离开时,丝毫没有重获自由的快乐。他无法适应新的生活,胆战心惊,甚至想再杀一个人,以此重回肖申克监狱。

最终,他上吊自杀了。

而一心想离开的男主角安迪,即便在刚进监狱时饱受欺凌,但很快,他便凭借自己的知识为狱长做账理财,并成功揭露他的罪行。

最终,凭借着对自由的渴望和顽强的意志力,安迪花20年的时间,用一柄小锤挖出通道,并从监狱成功出逃。

同样是被囚禁的牢犯,布鲁克从未想过监狱外的世界,他习惯甚至享受在监狱的生活。

而安迪不一样,他从一开始便计划越狱,不但为自己做好了假身份,还能靠自己的智慧去获取资金,在扳倒狱长,成功越狱后的他,真正地获得了自由和新生。

尽管身处同样的处境,人们却会因为不同的思维方式拥有全然不同的结局。

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在《思维方式》一书中,曾提出过一个公式: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在他看来,拥有正确的思维方式,甚至比拥有智商、体魄等其他能力更为重要。

为什么自己很努力,却还是不行?

为什么有的人不聪明,却总能取得成功?

许多情况下,处理事情的逻辑和方法,才是带人跳出困境的首要因素。

1

思维方式的不同

决定了人的价值判断

假如,现在给你45万,你会怎么用?

有人会说,拿45万去买车;也有人会说,将45万存进银行......

而有人却真的拿45万买了3个小时。

2013年,山东商人陈雷以45万元拍下华远董事长——任志强的三小时,俩人吃了一顿火锅,只字未谈房地产。

“没有一句谈及房地产,我不炒房不炒股,也不关心这个话题。

有意思的是和任志强谈到读书的话题。”

或许,有人觉得不值得,但陈雷消费完这笔巨额3小时后,却这样对记者说。

“我觉得这很有意义,有意思的是和任志强谈到读书的话题。”

2

保持一个开放的头脑

这是必备的生存技能

任志强是谁?

在退休之前,他最具代表性的身份是国有企业的管理者,是引发公众讨论的地产商,也是地产界最知名的网红。

从商之前的他,在17岁时被安排到公社插队,八个月后,又前往济南军区参军,有11年的军旅生涯。

复员后回到北京的任志强,在青年服务社当了一名不领工资的临时工。

开商店、打印室、装订厂、建筑施工队。

两年的时间里,他创办十多个企业,安排了上百个年轻人的就业。

而这样惊人的业务能力在任志强的从商生涯中不过是一个序曲。

1984年,他偶然进入了华远公司,还是“临时工”的他就替公司赚了30万。

随后,出任华远总经理的他,不但促成了华远与华润的合作, 让华远成为中国第一个中外合资的股份制企业, 带领华远集团成为中国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地产公司。

几年内,在任志强的带领下, 华远集团从账面净资产实际为负,增长到80多亿。

2001年,华远与华润“分手“,背负着20万的借款,任志强重新创立华远地产,到2014年宣布退休时,华远地产市值已达180亿。

曾经的顶头上司、现在的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这样评价任志强:“这个世界上有态度的人不少,但没有勇气;有勇气的人不少,但没有态度;既有勇气又有态度便造就了任志强的今天”。

只是,单拿商业上的成功来定义任志强,是远远不够的。

许多人以为他无非是个市侩商人,但事实上,他可能是中国企业家圈里最会读书也最能读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