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滴滴”会让未来的你不必买车吗?
2016-05-16 10:57 滴滴 苹果 icar

未来你真的还需要一辆汽车么?

黑马说

苹果近日投资了一家中国互联网公司,想必你已经知道了。

在滴滴打来这只10亿美元的红包后,各种猜测纷至沓来。苹果是为Apple pay在中国推广做宣传策划?是看中滴滴背后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利益?单纯为了避税的需要?还是苹果整个生态战略布局的重大调整?

下面是洪泰A+labs创始人乔会君的理解。他认为,这场广受关注的投资有可能会革新你未来10年的出行方式,让自家车成为一种闲置资源。

口述|乔会君    编辑|洪泰帮新媒体

投资滴滴,苹果只为“icar”

今天大家都被苹果10亿美元投资滴滴的新闻刷屏了,我目前看到的观点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

苹果为在中国市场推广Apple pay而投资滴滴;

苹果投资滴滴是以财务投资为目的;

苹果为了在无人驾驶汽车布局而投资滴滴。

我认为前两种观点是明显站不住脚的。

首先苹果不是一家投资公司,它要投资或收购一家公司,首先考虑的一定是自己的生态布局,这也是这家典型产品公司的一贯作风,去看看苹果收购Beats等公司就知道了。

其次,作为滴滴两大股东的腾讯和阿里其各自的支付系统已在国内推广的非常成熟,即使Apple pay可以随着此次收购而在华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占据话语权。

至于另外一些声音说苹果投资滴滴是为了避税,这就更是站不住脚了,苹果有几千亿美元海外资产,投资10亿避税显然不是其主要目的。

在我看来,苹果投资滴滴的核心目的,就是为了那个传说中的“icar”。

苹果这个代号为Project Titan的神秘项目,聚集了大批世界各地的顶尖汽车专家。在前几日 Above Avalon 博客公布的一则数据中我们也可以看到,2015年前后苹果的研发经费大幅提升,这似乎也预示着icar的到来。

在开发、训练一套无人驾驶系统早期都需要做哪些准备?看看Google如何训练AlphaGo就知道了。

智能汽车也好,无人驾驶汽车也罢,说到底还是人工智能的概念。和AlphaGo一样,这套智能汽车系统也需要大量像李世乭一样的“陪练”或者说“小白鼠”来采集数据,进而达到训练、成长的目的。

那么谁来训练这套系统呢?滴滴简直是苹果的最优选择。

据滴滴官方发布的数据,2015年滴滴累计完成了14.3亿订单,覆盖了中国400家城市的3亿多名用户,同时已拥有中国87%以上的网约专车市场份额,99%以上的网约出租车市场份额。可以说是绝对的行业霸主。

对于用户来说,这近乎可怕的数据意味着你可以在中国某个偏远的小镇毫不费力的用滴滴叫一辆出租车。

而对于苹果来说,这也意味着有机会收集中国各类型道路的路面信息、驾驶员习惯——你要知道,对于机器来说,不同地区的司机在踩下油门时的轻重缓急可能都是不同的。

中国作为苹果销量最大的市场——至少iPhone的销售数据是这样告诉我们的。2015年1月,iPhone在中国区的销量彻底超越了美国,占据全球总销量的35%,美国仅占24%。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icar面世,中国至少会成为除美国外的第一大市场。因此如何匹配中国人的驾驶习惯,是苹果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同时,除了训练智能系统之外,滴滴还可以做的更多。我预计,按照滴滴目前的发展,他的平台一定会进一步扩展,比如推出除快车、专车、出租车之外的高端车型,或大量购买自持车辆、滴滴自营汽车,这些对于icar来说都是绝佳的资源。

未来你可能不需要购买汽车

传统汽车为我们制造的麻烦已经够多了。老生常谈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受不可控的人为因素造成的车祸,甚至汽车对城市土地的不合理占用。这些问题可能都会随着智能汽车的出现而得到解决。

我举一个例子,现在汽车有60%左右的油耗都浪费在空气阻力上了,事实上早已有研究表明,当每两辆汽车间隔在3-4米的时候,这个空气阻力会被大大削弱,进而减少能源消耗。这些都是通过人脑运算很难实现的。

另外,人在面临突发状况时,从视觉感知到做出反应的时间间隔大概为0.75秒,这还是清醒状况下的数据。而对于机器来说,在突发情况下的反应和平时几乎没有区别,都可以在瞬间完成计算并对汽车发出指令。这可以极大提高出行的安全性。

智能汽车将极大解放人类的手脚,降低资源消耗,同时提高安全性。而苹果与滴滴的组合很可能会“剥夺”你购买汽车的权利。

未来你真的还需要一辆汽车么?

事实上,私家车在90%的时间是处于闲置状态的,同时占据着大量的土地。而交通作为一种资源,你只需要去利用它,并不需要去占有它。

未来你可能只需要一个App或一个手势就可以解锁路边闲置的一辆icar,这辆汽车不属于任何个人,它可能属于苹果,也可能属于滴滴。这样的方式会彻底颠覆人们的出行方式,改变传统的公共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