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院的困境
2016-06-07 19:28 互联网医院 互联网+

4月6日,59岁的甘肃卓尼县喀尔钦乡藏区群众安主曼咳嗽一周有余,但病因仍不清楚。

像这样的情况在落后偏远地区并不少见,严重的话,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因为错过最佳治疗时间被引向终途。

得益于互联网医院平台,安主曼可以免去长途奔波,在家乡的医院就能得到来自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及上海专家的远程会诊。三方通过共享电子病历等信息,最终明确了治疗方案。

这恰恰描绘了,未来理想就医模式的初步轮廓。一张小小的处方单,跨越了空间的距离,把祖国大地上最有能力针对性提供帮助的人和最需要得到帮助的人联系在一起。

所举的这个例子也正是乌镇互联网医院平台在甘肃省落地后的首例患者案例。

目前国内互联网医院,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基于本医院有限医生提供的“网络医院”服务;二是互联网公司主导型,并结合其医疗资源为客户提供服务。

这两种不同发展互联网医院市场的思路,对应着的就是“医疗+互联网”和“互联网+医疗”。而乌镇互联网这种,意图将全国的医生和患者联系在一起,正是属于“互联网+医疗”畅想的“未来医院”。

尽管这两类的汉字描述只是顺序的变化,核心基因却全然不同。

第一种发展思路:“医疗+互联网”,核心基点便落在医院自身身上。其特点概括的说就是医院互联网化,即医院依托于其现有的医疗资源,借力于互联网平台为更多的患者提供相关诊疗服务,当然每家医院会视自己情况而定采取互联网化的方法。

这种发展模式的代表性案例有诸如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宁波云医院、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互联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云医院等。

第二种发展思路:“互联网+医院”。顾名思义,其主导变成了互联网公司,在自我运营的基础上利用医疗资源再来为客户提供诊疗或健康相关的服务。

第三方健康咨询平台,如春雨医生、好大夫等都属于这类。春雨医生首创的“在线问诊”模式,使得普罗大众随时随地咨询实名的医生成为现实。除此之外还有阿里健康联合武汉市中心医院、九州通共同成立的“未来医院”,进入天猫医药馆后,你只需点击网络医院就可以挂号预约视频就诊,然后依据医生开出电子处方直接可以在医药馆下单买药。

上文提及乌镇互联网医院也属于此类。

正是现今所面对的医疗环境存在让人不免吐槽的痛点,才会有大量创业者在“互联网+”的浪潮下迎难而上,以希冀扭转医疗倒三角的局面。机遇与挑战并存,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医疗管理研究中心 曹建指出,互联网医院这一新型业态要想实现快速和实质性发展有以下四大问题需要解决:

1.突破医保障碍。有了触及全国医生的平台,没有渠道到达也是无用的。远程医疗保险制度的跟进,无疑是为基层居民尤其是偏远地区居民就医添上了翅膀。

2.医疗机构信息化互联互通。目前,我国患者处方仍然被固定在医疗机构内部无法外流,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并且对于推进医药分家、破除以药养医政策步履维艰。

3.监管政策配套。有两种情况,一方面一些机构利用监管政策的空档期,打着政策的擦边球,名义上是 “从事互联网医疗服务活动”却干些违背医疗服务基本规则的活动。另一方面,缺乏医疗服务创新的勇气,没有规定就不尝试,也错失了一些合法的医疗服务。因此,规范互联网医院的诊疗范围十分必要。

4.互联网医院商业模式的制定。互联网医院肯定不可能纯粹干着公益的事,其商业模式还有待探索。医院通过互联网平台对患者进行诊疗,收益仅是3元的挂号费,有的还免收。这种盈利模式,与卫计委倡导的“降低药品价格、提升医师服务收费”背道而驰,更会挫伤医院与医生进行网络诊疗的积极性。

不管怎么说,有尝试意味着有创新与变革的可能。借力互联网技术重构以往的医疗服务,均衡医疗资源的分配,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地,也是百姓的福祉。

以上内容参考自《腾云》054期《互联网医院的困境与突破》一文,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