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V Jenny:创业是每天24小时的战役,只为成为赢者战斗
2016-06-14 12:46 VC 创新 本地化

最重要的一点是,当我看着这位CEO的眼睛时,我相信我们一定会赢。

文| GGV纪源资本

左起:GGV管理合伙人李宏玮(Jenny Lee),500startups创始人Dave Mclure

从追逐创新到领导创新

李宏玮: 我是一名VC,这是我最主要的工作,也是我至死方休的事业。我并不是一名专业的律师,但当企业家想要了解如何才能进入中国市场,什么样的公司架构会适合中国,我们已经在这个领域工作了超过15年。我们非常了解本地化的方法论。

Dave: Jenny能否谈谈你在中国投资的经历中最激动人心的一个例子?

李宏玮: 我在中国的VC行业工作超过15年。2005年,作为GGV中国地区的第一位员工,我带着一箱现金只身前往上海,正式展开了GGV在中国业务的运作。当时作为外来者的我甚至都不会说普通话。

然而,借此机会,我和国内大量企业家和创业者进行了密切接触。在2000年到2005年,中国的互联网活跃于基础设施搭建和网络完善中,所以在最开始的五年,我主要投入于企业级服务领域。

其中,我们投资了文思海辉。回顾公司在过去十五年的发展,它从一家只有一百多人的小公司成长为超过一万五千多人的大企业。文思海辉先后经历了从美国上市,到与之规模相近的竞争对手文思创新合并,更名为文思海辉,最终被黑石私有化收购。

我至今依然在文思海辉的董事会上。见证一家公司从数百名员工的中小企业成长为数万名员工的巨头,即便对我个人而言,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探索旅程。

另一个我引以为豪的,也是令大多数中国创业者自豪的公司,是YY。在过去的十多年中,我常常被人问起,创新精神存在于中国的创业界吗?大多数中国创业者仅愿意在中国复制美国的商业模式。

在中国市场发展的初期,中国创业者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善于将美国模式“本土化”,我们称他们为“translation models”。但在最近的五年时间中,随着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我们看到更多有趣而又互动性强的社交模式。

YY是在游戏语音领域第一个真正应用“虚拟货币”的公司:当你有一定的粉丝基础,你能通过互动接受粉丝的虚拟道具得到回赠,并且将其转化为真实货币。而这种互动将激励更好的内容产出,也加强了产品体验。

从PC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拥有了超过6,7亿的移动互联网用户,YY创造的这种模式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公司的创新趋势,通过社交和互动在用户之间形成高度的粘性。而这样的特征在海外移动市场上其实并不常见。YY最终在美国上市,也让更多海外市场看到了这种创新。

赢家的必经之路

Dave: 当你在做投资的时候,你如何确认你选择的项目将成为未来的赢家?

李宏玮: 我们的投资从种子期持续到中后期,但我们在进行每一个投资决策时,最重要的一点是,当我看着这位CEO的眼睛时,我相信我们一定会赢。无论投资或创业,最重要的部分都是赢,而这种行动伴随着巨大的信念,创业者必要坚信这是你的战场,这是你每天投入24小时的公司,思考生存或死亡的问题,你必须有足够的信念:这是会让我“赢”的事。

作为一个投资人,我们也需要和创业者共享这种信念。在每一次投资的开始,我都会这样问自己:这就是我将与创业者共同投入时间和精力事业吗? 这个问题将帮助我作出决策的第一步。

接下来回归理性,我同样会思考:产品被投放到了正确的市场吗?他们有合适的团队来帮助产品打入市场吗?最后,我们整个团队会反复斟酌和考察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根据产品本身归属的领域:电子商务、共享经济,IOT,智能装置,可穿戴装备……进行不同方向的探讨。

对于创业者,我们常常会问的一个问题是:你想要创建的公司DNA是什么?如果你认为公司的决定性因素是执行力的话,那么执行力将会成为你在打造商业模式,建立创业团队时候的关键DNA;如果你想要发明下一代智能机器人,那么科技DNA将对你的公司至关重要;如果你的产品需要全球化营销,需要专注品牌打造,你必须创建市场、品牌方向的DNA。

因此,了解你自我的DNA,了解你公司的DNA,了解通向成功所需要的DNA,对于每一个创业者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经历。

Dave: 当你所投资的公司出现问题的时候,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你有什么理念能与大家分享的吗?

李宏玮: 第一准则:问题总是会出现。不管是公司投资前,投资后一年,三年乃至公司上市,问题总会出现。 我认为关键在于你要学会解决问题。在公司的不同阶段,问题也是不同的。早期发展时,你可能需要考虑如何发掘合适的人才加入团队之中,如何领导团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随着公司成长,你需要关注市场战略,如何正确定位产品,如何找到市场,以及你的经济模式是否可行。一些创业公司身处14,15年的热潮,在Uber, 滴滴的影响下,可能被误导,认为通过补贴的模式可以创造市场。

我认为这种模式在某些领域也许是可行的,但无法适用于所有领域。所以,在第二阶段,你需要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补贴用户的方法不一定总是正确的,但如果你能够通过补贴用户不仅提高转化率,而且提高留存率,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最后,当公司成长到一定阶段,公司将面临的抉择是,在当下的科技世界里,如何面对行业巨头?你面临的并不是空白的市场,你要思考何时与先行的行业领导者共存,这其中包括思索何时展开合作,何时拒绝合作,何时展开战略合并的会谈。

这些都是在整个公司发展过程中常常出现的问题。如果你不是聚会中最光芒四射一鸣惊人的人,而你也无法开放地寻找战略合作者,你有可能会被市场甩开。

这些都是成为“赢者”的必经之路。如果你倾全力于一家公司,你希望你最终会是赢家,你就尽全力让自己成为行业领袖。如果你不光芒四射,那就让自己光芒四射。如果你不是第一名,那就找机会。无论是通过收购兼并还是战略合作,去成为第一。我想这是创业最重要的事情。

Dave: 你们所投资的公司不仅在美国,同时也在中国。你认为在这样一个存在着巨大机遇,众多的精英与数不清的竞争者的中国,如何发展一个公司?这样的认知随着你在中国的经历发生了改变吗?

李宏玮: 我认为中国创业者身处当下互联网时代是很幸运的。毫无疑问,市场是巨大的。在此其中,对于一些模式,你需要花时间完成他的商业闭环,而我们认为在走向全球化之前,让其在中国这个充满竞争力的市场中发展至行业领先是有益的。

然而,如果你的商业模式已然成熟,如何运营才是关键因素的话,那么在公司成立的第一天,全球化就必须作为一个不可避免的方向需要植入在企业的战略中。你不会想要中国成为你商业版图唯一支撑的市场,而忽略来自美国的力量,例如Uber需要从创始第一天开始就思考全球化。

另外一方面来说,如果你想要在市场需要尚未觉醒之前推出一个产品,那你需要在最开始做许多用户教育的工作,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需求。在此基础上,你需要更进一步地思考美国市场的接受情况以及其它的海外市场,这些市场是否会更开放地接纳这些产品

因此,即便你是本土制造,在第一天起,你同样需要全球化的品牌和市场推广助力。创业者需要有这样开阔的视野,但何时启动自己的全球化战略则依赖于你所处的行业。

Dave: 你们在进入中国或者美国和其它市场的时间分配上,各地方的百分比是多少?

李宏玮: GGV是一个全球化的基金。我们的同事都是根据行业划分的。我们有关注全球贸易,有关注B2B服务,有关注O2O服务,也有关注科技的同事。我们维持着垂直的组织架构,但我们的观点一直都是全球化的。

如果我发现了美国一家游戏公司,一家数字化媒体公司,我会将它们和中国的类似公司进行对比,看哪边有更好的机会发展。所以我们并不是局限于地域,我们只关注你是否能在这个行业里做到领先。比如说一些做企业服务的公司,他们可能会更加本土化,这样的话我们会看见企业服务,也就是B2B领域中,美国比中国市场拥有3-5年的领先,所以我们会投放更多资金在这个领域的美国市场。

我并不外包我的董事席位

Dave: 中国作为一个资本活跃的市场,有许多人强调经济增长,你认为在过去一年中这个理念发生了变化吗?而未来一年它又会如何发展?

李宏玮: 我在中国15年了,我看见国内市场,IPO市场至少经历了五次冲击,从公司估值的角度来说也是充满起伏的。2014年是一个资本火热,甚至在某些领域资本过热的时期,所以一些公司的估值是大于公司本身真实数据和规模的。

过去的12个月,我认为是最好的时机,如果你打算创业,马上开始吧!在此期间资本市场逐渐沉淀,进入寒冬。我们看见只有那些高质量的,坚韧的创业者可以驻守在这个市场中。所以和投资者的会议中我们会参考不同的经济形势,来分析他的盈利能力,现金流,这样我们的思考才是全面的。

回归到商业建设方面,其实我们是很乐观的,因为这样的形势减少了留住人才和获得人才的成本。至于竞争情况,很多20岁的年轻人都选择回到了校园,而不是创业。

Dave: 你认为GGV和市场中其他的VC 有什么不同吗?

李宏玮: 我认为今天的VC要学会推广自己,我们需要展示自己的人才,需要表现自己的特长,这样才能找到和我们共享同样信念、产生化学反应的创业者。

GGV想要做到的是某个领域的专注与专业,就像我之前说到的那样,我们的内部的组织架构是垂直的。这意味着,打个比方,如果我们专注在游戏产业,那么中美80%的游戏公司我们都有了解。也就是说,当我们和游戏从业人员对话的时候,我们能够拥有共同语言,能够帮助他构建生态系统的几率是很高的。所以,像专家一样了解行业对我们做投资很有帮助。

其次,根据我中美15年的经验,我们见证太多公司的成功与失败,我们深知成功看起来是怎么样的,当然,也看到过失败的痛楚。我在一个CEO解雇自己的员工们时坐在他身边,也了解其中的痛苦。拥有了这样的经验来与你们分享,这是非常珍贵的。

我并不“外包”我的董事会。当我是董事会成员,我会出席每一次董事会议,这在行业中并不常见。

Dave: 你认为目前市场上什么东西最让你感到兴奋?在你所熟知的领域中,有没有什么能够代表未来的机遇?

李宏玮: 说说我在中国前十年,2000-2010,更多的商业模式围绕在运营层面:电子商务想要做得更大,社交产品希望争取更多用户,更多集中在运营模式。而我个人更多关注的是科技创新的融合,科技浪潮的革新。我在寻找新一代可穿戴设备、无人机、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我很乐意看到科技突破不仅仅来自于擅长于软件的极客,更来自于由创客们引导的全方位的变革。

Dave: 你认为中国深圳目前代表了一种机遇吗?

李宏玮: 是的,我认为中国在供应链和制造业上面有先天优势,这种优势并不只是针对于中国创业者,而是面向世界的创业者,所以我也花了相当多的时间在深圳。但硬件只是一种方式,是搜集数据的一种方式,更重要的是你如何利用数据,去将数据结构化、挖掘分析、让数据为你所用。

不管是在机器人、深度学习或者无人驾驶汽车,他们最终的应用都是很迷人的。而这不仅仅关于在深圳和广州布局供应链,我们也有可能在美国和以色列设置R&D中心,利用当地的人才优势,和不同区域有差异化的科技优势结合起来,让所有不同领域的成果为我们最终的成功做出贡献。

Dave: 你认为广州和深圳对于供应链的优势是海外的创业者也能够利用的吗?或者是否有一种这样的平台存在让他们能够从中获得便利呢?

李宏玮: 我认为有许多的创业公司都希望成为中美贸易之间的桥梁,我们非常支持这样的趋势,也认为这是可行的。

但我也建议美国或东南亚的创业者,你拥有自己的硬件产品,你必须投入足够多的时间,了解深圳的情况。花时间去和工厂沟通,关注最新的动态,这样你们才知道要怎么选择你们的创业伙伴。

你有可能最终还是需要第三方帮助你搭建桥梁,但当你做出以下决定的时候,你已经做过足够多的尽职调查。如果你觉得中国合伙人并不能令你满意,那么就再选择另一个让你满意的人吧!

Dave: 你会担心因为不是中国人,或者没有中国的合伙人而被人利用吗?

李宏玮: 不论在哪里,这样的风险都是存在的,你都有可能被人利用。所以当你坐上商业谈判桌,你就需要有足够多的信息。提前预知这样的风险存在意味着你需要让你的身边存在合适的资源和合适的人才。如果一个月时间不足以让你了解市场,那就两个月,三个月。当然了,让正确的投资人伴你左右,也同样能够帮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