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2016之二:消失的补贴与升级的竞争
2016-07-29 10:44 补贴

一个不确定来源的数字说,中国每年为吸引消费者使用打车、按摩、洗车等服务而投入的资金高达500亿元人民币。

我在上一篇文章《互联网2016:流量都去哪了》中说,2016年上半年的互联网似乎什么都没发生。甚至有些凄惨的是,很多东西正在消失。比如各种O2O模式的补贴大战。

生在天朝帝都,我们这几年一直享受着全球最慷慨的投资人最优厚的补贴,作为一个有感恩心的公民,我每次点外卖之后总是心里默念“感谢投资人,给我们提供了廉价的食物”。去年一年,我们每天都在享受1元洗车、首单外卖减10元、1元上门按摩、免费美甲、10元电影票、微信支付随即优惠等各种优惠服务,感觉一夜回到80年代的物价水平。甚至有公司公开打广告写到:花投资人的钱,博用户的欢心。

一个不确定来源的数字说,中国每年为吸引消费者使用打车、按摩、洗车等服务而投入的资金高达500亿元人民币。

补贴大战当然有成果,比如中国可能已经成为世界上手机支付最方便的国家了,连路边的煎饼果子都可以微信和支付宝支付。一位在美国读书十年的朋友回来说,回到北京感觉像当年从中国去美国一样:哦,原来他们可以这么玩啊。

对于一个消费习惯的养成,最初的金钱开路似乎是最节省时间成本的模式。但问题是,这个商业逻辑究竟是否成立?

常识和逻辑,成本和效率

O2O这个词,在外人听起来似乎还很神秘,其实只是故作神秘而已,那是我们创业者创造的一种融资说法。简单的说就是从线上到线下,或者反过来,从线下到线上,我朝的创业者们在两年内几乎把所有能够做O2O的传统商业模式都试了一遍。我们不但有上门送餐,还有美甲、洗衣、家电清洗、洗车、汽车保养、保洁、保姆、做饭等等。

O2O究竟经济不经济,我们可以用一个常识来计算。

有一次我听刘强东在一个讨论会上说,大概意思是:你看一个上门洗车的,他骑个三轮摩托,一天洗不了几辆车,他价格又那么便宜,比在一个停车场附近洗车的效率低很多,这种商业模式明显就是不符合常识和逻辑。

一个公司,不管它是什么商业模式,那它一定要考虑成本和效率问题,如果这两个问题没想通,就是经营逻辑出了问题。很多人看不懂的小米,其实是解决了成本和效率两个问题,所以它存在就有它的道理(小米我准备另写一篇再讲)。

我喜欢日常观察一些公司。比如每次去一家互联网餐饮企业,我都会看一下它的流水单号,然后听听它的顾客平均客单价,接着问问它的租金,你就知道,它是否可持续是否有价值。同样,我也会问外卖企业的快递员一些问题。比如一个外卖的快递员,没有基本工资,按单补贴,在国贸附近一般一单8-10元补贴,他一天能跑30单左右,这就是他的极限。

一般外卖与商家的抽成比例是15-20%,按照40元的客单价来算,外卖企业大概毛利是8块钱,你看,这个利润可能刚刚够发快递员工资。加上很多强势的商家,会谈到更优惠的外卖抽成,外卖这个生意,我不知道大家怎么算帐?也许百度、美团和饿了么高管们心中有更宏伟的打算,反正现在还不是我等庶民能够随便揣度圣意的。

正在消失的补贴

一个都能看到事实是,大批O2O企业已经倒闭关门,即使剩下几家公司,补贴也正在消失。

一个有趣的影响是,王长田最近在接受时光网采访时说,由于去年各个票务应用的补贴,让中国电影票房有一定虚高,所以《大鱼海棠》的票房不如大家预期的好。也就是说,去年你在微票花9块9买一张电影票,其实还是会算30元的票房成绩的,因为有票务网站的补贴在里面。但是今年的电影票显然已经没有什么补贴了。

其实补贴本身,是有道理的。因为国内的互联网创业,还停留在商业模式创业这个阶段。商业模式的创业它本身没有什么壁垒,比如FB,微博、微信、团购、点评、打车、外卖、票务等等都是这样的,你只有迅速在规模上占优,才能保证在竞争中胜出,所以通过补贴来获得用户和占有率是最直接的方式。这种商业模式拼的是执行效率和资本实力,只有拼杀到最后才能保证赢,只不过过程是一片腥风血雨。

但这个模式让人难受的是,你拼死了一家,可能会有另一家出来了。比如当年滴滴和快的合并,本以为一统江湖,谁知神州和优步却杀了过来,于是大家中场暂停之后继续对砍。当年窝窝团的徐茂栋就栽在这里,他甚至卖了自己的楼来补贴窝窝团,本来以为通过价格战很快能够清理战场,谁知敌人越杀越多,最后自己提前牺牲了。

正在苏醒的新创业

2015年以来,其实互联网的模式创新已经很少,大部分是把传统行业在往网上搬家。刚才说过,模式创新其实没有竞争门槛,比如微信和微博,比拼技术的话,几乎没有壁垒,它的壁垒就是它的规模和用户。所以这种商业模式最根本的竞争在于速度,你成了老大就很难有人超越了。问题是,在一个行业成为老大太难了。

这种模式的创业在以前的硅谷也是一样,所以2015年以前,美国创业者中哈佛这种商学院背景的毕业生居多。但是2015年的时候,美国创业者中,像MIT这类注重技术的大学毕业生已经超过了哈佛那样的商学院毕业生。

专门投资美国科技公司的王煜全说过,美国的创业,正在向技术型公司转变,这类技术型公司的特点是:1、研发周期很长,一般要5-8年才能见成果。2、资金需求大,一般要先烧掉几千万美元(听起来好像也不多)。3、技术壁垒高。一般这种公司将最新科研成果商业化成功后,因为有专利和技术壁垒,会迅速长大。美国创业者现在正在研究的领域听起来科幻又迷人,比如低空小型卫星、新型能源、超级高铁、家用机器人、新型太阳能芯片、可回收火箭、太空胶囊旅馆、太空采矿采水,听起来比我们国家玩煎饼果子、泡脚洗车、二手车啥的创业要高级好多倍。

当然国内的创业形式也在变化,我们还是能够找出一些技术型创业公司。比如世界第一的大疆无人机,做语音识别的科大讯飞,埋头研发机器人OS系统的图灵机器人等等,包括像华为这样的企业,基于多年的技术研发投入(据说每年有300亿研发经费),华为能够在一些行业迅速发力。

另外,消费升级带来的创业机会,也造就了一些创业机会。一个是改造传统产品和升级,比如吴晓波曾经讲过一次《三个最烂行业的逆袭》,其中一个就是说的自行车行业,原来中国自行车行业套用了30年的欧美自行车标准,不适合中国人体型,却没有人愿意做出一点点改变。张向东的700bike就在这个领域做出了突破。包括在电商纸箱上做出创新的一撕得纸箱,最近更是在超市塑料袋等领域颠覆了传统的产品设计。还有采用希腊酸奶制造的乐纯酸奶,也是一种升级。另一个是原来没有的需求被创造出来,比如花点时间的生活鲜花,这就是一个在消费升级后出现的新需求。

也许这些,并不是传统的互联网创业,但是,创业谁又能说只集中在互联网呢。创业并不神秘,创业就是你发现了一个社会存在的问题,然后创办了一个公司来解决这个问题,你给别人提供了价值,然后你获得了回报的过程。

一个公司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它为社会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否则它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扎克伯格在和马云对话的时候说:“很多人在没有想到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之前,就开了公司,在我看来是很疯狂的。”

创业,就是这样的而已。

只是中关村创业大街上那些咖啡馆里,很多人已经把创业当成了一件神圣的职业,那不是创业,那只是另一种赶时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