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濒临倒闭到日流水200万,他用了10天,但这并不鸡汤
2016-09-08 18:53 游戏

从公司濒临倒闭到游戏冲上App Store免费榜第一、日流水破200万,苏子逸用了不到10天。

口述 | 苏子逸     整理 | 麻策 孙雅丽

有人躺着中枪,也有人躺着就红了,1992年出生的《城市精灵》制作人、北京指间互动创始人苏子逸苏子逸属于后者。从公司濒临倒闭到游戏冲上App Store免费榜第一、日流水破200万,苏子逸用了不到10天。他的运气在于,赶上了7月那一波由《Pokemon Go》引发的浪潮红利。但他也因此背负了“山寨”的标签。

近期,苏子逸向i黑马讲述了《城市精灵》如何诞生,在大起大伏之后,作何反思,又如何在质疑中归于平静。黑马哥不喜欢这种“躺红”,也不希望你从中只是闻到鸡汤味,而是希望你能看到创业九死一生般的残酷。

以下为苏子逸的口述:

7月9日,星期六,凌晨4点。那天我整晚没睡,看着《城市精灵》从AppStore免费榜十几名爬到第四。到第四名的时候我发了一个朋友圈:好牛,免费榜第四了。

在公司内部的工作组里,我说:兄弟们,就算咱们接下来一辈子都做游戏,也未必能超过这个成绩了。结果,几个小时后,变成了第一,我心想,这逼装早了!接下来的十天,我们游戏一直稳稳地待在免费榜榜首,最多的一天新增接近50万。

确实,我们游戏的火爆90%以上得归因于Pokemon go的热潮,有很多用户误以为我们是Pokemon go的中文版跑来下载。也有很多玩家玩过以后发现不是,很快就流失了。但是给我们贴上“山寨”的标签确实是一个草率的论断。

我认为我们没有抄袭。从美术角度,确实,我们两个原画师从小玩口袋妖怪,对它设计的理念、用色的风格以及线条的技法可能有研究,但现在基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东西。从玩法上,我们的世界观是一样的,这是唯一接近的,但不是抄。大家都是有宠物世界生存的现实世界, PokemonGo是触发式的,我是用雷达扫描的。

再者,我们面世是2014年四月份,在贴吧发帖宣传,做的第一波测试。2015年11月份,正式上了UC测试,所以我们算是去年就上线了,但是它是今年七月份出的。

我们的游戏原本叫《城市精灵》,当时在名字后面加上“Go”,是想借它(i黑马注:指PokemonGo)的热度。真没想到能被它“吹”到那么高,上了免费榜第一,前后保持了十天。

枪打出头鸟。苹果公司找过来,说你名字加GO,误导玩家。任天堂(向苹果)投诉我们,第一说名字用了GO,第二认为游戏描述里面含有影射他们的内容。我说我们可以把GO去掉,然后描述哪里不对也可以改,如果精灵你觉得长得像,我还可以给你提供手稿,以及更多原创设计的资料,他说谢谢,最后连手稿都没让我提供,这个事就了了。

活不下去了

其实从大四开始,我就对创业感兴趣。2011年,那个时候手游刚起来,都是类似于“愤怒的小鸟”这样的一些单机玩法。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小时候都玩过电子宠物,可不可以在手机上做一个宠物养成游戏?延伸开很容易想到“口袋妖怪”,跟地理位置结合,把它放在现实中来玩,是不是会更有意思。

转过年,移动互联网开始有盈利模式了,可以赚钱了。那一年的黑马大赛(i黑马注:春季赛)冠军做的是一款叫《幻想精灵》的游戏,据说一个月可以有一百万的流水。我当时想,一个月一百万,那可以分几十万了。于是开始“忽悠”身边的人,一起做游戏。

2014年春节,我向家里人要了100万的“天使投资”。3月份开始,我们又陆续忽悠了几个人,搭起一个10人左右的团队,租了个民居,开始真刀真枪的开干了。

前端是我大学的下铺,他是技术大牛,负责搞定地图。软磨硬泡下,我在口袋妖怪贴吧说服了两个超人气的原画师帮我设计原画。他们从2009年就开始连载自己做的同人设计,我找他们的时候,已经发表了一个系列。当时,他们答应以80元一张的价格,给我重新设计了一百多张。现在,一张原画可能都几千块了。

作为创始人,我的背景并不是做游戏的。我觉得(前期)一百万足够了,拿了钱,我跟我家里人说,十一月份就可以上线测试,(明年)一月份开始有收入。在网易做投资时,那些创业者都说一个卡盘游戏三个月做完,最多五个月。因此,我也比较乐观。

没有预计到,这个东西越做,想加的东西越多。我们没有参考标准,全是自己摸索。后来才知道,人家说三个月做完,那是已经做过一款,有了现成的代码。所以,从去年开始没钱,发不出工资。今年一月份我还裁了两个人。我们两个原画师外地人,都睡在公司,上下铺。我说你们先回去吧,机票钱我出,能不能回来,等我通知。

大年初十的时候,我们几个核心的人都回来了,我们换了个小一点的房子。年初,我们拿着小的模型出去谈发行,没人看得上我们,美术又差,玩法风险又高,还没有IP,人家只认皮卡丘。到了大概5月份,(夸张点说)已经到了买不起早饭的程度。那个时候,我们不是屌丝,我们是活不下去了(的屌丝)。

我们四个合伙人,从一开始就没有拿钱(工资),就靠之前的积蓄,我经常调侃说,咱们都是吃软饭的,靠老婆养。一百万花完以后,我又从家里要了几十万,就给几个合伙人发了他们第一年的工资。

2015年11月份,我们安卓版本曝光了。今年3月底,安卓和苹果统一上线。我们也不是靠理想,而是相信这个东西它能赚钱,才坚持到现在。

3月4日上线,当时定价是25块钱,进去还要内购。那时候大概有小两千用户下载,都是我们的核心粉。4月19号降至1块钱,就又有一波等着的用户进来了。再后来我们就上了付费榜,在50~80名保持了大概两个月。两个月的流水加起来有一百多万。

6月底,我们调成免费。

老天爷给的红利

Pokemon Go是7月8号正式上线。

那天,我正好开了一个新服务器。到下午,我发现这个服已经几万人了。这才发现,很多搜索Pokemon Go的关联到我们这里了。

几天后,我坐最早的一班飞机去深圳。在飞机上就一直在用手机开服,手忙脚乱。那天开的服务器出现了很多参数错误,比如天然合服。这时候,公司全职的只有7个人。那一整个星期,我每天几乎最多眯三个小时,做不完的事情。天天直播道歉,解BUG,差一点成网红了。

最终,8月流水达到了千万。

月底,我给每个人发了五万块钱,然后带我这帮兄弟花三千块钱去吃了一顿龙虾。为故意制造一种土豪的气氛,我们点了9只,吃到想吐。但其实我们内部心态还可以,你不脚踏实地就真跪了,你不做事服务器就垮了。大家那个时候士气还是蛮高。外部的消息都屏蔽,媒体想找我们,我不见,就是管产品。

当时预计,这个风可能吹完那一周就没了,但是实际上吹到现在。从新增用户角度,我们肯定是降了,但是从流水来说,降的还不是很厉害。现在DAU(i黑马注:日活跃用户量)稳定下来的有小20万,这批用户他们起码已经玩了一个多月了,这种流失率很慢。

现在团队还在继续迭代,优化产品。从榜上往下掉得也很快,有几天一下掉了几十名。当时团队有人急了,我劝他们说这都是老天爷赏的红利。你上去以后再下来,肯定会有一点失重的感觉,但基本很快平复了。很多东西你控制不了,能做的就是把分内事情做好,这些用户尽可能留住,伺候好。

我们会做系列。但第二代肯定不会这么火。踏踏实实做,赚钱肯定没有问题。这股风过了,我觉得留给我们很多财富,整个团队升华了。推出第二代产品,我觉得没有任何问题,这个产品基础上,我们要把社交做出来,把用户基于位置的交互做得更有穿透力。

刚开始大家说PokemonGo出来以后,你是不是受冲击了?我说就是被冲击了,差点被冲垮了。只不过这是正面的冲击,整个团队冲的连觉都没睡。

有的时候也会想,你要火,你要趁这个机会去融资。动了那么一两个小时的念头,然后马上服务器崩了,我说别折腾了,先把服务器稳定了再说,家里的事情先弄清楚。

下一款产品我有底气了,我会做得更硬气一点。

做手游等于赌博

现在,我也不想忽悠投资。说实话,做手游确实是赌博,成功率太低。

你发现真正能活下来的都是那些特别独特的存在。如果你稍微传统一点,你都没有任何机会。奉劝各位不要做手游。我会做,是因为我做的不是纯手游,它有社交性。最终我们有大几万的核心用户留下来,我也算是一个小IP了。

为什么IP这么重要,中国玩家的心理就是这样。我们(项目)快死的时候,我差点把皮卡丘融进去,当时发行商催我们,说你们加一个皮卡丘(该形象可为一个IP,知名度高)吧,肯定付费率就会上来。我不加,其实原因是当时我没钱做模型,不是不想加,那个时间点要先考虑发工资。我庆幸当时没加,否则会被抓到把柄。

另外,免费榜是拼量的,要一天投几百万才能刷上去,但你待不住。我记得我们当时在第一的时候,有一个游戏刷到前十名,晚上就二十多了,第二天就没了。它的题材和类型不吸量,但硬刷,据说花了三百万,打了水漂。

我很幸运。在我企业快不行的时候,我家人说,要不你出国读书,我给你出钱。我说等一等,就是赖着,他也没有给我压力。我觉得我个人就是运气好。

另外,核心团队真的很重要,如果没有这帮兄弟跟我一起死扛,公司早就挂了。我从来不做公司文化,我们企业文化就是加班。为什么死扛?首先,股份“分赃”要均,我给他们的股份足够多。其次,做任何事情我永远在第一线,客服、测试、策划、打杂、人事、交税、开发票都是我在做。创始人不在第一线,员工就不会跟着你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