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罗永浩是成功的创业者?
2016-10-11 11:36 罗永浩 锤子

锤子科技认真做产品,挺好的,如果这样的公司难以立足,不是罗永浩的失败,而是社会的悲哀。

本文作者罗超对i黑马投稿。

在罗永浩发布锤子T3前夕,人们又将目光聚焦到这位连环创业者身上,在一些人尤其是“锤黑”看来,罗永浩不是成功的创业者:锤子亏损很厉害,并且锤子手机没有卖上量,“吹过很多牛逼,却做不好一部手机”。

“双创”概念在政府背书之下已成为一种流行,但什么才是创业,怎样才算创业成功,人们对此有着不同的认知。

创业究竟是什么?关于此网上有许多答案,太过理论性的答案可百度之,在我看来创业就是一个人或者一群人(更多是一个人带着一群人)去做一件有商业目标的事情的过程。

创业二字拆开,一个是“创”,创造意味着从0到1的过程,富二代从老爸手里接过家族生意不能算是创业,必须要有所开创,一个产品、一种模式、一类服务、一个店面;还有一个是“业”,做事的过程必须要是创业者的事业,即可是正业,也可是副业。虽说All In是创业的常态,然而也有兼职创业一说,记得还有本叫《周末创业》的书,教授人们如何利用业余时间去创业的。不乏有一些人在创业公司挂个顾问之类的虚职,这种行为跟投资人一样,不能算创业,因为他们没有将对应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业。加入一个创业公司,不论有无股份期权,能将工作当事业,似乎也可算是创业。

大多数人在互联网之后才接触到创业者一词,36kr的壮大历程,就是创业在中国的普及过程。实则不然,创业一词古已有之。《新唐书·房玄龄传》中,帝(唐太宗李世民)曰 :“玄龄从我定天下,冒百死,遇一生,见创业之难。征与我安天下,畏富贵则骄,骄则怠,怠则亡,见守文之不为易。”,古代帝皇平定天下,开创基业,是一种创业;《大宅门》中,七爷白景琦靠着黑七胶庄的秘本在山东收购28家胶坊创立胶庄,是一种创业;上世纪90年代掀起的下海潮跟今天的创业潮没什么本质不同。

我还想起了一个段子:

今天是被称为全球最牛逼的创业团队和公司的生日。 1921年的今天这个团队在一条船上成立了一家公司, 没有办公室、没有营业执照、没有正式员工。靠马克思的商业计划书,拿到前苏联的天使投资。历经数次破产危机,终于在遵义选出天才CEO,一举兼并收购西方和国内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资产,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宣布上市。其后几经改革重组,目前市值突破10万亿美元,现居全球第二。

在互联网之前,创业已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人类活动。互联网时代,创业门槛前所未有的低,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十分容易获取,市场门槛不再像传统时代那么高,风投天使兴起则解决了资金问题,还有越来越健全的创业服务很好地扮演了送水人角色,这是一个人人可创业的时代。

不得不说,社会文化的变迁也很重要,上世纪90年代,创业就是“下海”,只属于超有胆略人士的游戏。二十年前大学毕业生进入创业公司可能还会让父母觉得不务正业,今天,尤其是在政府背书下,创业已成正业,社会开始接受创业的高风险,也能容忍创业者的失败和失败的创业者。

开发一个App、做一个自媒体,属于创业;开一个淘宝店、做一名女主播属于创业;搞一个煎饼摊、开一家米粉店,同样属于创业。然而过去人们对创业有误解,总是将创业与互联网、与企业、与融资这些直接挂钩,甚至出现了互联网创业公司高管不幸病逝就将其归结为创业的普遍问题上,有些可笑,殊不知“创业维艰”一词古已有之,哪个行业没人英年早逝?至于说非正常死亡率,互联网行业一定不是最高的,那些高的我们根本看不到什么讨论和报道。

创业已是一门学科、一门生意。关于创业有许多书籍,培训机构,孵化器,众创空间,专业媒体,甚至还有创业导师这种神奇的职业,大家都在追求创业的成功。

那么,什么叫创业的成功呢?

在一些人印象中,创业是否成功被直接与金钱挂钩。融资多的被认为比融资少的公司更成功,上市公司被认为比没上市或被收购的公司更成功,上市之后盈利的又被认为比亏损的更成功,这些标准不都是将创业直接与金钱划上等号了吗?基于此,有人评价美团王兴是失败的连环创业者,校内卖了、饭否沉了、美团一直没上市;还有人评价刘强东是失败的创业者,京东纵然有400亿美金估值,但依然亏损!至于开篇提到将锤子科技的亏损与罗永浩创业是否失败挂钩,判断标准是相似的。

金钱对于创业来说固然重要。创业者必须要有钱才能启动、运转和壮大项目,所以投资成为创业的重要工具。还有,创业者的目的本身就是商业化的,发现商机并基于此做事情进而获得商业价值,说到底还是一个生意,去做公益(无商业公益)不算是创业。

然而,金钱可以是部分创业者的唯一终极目的,但并非所有创业者都如此。融资、上市跟借贷款一样,只是找钱的手段而已,更不能用来衡量创业者是否成功了。还有,我认为不论是否盈利,不论长期是否可以做到盈利,都不能作为衡量企业和创业是否成功的标准。

理论上来说,追求利润是企业的天职,是创业的初心,然而,追求利润并不等于一定要盈利。京东不盈利,但刘强东依然在福布斯上榜上有名,京东数万员工安居乐业,小伙伴都赚钱了,还成就了商家、物流等产业链公司,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说京东不成功?反过来,如果每家企业都有大规模盈利,账上躺着大把资金没处花,被逼到类似于房地产这样的行业,对社会益处大于坏处。

事实上,中国不盈利或者盈利少的公司太多了。有人统计过,不考虑业绩亏损企业,今年上半年有115家上市公司净利少于500万元。按照年化收益简单估算,这些公司全年净利不足千万。于是有媒体说,中国上市公司有几成几成,苦干一年还买不起北上深的一套像样的房子。每年新浪等公司发布财报之后,也有类似的说法,新浪几千人干一年还买不起五道口的一套房。

房价确实很高,也有上市公司卖房套现,成为财报中的重要收入进项。然而,这又能说明什么呢?这些公司追求利润不是为了去买房,他们可能会投资业务,招募员工,提高薪酬,总之,将公司盈利能力与其成功与否挂钩,是没有什么逻辑的,“创业误国、买房兴邦”不过是句调侃而已。那么,既然上市公司都不一定盈利,或者一年盈利还买不起一套房,我们有什么理由去苛求罗永浩的锤子一定要盈利呢?

每位创业者都有自己的目标,有的明面上是梦想使命,实际上是为了钱,这无可厚非;还有的就不是为了赚钱,钱是其实现目标的手段,比如Google、FaceBook、Apple等许多人觉得“伟大”的公司创业之初、守业至今,没有把钱放在首要位置,钱作为附属品滚滚而来。我们尊重苹果不是因为它一年能赚几百亿美元,而是因为它创造了许多优秀的产品。同样,也没人会因为中国移动、工商银行这些企业比苹果利润更高就觉得他们比苹果更成功。

既然这样,我们有什么理由因为锤子科技的亏损而认为罗永浩失败呢?话说回来,锤子手机卖得不算特别好,但在千篇一律的国产手机中却独具一格不随波逐流,用所谓的工匠精神雕琢产品,不为了盈利而让Smartisan中充满广告进而强奸用户体验,这难道不是值得尊敬的吗?“When they go low,we go high”,在go low的公司赚得钵满盆满的时候,不随波逐流却go high的公司,配得上成功二字。

说到底,只要企业能够创造对社会有益的产品和服务,并且能够维持运转,就不算失败。上市不盈利的刘强东,一直未上市的王兴,依然在亏损的罗永浩,都挺成功的。事实上,不论什么时代,当我们去定义“成功”的标准之后,就会让很多事情变化,本世纪初陈安之们的成功学,今天的创业成功学,不就害人不浅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追求,为什么一定要去追求别人眼中的成功?锤子科技认真做产品,挺好的,如果这样的公司难以立足,不是罗永浩的失败,而是社会的悲哀。

微博@互联网阿超  微信  罗超(luochaotm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