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谁都看不懂到累积3亿用户,这家公司绕过了哪些坑?
2016-11-21 12:43 喜马拉雅 余建军

先做减法,才能实现指数增长

i黑马讯 11月10日,好未来主办的2016未来之星同学会在京举办,喜马拉雅CEO 余建军出席发表了题为《打造3亿用户的音频内容平台》的演讲。余建军正在参加年度创业家评选,点击阅读原文并为他投票。

谈及产业创新的趋势,余建军总结了几个规律。一是一切为了“我”,不断朝“我”的方向流动;二是细分,满足“我”的需求。并且,各个行业都在被解购,呈现“大平台、小老板”的特点,垂直细分领域不断生长,个体或者小组织微创业越来越多,内容生产不断细分和专业,内容创新在过去两三年成了风口。

余建军介绍,目前,喜马拉雅已有大概3亿手机端用户,有四百万人上传过节目,七成市场占有率,人均收听时长110多分钟。

对于创业中可能陷入的坑,余建军提出了“先做减法、后做加法”的策略。

以下为余建军演讲节选,经i黑马编辑:

音频是未来趋势 打造音频生态圈

我做过四五家不同的创业公司,最早是在西安交通大学读硕士期间开始创业,毕业以后觉得创业特别好玩,就没找工作,一直在上海,做了一个软件公司。虽然养活了自己,但我心里还是有互联网的梦想。

中间折腾过几个项目,到大概2012年六七月份,我们定下来做音频。核心逻辑是觉得,音频是未来趋势。我们直觉认为,移动互联网起来之后,音频是最优的媒体,它可以触达过去的媒体没法触达的场景,比如开车、挤公交地铁、跑步、做家务等。

当时选择这个项目抓住了关键点:使用场景。音频的价值来自独特的使用场景,只要场景在,你又抓住了这个场景的入口,怎么也死不了。简单说,我们希望它是你的伴侣。

到现在,我们已经有大概3亿的手机端用户,有四百万人上传过节目,七成市场占有率,人均收听时长110多分钟,每月比上月增长两三分钟,这应该是互联网里用户时长最长的。

三年多来,音频从一个已经被边缘化的市场,慢慢地整个生态开始发生变化,内容供给方式、传播载体、用户构成,都在变化。

我们的思考大概经历过三个阶段。

最早我们定位为一个音频App。2014年,我们上升到音频的生态圈,不只是做App,还要变革上游和下游。

从上游来说,是变革内容的生产方式,让所有可能生产优质内容的人都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知识类内容通过音频的传播效率可能远高于视频。

在下游,我们做的是分发创新,变革手机、车等硬件。我们做的喜马拉雅inside(i黑马注:语音开放平台),还有各种智能家居公司,车机公司,都可以调用我们内容。很多汽车预装了喜马拉雅,我们还做了产品的随身听,再老的车都能收听。我们收购了一个智能音响的团队,也做了创新性的耳机。音频最主要场景有三个:家里、路上、车上。要更有效地触达这三个场景。

内容创业的未来:专业化、优质化、产业快速融合

随着创业的推进,我对产业趋势的理解也在加深。人类简史对我最大的启发,是从农业革命、科技革命到互联网,整个呈现指数级增长。这是我们互联网创业人梦寐以求的曲线。

大数据代表着未来的趋势,与大数据最相关的是人工智能,这是我们演化的方向。

过去20年,互联网完成的事情叫“连接”,百度做的是人和信息的连接,阿里是人和商品的连接,腾讯是人和人的连接。连接完以后呢?下一步就是智能。过去说互联网+,未来很多细分品类应该会有AI+(i黑马注:人工智能)的逻辑,AI可以带动很多产业升级。基本上所有巨头都在布局人工智能。

跟音频最紧密相关的是智能语音交互,我们也在讨论下一个千亿美金的机会在哪儿。

产业创新的趋势,简单总结几个规律。一是一切为了我,不断朝我的方向流动;二是细分,满足我的需求。各个行业都在被解购。一个鲜明的特点是大平台、小老板。垂直细分领域不断生长,个体或者小组织微创业越来越多,他们非常有效地利用平台。传统媒体被迅速边缘化,新媒体平台越来越集中,内容生产不断细分和专业,内容创新在过去两三年成了风口。

需求必须是刚需,必须能从小变大

一开始,很多人没有感受到音频的好处,现在一二线城市先感受到了,其实音频是更好的获取信息的方式。前段时间有篇文章提出一个概念叫国民总时间,国民总数和时间是恒定的,所有的应用和服务都是在抢我们的时间。所以未来有机会的事是帮别人省时间的事,而不是占时间的事,而音频就是省时间。

回过头想,为什么在2012年8月,我们只剩七八个人的时候拍了这个方向。到今年年初融资的时候,还有很多投资人没看明白,包括一些主流的大基金。越颠覆性的事,往往大家的观点越极端,差距特别大。我一开始跟投资人聊的时候,基本上一多半不认同我,但2012年我抓了一点,就是使用场景,这么好的场景没人占,我占下来了就是我的,最简单的逻辑,将来搞多大我不知道。

我们当时研究广播电台,为什么电视起来之后广播没死,最重要的原因是车的兴起,移动互联网还带动了很多智能硬件的兴起,这都给音频带来巨大的机会。互联网一波又一波的冲浪,我自己的体会是,最大的机会都在于人群、习惯、政策发生变化的地方,像O2O、出行、音频都是。

在微观的执行上,我过去几次创业,基本上属于冲动型。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们慢下来,觉得不要那么着急马上拍就是它了,能不能花几个月时间去调研。2012年五六月份,我们把美国、欧洲跟音频搭边的App都下载来用,发现用户用完以后,60%-70%的人都忘记广播了,我们初步判断这个东西能成。所以小样本的验证是非常关键的。

我感觉自己进步最大、体会最深的就是对需求的理解,很多人可能会只从一个维度考虑需求,只考虑刚需这一个点。2012年上半年我在想,过去只考虑一个点好像是不对的,要多维度考虑需求。

在创业一开始,就要推敲频率的问题。大众点评一开始为什么做餐饮,因为餐饮是线下最高频的品类,越高频的东西,越适合作为切入点,低频的商业变现路径。我们要考虑的问题是谁可以打我,我们会进入哪个层面。比如微信会推一个什么应用打我,后来酷我、酷狗都推了这个应用,我们也过招,发现我们都能打胜仗。

因为互联网的竞争对手往往是你看不到的,他在你的品类边界上,在你不注意的时候,就会跨越过来,所以你要考虑怎么把壁垒拉高。

内容创业还是要回归到内容质量本身。像传统广播主持人,80%-90%在我们平台上活不下去。因为传统广播多数时候确实在消耗大家的时间,节目干货不够,并没有帮大家省时间。

先做减法,才能实现指数增长

要活下来,最本质的问题是把内容当成互联网产品去打造,本质上还是内容创业。要定义典型人群,思考消费场景,考虑用户的核心需求是什么。然后做到极致,成为这个领域的No.1,用户条件反射的第一选择。只要你成为第一选择,就肯定能成。

还有很多困扰创业公司的问题,我也有一些思考。

怎么跨越死亡谷的问题。很多公司死在半路上,我总结发现,不要一开始就做那么多变量,导致不能闭环。创业之初应该尽可能减到最简单,最容易闭环的地方。如果把创业分成两个阶段,一个是从零到一,一个是从一到一百,当你没从零走到一的时候,就别急着从一到一百。一开始要做减法,所有需求、欲望砍到只剩一个,这个做到极致以后,就有机会做乘法,就是用户规模化,规模化之后,再考虑做加法,发展更多的资源,更多的团队,更多的钱。

关键要做两件事。

第一是重度垂直,构建壁垒,做高质量的内容沉淀,做高价值IP。

第二是社交黏性,要让一个个体彼此发生关联,平台和角色之间发生关联,当你形成连接关系以后,在社交层面通常比较难被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