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资本熊伟铭:我不是狙击手类型的投资人,会更看重创始人的技能
2016-11-22 10:21 熊伟铭 投资

哪怕他身上有着热爱摇滚与越野的标签,但依然是旁人眼中的“温润”之人。

*本文系华创资本(微信ID:chinagrowthcapital)授权i黑马发布。

即使无任何宗教信仰的人见到熊伟铭,“有点佛相”这句多闻于相声评书里的话也会从头脑中冒出。这大概得归功于熊伟铭的双耳——耳垂几乎占了整个耳朵一半大小,并向正前方生长,“大耳朝怀”原来如此。

周围人说他可能是对美国科技公司了解得最全面的中国投资人之一。他喜欢用美国公司举例,又会说明哪些行业是不能用美国公司来对标的,比如他关注的医疗。连聊音乐时也一样,“国内的音乐跟美国相比,从对标的角度来讲,品类非常单一”。

95级北大经济系的他,当年在草坪上与中文系同学一起弹吉他的时间,远多于与同学学生一起坐在图书馆上自习。多年后他与校友胡斌(现任掌趣科技联席CEO)组了一支名为“大愚”的乐队,去年九月还在雍和宫糖果俱乐部演出。

熊伟铭在“大愚”乐队现场演出中

这也许让熊伟铭在投资人群体里显得有些许与众不同,但只要你跟他交谈两三句,就不难产生这样的推测:无论任何场合,他应该都是最合理,甚至最得体的那个人。

他回答问题时,拿名人举例子多过谈论自己,且不会局限于某个时代,正如他表示自己跟同事相处很能“打岔”,当别人从A说到B时,你不知道他会接什么,但你知道一定不会是C。

IDG资本合伙人牛奎光曾与熊伟铭共同参加一个活动,其中一个环节是“有什么真心话想对对方说?有什么问题要问对方?”牛奎光沉思五分钟后写下“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该张张,该弛弛”,然后问熊:“如何保持内心平衡?”

熊伟铭是一名佛教皈依者,且受“正统的道家教育”影响更大,正在学习中医。

合理,这又让他少了一些容易外露的性格特征,哪怕他身上有着热爱摇滚与越野的标签,但依然是旁人眼中的“温润”之人。“那时,我看到了他的眼神,立马就平静下来了,”他的同事回忆一件小事时说道。

他也认同自己的温和之处:“纯技术的创业者喜欢我多一些,因为我可能更友善一些,能忍受的错误多一点,自己犯的错误也就比较多。所以我需要团队来给我支持,我负责的项目一定要同事们拍砖。

熊伟铭主持华创资本年会

不知这些是否有助于你了解他的投资风格,但对于一个投资人,最值得我们了解的无非是以下几个问题:

Q&A

Q:最近在看什么项目?

A:最近我们都转向了所谓的人工智能,可以说整个行业都在向这个方向转。拿 NVIDIA举例(官方中文名称英伟达,1993年成立,是一家以设计图形处理器为主的半导体公司),之前是有一定规模的小公司,大概20亿美元的市值,但随着图形计算发展起来后,它现在的市值大概有200亿美元左右,翻了10倍。很长时间以来,NVIDIA都是一个有可能被别人收掉的公司,现在忽然变成了行业领军企业,都是因为人工智能对于计算的需求。

以前没有人工智能这个行业,它依靠技术基础设施的升级产生,相当于从马车换成汽车的状态,或者说原来没有轮子,现在忽然有了,那么很多东西就变了。但是会变成什么?大家都没有明确的主意,什么时候能商业化也不确定。现在开始有更多的技术背景深厚的创业者加入进来,这也意味着人工智能已经从早期的概念阶段开始进入了应用阶段。

有了互联网之后,行业效率提升的速度变得很快,并且还在继续提升,下一步我们干脆就把重复、流程性的工作的工种都交给计算机处理,让人去做更有创造力的事。其实基于语音识别技术的沟通、指挥动作已经能够在更多实际场景里实现了,所以整个行业,包括我们华创,都在往这个领域里看。

Q:消费升级还在看吗?

A:我们仍然在看消费升级。金融和医疗方向今年明显慢下来了,但长期来看,金融和医疗做几十年都不会过时。

过去几年我们做的新资产比较多,金融这条线再往下更多看的是科技,基于更精确的数据、更高的贷款效率,更好的交易市场;消费里面主要是新品类,它跟技术毫无关系,比如文化创意。就像淘宝是60后的人做的,现在等着80后贡献;腾讯是70后的人做的,现在主要是90后来消费——产品到消费者之间有20年的代沟。70年代基本是一穷二白的,60年代就更不用说了,现在物质极大丰富了,之后会有越来越多的精神需求。

在美国文化创意产业其实不是VC干的事情,但我们现在经历的像是美国三四十年前所经历的文化产品大爆炸,那时候到底是VC 投还是PE投?他们也是胡子眉毛一把抓。所以我认为现在新品类这部分是所谓的风口,中国发展到这个阶段了,文化内容的创业公司很容易出来。

Q:你怎么看国内几个媒体曝光度很高的VC,现在希望招到比以前更加专业的人?这是不是代表他们想往专业的方向靠?

A:对,因为泛泛的机会不多了,所以你就要在垂直的地方扎得更深一些。有些行业呢,是属于中国特色的机会。比如美国也有医疗和金融的投资者,但是不会像中国有这么多,因为那个行业在美国已经发展得非常丰富了,而在中国还处于大面积补课的阶段。

医疗健康我觉得是可以和金融服务相提并论的,中国明显落后,所以我觉得它要比AI 容易。难的地方在于它非常专,AI也很专,但AI是个新行业,大家都觉着新,都还在摸索。但如果你不是学生物、化学,或者学药的,你就对医疗这个事儿没么敏感。

Q:你投的一呼医生,一开始做挂号,现在变成了诊后?

A:其实最早是做诊后,现在也有,但是诊后的客单价比较低。需求是有,但是很难赚钱,所以要做一些高金额的挂号服务、二次诊断服务。因为这个类型的服务在模式上肯定没法跟别的国家比,中国的环境彻底不一样,加上国家主管政府部门的要求,就必须按照中国的环境来做这些事。理论上不管是私立医院还是公立医院,都有流量的需求,导流肯定是一个生意,只不过我觉得现在这个市场还处在培育过程中。

在卫计委的新规出台之前,创业公司自己玩,如火如荼;新规出了之后,整个行业都在寻找应该怎么做。

熊伟铭和创业者交谈

Q:曾经失败过的创业者你还会再投他吗?

A:那就看他的变化了。比如大家都承认那位创业者对行业的了解特别深,他的弱点是对具体业务管理的敏锐度。比如再过一两年时间,他对数字的反应、对现金流的控制有非常明显的变化,他已经交了学费,快毕业的时候为什么不投呢。

性格的部分可能不会变,能变的部分是技能。

Q:有没有遇到过数据作假的创业公司?

A:有啊,不一定是数据作假,就是作假。学历、商业条款,都有拿来骗人的,这种就不要碰喽,因为这不是他的底线。

数据作假呢,刷榜这件事算他的技能,我觉得不算作假;如果完全是篡改数据,那就是作假。有一种情况的自消费我们能理解,就是作为市场投入,你可以投放全中国的广告牌,但那个成本太高了,还不如你自己刷榜呢。但如果是刷销售业绩就不行,所以这个取决于策略性还是实质性地作假。

Q:融资数据作假呢?

A:历史上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觉得是市场阶段的问题。比如,有人会加入谷歌,即使是在谷歌还没有融资的时候,就有非常牛的人加入。而现在中国市场上,特别牛的人加入一无所有的创业公司还是很少。我原来有一个同事在摩根士丹利,后来去了腾讯,他是腾讯投资的第一个人。当时他的父母非常生气:“你怎么去了这么一个小破公司?放弃了大好前程。”所以我觉得这套东西在我们这个圈子里真的无所谓,因为投资人看的都是真实数据。

Q:他们怎么跟媒体说你们也无所谓?

A:真无所谓,比如他说我融了10个亿,那我想哦这可能是估值,没关系,我们从来不看这个,这个对投资人的判断没有任何的影响力。我觉得这个只是对招聘上可能有一些帮助,让人觉得这可能是家靠谱的公司。

十五年前大家可能会觉得,哇,好高的数字,但现在都觉得毫无感觉。你可能能上头条,但这个东西抓人吗?我也不觉得会给大家留下太深刻的印象。

Q:你认为创业成功运气成分占到70%到90%?

A:对,那个时机,我觉得是最难的部分,是没有人能够掌控的部分。在好的时机之前创业,你就是自大,正在那个合适的时机创业,你就是智慧。

Q:为什么开始学习中医?

A:我看医疗领域,所以也算工作相关。这个系统是被忽略的科学,我觉得古代人和现代人的系统不一样,现在是比较浑浊的系统,我们身体的传感器不敏感,而中医本身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传感器,于是中医能够判断气血的走向,判断用什么药,判断这个根本的病灶在哪。

从历史经验来看,中医是一个已经被证明了的、行得通的体系,只是这些年,很短的一段历史时期内被大家忽略了。我觉得我们这个圈子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这个东西,大家在寻找一种答案,中医这个体系给了一些人一些答案。

中国这些传统文化的东西其实挺厚重的,中国对于做人的要求,是“真至圣贤”这套系统,美国是没有的,西方对人的要求主要是普遍的、底层的要求。

Q:你有什么宗教信仰吗?

A:儒、释、道是一家吧,如果按这个讲,我是道家的,正统的道家的教育,然后皈依了佛教。

Q:你有阅读习惯吗?

A:有,我觉得机场是理想的买书的地方,我在机场买的书最多,出差有个好处就是阅读,快速地看,一次飞行就是一本或半本,出差回来后就把书送给我觉得最值得立刻看一下的人。

商业的书已经读得七七八八了,所有公司的历史都读一遍,读得越多越觉得都是基础的问题,没有什么奇葩的事——当这个公司变懒的时候,这个公司就要完蛋。黑莓为什么完蛋?因为懒。诺基亚为什么完蛋?因为懒。什么时候苹果变懒了,它也会完蛋。因为市场总是变的,设备会变,人群会变,技术会变。其实你只要跟着就行,华为就完美的证明了这一点,只要跟住了就不会掉队,公司的寿命就会不断增加。甚至不要做引领者,因为引领者可能先死掉,比如盛大的盒子。活下来以后别人管你叫领导者,没活下来你就是狂妄自大。

Q:现在的工作状态是怎么样的?

A:原来每天七八个会塞满,现在降了降,还是得要有质量的信息,而不是像医生看病一样:“下一个,下一个”。所以现在见公司也更有选择性了,而且团队变大,同事们也有时间去见项目。

现在的关键是要提高判断力,有些项目我们可能是第一个见的,那它值不值钱,到底我的判断对不对?我觉得自己不是狙击手类型的投资人,我还是相信投资这件事“天时”很难,所以我会更多地看创始人的技能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