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了BAT ,国内投资者会错过下一波巨头吗?
2016-12-26 16:43 投资 互联网巨头 BAT

单就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势能驱动的国内投资者在错过了BAT之后,会错过下一波巨头吗?

不久前,张维迎在国家发展论坛的演讲中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中国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也是储蓄额最多的国家,那为什么BAT都是外国人投资起家的?

距离BAT的起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的时间,国内的金融体制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然而赴美上市仍是中国互联网企业主流的选择。对于国内的投资者而言,一面唏嘘错过了投资BAT等互联网巨头的机会,一面又对美图等登陆香港股市的互联网新贵犹豫不决,国内的A股市场则直接缺少了互联网巨头的身影。

对于问题的答案,张维迎上升到了金融体制的高度,甚至引申到中国的创业者仍缺少企业家精神。或许我们没有张维迎教授对经济体制的深入了解,单就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势能驱动的国内投资者在错过了BAT之后,会错过下一波巨头吗?解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分析下国内互联网市场的两个现象。

1、中国互联网企业为何乐忠于赴美上市?

从2015年开始,曾经筚路蓝缕只求在纳斯达克敲钟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们,纷纷开始私有化回归,名单中包含了360、世纪佳缘、欢聚时代、陌陌、中手游等在国内知名的互联网企业。不过,在A股市场表现不那么乐观的情况下,诸如排队或借壳上市的声音已经少了很多。即便在港股市场,也只有一家独大的腾讯和刚刚上市的美图,互联网或科技公司的面孔并不多见。

与之相反的是,国内互联网企业并没有停止赴美IPO的浪潮,即便是不被看好的2016年,依然有中通、51Talk等勇闯美股市场,蚂蚁金服也传出了在硅谷路演的消息。如果从2000年开始算起,中国科技企业的赴美上市已经迎来了四波浪潮。

第一波上市潮发生在2000年前后,典型代表就是有互联网三剑客之称的新浪、网易、搜狐。

第二波上市潮发生在2003年-2007年,携程、巨人、百度等赫然在列,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较上一波有过之而无不及。

第三波上市潮可以看作是2010年-2012年期间,诸如优酷土豆、搜房网、人人网等国内二三线阵营的互联网公司开启了赴美上市的序幕。

第四波起于2013年,阿里巴巴、京东、聚美优品、58同城、微博、猎豹、陌陌等,在数量和规模上再度刷新了历史。

究其原因,一方面,国内资本市场仍未放松用以衡量企业上市的财务标准,这大概也是尚未盈利的美图选择香港市场的原因。纵观美国的互联网公司,上市之初多半处于非盈利状态,去年亏损4.5亿美金却传闻估值在250亿美元左右的Snapchat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而在香港上市的腾讯,IPO当天的股价创造了3.38元的历史最低价,如今腾讯的股价已经攀升至180港币以上,这还不包括股票增发所带来的影响。两者截然不同的市场标准,不排除是将中国互联网企业推向美国上市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赴美上市已经成功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标杆,即便被要求超低价发行,中国互联网企业仍然愿意去讨好美国资本市场。此外,美国股市的资金容量、市场规则和投资偏好也是中国互联网公司选择的诱因,毕竟在这个市场能够融到更多的资金,企业的股权结构也更加自由。

当中国企业趋之若鹜的奔向美股的时候,对中国市场的影响不止于公司层面,还有资本层面,比如中国投资者的投资逻辑,这便要谈起第二个问题。

2、中国资本市场形成了什么样的投资逻辑?

站在大洋的彼岸遥望美国资本市场,多少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中国的投资者学习了华尔街的形态,但是否领悟了投资的内涵就不得而知了。至少在对互联网公司的估值上流行着这样的观点:

如果一个互联网产品是一个工具,那么它是一个十亿美金的生意;

如果一个互联网产品是一个平台,那么它是一个百亿美金的生意;

如果一个互联网产品能够打造生态系统,那么它是一个千亿美金的生意。

按照这个逻辑似乎不难对美股的中国互联网公司进行对号入座。

在工具类产品的阵营中,高德地图和猎豹最具有代表性,2014年高德从纳斯达克退市归入阿里时,市值在14亿美元左右。同样作为工具的猎豹,如今的估值在15亿美元上下。

在平台型公司当中,唯品会、优酷土豆、58同城等可以归为此类,阿里收购优酷土豆时开出的价格是68亿美元,唯品会和58同城当前的市值分别为68亿和46亿美元,似乎符合百亿美金生意的定位。

百度、腾讯、阿里则属于生态系企业,截止到目前,阿里巴巴的市值超过2200亿美元,腾讯的总市值超过1.7万亿港币(2190亿美元),而在生态方面表现不那么抢眼的百度,市值则处于580亿美元上下。

对于这一逻辑的科学性暂且不去讨论,毕竟这一说法本身就是归纳性的结论。然而这个逻辑对国内的投资者却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以上市不久的美图为例,因为自身产品的工具类属性不利于估值,而开拓了智能硬件美图手机,美拍、闪聊等社交类产品。即便如此,当美图在香港股市拿到50亿美元估值的时候,尽管相比同样于图片工具起家而后进入社交和硬件领域的Snapchat已经有5倍的差距,国内一些媒体依然传出了揶揄之声,资本也处于观望的状态。

为此,周鸿祎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一个公司不要定义成是工具还是社交…只要他能为用户创造持续的价值,有用户基础,这就是一个好公司的基础。”这番观点不无道理,对国内的投资者也是一个善意的提示。对于美图的上市,无论是香港还是大陆的资本圈,都给予了极大的重视,许多教父级人物都出席了美图的上市,这无疑也印证了周鸿祎的观点。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未来的生存空间要比现在的盈利能力重要的多。美图和腾讯一样,在逐步建立自己的生态,如果单凭某个产品形态来判断价值不免有些许盲目,甚至将错过一些投资机会。

我们会错过下一波巨头吗?

对比来看,美国纽交所和纳斯达克上市值最高的五家公司都来自互联网阵营,分别是苹果、谷歌、微软、FACEBOOK和亚马逊,且高科技互联网公司的市值已经占到了美股的28%。而在A股和港股,除了腾讯一家独秀,石油、房产、金融仍占据了大头,不折不扣的偏科生。

深港通开通之后为内地投资者打开了一个资本配置的机会,香港很可能变成一个炙手可热的投资市场,但实际发展并没有预期中那么理想。相比于A股近乎苛刻的标准,香港股市已经开明了很多,至少允许亏损的企业上市,这对互联网公司来说,似乎不必再漂洋过海远赴美国,可事实是这样吗?

不管是香港投资者还是大陆投资者,都属于势能驱动型,更看重现实的营收情况和回报率,而大多互联网公司表现出的是后期发力,这在百度、腾讯、阿里等巨头身上已经得到了验证。深港通的开通,为国内个人投资者购买港股提供了渠道,尤其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80后和90后投资者,或许会成为扭转这一局面的力量之一。

事实上,在香港上市的互联网公司也或多或少存在这方面的考量,比如蔡文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图的主要用户集中在大陆和香港市场,选择在香港上市解决了内地投资者参与的门槛,希望和用户一起成长。从结果来看,美图上市的反应没有市场预期的那么热烈,但整体集资金额仍然不错。而就近期美联储加息、恒生指数整体走低等不利因素致使香港股市持续低迷的情况下,美图的表现已经优于大盘走势,或许是一个利好的信号。

凭美图一己之力能否扭转趋势还不得而知,幸运的是已经出现了两个利好因素。

其一,美国资本市场对于中国网民消费能力的印象仍然停留在十年之前,这便不难理解为何偏工具属性的产品估值被严重低估。而国内的投资者对这个情况则有着更清晰的认识,比如说国内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网络消费能力并不输于欧美,为优秀的产品和服务买单已经开始萌芽。

其二,近两年国内出现的独角兽企业不再少数,滴滴、美团、大疆甚至是小米等优秀企业都有可能成为港股的潜在目标。香港股市的特殊性在于在地域和文化上更接近中国内地市场,这便让互联网公司在打法和商业模式上有了更多的灵活性。同时,香港也扮演了互联网公司谋求海外布局跳板的角色。

理想的状况是,美图在港股的未来表现有个很好的走势,为国内三到五年内即将上市的独角兽们形成标杆效应,吸引更多优秀的公司,也吸纳更多的投资者,进而逐渐改变港股的现有格局,以及对高科技股的态度。

写到最后。站在个人投资者的角度来讲,美图的上市以及深港通的开通都为我们提供了投资潜在巨头的机会。过去十年中,中国互联网群雄创造了超过5万亿的资本财富,又悉数被国外投资者瓜分,希望在未来的十年中,我们不只是互联网成长史的见证者,还是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