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集体讨债 童装淘品牌绿盒子宣告破产
2017-01-03 15:51 绿盒子 破产 吴芳芳

如今摆在吴芳芳面前的只有两条路:破产重组或者破产清算。

i黑马讯 1月3日消息  2016年的最后几天,恐怕是昔日“网络童装第一品牌”CEO吴芳芳经历过的最难熬的日子。彼时,“绿盒子宣告破产”,“美女CEO吴芳芳转移财产跑路”等传闻正与即将被敲响的跨年钟声一样,等待着时间宣判。不同的是,热闹的人群迎来了新的一年,而处在风暴漩涡的绿盒子等来的却是要么破产清算、要么破产重组的关于生死的通知单。

事件的起因,是一条绿盒子供应商的催债微博。

12月28日,一位疑为绿盒子供应商的网友在微博公开声讨吴芳芳恶意诈骗,转移公司财产,称“吴芳芳身为上海十佳创业女青年,麦西西代言人,一位头衔多到数不过来的成功人士,麻烦把恶意诈骗我们的货款还给我们。”并@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阿里享有美誉度店铺的背后,劳苦大众一针一线、通宵达旦赶出来的货物就这样被“吃”。

此外,该网友还贴出数家供货商联名向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检察院、徐汇分局经侦支队的请愿。称,2015年开始,绿盒子就由于长期在各网络电商平台低价促销及盲目扩张(开办线下实体店等原因),造成企业供应链断裂,无法正常按时支付供货商贷款,老供货商不断停止供货。

但是在这一情况下,该企业主要负责人(法人:唐俊喜;股东:吴芳芳,两人系夫妻关系)及部分高层管理人员,采取欺瞒企业实际经营状况的手段,使用多种合同诈骗手段,欺骗供货商继续供货,造成目前至少有94家企业单位、9400万元的负债无法清偿。

并且称,目前该企业还在想办法转移有形无形企业资产,同时很多高管另组团队在外地另起炉灶,试图侵吞这么多企业及员工的血汗钱。

面对公开质疑,当晚吴芳芳在个人微博上针对“恶意诈骗和转移财产”发表申明:虽然公司最近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但我一没跑路二没有想过推卸责任三没有卷款过一分钱,相反我个人的积蓄这几年都不断贴补进了公司,此点可以接受任何形式的法律审计。目前我每天都在四处奔走努力解决问题,年关将至,明白各位供应商的苦衷,你们骂我什么我都毫无怨言,这也是我应该去承担的,但如果各位继续在网上散布我孩子的照片并加以诋毁,我一定会用法律手段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这是作为母亲一定会拼了命去维护的权益!

12月30日,吴芳芳首度,也是最后一次接收媒体采访时再次回应:我正在积极处理此事,也在和供应商们积极对话协商,希望大家可以稍微理性对待,绿盒子有品牌价值、产品设计、线上运营优势,我已经委托律师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希望能够转型代运营公司,用自己的能力把公司经营下去,慢慢还供应商的钱。同时我愿意接受任何形式的审计,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至此,绿盒子和大多数供应商仍然各执一词。但无论孰是孰非,绿盒子长时间拖欠供应商货款都是不争的事实。“其实前两年绿盒子已经现金流有问题了,不应该采取拉长供应商货款接着猛搞的策略,可以裁员,可以缩减规模,只要策略得当,总有办法再起来,等到现金流万劫不复了,这辈子再想转身,难度很大,供应商都很难,都是身家。”事发后,知名电商评论人鲁振旺在社交媒体发声称。

无疑,对于任何企业来说,拖欠供应商货款都是一个随时可能引爆的定时炸弹。有消息称,除了催债微博,绿盒子负责供应链的主管突然失联,引发恐慌的供货商集体讨债并上诉,以至绿盒子支付宝账户在双11后第二天即被冻结,最终使绿盒子陷入弹尽粮绝的困境是此次导致绿盒子最终崩盘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这并不是绿盒子第一次面对崩盘危机,早在2011年,上海地铁满是绿盒子的宣传,但由于盲目求快,非理性扩张,绿盒子在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处于人心动荡的业务调整期,加之此后O2O、线下店等新的业务形态不断冒出头,绿盒子无重心的不断跟进,也导致其始终没有重回网络童装第一品牌的辉煌。

截至目前,在i黑马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发现,绿盒子在天猫的官方旗舰店页面已经消失,其官方微博也仅剩下去年11月3日的一条秒杀信息。

如今摆在吴芳芳面前的只有两条路:破产重组或者破产清算。

吴芳芳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破产清算也许是最简单的方式,但是我想争取破产重整,我拼命挽救绿盒子是因为害怕让众多的供应商蒙受损失。同时也不希望自己一手打造的品牌倒闭,所以之前我从个人腰包掏钱帮公司度过难关。”

吴芳芳说,“希望大家给我时间和机会。如果供应商不接受破产重组,只能走上破产清算之路,其实这对供应商来说损失比较大,也是我最不想看到的结局。”

即便如此,最终能有多少供应商同意破产重组,答案也并不会太乐观。

在阿里带领淘品牌浩浩荡荡冲刺创业板的当下,绿盒子的命运正在为线上线下同时拓展的淘品牌敲响警钟。“绿盒子原来靠线上红利做大做强,但难以进一步做大,特别是线上淘品牌靠全网比价很难有高的毛利,低毛利、低品质如果不能迅速规模化,那意味的就是亏本经营。绿盒子走线下实体店铺经营时继续遵循传统的渠道经营模式,线上线下没有形成一体化经营模式,导致了线上线下不同经营手法,让品牌总部在供应链管控上无法形成集约化,导致成本反而增加了。其重新转型在品牌、产品、渠道等方面没有形成精准化定位,线上用户体验与线下用户体验形成不同的轨迹。”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伟雄日前媒体采访时评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