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怎样用创新机制孵化项目?现在网易云也要靠它“解放程序员”了
2017-01-09 10:29 网易杭研院 网易云 创新机制

你是网易云音乐、网易考拉海购和阴阳师的粉丝吗?那你需要知道网易杭州研究院了。

云计算之争进入2016年,网易云也终于入局了。从2015年开始,网易云信、网易七鱼、网易蜂巢等云服务产品相继上线。2016年9月,网易云召开了战略发布会,网易正式加入了云计算大战。

而推出网易云服务产品的,正是有着“网易创新产品研发孵化基地”之称的网易杭州研究院。它不仅为网易的互联网业务提供技术支撑,还孵化出了网易云音乐、网易考拉海购等一系列“网红”产品。它的创新机制究竟如何,网易云又为何选择在2016年加入云计算战局?2016年是杭州研究院成立的第十年,网易杭州研究院执行院长汪源向i黑马讲述了杭州研究院的十年发展和创新机制,以及网易云的未来破局之术。

网易杭州研究院执行院长汪源/受访者供图

网易的创新项目,靠什么机制诞生?

在互联网江湖里,网易的产品创新近年来一直为人津津乐道:跨境电商网易考拉海购、在线音乐市场后来居上的网易云音乐、网易云课堂……而这些“网红”产品,均脱胎自有“网易创新产品研发孵化基地”之称的网易杭州研究院。

网易又是凭借什么独特的创新机制,让杭州研究院成为创新的大本营?“在对网易杭州研究院的职责和定位上,我们是国内大型互联网公司里很独特的一个。它的名字叫研究院,却包含了创新业务孵化器的职能,以及为网易全部互联网应用提供公共技术平台、公共知识体系和技术体系的职能。另外,它同时又包含了为网易所有互联网应用提供运维服务保障的职能。”汪源告诉i黑马。

在很多其他公司里,这三个职能,往往是分给不同的部门去承担的。而在网易,杭州研究院包揽了从平台端到业务端、再到后端服务端的角色。

据汪源介绍,从2006年开始的十年时间,杭州研究院构建了面向互联网的七大技术体系:服务端的技术体系,现在以云计算为主;其次是前端技术体系,包括Web前端、PC端和移动端;第三,信息安全技术体系;第四,运维保障;第五,质量保障体系;第六,大数据体系;第七,人工智能技术体系。

杭州研究院在初建之时,就确定了自己的创新机制,这也为它日后成为网易的创新业务孵化摇篮奠定了基础。“这个机制核心要点在于任何人都可以提出创新项目。”汪源说。项目提出后,杭州研究院会组建一个虚拟的委员会组织,来对这个项目进行评审。“通常来讲,如果这个项目能够通过委员会的评审立项的话,提出者就会成为这个项目的负责人。”

网易的创新产品,会给人一种奇特的感觉:它们往往分散在不同的领域,也许并不是第一时间推出的,但往往能实现“弯道超车”。这其中的原因,也在于这个创新机制中,项目的提出,并非只是源自于公司自上而下的战略规划。“网易大量的项目是由基层和中层管理者提出来的。比如说,从经理到高级经理、到总监,他们根据市场或者用户的需求,提出的项目是最多的。”汪源表示。“创新项目里面核心技术人员所提出的专利,可以兑换成创新业务子公司的股份。”

在关键的产品上,自然离不开公司对战略的考量。汪源向i黑马介绍,杭州研究院会接受市场分析部和战略部做的行业性研究和战略性研究,并以之作为对下一步创新领域的指导。

而一旦立项,项目就将和其他产品一起分享资源、接受外部融资和市场竞争。网易内部孵化的系列产品,就接受着这样的更迭与考验。

从2006年创立至今,经过十年的时间,汪源把网易对云计算的探索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我们用4-5年的时间,构建了互联网技术体系。第二阶段从2011年到2015年,这是私有云阶段,网易整个集团业务实现全面云化。第三阶段,是从2015年开始,网易开始走向公有云阶段了。”

网易云、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是杭州研究院在下一步创新发展的重点。

网易云真的“迟到”了吗?

相对于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在2016年9月推出云战略的网易云,入局显得是有些晚了,但在汪源看来,网易在云计算领域,并不是个“后来者”。从2006年前后,网易就开始了对云计算相关技术的研究,并在2012年推出了首个私有云平台。之后诞生的网易考拉海购、网易云音乐和网易云课堂等,都是在网易云服务基础上建立的。

到了2015年,网易集团95%以上的互联网业务,已经移到了自主构建的私有云的平台上。2015年,网易进入公有云市场,网易云服务也自2016年开始正式对外推出。

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网易杭州研究院也一直都在关注这些新兴领域的技术变革。

2010年,网易在国内首次用大数据的数据挖掘方式,解决了网易邮箱的反垃圾问题。2012年,网易邮箱推出了人脸登录的功能。2014年,网易杭州研究院自主研发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语音识别技术,应用于网易游戏领域。

“我们在观察云计算市场的发展程度,以及我们的内部技术何时能达到一个成熟的状态。”汪源说,“到了2014年,国内云市场开始真正启动并走向壮大,而我们的技术、产品以及后端保障、运维,也在这一年真正打通。因此,2015年,我们认为,这个时间点到了。”

在网易云的宣传片中,丁磊的发言可见网易对云计算领域的重视程度。也正是丁磊,强调了网易云的初衷,是要“解放全国的程序员”。这也许从一开始就表明,和其他互联网巨头相比,网易云在战略上有自己的体系,更多地是为了解决企业在产品研发、运营和管理上的问题,提供面向业务的场景化解决方案。

“这和网易的文化基因有关。”网易云市场总监张波说,“长期以来我们的产品思路,会更倾向于精准地去解决某类用户的具体问题。”从而,网易云在云服务的划分方式上也与众不同,将其分成云计算基础服务、产品研发云、业务运营云。“当前很多云计算的厂商提供的是基础设施、计算能力,我们觉得,这相当于给客户基本生存所需的水和面包。而网易推出的产品、知识体系甚至服务体系,是一种赋能,希望帮助用户成为这个领域的佼佼者。”

在整体上,网易云的产品离客户的业务更近。“网易云里面有很多产品线,在技术水平上,我们会做得更好。比如客服这个领域,现在有很多公司在做。而我们的客服云(网易七鱼)总的思路是,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来帮助客户提升效率,提升它和用户之间沟通的体验。网易有很强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技术背景和积累,产品体验也会更优。提供一个比较贴近业务的解决方案,这是我们和其他家的云在思路上的不同。”汪源向i黑马总结,“其次就是,当你选择了做面向业务的解决方案时,就要看你是不是做得比别人更好。我们选择推出来的产品,都是我们做得较好的。”

汪源对网易存储系统的打造记忆犹新。存储技术基本上在网易1997年刚成立就开始做了,从2006年开始,杭州研究院开始做分布式数据库,经过了10年之后,第四代也在不久前上线。“20年时间,感觉我们和老牌存储厂商都差不多了,而我们始终做的是这种分布式的海量数据系统。”“匠心”,汪源用了这个词,来形容网易云对产品研发和打磨的态度。“丁总说,网易云要解放千千万万程序员,怎么样解放?你要把这个系统做得让程序员用起来越来越便利,效率越来越高。”

网易云信(即时通讯云服务)是网易云推出的首款云服务产品。目前,网易云平台上已经拥有了智能云客服产品网易七鱼、反垃圾云服务网易易盾、新一代云计算平台网易蜂巢、网易视频云等云服务产品,包括顺丰、中国人寿、优酷、网贷之家等,都是这些产品的客户。

而网易云的下一步,也将和杭州研究院孵化的其他创新项目一样,走上自己的独立发展之路。汪源介绍,在2017年,网易云的下一步目标,将是继续扩充大数据产品线,以及建设营销体系。

张波向i黑马透露,2017年,网易云将继续发力引入合作伙伴,建立云生态。在国内的主要城市,网易云将和当地政府、园区孵化器、投资机构一起建设双创基地,面向更多创业公司提供一整套的服务,包括网易云的产品技术,以及知识体系等。

虽然与阿里云同在杭州,但网易云依托自己的差异化竞争,正在探索属于自己的云计算发展之路。“我们的愿景是,用3-5年的时间,进入国内云计算第一阵营。”张波信心满满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