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焦虑是因为你无能
2017-03-23 11:02 房子 北京

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本文由王旭的王(微信ID:wangxudewang)授权i黑马发布,作者 王旭

1

这真是一个全民达成一致意见的社会,无论你在什么样的场合,都会听到有人在谈论房价。有房的人谈论房子的时候是洋洋得意的,没房的人谈论房子的时候是垂头丧气的,很多人还没死仿佛就被房子给判了死刑。

昨天中午在崇文门吃饭,邻桌是三个北京本地中年妇女,看上去就是孩子都半大了,自己也到了混吃等死的年纪。因为她们说话的嗓门实在不加克制,很容易就听到谈话的内容,那就是房子。

谈话的气氛是喜气祥和的,其中一个说,自己当年在一个国企工作,工厂给她在石景山分了一套50平的小房子,“那房子太老了,太破了,我们废弃了很久,狗都不爱在里面拉屎尿尿,前段时间我卖了这个数。”她比划出一个6的手势,抑制不住地哈哈大笑起来。

“600万啊,按理说实在也不贵,那个地方要不卖到1000万,都对不起这个社会。”对面吃饭的同伴,一边吃着东西一边点评。

这大概是我最近听过的关于房价的话题中,最为热情洋溢的,因为一桌里都是有房产者,谁都没有自怜自哀的理由。这些人的状态已经不仅仅是喜悦这么简单,而是那种睡觉都会笑醒的感觉,她们是一线大都市中稀缺资源的掌控者。

资源决定着你的腰包,决定着你的情绪,决定着你觉得活着到底有没有意思。让人觉得挺沮丧的是,相当一部分人都觉得自己活着没什么意思,因为他们在大城市没有房子,他们觉得自己就像航行中大船上被扔到海里的弃子。

他们在抱怨,在愤怒,在绝望,在诉苦,这个国家从来没有全民焦虑成这个德行。

2

在这些焦虑愤怒的人群中,年轻人占了很大的一个比例。十年前有一个说法,叫做才毕业就失业,现在看来这跟房子比起来,根本就不算什么,现在的年轻人是一毕业就无产。

一毕业就无产,是很正常的一种现象,一毕业就有产,我就想问凭什么?

一份去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全球各地首次购房者平均年龄的调查中,中国北京的青年以27岁的年龄荣登最小年龄榜首。英国、美国人首次购房的年龄在35岁,年龄最大的是德国和日本,在41岁左右。

看看这个年龄结构吧,购买人生中第一套房的人中,生活在北京的年轻人以27岁勇夺桂冠。我们到底是应该庆祝,还是应该感到好笑。按照平均23岁大学毕业来看,27岁买房,意味着只工作了4年,一个人工作4年能攒多少钱?就算十年前,那也是基本不可能的。说白了,这些买房者,绝大多数都是靠父母来掏首付的。

北京已经给年轻人发了很多年福利了,而中国的年轻人都被惯坏了,他们认为自己年纪轻轻拥有一套北京的房产是理所应当的,所以当房价涨到他们的父母都无法承担的地步时,他们才发现原来生活的真相根本就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

北京的房地产市场,消费主力本来就不应该是首套房消费者,尤其是那些买房结婚的年轻人,这些人的财富能力如果可以在北京轻松买房,说明北京的房地产市场是初级的,没有入市门槛和筛选能力的。

不谈中国的土地政策,就谈中国的经济总量,以及富人的数量,北京的房地产市场主力都应该是以家底富足的中年人为主。还有人在那里宣扬中国的房市火爆,是政府在进行债务转移,有趣的是不少财经类野鸡专家也持这个论调。

我只想说,真的想了解中国的房地产,还是要到二手房中介去看,亲自去新盘的售楼处去问,然后好好调查一下那些购房者,他们真的是为国接盘的傻逼吗。今年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已经出炉了,中国的亿万富豪数量首次超过美国。如果中国的经济状况不景气,那么这些富豪的资金必然是进入房地产市场,而北上广深的房子,必然有他们的贡献。

北京房市的火爆,其实就是资源再分配的一种方式,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突然加速的一大步。这种跨越一直在进行,只是好多人视而不见,只是到了今天完全超出了自身的承受范围,他们才如梦方醒嚎啕大哭。

如果你理解为城市的一种洗牌,你就没必要这样哀伤,因为在购买的这个层面,你已经不符合北京的要求,这也是我鼓励那些不甘心被北京淘汰掉,还想留在北京工作的年轻人赶紧去周边城市买房的主要原因。

3

像北京这样的国际大都市,它的房子就是稀缺资源,就不是给普通人,尤其是一些年轻人准备的,无房者的焦虑、愤怒和绝望毫无道理可言。

很多人的焦虑是因为没有房子,没有房子到底是谁的错呢,再公平的社会也没有给你发房子的,就算一个茅草屋都需要你用拳头来奋斗。

很多人觉得不在北京有一套房子,他就没有脸面再活下去了,他们把房子同自己的人生有没有意义,直接画上了一个等号。

这些人有没有想过,如果在大城市待不下去了,为什么不去二线城市,在二线城市待不下去了,为什么不行去三四线小城,实在不行就去农村,本来就天无绝人之路,难道你真的跟90年代的某些下岗职工一样去跳楼?

一栋房子可以定义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群体,乃至一个国家的国民的人生和未来,这不是太过悲哀了?

无论你是富可敌国的王健林,还是两手空空的流浪汉,你都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没有强大的内心,你怎么好意思苟活于这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正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活在别人的逻辑中,羡慕别人的生活方式,双膝下跪向消费主义彻底投降了,你才会活得如此焦虑毫无尊严。

如果你有钱,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当然要去买房;如果你没钱,你是一个囊中空空如也的无产者,你就没必要去追逐别人那样的生活。我们需要的是一种私人订制的人生,而不是消费主义浪潮绑架下的工业流水线打造出来的千人一面的标准化人生。

要知道没有谁能够为你负责,你也无法为别人负责,你有足够的权利选择自己要过的生活,如果想不明白这些那就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罢了。

其实就算有房产者,他们也要承担风险,人生漫漫几十年,未来到底会怎么样,谁都很难去判断,很多人年纪轻轻就将房子作为自己人生的唯一价值标准,不得不说是一个盛世奇观。

4

没有买房有没有买房的好处,无房一身轻,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做一个真正的自由主义者。

很多人买房一是为了寻求安全感,二是为了寻求财务自由,到头来无论是有房还是没有房的人,都成了房奴。

我有一个朋友,他们两口子在北京买了两套房子,其中一套房子是2003年刚来北京买的,当时的价格是3000块,这些年涨了20倍。因为这套房子的启发,他们2015年又买了一套,如今两套房子的市值加起来接近两千万。

我总开玩笑说他们是两家上市公司的结合,好多上市公司一年也赚不了这么多。我最近听到的消息是,他们打算卖掉最大的那套房子,带着4岁的儿子一起移民美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

女方告诉我说,尽管他们现在有房子有车有存款,但就是没有安全感。他们之所以去美国,是因为他们都是外地人,孩子再过两年要上小学了,需要办理北京市居住证,这本身就很难办,就算孩子能在北京上学,也没法在这里高考。

他们想了很长时间,最终决定移民美国,向着最终极的自由世界进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焦虑,之所以讲这个故事,就是告诉大家,就算有产者也有有产者的焦虑,只是他们有一些资本去应对罢了。我特别不同意买房子和理想相对抗,如果我十年前就在北京买两套房子,现在早把它们卖了,带一大笔钱跑到欧洲去游学画画了,成为一个艺术家才是我的人生终极追求。

所以你买了房子,将来可以变现,想去哪里去哪里,其实就是追求自由的一种方式,只是很多人还被困在那栋房子里无法自拔。

要么离开这个国家,彻底摆脱这种焦虑的大环境;要么就只能留在这个国家,生活在这种游戏规则下。你只能选择去适应,越焦虑就越悲剧。

人要懂得自我排解,人要学会自己说服自己,你现在的一切,都是你自我选择的结果。

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