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公司如何估值?原创IP、技术、变现模式是重点
2017-03-29 10:05 漫画公司 动漫公司 估值

头部公司永远是规则的制定者,后来者通过同期对标和相关因素参考进行估值。

本文由三文娱(微信ID:hi3wyu)授权i黑马发布。

上周,回顾了最近几年的动漫投资事件:250起动漫投资事件,有这些行业发展规律与趋势。

我们发现,随着整个动漫行业中CP公司融资轮次逐渐从早期向中期发展,大额融资和高额估值引起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在这些数字背后,三文娱观察到这样的现象:

伴随着动漫行业的火热,更多资本介入,动漫公司整体估值在近年飙升,头部IP和优质团队一直是资本热捧的对象。而涉及到变现方面,由于行业尚处于早期,模式仍有待探索。投资人更多投的是未来动漫行业有大额利润的可能性。

我们知道,成熟行业成熟公司的估值体系通常根据其利润、收入或者企业价值计算的,对应使用P/E(市盈率)、P/S(市销率)、EV/EBITDA(企业价值倍数)三种模型。

而动漫行业目前没有形成成熟的模式,很多早期公司利润微薄甚至仅维持盈亏平衡,那么目前国内动漫公司估值的标准是什么?公司之间估值相差较多的原因是什么?稳步提升估值的方法是什么?

本文,三文娱将基于一些行业数据,并在与中影年年、动漫堂、A4漫业、鲜漫、鱼肚白动画、灵动漫画、神居动漫、好传动画等多家动漫公司,以及多位业内资深投资人交流之后,梳理呈现给大家。

动画公司估值:自主IP和技术是重点,头部公司看利润

首先要说明的是,本文只讨论动画公司及漫画公司的估值情况。行业尚处早期,并没有确定而完善的体系和规则,投资和估值都是公司和资方商定的,会有很多特例。但在行业内也有大家公认的一般估值标准,所以三文娱只讨论这部分规律和针对动漫公司价值的普遍关注点。

动画公司和漫画公司的估值标准是不完全相同的,但都遵循行业估值的一般逻辑。

即:头部公司永远是规则的制定者,后来者通过同期对标和相关因素参考进行估值。初期关注头部内容,后续关注持续产生头部内容的能力和变现能力。

我们先说动画公司。

整体来看目前国内动画公司估值评估主要参考IP、技术、团队、变现能力和轮次及市场环境五点。

IP,即作品

这一点主要考核三方面,是否是头部IP,是否拥有自主版权,以及IP的受众群体。

衡量是否是头部IP。动漫行业归根结底是内容产业,内容产业的核心就是IP的质量。衡量IP,首先要看作品的一些数据,比如播放量、粉丝数等,但市场上数据真假难辨,所以主要会看作品的热度、话题指数、以及作品是否突破了次元壁,走到大众视野中。

其次,看商业化的主动性,在影游等变现的过程中,是下游公司主动上门并付钱购买IP,还是需要被动寻求合作。最后也要看IP在各自风格的细分市场中的位置,内容行业的发展趋势是逐步走向细分市场的,不同细分市场在用户风格和商业化潜力上也有较多区别。

衡量是否拥有自主版权。国内动画公司主要分为原创自主IP、漫/文改编动画、代工三类。自主版权会大幅提升动画公司的估值和议价能力,在商业变现时也能为自己带来较高利润。

衡量IP的受众群体。这一点直接影响的是IP的商业化能力和价值,不同年龄层,不同性别,不同环境的受众,对IP的付费意愿和能力是不同的。

技术

目前国内动画公司主要有3D、3转2、2D三类,技术能力与公司估值成正比。另外产能、时间周期、生产成本、作品质量也是影响动画公司估值的因素。

团队

团队看点较多,一是出色的导演/编剧,会影响到作品的质量和公司的资源。二是整个团队的稳定性、规模人数和管理流程方式,目前国内动画市场人才稀缺,优质团队是基础。三是团队和投资人的谈判能力,投资是公司和资方博弈的过程,目前市场上多数做内容的人是不会操纵资本市场的,所以谈判能力直接影响了公司的估值。

变现能力

变现是公司顺利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投资方获得财务回报的方式,公司的变现能力和潜力也是估值考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动画公司主要的变现方式有影视改编、游戏和衍生品,这些会受到IP质量和团队运营能力的影响。

轮次及市场环境

融资轮次决定了公司发展的进度,也基本圈定了估值范围。市场环境主要指资本市场,比如近两年资本市场比较关注动漫行业,整个行业也处于较早发展期,机会很多潜力很大,炙手可热的行业整体估值会偏高,而市场紧缩的时候,资方出价会更保守。

近两年的市场环境下,动画公司的估值A轮为1到5亿,B轮通常是5亿到10亿估值了,这些公司一般都有头部作品,而10亿以上的公司,一般就有头部作品和利润了,因为这样的公司已经是Pre-IPO的估值体系,投资人更加冷静。一般每轮次出让股权10%-30%不等越早期风险越大,出让股权会比较多。但也有公司告诉三文娱,融资时,首先要考虑的是需要融多少钱,然后再考虑估值多少,在出让比例上,也会有所浮动。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轮次代表着公司的融资节奏,但有时新一轮融资是公司在重要发展截点进行主动追求,有时是资方主动进入,公司发展的轮次也没有完善的界定方式,反而公司发展的截点会直接影响到该轮次的融资情况。资方的选择情况也会影响公司的估值,比如财务投资的资方会比自带资源的战略投资的资方开价更高,希望获得的股权也更多,而战略投资方会重视布局和产业链的联动。

以上这几点影响因素,虽然头部IP是公认的重点,但每一点做好都能为谈估值时提供加持。除此之外,在实际估值时,也会有量化的算法。

国内3D动画公司已经有利润可观的头部公司,比如已经发展到B轮的若森数字和玄机科技。他们新一轮的估值主要是按照私募股权投资中常用的风险收益法,根据利润,结合P/E进行计算,即估值 = 年利润 x P/E,业内资深投资人向三文娱透露,头部IP可以给动画公司带来其成本3-5倍的利润。

据了解这两家公司目前都有千万级别的年利润支撑近20亿的估值,也就是有几十倍的P/E。影响P/E的因素较多,倍数越大,说明市场对其增长的预期越高。

三文娱统计了7家新三板上市的动漫相关公司在3月26日的财务数据,我们发现这些公司之间P/E值相差较多,每天浮动也较大。

而非头部公司,利用的是私募股权投资中的比较法,即是在头部公司同期,或者类似的公司中寻找比较对象,再从作品、团队、技术、数据、利润等多方面情况进行对标,确定估值。

当然也有些主要做代工,重视产能的动画公司,也会根据利润计算估值。

漫画公司估值:优质作者和全新的变现探索

同样作为内容行业,漫画公司衡量估值的参考因素和上述动画公司的也大同小异,也是通过

IP、技术、团队、变现能力和轮次及市场环境等几个因素综合考量,重复内容不再赘述,仅通过简单对比,对漫画公司估值进行说明。

头部作品、团队、轮次及市场环境仍是主要因素

头部作品是动漫公司共同的价值体现,但相比之下,动画公司只有少部分做原创,大部分做改编,而漫画公司掌握了更多的内容版权。数据方面,漫画公司会看作品在各大分发平台的点击量、排行以及付费和打赏情况。

团队方面,漫画公司通常体量较小,动画公司动辄上百人,会涉及宣发、运营等,小体量的漫画工作室甚至只需几个人,轻资产运作也不配置市场、运营等团队。

在轮次和市场环境方面,整体上看,漫画公司的估值低于动画公司,尤其是中后期估值的瓶颈已隐约可见。

在表现上动画重技术,漫画重创作

漫画公司注重编剧能力和故事实现能力,主笔的明星效应非常明显,价值也很高。

目前国内动画公司多数以改编为主,自主版权的作品较少,相比之下更多的亮点体现在工业化的流水线,产能,技术实现等方面,另外优秀的导演和编剧也是价值的重要体现。

漫画公司商业变现路径更长

“离钱越近的行业,变现能力越强,估值越高。”业内资深人士这样告诉三文娱。

目前国内漫画公司,大多可以通过平台签约作品的稿费取得盈亏平衡,而动画公司制作成本较高,通常只能通过下游产业,即影游进行变现。

内容行业的基本发展路径是:网文(剧本)/ 漫画——动画——影视剧(电影、真人剧)/ 游戏,网文/漫画,是内容的一种初级形态,也是低成本的试错阶段。

动画会带来更多的关注,影游则是目前动漫行业主要的变现渠道。漫画通过影游变现,基本都需要通过动画化扩大影响力,这部分成本是目前多数漫画公司无法负担的,另外动画化时间周期较长,也会延长漫画公司的变现周期。

所以就目前的环境来看,漫画公司的变现能力较弱,周期较长,所以在进行估值时,价格也会偏低。目前市场上暂时没有高于5亿估值的漫画公司,这是诸多因素影响的结果。一般漫画公司天使轮估值为1000万-3000万,A轮会根据此前轮次的情况和公司阶段做参考,达到1-2亿,B轮之后会根据利润进行估算。

如何提升估值和价值?商业化的不确定性与新机遇并存

按照正常的发展,公司每轮估值必然有所攀升,这是对公司价值的体现,也是资方的需求。目前行业内公司稳步提升估值的策略也是从基本参考因素入手:

首先,公司团队基本稳定,并稳步扩张,吸纳新的人才。然后进行IP的拓展和运营,打造新的头部IP,提高IP的数据,精准触达目标受众。

另外就是对变现的探索,一部分公司尝试从内容源头做好变现准备,希望创作者可以从市场的方向进行创作,打造适合做影游的作品。另一部分公司尝试切入产业链上下游,尝试其他环节的运作,进而提升估值。但实际上,动画、游戏和影视都是具有极高壁垒的行业,影游也已经非常成熟,头部效应明显,跨行业入局并非是很好的选择。

更重要的是,衡量中后期公司的标准就是盈利能力,而目前国内动漫公司把目光主要集中于影视和游戏的变现。我们知道,公司发展的正向结果,就是上市或者并购,这两种方式都会考核公司的变现能力。目前国内动漫公司的主要盈利模式过于单一,依赖于影游行业,大额利润集中在游戏。但就现在而言,一方面并没有真正爆款的动漫影游改编,另一方面,影游行业是动漫行业的下游产业链,动漫公司本身对其控制力不强。

有业内资深投资人对三文娱提出了他的思考:内容是一个慢行业,而头部内容也只具有短期效应,这就要求动漫和影游公司达到一定的同步效应,有较好的配合节奏。但影游本身是一个高成本、不确定的行业,产生爆款的因素很多,下游产业有时对IP是一种提升,有时并不是。在投资后期,高估值接盘时,投资人主要考虑公司持续盈利的能力,这种不确定性,是目前动漫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比美国、日本等动漫产业相对成熟的国家,我们同样发现,他们IP的主要利润来源是衍生品、乐园的收入,而不仅仅靠游戏、真人剧和电影。

在国内动漫公司把变现焦点集中在高试错成本、不确定性很强的影游行业的时候,也有一些试错成本较低甚至边际成本为0的模式逐渐浮出水面。

有相关人士向三文娱透露,某IM的个性化字体流水上亿,正在寻求优质IP合作。此前三文娱也做过漫画付费的探讨,目前优质IP每月可以从平台方获得十几万元的纯利润,最高可达到40-50万元,而随着2017年平台和CP的共同推进,漫画付费有机会成为漫画公司稳步变现的重要手段,届时漫画公司的估值方式也会有相应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