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与博纳结盟,“结构性垄断”将打破中国电影的原有平衡?
2017-05-16 10:51 万达院线 博纳影业

万达与博纳的结盟,华谊、光线、在内的玩家如何应对这个交易所带来的竞争压力?

来源 | 三声(ID:tosansheng)

文 | 邵乐乐

博纳影业的顶级内容加万达院线的最强终端,中国电影行业高速发展以来,最高规格的一次强强联合诞生了。

5月15日晚间,万达院线发布公告,公司和博纳影业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万达院线斥资3亿元入股博纳影业,获得博纳1.875%股权。据此计算,博纳影业的估值达到160亿元。

对于电影行业而言,两大主体强强联手更大的震动在于,万达和博纳在院线加盟、广告合作、影片投资等方面达成的战略合作。根据公告,博纳影业旗下新增博纳影院(包括新建及收购影院)加盟万达院线,双方同意自本协议生效之日(5月16日)起,博纳影业旗下所有已开业的博纳影院,在原加盟协议有效期届满后,加盟万达院线。

广告合作和影片投资方面,博纳影业交由万达院线或万达院线子公司万达传媒代理影院映前广告,双方将互相开放未来拟主控投拍的影片单片,相互参与投资对方主控投拍的电影。

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表示,此次和万达的携手,是博纳影业“规模化生产、前瞻性布局、深耕式经营”的具体品质展现,有望在终端放映市场上强化布局,提高自身的话语权。

万达院线则希望借助博纳影业在制作、发行方面的优势,加快自身在相关业务领域的发展。截至5月15日收盘,万达院线报54.11元/股,涨幅1.56%,总市值635.41亿元。

更快也更直接的打法

博纳出品的主旋律影片《湄公河行动》票房口碑兼具

目前博纳影业有制作、发行、院线三大业务板块,于冬的的目标是三大业务均衡发展,同时在电影周边产品、主题公园开疆扩土。

博纳之所以能够在内容层面上的有效和稳定产出,相当程度上仰仗了于冬所拥有的老牌香港影视资源,包括徐克、林超贤、刘伟强等对商业大片驾驭能力较强的香港导演,为博纳做出了《湄公河行动》、《智取威虎山》《窃听风云》等票房和口碑兼具的电影。

更加重要的是,博纳在主旋律爱国电影上有成功尝试。香港导演搭配内地监制和编剧,博纳的爱国大片《建国大业》、《智取威虎山》和《湄公河行动》的票房不断走高。高质量、类型化、大制作,博纳成为“主旋律爱国片”的开拓和集大成者。

因此,依靠优质内容,发酵口碑、后发制人,一直是博纳旗下电影宣发最重要的一点。2016年国庆档的《湄公河行动》,因为上映之前的有限声量和宣发,开盘并未表现强势。但依靠口碑发酵,从上映第三天开始逆袭,该片最终拿到了将近12亿的票房。

某种程度上,这种被迫依赖口碑发酵的打法既保守又高风险,这种策略某种程度上受制于博纳在终端影院的有限声量。截至2016年12月初,博纳旗下正式运营的影院有40家,银幕数共计325张。

因为没有很强的渠道,博纳方面曾表示,上一轮25亿融资资金的90%将用于影城的建设以及收购,未来五年内博纳将提速发展自有影院,增建至100家影院、共计超过800张银幕。

但在电影市场下行、风险剧增的环境下,借由股权的连接,与院线行业的绝对巨头万达达成战略合作,无疑是更快也更直接的打法。

万达院线13.8%的票房占比,让其成为影视行业绝对的老大哥。2016年,万达院线实现营收112亿元,同比增长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3.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05%。万达院线在去年实现票房收入76亿元,同比增长 21%。

对于万达院线来讲,它的厉害之处仍在与其由商业地产发展而来的自有影院上,绝大多数的自有影院让万达拥有了院线和终端放映的双重渠道优势。资产连接型院线的发展方式,让万达院线在排片和管理上享有更大的自主权。

同时,万达院线的优势正在同万达集团旗下的制片、发行领域起着很好的协同作用。万达集团旗下拥有传奇影业、万达影视、五洲发行、青岛影都等重要资产,万达院线在院线行业的绝对领先优势进一步渗透到制片和发行环节,使得万达院线13%的行业份额显得更加重要。

即使如此,万达更具野心的依然是院线资源和电影业务资源的整合,尤其是电影业务的提升,可以更加强化其终端渠道优势。在今年三月末的年报中,万达院线公告拟将公司名称有“万达院线”改为“万达电影”,对于包括万达影视、传奇影业这样的影视资产,并购或独立上市的计划一直在推进之中。

证监会对于影视资产并购的收紧,加上传奇影业在《长城》等项目上的失利和管理团队的动荡,短期内的万达难以在内容上大有作为,尤其在日益重要的国内电影市场。因此,拥有稳定、优质内容资源的博纳将成为万达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 

再次升级的豪华股东阵营

博纳影业在一级市场的估值不断上升。(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A股市场中影视公司市值在不断下跌,华谊、光线两支影视传媒股都跌到了230亿和244亿。

相比之下,从美股退市时只有约50亿人民币总市值的博纳影业,启动私有化以来,在一级市场的估值不断上升,且股东阵营豪华。

2015年6月,博纳影业宣布私有化决定。复星国际在博纳的退市进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以每股5.9美元增持博纳至20.8%后,复星国际与于冬个人持股总和超过53%,为私有化退市打下了基础。

2016年4月9日,博纳影业私有化顺利完成。除了复星国际、红杉资本这些老牌财团外,买家中还包括阿里巴巴和腾讯这两家互联网集团。

2016年10月,博纳宣布启动15亿融资额的新一轮融资。同年12月20日,博纳影业宣布完成继私有化之后总规模为25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由阿里影业、腾讯领投,中信证券金石基金、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中植企业集团、招银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工商银行、新华联集团等国内外机构参投。

值得注意的是,此轮融资额度远远高于两个月前融资启动时宣布的数字。

2017年5月3日,博纳影业集团发公告,称近期向新疆证监局报送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材料,收到了确认书。公司正在接受中信证券的辅导,已进入上市辅导阶段。

加上此次万达院线的入局,巨头资本在博纳融资过程中高度集中。除了于冬,从文娱行业的重量级玩家阿里、腾讯和万达,到资本巨头红杉、复星、中信证券金石基金、赛富资本、国开金融、中植企业集团、招银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工商银行、新华联集团等国内外知名机构股东,共同组成了博纳影业豪华优质的资本投资阵容。

稳定的头部内容输出,成为博纳变得抢手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凭借香港导演北上的风口,制作了一批类型清晰的商业影片。根据博纳此前公布的数据,博纳影业2016全年总票房将突破40亿元人民币大关。

2016年,博纳共出品发行电影13部,其中包括年度黑马影片《湄公河行动》,国产片年度总票房突破37亿元,占中国电影市场国产片票房总收入的9%。国际化方面,包括李安导演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2015年上映的《火星救援》以及2016年上映的《X战警:天启》、《独立日:卷土重来》、《佩小姐的奇幻城堡》等好莱坞进口大片博纳都将参与全球分账。

“结构性垄断”的同盟军

万达入股博纳,与此前阿里影业、腾讯入股意义不同。(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虽然电影行业的新玩家阿里影业、腾讯影业也是博纳的股东,但是万达的入股与此前意义完全不同。

阿里和腾讯影业的弱项同样是其制片能力,但其产业链契合程度并不能形成1+1>2的明显优势。而万达+博纳,则有可能产生1+1远远大于2的效果。

实际上,两大电影巨头在内容和渠道的资源互补同盟,对于行业其余竞争者而言,这种同盟会构成一股压倒性的力量。

拿到13.8%票房占比的万达院线,在院线领域拥有绝对优势。相比第2名至第8名的大地院线、上海联合、中影星美等5%-8%的票房占比,万达院线领先了快一倍的市场份额,在相对分散的院线行业中占据了绝对优势。而博纳旗下影院的加盟,会更加强化院线领域的行业集中度。

同时,万达院线所属的万达集团涉足了制片、发行等业务,旗下拥有传奇影业、万达影视和五洲发行等重要资产,但不论是传奇影业的中美合拍片,还是万达影视的国产片业务都见效缓慢。

毫无疑问,渠道的竞争正在中国电影行业的核心命题,在影院资源“吃亏”过的华谊兄弟,在与万达院线就《我不是潘金莲》的排片之争,越来越显现出下游影院终端对于影片的影响。

万达院线与博纳影业在院线加盟和影片投资上的合作,事实上形成了一个从最强制片、最强发行到最强终端、甚至最强衍生品的“结构性垄断”,并由此促进了电影行业集中度的提升。

依照好莱坞、韩国的电影产业发展趋势来看,行业集中度的提升是行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针对此次合作,万达院线和博纳影业也明确传递了其在产业链协同和工业化提升上的重要意图:“电影已经进入了新的大片时代和重工业时代,规模化、经营化的生产对生态链、产业链的需求日趋重要。谋求全产业链布局,打通上下游渠道,已经成为业内公司的集体选择。而实现产业链间的业态支持,无疑能够平衡行业发展波动、降低制片风险,成为企业经营的安全阀。”

相比之下,包括光线、华谊在内的电影市场重要玩家,都有着较为明显的短板。连续三年保持综合民营电影公司国产片票房第一的光线传媒,在内容方面表现强劲,但其始终缺席影院这一重资产业务,2016年的光线遭遇了总票房增加和实际营收下降的尴尬业绩。

对于既缺乏院线,又没有票务平台的华谊兄弟来说,其电影业务遭遇了全面退步。2016年,华谊在《摇滚藏獒》、《陆垚知马俐》、《我不是潘金莲》等影片中始终处于吃哑巴亏的状态。

如此看来,万达与博纳的结盟,进一步打破了行业原有平衡,因此将对行业产生极强的震动。至少接下来的短期时间内,华谊、光线、乐视在内的玩家如何应对这个交易所带来的竞争压力,将成为未来几年电影行业新格局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