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本撤退,产业资本抱团,《战狼2》票房神话背后的电影投资嬗变
2017-08-07 11:17 战狼2 产业资本 产业链

金融资本退潮的一年中,深耕行业多年的产业资本在行业趋冷的大环境下,找到了最佳的行业位置。

来源丨三声(ID:tosansheng)

文 | 邵乐乐 秦泉

只需再有几个小时,《战狼2》就超过《美人鱼》33.92亿的票房登顶华语影史票房冠军了。

取得这一成绩,《美人鱼》用了快两个月的时间,《战狼2》却只花了不到12天。而接下来大家期待的,是《战狼2》的最终票房会是多少,40亿甚至是50亿。这是电影上映前所有人都不敢想的,但如今猫眼电影的预测已经给到了52.85亿。

毫无疑问,我们正见证“华语电影历史”中,由《战狼2》创下的票房纪录。有人说,这个记录或许会保持很久很久,大概只能等《战狼3》来打破它了。

对于《战狼2》背后多达21家出品方和发行方,无疑这是一个巨大的胜利。

按照猫眼给出的50亿票房预测来算,吴京的登峰国际等出品方除了提前获得的2.17亿的保底金额,超过8亿的部分获得的票房分成超过13亿,扣除2亿的制作成本,吴京等出品方获得的净利润也超过13亿。

保底发行方北京文化等拿到的票房分成和发行收入总计约5.3亿,扣除前期支付的保底成本2.17亿,三家公司(北京文化、聚合影联和启泰文化)获得的净收益超过3亿。

更大的收益来自于二级市场的连锁反应。北京文化随着《战狼2》票房的上扬一路高涨,截至8月4日,股价累计上涨超过45%,市值增加了40亿。作为第三出品方的捷成股份市值增加近20亿。

而在这一切背后,是过去一年中,电影产业投资发生的一系列深刻变化。体现在电影海报上,是参与方从过去的几家变成了十几家、二十几家。

《战狼2》背后的产业故事:从单打独斗到组成战队

《战狼2》剧照

从收益角度来看,《战狼2》的最大赢家无疑是吴京的公司登峰国际,以及参与保底发行的北京文化聚合影联和启泰文化。弄清楚后几家公司进入项目的过程,对于理解《战狼2》的成功十分重要。

除了北京文化和聚合影联,启泰文化也算是早期进入者,而这绝非偶然。这家公司此前以品牌营销为主业,影视新业务版块包括娱乐行业整合营销和影视剧投资这两条新的业务线。

“我们也没想到会在影视上发展得这么快。”启泰文化董事长杨硕对《三声》(ID:tosansheng)说。

能够快速切入《战狼2》的原因部分得益于启泰文化与业内公司的结盟。

北京聚合影联是业内著名的宣发公司,曾参与过《同桌的你》、《心花路放》、《大圣归来》、《血战钢锯岭》等影片的宣发,也是国内首家被好莱坞片商(索尼影业)认可的电影营销公司,在业内拥有广泛的资源。同时,北京文化的股东生命人寿也是影联的间接出资人,影联因此与北京文化联手参与了多个影片的投资和保底。

杨硕告诉《三声》,聚合影联与启泰文化在此前多个项目如《血战钢锯岭》、《大话西游》(重映版)中,都有着不错的合作和“战绩”。

双方更紧密的合作始于去年6月上海电影节期间,当时两个公司的团队坐在一起,“看看怎样合作”。彼时,电影市场的高速增长已经放缓,双方很快敲定了合作方式:梳理两个公司未来两年的项目,除了双方在宣传层面共同合作,也包括相互参投各自的主控项目。

之后的一年双方有多次合作,共同参与出品的电影项目仅2017年就包括了《绣春刀之修罗战场》、《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等几部电影。

《战狼2》也在彼此交换的资源名单里。启泰文化了解到这个项目后,很快敲定了与影联的合作,并在九月初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各自出资6500万,启泰得以平价介入《战狼2》的保底出品和宣发工作中,成为《战狼2》新增的多家联合出品和发行公司中的一位“重要玩家”。

“我们平价接收了一半的份额,以及挂联合发行方的名字。”杨硕对《三声》说,“决策过程非常快,启泰和影联在这个项目中同股同权。”

最终,《战狼2》由北京文化统筹宣发,聚合影联为主要发行方+营销协同,启泰文化负责商务部分。

类似启泰文化携带宣发资源进入到《战狼2》中的还有启迪影视。“启迪影业也做了一些配套的宣发工作”,讲武生对《三声》说。在杨硕看来,这种电影产业链上几家更紧密的合作,目的不仅仅是共同投资分担风险。“实际上是几家价值观一致,资源和能力互补的团队组成了合作体系。”

“如果只是出钱没有意义,能不能帮上忙,再去和别人谈(投资、合作)会更容易。” 根据双方负责人的说法,影联传媒和启泰文化已经是“背靠背”的战略合作关系。

显然,就宣发这个环节而言,这种战队形式比过去的单打独斗优势更大。某种程度上,北京文化+聚合影联+启泰文化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抱团的出品公司“战队”。

这也是北京文化敢于多次出手保底的底气。2016年年底,北京文化董事长宋歌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这样解释保底《战狼2》的原因:“我们怎么确定要不要保底?第一,我们对这部电影有信心,判断它不会赔;第二,我们能通过很多手段把电影再分包出去,从而控制风险;第三,我们的发行实力强大,能够保证电影更好地推出。”

越来越长的参与名单背后:电影产业链的成长

《战狼2》保底方 北京文化董事长宋歌

事实上,据《三声》获悉参与《战狼2》的21家公司中,除吴京在拍摄超支后引入的纯财务投资公司,在这个项目中起更大作用的仍是携带资源入局的出品公司。

在讲武生看来,携资源整合的出品方阵容,越来越成为一个项目的主流模式。以宣发环节为例,“现在一部电影的宣传已经成为全民事件了,一家公司的力量再强大,它的资源也是匮乏的”。

随着影片进入制作后期,越来越多产业链上的公司被吸引进来,这某种程度上成为整个电影产业的集体“站队”。

《战狼2》也是如此,在去年10月份启泰文化进入项目后,启迪与今年才进入。而联合发行方五洲发行、淘票票等则是更晚的今年六月份。“五洲发行协助影片在发行商做了很多查漏补缺的工作”,讲武生说。而引进万达的加入则是要在院线排片上争取更多的资源。

除《战狼2》之外,包括《美人鱼》、《中邪》、《绣春刀之修罗战场》在内的电影出品方名字都越来越长。

体现在具体影片项目上,就是一部电影的参与方名单越来越长。甚至某些小投入电影同样如此,如《中邪》这种已经完成制作且口碑良好的电影会吸引众多追求名誉的投资方。

更重要的原因是,包括上游组局、中游宣发、后端放映在内的电影产业链上的公司已经趋近成熟,除了集体站队,这些公司的赢利模式也不再是单纯赚取劳务费,还要用各种办法获得后端的票房收益。

对于电影投资这个高度圈子化的行业,产业投资带来的是产业资源。

以启泰文化为例,这家公司主业是品牌营销,通过将品牌营销的经验嫁接到传统的电影营销,建立起自己在营销环节的竞争壁垒,“传统的宣传公司,整合的是海报媒介、预告片,我们在这个项目上,还整合了跨行业的资源,比如说新媒体传播,异业合作,我们是能够得到发行方和出品方认可的,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可以互相比较感受,影联也合作过别的公司,对我们的评价最高。”启泰文化董事长杨硕对《三声》说。

而《战狼2》保底的主控方北京文化则充分发挥了其资源协同作用,北京文化为影片拍摄引进了美国、香港的专业团队,包括剧本打磨、对接演员、剪辑、音乐、音效等方面,北京文化的团队都亲自出马。

在此前绝大多数的保底案例中,一般是保底方承担保底的风险,而一旦票房高于保底数字则是保底方分享更多的收益。而在此次《战狼2》的保底中,两个保底“条件”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是绝大多数的收益归于制作方(吴京方面),另一个则是电影必须在暑期档的建军节前上映,一旦未在暑期档的七月中旬上映,制作方便需承担更多责任。

在讲武生看来,《战狼2》的七月中旬上映正好在“建军90周年”的宣传期之内,“我们要的就是这个档期,丢掉了这个就丢掉了好几个亿”。

此外,北京文化、影联、启泰等公司都在向上游制作端延伸自己的产业链做电影,相互出让投资份额也就有了可多的谈判筹码。

金融资本的撤退和产业资本的抱团

事实上,类似这种产业链抱团的出品阵容的“流行”,有着一个更大的行业背景,就是金融资本对电影行业开始显示出极为谨慎的态度。2015年电影市场高达40%的票房增长速度和2016年几乎停滞的增速,让此前疯狂涌入电影市场的金融资本整体吃了亏。

过去两年投资了很多影视项目的华盖文化基金就是一个代表。华盖基金合伙人陈春柳对《三声》表示,参与影视项目投资之后,发现纯财务性资金并不适合投单独的影视项目。“发行方、营销方或者影视制作方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得收入来去弥补未来可能承担的风险和损失,但对于财务性投资没有。这就让单个影视项目的投资是高风险低收益。”

而在她看来,目前电影市场赚钱项目的比例非常低,甚至比赌博概率还低。而小概率事件肯定不适合以基金的方式去投,基金要投的是大概率事件。

有娱投资的负责人刘钊也表示,目前资本对于电影项目十分谨慎,相比网络大电影和院线电影,基金更倾向于投公司而不是项目。

有些仍然对影视项目有兴趣的财务投资者,提出的条件也越来越苛刻。业内对于追求短线收益的金融资本也开始具有一定程度的警惕性,“我们的电影项目启动以来,最近几个月我接待了十几位投资人。但是,他们要的是超额收益。说实话,如果我能拿到别的钱,我就不会考虑”,一位影业公司负责人告诉《三声》。

金融资本大规模撤退背后,文娱公司也因为回款周期长或扩张过快普遍进入了缺钱的“债时代”,包括光线在内的电影公司纷纷进行股权质押,华谊则通过转让游戏投资股权增加自己的资金实力。

票房增速滑坡,金融资本退潮再加上资金紧张,以溢价转让投资权的方式对主控项目进行运作,成为影视公司转嫁风险和缓解资金压力的一种途径。

2017年截至目前主要华语卖座大片的出品、发行阵容图

一家估值近10亿的中小电影公司对《三声》(ID:tosansheng)表示,公司旗下主控启动的项目,将会采取逐步退出份额的“动态投资过程”,“Idea是天使轮,有了导演就是A轮,定了演员就是B轮,开拍C轮,拍完了D轮,进入宣发期就是Pre-IPO,上映就是IPO,越后端,风险越小,利润也会很薄,但原始方如果不是很贪心,逐步出让份额,是不太容易赔钱的”。

就算是头部电影公司,分散风险需求也越来越强烈。“没有人知道自己一定能赢,就连大的影视公司也不敢确定”,聚合影联董事长讲武生强调,从9月份尤其是国庆档开始,“资本和电影的结合出现了阶段性停滞,大家变得越来越谨慎”。

而包括宣发公司、大地、金逸等院线,以及横店等产业资本的互相合作正在加强,并同时出现在多个电影项目中。而包括太和娱乐、微梦创科(微博系关联公司)在内的新的玩家,也凭借自己拥有的艺人、宣发等产业资源,成为后期进入电影项目的主力。

一位电影公司负责人认为,这及时避免了一个很可能出现的恶性循环:有些内容找不到资金,进而影响了电影质量,这样的循环一旦形成,(市场上缺乏好的内容),反过来资本就更小心了。

在他看来,动辄20多家的出品发行方实际上是产业资源的进一步集中,每一部电影都集结了一个从制作出品、发行、宣传、院线、票务等各个环节的产业链,产业链的合力抱团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票房的提升。

“大家都觉得今年的票房不是很好,但是如果不是大家一起做,可能还做不到这么高。”杨硕说。

在讲武生看来,这也正是深耕行业多年的产业资本在行业趋冷的大环境下,找到了最佳的行业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