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加多宝与蒙牛有不一样的结局 中粮系谁是最大的受益方?
2017-08-28 10:38 加多宝 中粮包装 中国食品 蒙牛

加多宝可以重新批上红装,热闹八卦固然丰富,背后的资本故事可能更为精彩。

来源 | 港股那点事(ID:hkstocks)

文 | 飞鼠溪

✦   一、中粮将入主加多宝?

2017年8月10日,中粮包装(906.HK)发布了一则收购公告,中粮包装拟投资加多宝集团的全资附属公司清远加多宝草本植物科技有限公司30%的股权。

不到一周时间,最高人民法院对加多宝与王老吉之间的包装装潢纠纷上诉案进行了公开宣判,认定双方对“红罐王老吉凉茶”包装装潢权益的形成均做出了重要贡献,共同享有红罐包装。这意味着最高法推翻了广东省高院的判决,后者2014年12月把红罐判给了广药。

2017年8月16日,加多宝发了一个非常有党性的感谢公告。

门外人看热闹八卦,加多宝跟广药打了这么多年的官司,伴上了中粮爸爸,问题马上解决了,白云山(600332.SH;874.HK)午后开跌,只怪广药爸爸不够厉害。

内行人看来,这个剧本里的资本故事要比热闹八卦丰富多了。

关于中粮包装收购加多宝,市场上有种声音是认为加多宝欠中粮的负债太多,中粮只能通过债转股的形式,收购加多宝最优质的资产。

但是如果仔细琢磨加多宝的感谢信,这里面的党性流露分分钟表明中粮和加多宝之间不是被逼债转股的无奈,并且其口吻隐约透着中粮的影子。

做个猜测,中粮包装收购清远加多宝30%的股权只是中粮集团借着这两家业务上的相关性自然而然进入加多宝的一个开始,未来大概率中粮将入主加多宝集团。

那加多宝为什么会愿意卖给中粮。五个字概括:提高含赵量

对加多宝而言,由于当年授权程序上的原罪,长年的官司一直被广药压着,在中国特色社会里,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含赵量不够。官司时间拖得长,又大部分对加多宝不利,相当影响加多宝的业绩。加多宝不是上市公司,没有详细的数据。

根据加多宝公布的数据, 2012年公司的销售额超已经超过了200亿元,预计每年保持20%到30%的增速。但根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的信息,2016年预计销售额为260亿左右,年复合增速远低于公司的预计。

对加多宝当家人陈鸿道而言,远遁国外虽然逍遥,但恢复自由身恐怕是更重要的,没有人愿意活在“逃犯”的阴影中。

去年11月,据21世纪经济报道称,从一位接近加多宝高层人士独家获悉,加多宝在创始人陈鸿道的操作下,结盟北控集团,准备在香港上市。这一消息并未得到证实,不过这些消息传出来,也说明加多宝在努力提高含赵量,论含赵量,中粮显然是比北控更好的选择。

谈抱中粮大腿提高含赵量上,不得不提下当年同样深陷危机的民族品牌:蒙牛乳业。

✦   二、提高含赵量的蒙牛

说起来,蒙牛跟加多宝还有不少相似的地方,比如:牛逼的营销实力,惊人的成长曲线......

蒙牛成立于1999年,创始人牛根生原来是伊利集团副总裁,由于与当时伊利董事长在战略上有分歧,产生矛盾,41岁的牛根生辞职创业。

从0开始,牛根生只用了4年就跨进了乳业三强,蒙牛的销售额1999年仅4000万元,而到2007年时达到213亿,首次超过了伊利。

这背后固然有行业因素,即中国液体奶市场的爆发。根据bloomberg数据,1998年,中国人均液体奶年消耗量不足6千克,到2007年时达到28千克,增长了3.7倍。

但更重要的是蒙牛对市场的敏锐。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上天,蒙牛成了唯一的牛奶赞助商,也就变成了“中国航天员专用奶”,这一标签至今仍是。

2004年到2005年,超级女声成为中国电视界的现象级节目,蒙牛抓住了超级女声这个营销机遇,极大地扩大了品牌影响力。

凭借成功的营销,又抓住液体奶的爆发增长机会,到2007年时蒙牛的收入90%来自液体奶,并且在液体奶市场的份额自2003年起就一直是第一。

根据尼尔森数据,到2007年,蒙牛的液体奶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40.7%,而其他两名竞争者总共才占28.1%。

蒙牛2004年上市,从2004年到2007年,追赶者蒙牛带给投资的回报远超伊利。

2008年是个转折点,2008年9月11日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中国整合乳制品行业危机四伏。蒙牛的股价严重缩水,由于牛根生把老牛基金拥有蒙牛乳业4.5%的股份抵押给了大摩,市值缩水导致原先抵押的股权已经有平仓风险。

如果这些抵押的股权被大摩在市场上出售或者出让给敌意的收购对手,在特殊时期可能成为决定蒙牛控制权归属的一颗重要棋子。蒙牛这个迅速崛起的民族品牌就此陷入被外资收购的危局中。

10月18日,牛根生声泪俱下,写了份“万言书”感谢信,描述了牛根生的老牛基金通过从联想控股等机构得到类似抵押贷款的方式解除了其与大摩的抵押贷款,质押风波平稳落地。

但是受奶粉事件影响,2008年蒙牛亏损了9.24亿,同年伊利亏损17亿。这里有些奇怪,要知道从2007年起蒙牛的销售规模是超过伊利的,为什么同一对行业灾难性事件影响下,蒙牛亏损远少于伊利呢?

在知乎上有条这样的帖子,这或许给上述亏损以及后续发展差异提供了解释。

但这恐怕不是全部,对于做营销厉害的蒙牛和牛根生,没有不知道渠道重要性的道理。不全部吞下损失更有另一种可能:非不为也,是不能也。蒙牛当年经历了一连串危机,作为民营企业,背后可没有背后“爸爸”无限的支援,寒冬有多久没人知道,很有可能抗一波责任后,现金储备不够就被拖死了。活下去和扛过去,谁更重要,作为民营老板,相信很多人的决策都会一样。

2009年2月,蒙牛又发生了特伦苏OMP事件,致使蒙牛在香港市场上股价大跌超过12%。

2009年7月6日,中粮集团宣布联手厚朴基金共同组建一家新的公司(中粮持有70%),以61亿港元收购蒙牛公司20%的股权,成为蒙牛第一大股东。2011年6月,牛根生正式辞任董事会主席,创始人团队离开了经营一线。

从2008年9月奶粉事件爆发,到2009年7月中粮入主,不到一年时间。尽管牛根生表示蒙牛不是因为资金问题和中粮合作,但这一年的变化显然让蒙牛意识到提高含赵量的重要性。

不过,令人失望的是,提高了含赵量的蒙牛并没有保留其老大的位置。2009年之后,伊利的业绩快速复苏,并且在2012年超过了蒙牛,重新夺回大哥的位置。

从盈利能力看,伊利的毛利率一直高于蒙牛,自2013年起更加明显,净利率自2013年后也远高于蒙牛。

这背后是因为伊利新产品推出带来的产品结构的升级,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尤其是,这一时期,伊利营销非常敏锐,抓住了非常火的电视节目,提升品牌影响力比如安慕希冠名《奔跑吧兄弟》,QQ星冠名《爸爸去哪儿》,伊利金曲冠名《我是歌手4》。

而蒙牛提高了含赵量后,在营销上似乎变得不如过去那么敏锐了,而大众消费品牌,营销就是一条重要的生命线

结果是,目前伊利市值1390亿,而蒙牛只有670亿,不到伊利的一半

✦   三、加多宝会不同?

就蒙牛的故事来看,似乎提高含赵量的加多宝并不值得多看几眼。但是,人是否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呢?

加多宝的营销团队实力有目共睹,中粮不大可能再次犯浑,打乱其营销队伍,毕竟蒙牛那只有伊利一半市值的数字天天在那里闪烁着。中粮集团新一任高层到位后,蒙牛也掀起一轮新的人事变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蒙牛创始人牛根生出现在蒙牛战略及发展委员会名单中,虽未重回一线,但是这个变动也体现出:新中粮领导层对团队的重视。

因此,中粮极有可能不仅不会去扰乱加多宝的队伍,还可能给予其意想不到的支持。而最大的支持,莫过于让陈鸿道回来重新操盘。

做一个猜测,陈鸿道拿出了核心资产清远加多宝(生产浓缩液)以示诚意,所图是的啥呢?陈鸿道最渴望的是啥呢?

如果加多宝进入了中粮系,并且加多宝的结局与蒙牛不同,那于投资者而言,中粮旗下这么多壳,谁是最大的受益者呢?

第一眼看,中粮包装显然是个受益者。肥水不流外人田,目前加多宝约有40%的两片罐是中粮包装生产的,未来将会增加到70%。加多宝如果凭借红罐重新兴起,中粮包装这块的业务也会做大。中粮包装已经是混改完成的股权结构,中粮集团、公司员工、奥瑞金三方制衡,后续资本运作的空间已经比较少了。

不过这只是业务上的,如果往资本整合的角度看呢,尤其是,目前本来就是中粮集团改革的时期。如果没有更大的交换,中粮怎么会摆平官司,保下加多宝的正当性,仅仅一个浓缩液的公司来看,筹码也太少了。

因此,未来中粮集团必然与加多宝有更深层次的合作,才有可能配得上中粮出面保下加多宝,入股浓缩液公司、官司和解,只是在顺序上比较早兑现的事件,后续必有更重磅的合作。

展望未来,中国食品(506.HK)可能是更大的受益方

中粮集团2016年7月公布的改革试点方案,简单概括就是合并同类项,专业化运营。从中国食品目前的资产腾挪路径来看,毫无疑问是奔着这条方向去的。中国食品原来旗下主要有四块业务:可口可乐瓶装厂业务、长城葡萄酒、福临门、金帝匸克力。四块中可口可乐业务贡献了最主要的利润。

2016年中国食品完成了金帝巧克力的剥离,2017年已经宣布剥离福临门,预计年底之前会完成。从合并同类项,专业化运营角度看,长城未来是要剥离的,与酒鬼酒合并成酒类业务。

这样,中国食品就只剩下了一个非常干净的可口可乐饮料业务。不过,这里多少存在政治上的不正确,公司号称中国食品,却只有一个美国味道的可口可乐业务。如果把凉茶品牌或者说民族品牌加多宝注入,这样才有可能对的上“中国食品”这个马甲。

回去细看加多宝官司和解后的声明:“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做大做强凉茶产业,在世界各地推广传播中国凉茶文化。”这种这么有党性的声明,你是否又看懂了?一直以来,冲在一带一路第一线的都是国有企业,作为消费品行业的中粮集团在政治上也极其需要一个好的案例,如果真的拿下加多宝,以中国食品(506.HK)作为经营主体对外产能输出,左手可口可乐,右手加多宝,无往不利。

相信事情推演到这个份上,绝大部分的人都能得出唯一的结论。

前段时间联通的华丽混改方案惊艳了市场一把,而中粮集团、中国食品、加多宝公司、可口可乐公司之间可不可能也上演一个惊艳的混改方案?目前中国食品的股权还是以中粮为主,业务干净,股权清晰,有足够的混改空间,未来会不会真的有此惊喜?

✦   结语

加多宝可以重新批上红装,热闹八卦固然丰富,背后的资本故事可能更为精彩。无论是从加多宝自身业绩还是加多宝当家人陈鸿道需求出发,提高加多宝的含赵量都是上上之选。中粮包装借助业务的相关性参股加多宝只是中粮进入加多宝的第一步,未来大概率中粮会入主整个加多宝集团。蒙牛的前车之鉴就像市值的差距那样醒目,如果加多宝真的像蒙牛一样获得一个同样的开始,大概率结局也是不同的。

对投资者而言,目前如果仅从线索来看,中粮包装(906.HK)是受益方;但如果从更长期的资本动作角度看,中国食品(506.HK)更可能是最后以及最大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