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别再亏待中国老人
2018-04-19 13:40 互联网 老人

一个逐渐升级的网络社会,一定能迎来逐渐升级的老年网民。

来源 | 难逃一吸(ID:suck2333)

作者 | 小田一成

你清楚了解父母手机中装了哪些App吗?

即便你从来没点开过母亲的手机,也大概能猜到他们需要哪些app来满足日常需要:用地图查地点,装个叫车软件方便打车,微信刷家族群并窥探你的朋友圈……

那么,你知道他们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哪几款吗?

你可能说——微信?然而并非如此,别小看老年人,即便你离网络比他们更近。

失去网络,失去亲情

老年人很难用平常心来看待年轻人,不幸的是,年轻人也一样。

因此,许多人的生活中常常出现相当戏剧性的一幕:过年时,七大姑八大姨凑在一起打麻将,而你在旁戳着一方屏幕。长辈偶尔随口批评“现在的年轻人就知道玩手机”,然后继续搓麻。

你猜他们这辈子麻将的局数要十倍于你玩《王者荣耀》的回合数,而在麻将上投入的钱财更是百倍于你。然而在长辈眼里,麻将不算游戏,蚂蚁森林不算游戏,甚至连《开心消消乐》也不同于年轻人的那些游戏。

年轻人也鲜少将长辈与游戏、娱乐联系在一起。一想起父亲母亲,我们常常关心他们吃得健不健康,住得舒不舒服,而很少考察他们是否玩得开心。

如果加过60后、70后的支付宝好友,你每天早上的绿色能量八成会被他们捷足先“采”。他们对这种游戏的热情,就像你10年前刚刚接触《开心农场》时玩“偷菜”或“抢车位”一样开心。

老年人的游戏并不特殊,他们有年轻人对游戏的一切需求。他们会用游戏解闷儿,会“上瘾”,会玩到十一二点才睡,也会沉溺“消消乐”忘了时间而“糊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腾讯社会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下文简称《报告》)中,就记录了这么一位“玩儿着玩儿着不对味儿,一想起来,锅干了”的老人。

而对于那些并不“上瘾”的老人,游戏与年轻人一样,虽然不是刚需,却含有社交意义。被问及接触游戏的原因时,即便一些年轻玩家也会说:我是因为大家都玩才去玩的。如果你去问老人,得到这个答案的比例同样不低。

所以,当你发现母亲突然玩起了某个名不见经传的游戏,你需要意识到,她身边可能有10个老人早就玩上了。如果你留心观察,会发现家族群里的长辈们,玩的东西高度一致。

当现实中的人际关系逐渐向互联网迁移,人与人的情感在现实中表现得愈发稀薄时,害怕被抛下的老年人,也只能奋起直追。就像从不跳舞的人突然去跳了广场舞,以及“过了60岁自动爱上搓麻”一样,游戏也是老人游向互联网时,可以抓住的一根稻草。

为什么“消消乐”类游戏是老年人的最爱?这些游戏交互实在简单,易于理解,比起其他界面、功能复杂的产品,更适合作为网络对老人打开的第一扇门。

而年轻人如何看待父母的游戏生活呢?就像一些父母曾经劝阻孩子一样,一些孩子也开始劝阻父母“少玩游戏”。值得反思的是,背后的原因可能更耐人寻味一些:

我没反对(玩游戏),两个人你玩儿你的,我玩儿我的。就老两口干什么呀?你玩儿你的,我玩我的。去到北京,孩子比我玩得还多,我得看着孩子,他们得玩。他们都在玩游戏,你得哄孩子玩,哪有时间玩游戏?

这位老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现了轻微的不满。儿女将孙辈交给老人时,希望老人集中全部精力照顾孙辈,不希望游戏耽误他们的时间。

这可不是一件公平的事情。

网民老龄化,红利未消失

中国的老龄化人口正在网络化,带动了中国网民的“老龄化”。《报告》将5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并首先揭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

网民总体的年龄结构,依然以 10~39 岁的人群为主,占到整体的七成以上。而 50 岁以上的,占 10.4%。60 岁以上的互联网用户占 5.2%,比 2016年增加了 1.2%。报告也认为,60 岁以上高龄群体占比的提升,意味着互联网继续向高龄人群渗透。

网民老龄化的问题,不如国民老龄化那样明显,也不如国民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严重,因此也往往被人忽视。早在打车软件出现之际,一些年轻人就“老年人打车或更难”的问题,就作出了“他们终将学会”的判断。

真实情况可能没有那么乐观,不然也不会在2018年还有类似“老年人不会网络购票,连跑6次火车站下跪痛哭”的新闻。值得警惕的是,如果互联网公司承诺为用户带来便利,那么老年人较低的“网商”,不应成为他们被抛弃的理由。

让产品照顾老人,既有道德上的意义,也有实际上的利益。如果说今天的互联网在渗透高龄人群,那么等人口红利消耗殆尽、老龄社会避无可避降临之时,高龄人群就会反过来渗透互联网。届时,你敢说老年人不会像00后一样,为互联网格局带来一轮新的冲击,甚至导致洗牌吗?

当老人拥抱网络,网络没理由拒绝老人。2017年,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内贸信息中心和京东战略研究院联合发布的《老年网络消费发展报告》,便指出京东的老年网民群体消费同比提高78%,老年商品销售额增长近61%,购买者同比增长64.8%的现实。

老年网民数量虽少,但增长迅速。我们可以断言:老年人对网络有着日渐旺盛的需求。而如今的网络世界,似乎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他们。

我们听说过围绕老年人而生的许多产品,其中最有名的可能非“糖豆广场舞”莫属。虽说资本总是盯着年轻人,但反其道而行之的产品,同样也有自己的机会。

2015年,嗅到前景的小糖科技,明智地从to B的CC视频中拆分,并在2016年10月成功拿到1500万美元的B轮。一个月后,2016年11月,他们更是火速获得来自顶级风投IDG的B+轮投资。

糖豆广场舞专为60后、70后提供服务——跳广场舞的年轻人毕竟不会太多。你可以尝试下载一个app来感受其简洁、直白的设计风格,也可以登录其网站,感受一下宛如个人初创网站般的“粗糙”。

然而,凭借垂直优势,如今糖豆的影响力早已跳脱产品本身,一边向其它“高大上”的平台,比如腾讯、优酷、爱奇艺输出内容,一边稳固地成为二三四线城市中老年人生活的一部分,牢牢把持属于自己的市场。

尽管后起模仿者大有人在,但像糖豆这样把“垂直老年人”做到如此规模的产品却并不多。更多的产品证明了一个再明显不过的道理:即便学习成本不低,需求存在时,老年人会去接触现有的、并非为老年人量身打造的产品,而并非产生“老年直播”“老年电商”这样看似合理,却多少有些臆想的需求。

而那些满足了老人需求的产品,是微信,是支付宝,是滴滴打车,是XX地图,是全民K歌,是拼多多。

面对网络,父母羞涩

老龄网民的年龄与其网络消费行为,形成了鲜明反差。

我们在《报告》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结论:

《报告》横向考察了老年人多种多样的需求,其中需求人数最少的“网上订宾馆”覆盖了11.6%的老年受访者,网上挂号则是12.1%。令人多少有些意外的是,几乎成为一种现象的“使用全民K歌、唱吧等娱乐软件”覆盖的16.4%则是倒数第三少,甚至低于“制作微信表情包”的20%。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微信对老年用户的超强统治力。“关注公众号/订阅号并浏览文章”覆盖了45.9%的老年用户,朋友圈点赞、评论81.6%,微信红包83.0%,第一大项“微信聊天”则占到98.5%。几乎可以说,所有老年网民都有使用微信的能力和意愿。

中老年人对于微信的使用不局限于将其作为即时通讯工具,还能将其作为自己表达情感和维系社交的互动平台。

2017年,微信55岁以上的月活用户已经超过了5000万。微信如果自称老年人第一app,也没什么竞品能跳出来质疑。毕竟,作为超级大而全软件,微信覆盖了老年人资讯、社交、生活、娱乐的方方面面,满足了多数老年人最基础的需求。

不过,微信给老年人带来的并非只是积极、正面的东西。就如曾经的QQ“黑产”坑害了无数网络萌新,如今微信上的不法分子更加“欢迎”这些老年“萌新”。虚假信息(谣言)、钓鱼网站、电话诈骗和假冒伪劣商品已经不易损害如今的的年轻网民,而微信上的老年人仍然首当其冲。

这不仅强化了部分老年人对网络的偏见,也强化了社会对“老年网民”的刻板印象。在一些年轻人眼里,自己爸妈的“资讯”=假新闻,“社交”=亲戚群,“生活”=拼多多,“娱乐”=全民K歌。

拼多多和全民K歌招谁惹谁了,怎么能与假新闻和亲戚群并列?

《报告》便提到了一起全民K歌的反面案例:

大兴农村的访谈中,被访者提到村里一位阿姨用全民 K 歌唱歌上瘾了,她的动态显示都是凌晨发自己录制的歌曲,有次把村委会暂时用不到的音响拉到了自己的家里,想要唱个够,但是老伴有心脏病,而且做过几次心脏支架手术,听不得太吵的声音,为此两人还大吵一架。

虎嗅不久前对全民K歌的报道中(《闷声发大财的全民K歌》)便提到,60后、70后贡献了产品的黏性和在线时长。其实不难理解,一个唱一个跳,全民K歌起到了和糖豆广场舞类似的作用。

可惜的是,老年人并未在全民K歌中取得和糖豆广场舞中同样的地位。在内容方面,年轻人仍是绝对的霸主。一方面,对于多数疏于保养、练习的“业余歌手”,年轻的嗓音有天然优势,而老年人往往心有余力不足;另一方面,比起向全网传达自己的声音,老年人更常把歌喉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内,面对大庭广众甚至有些“害羞”。

K歌那个(全民K歌),我那天弄上以后,一看我家亲戚在辽宁都跟我在一起,我赶紧销了。光我们唱还行,一看辽宁的都在那边,我一看我家亲戚,他是长春的,我赶紧退出来了。

这种封闭、不自信的使用态度,自然很难给年轻人带来好感,因此老年人虽然“K歌”上瘾,却难以凭借歌声站在互联网世界的阳光下。

至于拼多多,则更是被许多媒体人直斥为“价格敏感”“淘宝清仓”乃至“消费降级”。在这个年轻白领快步走向“消费升级”的时代,拼多多将“另一些用户”带偏了“时代主流”,确实有些“离经叛道”。

是产品升级,还是老人升级?

然而,拼多多可能是把面向中老年人的电商做得最好的之一;今日头条同样拥有大量老年用户,这些用户通过头条,接触到了其自有电商“放心购”。

对于并未针对老年人做出特别调整的放心购本身,这虽然是个好事,也是个巨大的麻烦。一些客服人员叫苦连天:他们根本无法与老年客户进行快速、高效的沟通。其实,如果按照年轻网民的标准,是“老年客户无法与客服进行快速、高效的沟通”才对。

老年人并非网购的主力军,能为电商带来的价值有限,然而服务他们目前却要付出数倍的成本。

有没有发现一些矛盾:老年人难道在曾经的淘宝、天猫就不购物吗,他们有没有“祸害”曾经的淘宝客服?答案自然是有,但也相对有限。

数年前,相比年轻人,老年人主动接触淘宝的机会并不多。那时候,许多老年人的网购需求,可以通过子女的帐号、子女的操作及子女的银行卡来实现。而如今,对于“放心购”这种老年人会自己点进去的平台,局势早已发生变化:

《报告》指出,“绑定银行卡能够促进中老年人使用手机支付,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乐于用手机支付的中老年人大多对相关账号进行了银行卡绑定。”

我们不妨进一步将其解读为:具备独立支付条件的老年人,参与网购的意愿会更强。

当老年人拥有自己的支付渠道,完全有能力自行网购时,曾经因子女代劳而避免的许多问题便扑面而来。可能因为观察到类似现象,马云在提出“新零售”,把电商从线上回归线下时,也考虑过换种方式服务老年人。毕竟,这些“萌新”在线上,未免有些太难伺候了。

如果反向思考,那么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便再清楚不过:让子女重新帮老人操作网购,或者逐渐让老人具备同子女类似的网购常识。

“让子女重新帮老人网购”听起来如梦似幻,但却是不久之前真实发生的事情。春节期间,淘宝卖力地推广“亲情号”,一度被用户戏谑为“说到底就是想赚父母的钱”。不过,考虑到许多老人的网购需求真实存在、而自主支付能力不足,“亲情号”的出现则是顺应需求、解放“购买力”的重要举措。

考虑到信用卡的年费,一些老人让子女办附属卡尚且心疼钱,遑论在自己名下申办信用卡,这就令“亲情号”成为一个成本更低的,赋予老年人支付能力的手段。当然,“亲情号”推广能否成功,恐怕还要看子女是否理解并接受这一逻辑。毕竟在更易察觉的层面上,用户将其视为“新创收渠道”,而业界将其视为“淘宝追赶微信移动竞争力之举”,在淘宝app月活不足微信一半的当下,恐怕更合理一些。

那么另一条路线“向老人普及常识”呢?显然,比起电商主动增加客服投入,或者在产品层面做出诸多艰难的实验和改变,让老人变得“和年轻人一样明白”或许是最顺其自然的前进方向。

如果人不抛弃时代,时代也不会抛弃人。互联网公司没必要绞尽脑汁打造另一个糖豆广场舞,只要能在产品层面健全信息保护、增强引导、提高容错,并在整个社会的层面打击不法分子、清理虚假信息、普及网络常识,老年人面对的最大麻烦也会自动消弭。最关键的是,这些需要不仅是老年人的需要,更是广泛的需要。

一个逐渐升级的网络社会,一定能迎来逐渐升级的老年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