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盒子完成1亿美元C轮融资:想让机器成为最好的老师
2018-04-26 10:18 作业盒子 刘夜

“教育的终局是创造供给,而不是搬运供给。”

文/朱丹

编辑/石海威

昨日(4月25日),互联网教育公司“作业盒子”对外宣布获得1亿美元C轮融资,由云峰基金领投,好未来跟投。此前,作业盒子已累计融资3.02亿人民币。

作业盒子CEO刘夜告诉创业家&i黑马,新一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人才方面。“人才对科技公司来说尤为重要,因为我们没有固定资产。”

作业盒子成立于2014年。彼时,在K12教育领域,一起作业已经拿到2000万美金C轮融资。刘夜表示,当时在线教育的风口已经起来了,作业盒子搭上了“最后一班车”。

在此之前,刘夜已经连续创业15年。大二起,他便尝试为企业做外包,随后开始公司化运营。2007年后,刘夜开始在互联网领域寻找机会,先后尝试了旅游电商、企业服务、手机点菜、企业社交……但均以失败收场,血本无归

刘夜告诉创业家&i黑马,这些项目失败大多因为“生不逢时”,有些项目比整个产业早了好几年,过于超前。

“从作业场景切入”

为什么选择从在线教育领域再次创业?刘夜给出的答案是——在线教育是一个好行业,盘子足够大。同时,市面上的产品还存在问题。

刘夜早期有一个判断,作业的数据产生及时、准确,同时也是是老师、学生、家长都很关注的场景。此外,未来教学需要校外教学和校内教学协同联动,作业则是协同的连接点。

“总结来说,我们做的事情就是从作业维度切入,让作业电子化,变的可管理。”刘夜告诉创业家&i黑马。

在作业盒子的发展路径上,刘夜坚持“多少钱办多少事”。成立初期,作业盒子需要找到500万人民币可以拉动的事情,目标要轻,发展摩擦力要小。最后,作业盒子聚焦于口算场景,为老师提供口算作业的批改工具。通过垂直小品类“口算盒子”,作业盒子获得了第一波用户,找到了突破口,同时积累了口碑和留存。

2015年,作业盒子拿到一千万美金A轮融资后,开始从口算场景延展到数学客观题,选择题、判断题等。在这一阶段,作业盒子开始招销售人员,进一步提升发展速度。2016年,作业盒子完成B轮1亿融资,开始小范围验证商业能力。

2017年作业盒子获得了贝塔斯曼2亿元B+轮融资,随即开始横向延展。在品类上,从数学扩展到英语语文;在场景上,从课后作业延展到课上辅导;从群体上,从老师扩展到学校;从服务上,作业盒子从“空中”落到了“地面”。

“让机器成为最好的老师”

在2017年之前,在线教育虽发展多年,但仍是一个资源驱动和劳动力密集的行业,投资周期长,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随着AI技术的发展,在线教育有了新的发展契机。

2017年,几乎所有头部教育公司都开始布局AI+教育,作业盒子也不例外。完成B+轮融资后,作业盒子推动实施AIOC战略(AI-Oriented-Content),即基于自适应学习场景的内容建设。

作业盒子通过收集学生的作业数据,反馈给AI系统,生成针对学生更小颗粒的内容切片和AI老师服务,从而避免传统教育中的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提高学习效率;针对老师AIOC则可以反馈给更为精准的讲课内容和完善的授课方式。

面对不断涌现的智能学习产品,刘夜表示作业盒子AICO战略的核心竞争力是“产品设计思路”。作业盒子未来要成为学生的AI老师,让机器成为最好的老师,以此解决优质教师资源不足的问题,解决供给。

“整个教育行业存在绝对稀缺问题。中国有一亿小学生,每个学生学语数外三门,如果一对一教学就需要三亿老师,这是绝对需求,但实际上只有几百万老师。因此,一对一教学将成为奢侈品。但未来教育产品应该越来越便宜,否则教育资源不公平的问题永远得不到解决。教育的终局是创造供给,而不是搬运供给。作业盒子的AI教师可以解决老师不足的问题,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刘夜告诉创业家&i黑马。

谈及作业盒子的未来发展方向,刘夜表示要让机器成为最好的老师。“让机器成为最好的老师,这是作业盒子区别于其它的公司最大的不同。大多数机器是做老师的助手,但是我认为机器可以替代老师的某一类动作,人工智能在某一方面可以比人做的更好。”

在群雄逐鹿的AI+教育战场上,刘夜认为企业最终拼的是产品能力、对AI老师以及用户的理解。

目前,作业盒子累计注册学生用户为2700万+,教师用户200万+,日活用户370万+,日均采集学习行为数据超过1亿条。刘夜表示作业盒子能活下来的主要原因是做出了用户需要的东西,并且能够高效实现需求。

对于在线教育公司普遍存在高成本、难盈利的问题,刘夜表示作业盒子的获客成本是1.5元。在商业化上,刘夜认为教育公司的商业模式天然成立。“只要产品好、服务好,盈利并不难。”据悉,作业盒子通过付费内容进行小规模商业化探索,获得了数千万元营收。

谈及未来在线教育的终局,刘夜认为将会出现20-30家百亿美元的公司。“虽然教育是一个大的概念,但每家公司的产品逻辑、底层逻辑不尽相同。语数外、编程……每一门学科都是不同的知识类型,产品的协同性没有那么高。同时,在线教育的流量没有富集效应,未来在线教育终局绝不会是一家独大。”

有人认为,中国的创业公司绕不开BAT三座大山。但刘夜表示,教育行业很特殊,BAT在教育行业做的并不是很好,原因在于在线教育是科技行业,而非互联网行业。互联网只是科技的一种手段,流量玩法在教育领域行不通。

在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谁将更有机会胜出的问题上,刘夜认为线上、线下只是渠道,譬如新零售行业中,永辉这样的连锁超市仍然很有活力。线下零售考验的是供应链、体验以及配送能力。而在教育领域,与之对应的是内容和服务能力。线上教育公司和线下教育公司都可以做,很多线下教育公司也有很多的创新基因,如好未来。线上教育公司基于产品、内容等服务能力去线下开店,优势会更强。但是未来“纯线下教育”将被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