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公司被雷军看好,三年估值超1亿美金
2018-07-10 10:23 准独角兽公司

海鲜B2B平台‘海上鲜’’的准独角兽之路

 

  * 雷军和“海上鲜”创始人 叶宁  


【开栏】“企服100”是B2B圈特别策划的栏目,宗旨为“寻找企业服务领域的独角兽”。如果你是这个领域成长性较好的,具有黑马气质的公司:正在创造某种新模式,颠覆某个领域......欢迎后台留言。

采写✎常皓靖

编辑✎郭娟

 


2018年4月,海鲜B2B平台“海上鲜”完成2亿元C轮融资,卓尔集团领投,顺为资本、元璟资本等跟投,投后估值达1亿美元,成为B2B领域的准独角兽。

 

在此之前,海上鲜创始人叶宁因为没背景、没光环,更没B2B和海鲜的相关从业经历,屡遭质疑,更让找投资一度陷入艰难境地。

 

没想到,三年后的一次机会,叶宁受到了顺为资本创始合伙人雷军接见。雷军看好农村互联网的发展前景,而海鲜B2B就是农村互联网的重要板块之一,再加上海上鲜在同类公司中规模较大,雷军便决定押注。

 

 

 让渔民离不开 

 

自古以来,宁波就有经商的传统,宁波帮也是中国传统的十大商帮之一。从宁波出生和长大的叶宁,也深受此影响,上大学期间,创业的念头便在他心中慢慢萌芽。

 

2015年,研究生毕业的叶宁敏锐地意识到,渔民一次出海就要十几天甚至几个月,长时间漂在海上,枯燥单调,接收不到外界信息,能让渔民接收到海上信号的海上WiFi”或许是个巨大的市场。


研发程序—生产—开模—做芯片……叶宁和另外两个程序员就这样闷在办公室里研发了小一年。研发完毕后,三个人通过到渔船上、渔民家里做免费推广,开始了海上鲜的创业道路。

 

当使用海上WiFi的渔民越来越多时,叶宁不再满足于只为其提供技术服务,便将业务先后延伸至交易服务、金融服务和其他服务等。

 

一些B2B创始人喜欢谈公司如何颠覆了传统行业,这也是投资人所关注的。不过叶宁不爱谈这个,觉得过时了。他说,自己想要做的是让渔民干什么都离不开海上鲜,目标是成为全国最大的一站式渔业综合服务平台


叶宁盯上的是整个海洋渔业的大市场,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该市场的规模为就达到了12000亿,这还不包括市场中不断衍生出来的各种增值服务。

 

另据B2B圈了解,叶宁避而不谈流通环节,或与行业特性不无关系。比如,渔船不管多晚到岸,黄牛都会找人把打来的渔货封拣,装箱,直接运到冷库中,这些是互联网公司难以做到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但叶宁给公司做了一个差异化定位:走服务路线。

 

经过和团队探讨后,他们得出结论:这个领域的痛点在于交易等几个方面——中间交易环节多,海上鲜就提供撮合交易,帮渔民对接海鲜采购方;没地存货,就提供仓储服务;渔民融资需求大,就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缓解渔民融资压力。此外,海上鲜还提供保险和海上物流服务。后续,叶宁计划一步步把关联服务接进来。

 

目前,海上鲜的主要收入来源为海上WiFi流量费和撮合服务(收取1%的服务费),事实上,如果从撮合转成自营,收入将进一步提高。海上鲜的一些投资方也建议他们这么干。不过,叶宁之所以没接受这个建议,就是因为背离了做服务的初衷——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会加重,业内的人也会觉得是在和他们抢生意。

 

近两年,也有一些其他海鲜B2B平台发展起来了。不过,叶宁坦言自己很少在意同类别的平台,更多的是关注和学习比较成功的B2B平台。

 

 

 一直吃亏的技术男 

 

2017年下半年,海上鲜业务量猛然上涨。海上鲜COO乐仁龙将快速发展归因于趁着禁渔期,公司在部门整顿及扩编上投入了大量精力。随后在全国沿海港口快速复制,完成了多个办事处的搭建。

 

创业期间,叶宁最大的感悟是,渔业B2B是B2B中最非标的一个行业。不同地方渔民的生活习性及文化千差万别,这让找一个地方做成样板,然后进行全国复制,成为了不可能。但合伙人的模式可以打破这一魔咒。

 

该模式的灵感来源于去年下半年一次B2B行业大会,当时,涂料B2B平台涂多多创始人做了分享,他们就用的是合伙人的模式。叶宁觉得,B2B的模式需要不断尝试和验证,就想先看看这个模式能否套用在渔业B2B上。


在采访中,叶宁显得有些不善言辞,通常是记者问一句,他短暂思考一下,然后答一句,他不会长篇大论的讲述创业背后的艰辛困苦,也不会自吹自擂。

 

对于创业方法论的相关问题,叶宁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表示,别人可能觉得背后有逻辑性和方法论,但这三年来主要是通过不断的摸爬滚打,在不断的错误中找到新的方向,一步步走到现在。与其说靠着方法论成功创业,倒不如说创业全凭一股冲劲。

 

叶宁有点谦虚了。在德国汉诺威应用科技大学读传感与自动化技术专业期间,他用了三年时间做中德之间的再生塑料贸易,虽然没成立公司,但到第三年时,营业额已达到4000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不过,对于整个海鲜行业市场来说,1987年出生的叶宁确实是个门外汉,自然也吃了不少亏。什么鱼好卖,规格、价格、质量以及行业一些潜规则,因为没有行业积累,叶宁全然不知。“初生牛犊不怕虎,正因为也不知道有多少坑,就硬着头皮做了。”叶宁说。

 

“吃亏要吃多久?”B2B圈问。

 

叶宁说,“创业路上各种坑,自己阅历还很浅,吃亏很正常。”

 

在乐仁龙看来,叶宁的时间碎片化利用率极高,谈事时也不忘处理工作,在事业上特别拼命,长期每日工作时间至少十六七个小时。乐仁龙另一个感受是,叶宁是个结果导向的人。在叶宁的推动下,公司设立了“不以结果为目的的努力都是耍流氓”的企业文化,每年的指标基本能按期达标。

 

2018年初,叶宁向各部门领导下达了任务指令,到年底时要覆盖25个城市,盈利1000万。海上鲜的100多名员工,今年就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企业小档案】:宁波海上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2月,公司现有员工100余人,研发人员20余人,是国内“北斗+互联网+渔业”的一站式渔业综合服务平台。


海上鲜意在通过结合新时代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利用行业资源整合优势,提供海上Wi-Fi服务,海鲜撮合交易服务,供应链金融服务,保险服务以及海上物流服务五大服务。


创始人叶宁,宁波人,宁波长大,后赴德国留学,于2016年2月加入黑马营,成为黑马营十四期学员。

* 本文系B2B圈原创,作者窦悦怡,编辑郭娟。如需转载请在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