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寒冬中的“加速度”
2018-12-20 10:54 一加手机 寒冬 加速度

安静地做好自己,其实是更自信的表现。

“真正的革命不是正午吹号游行,也不会出现在新闻报道中,它会在午夜悄无声息地到来。”

手机产业比这个冬天还冷,出货量大幅下滑,金立破产、锤子断货、三星撤厂……一家年轻的企业却逆势飞扬,销量倍涨。

1

做最好的手机

上学的时候,其他好学生都坐在前排,但刘作虎喜欢坐最后一排,“我可以一个人安静地在那儿学习”。于是他成了一个特立独行的学霸。

做手机,他还是喜欢静静地发力。

一加2013年成立的时候,中国手机品牌呈现爆发式增长。雷军说:“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但是刘作虎不想这样,因为风停了,猪会摔死。他要做一棵树,永远地立在那里。

一个行业进入红海之后,就是大浪淘沙的过程。只有能够带给用户优秀体验、具备独特优势的企业才能存活下来。

产品就是一加的独特优势。

十年前,刘作虎打造的OPPO蓝光DVD力挫索尼等日系高端品牌,风靡欧美。美国专业杂志《PC Magazine》评价道:“苹果不生产蓝光机。即使它生产,我们认为OPPO仍然会在用户满意度上击败它。”

做手机,刘作虎依然要做得最好。因此在创业之初,他就确立了一加的独特商业模式:只做最好的安卓旗舰。

物品是人的表达。刘作虎痴迷于包豪斯风格,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提出的“Less is More”(少即是多)是他的信条。

因此,一加的手机外在极简、内在灵动,握在手里,心底就会泛起涟漪。

“少即是多”不仅体现在手机上,也体现在运营上。一加几乎是手机行业里最安静的企业,没有花式营销也不爆炒话题,但一直坚持给用户做最简洁流畅的旗舰手机。

相比公司创始人、CEO,刘作虎也更喜欢首席产品经理这个身份。一加手机的每一个细节都由他拍板,花掉了他80%的时间和精力。

刘作虎对手机从不将就。一加5T比预计发布的时间推迟了10天。因为在发布前,他发现样机尾部双曲线的金属光影不够完美。

为此,他冒着成本增加和用户流失的风险,将这款手机内部硬件和走线全部重新堆排,就是为了调整出一根发丝粗细的距离。

“我有时候会想,只有我们自己在产品上倾注的心血能感动自己,产品到消费者手上才能打动他们。”刘作虎说。

如此专注于产品,就要耐得住寂寞,因此一加的产品线很单一,一年才发布一两款旗舰产品。

也正是这种对产品的专注,让一加一出生就备受瞩目。

2

梦幻手机生而国际

不光只做旗舰,一加另一个独特之处是生而国际。

中国许多品牌先在国内做大后才考虑国外,但是抱着与世界分享品质科技的梦想,一加1即将发布的时候,刘作虎就决定试一试北美市场。

当年,很多人觉得他是痴人说梦,“你一个新公司,一个新产品,凭什么?”

但是在刘作虎看来,全球化是一个伪命题。他曾经带着产品模型分别到纽约和上海调研,结果发现两地的数据一模一样。

蓝光DVD的成功让他心里更加确定:只要打造世界级的产品,世界就会认同和尊重中国品牌。

所以对于一加来说,没有国内和国外市场之分,也没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分,祭出最好的产品就是王道。

2014年,一加1一发布就在硅谷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它不仅采用了业内最领先的配置、最独特的工艺设计,而且由于互联网销售模式节省了渠道成本,价格不到苹果的一半。

一加颠覆了海外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印象。此前,“中国品牌”在海外的代名词是抄袭、廉价。但是一加旗舰机的出现则从各个方面否定以上印象,它是一股新的中国力量。

那一年,《时代周刊》将一加1称为“梦幻手机”。它的出货量超过150万台,海外市场占比六成,主要覆盖成熟的欧美高端市场。

一加还打入了重要的印度市场,因为亚马逊印度CEO阿米特·阿加瓦尔十分赞赏一加的“不将就”理念。他与刘作虎会面三个小时,没有谈任何生意上的事情,而是一直聊彼此的价值观。

当时,购买一加手机需要邀请码,亚马逊为了让用户能去一加官网填写邀请码而修改了购买流程。一个国际巨头为一个新品牌改变自己,这是对一加极大的认可。

3

安静的力量

媒体把初出茅庐的一加比作独角兽、成立不到一年便开始盈利、许多外籍员工争相加入……

乱花渐欲迷人眼。2015年,一心想抓住所有机会的一加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无限的市场中:推低价机、开线下店……但留给产品的时间被挤压了。

一加2量产前,刘作虎才发现样机指纹解锁不灵敏。他想了一夜,最后决定停售20天,解决问题之后再上市,以保住口碑。这使得几十万台货被撤回,一加损失了十几亿的物料。

祸福相依,也正是这场冒进让刘作虎认识到:“本分不是老实也不是保守,而是面对压力和诱惑的时候,做正确的事情。”

从2016年起,一加把全部的资源和精力都投入到做好手机这一件事情上来。回归初心的刘作虎也拒绝在媒体上频繁露面。

宝剑锋从磨砺出,一加3好评如潮。英国权威杂志Stuff评价它是“旗舰杀手”,美国顶尖科技媒体The Verge称它为“少见的、毫无保留的力推之作”,用户则感叹“一加回来了”。

经此一役,一加更明晰了自己的定位和发展路径:“一加的长处并非在于资源的宏大或是营销的强劲,它的立足根本是对于产品的敬畏和较真。”

现在,一加已经把业务扩展到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一加营收超过14亿美金,相较于2014年的3亿美金,增长了近5倍,其中海外市场达到70%。

“与用户共同打造产品”的社区文化也助力一加不断高歌猛进。

一加官方社区拥有全球196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500万注册用户。每一个功能推出之前,一加都会征询他们的意见,久而久之让用户产生了很深的参与感。一个用户甚至推荐了1300多位朋友来购买一加手机。

对产品的专注、独特的品牌策略,为一加赢得了数百万粉丝,也带来了与美国第三大电信运营商T-Mobile合作的机会。 

近年来,美国运营商基本和中国品牌绝缘,但不同凡响的一加还是引起了T-Mobile的注意。

在谈判中,T-Moblie要在手机里预装软件。这是惯例,一般手机厂商基本上不会也不敢拒绝这个要求,但刘作虎却态度坚决地回绝了。

“如果装上这些APP,一加将不再是一加了。”一加要让用户卸下所有不必要的负担,因此只有用户才能决定装哪些软件。

最终妥协的是T-Mobile,“我很尊重你,尊重你们这种不将就精神”。

这是中国品牌第一次在高端价格段(400美元以上)进入美国主流运营商市场。

10月30日,一加新机6T开始在T-Mobile的纽约时代广场门店销售。离营业还有几个小时,门前就排起了长队。以往,这是苹果产品发售时才会出现的景象。

根据Counterpoint的报告,在全球高端市场上,一加已经排到了安卓前五。仅用了五年的时间,他们就成为旗舰机市场的核心品牌,也是唯一的年轻品牌。

全球市场都在走下坡路,一加却更上一层楼。

在一加五周年大会上,刘作虎将一加优异的成绩归功于“安静的力量”:

“安静地做好自己,其实是更自信的表现。当你专注做好一件事情、做好一个产品的时候,它所带来的力量是爆发式的。”

越安静,爆发的力量就越大。

4

以速度之名

一加每次新品发布后举行Pop—up快闪活动,都能在全球多个城市引发大批用户排队,因为这是他们最快买到新机的方式。

一加社区用户群的典型画像是:年轻,热爱科技,喜欢挑战。对于每款产品都采用时下最顶级配置和技术工艺的一加,他们体验的欲望非常急切。

一加成立五周年之际,又为粉丝们带来一份跨界惊喜。

12月14日,一加宣布与F1传奇车队迈凯伦共同推出一加6T迈凯伦定制版。

一加手机从创立之初就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来自不同领域,气质相符的品牌,共同推出跨界产品。此次与迈凯伦合作,是基于双方都致力于传递对速度、工艺以及持续创新的极致追求。

迈凯伦是F1历史上最成功的车队之一,它的伟大不仅来源于取得赛道上的胜利,还在于对汽车工艺的创新,实现了速度与技术的完美结合。

这与一加不谋而合。为了让手机更加轻快流畅,一加专门成立快稳省团队,为了哪怕几毫秒的速度提升,反复进行优化。一加6T屏幕指纹解锁仅需0.34秒,是全球第一速度。

有些跨界合作,其实只是将两个logo放在一起,但一加和迈凯伦都无比爱惜自己的羽毛,定制版是双方设计师和工程师耗费数月的心血结晶。

以速度之名,一加6T迈凯伦定制版拥有超大10GB RAM与256GB ROM的存储空间,还支持全新的Warp闪充技术,给用户带来如F1赛车般极致的速度和性能体验。

“我们的目标是共同打造一款不同以往的旗舰产品,这款产品很好地体现了我们双方对速度的共同追求。”迈凯伦CEO扎克·布朗兴奋地说。

5

克制的野心

这个冬天,手机企业走到生死边缘的新闻层出不穷。这使得过去喧闹的手机圈一下子冷清下来。

从去年开始,国内手机市场规模开始下滑。不止是中国,全球手机消费需求都出现疲软。

中国手机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大浪淘沙的过程。最兴盛时有6000多个品牌,但是现在99%都已经消亡。

但一加却逆流而上,成为行业中的“清流”。这背后的逻辑并不复杂:用产品和口碑赢得人心。

“我们相信,越是波涛汹涌,越要坚持商业的本质,越要相信时间。甘于安静,这可能是一加最不一样的地方。”刘作虎说。

刘作虎懂得克制,但不代表没有野心。“从0到1,现在勾勒出‘1’的轮廓,那么‘+’呢?它代表四年、甚至十年之后,一加能否真正成为Game Changer……”

5G来临之际,一加已经抓住了时代的机遇。明年将首批发布搭载骁龙855的手机,并且与英国EE达成合作,将在欧洲率先发布第一批5G商用手机。

创业初期,刘作虎喜欢讲《创业维艰》,但现在他更常说《基业长青》,其中有一个“20英里法则”:

一段3000英里的路程,一些刚踏上旅程的人每天可以走40英里,但后面遇到道路不顺、天气恶劣的时候,他们变得越来越慢。反而是那些从一开始就坚持无论晴雨,每天只走20英里的人,用时最短,却率先到达了终点。

这五年,一加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按照自己的节奏走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