帷幕之下,音频掀起巨浪
2019-01-24 14:46 移动互联网 使用场景 短视频 蜻蜓FM

2帷幕之下,音频掀起巨浪

从人们关注到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速持续放缓后,产品间时长的争夺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焦点。

      文 | 阑夕

随着社交新贵「多闪」的入局,腾讯与头条间如火似荼的战役又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抛开巨头间的刀光剑影不谈,细分赛道上的玩家们一边面临着寒冬带来的焦虑,另一边则是人口红利殆尽后的窘迫。

从QuestMobile发布的2018全年移动互联网数据分析来看,包括即时通讯、短视频行业在内的几款超级应用在渗透率达到了瓶颈的同时没能抓住用户的全部眼球,用户身处趋于成熟的移动互联网中,开始将注意力分散到了类型更为细致的场景化产品上。

于是,对于多数创业者而言,即便恶劣环境中能破局的方式尚且不明朗,但存量市场的用户时长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了能得以自保的唯一稻草。

但变革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的,没人能想到互联网使用场景的迁移能造就刚刚度过了八周岁生日的微信,而随着算法推荐技术崛起的头条系产品看到自己如今的体量,大概也会觉得超出预期,虽然入场的时间顺序无法决定最终成败,但先行者总是会为行业带来不一样的生机,这在寒冬的当下显得尤为有激励作用。

2018是很微妙的一年,人们似乎看到了移动流量增长触顶背后潜在的市场蓝海,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概念在经过了足够长时间的酝酿后在这一年达到了落地前夕的关键节点,资本和创业者心中清楚,这里的每一个词汇往往都意味着新一轮红利。

而对于移动音频行业而言,这是全场景生态帷幕下的另一番景象。

与短视频和直播等内容类产品不同,移动音频行业仍有巨大的用户渗透空间,作为首个生态流量MAU破亿的音频平台,蜻蜓FM无意囿于存量市场的较量搏杀,转而将目光放在了剩下的九成增量市场身上。

事实上,截止到1月22日召开的「2019全场景生态发布会」,蜻蜓FM在过去一年内完成了从渠道到内容的全面布局。既然是生态,那就代表着除了平台结构中最基本的内容创作者与用户外,还存在着与平台互为赋能的「第四方」存在。

2018年移动互联网的关键词之一是「下沉」,拼多多等应用的声名鹊起,使三四线城市的小镇青年成为了发掘价值最高的潜在用户群体,与此同时,走在下沉最前端的国产手机行业已经占据了国内80%的市场份额,与华米OV等「第四方」厂商达成的合作,构成了蜻蜓FM全场景生态的第一步。

渠道方面的另一个布局,是基于物联网趋势所带来场景解放下的新一轮用户增长。

与图文和数字阅读一样,移动音频内容平台也有其与生俱来的流动性,如果说智能手机使用场景还不足以涵盖用户日常生活中每一个边角的话,那在智能家居、汽车媒体等场景间无缝切换的聆听体验,对于移动音频而言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场硬件变革了,再加上不必专注于此——即豁免于零和规则之外的载体形式,说这场革命会改变用户的阅读习惯未免夸张,但未来媒体主战场上一定会充斥着音频的身影。

「声音是未来的操作系统指令语言」,「连线」杂志曾经如此信誓旦旦的写作标题,赞赏那些敢于突破思维框架、把未来赌进崭新人机交互方案的企业。

这种更为便捷的载体形式也正符合QuestMobile总结出的2018年移动互联网的另一个关键词「新人类」,也就是Z世代的别称,这些互联网的原住民是全民移动时代的主力军,他们生长在网络所带来的种种便捷服务中,在音频需求不断被放大的同时成为了愿意为内容付费的粉丝经济一员。

之所以用「粉丝经济」一词,是因为相比如今更有市场的贩卖焦虑做法,蜻蜓FM推出以高晓松「晓年鉴」、蒋勋「细说红楼梦」等作品组成的内容矩阵上,显然在知识付费量化与人文IP之间的取舍更为倾向于后者。

这也符合Z世代「文化自成一派」的另一个特征,这看起来像是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前提下,萌生出的某种茶余饭后的闲情逸致,然而实际上通过IP裂变在各领域中已经屡见不鲜,这种能够将内容的商业价值最大化的举措不仅能扛起全场景生态布局中的内容大旗,对于内容创作者与版权商的权益也是一种利好。

如今的巨头们携带着自己的产品矩阵相继入场细分赛道,竞争边界显得愈发模糊,能够在未来走下去的,不会是移动互联网流量瓶颈下的独行者,全场景生态的最大意义便在于此,用内容优势换取流量寒冬下的逆势增长,在多方受益的前提中提升用户体验。

无论人们是否将这一行为解读为抱团取暖,蜻蜓FM的全场景生态布局对于整个行业乃至整个移动互联网来说都是一项有价值的参考。

产品使用场景向移动端更迭时所释放出的能量,在各个层面已经历经了足够的验证,全场景生态的蓝图落地究竟能否成为蜻蜓FM通往新一轮硬件更迭时的最佳护航者,是值得观望的。

英国诗人蒲柏说,「声音听起来应如意念的回音」,用口述的方式进行表达,是文明自古老而生的遗产,在碎片化阅读、娱乐短视频和算法信息流重塑内容生产市场的今天,「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生意,同样在发生巨变。